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SS-PCR在肺癌突变基因检测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柯 谢绚 +6 位作者 潘越江 王科喜 陈柏深 吴多光 沈卓坚 王铭辉 张惠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5-8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驱动基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方法多样,临床适用性有差异。本研究旨在比较基于扩增阻碍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MS-PCR)技术的试剂盒与一代... 背景与目的肺癌驱动基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方法多样,临床适用性有差异。本研究旨在比较基于扩增阻碍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MS-PCR)技术的试剂盒与一代测序及ARMS-qPCR检测肺癌突变基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究突变位点特异扩增法(Amplification Mutation Specific System, AMSS)-PCR技术在肺癌突变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前期已行ARMS-PCR检测的肿瘤标本进行一代测序及试剂盒检测,比较各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309例肺癌标本。试剂盒与一代测序符合率97.41%,ARMS-PCR的符合率97.73%。试剂盒与一代测序、试剂盒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qPCR与一代测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946、0.953、0.913。试剂盒以一代测序为参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以qPCR为参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结论 AMSSqPCR技术能够有效检测肺癌突变基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测序 突变位点特异扩增法 扩增阻碍突变系统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肺癌突变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道地药材肉桂及阴香的DNA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立 吴桂凡 +3 位作者 罗轶 李丽莉 凌婕 马双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6,203,共7页
建立一种能够准确鉴别肉桂及阴香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保障肉桂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肉桂及阴香的psbA-trnH序列差异找到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评估不同聚合酶... 建立一种能够准确鉴别肉桂及阴香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保障肉桂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肉桂及阴香的psbA-trnH序列差异找到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评估不同聚合酶种类和不同基因扩增仪等扩增条件对不同来源的肉桂及阴香进行特异性扩增,根据特异性扩增条带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4℃,循环次数为35次时,肉桂经肉桂特异性引物扩增后在100~2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阴香无条带;退火温度为56℃,循环次数为40次时,阴香经阴香引物扩增后在200~3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肉桂无条带。该研究所建立的特异性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别出肉桂及阴香,为控制肉桂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阴香 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特异性引物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厚姣 李欣媛 +3 位作者 白小佳 贾龙刚 耿伟涛 王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8,共7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模式菌株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的16S rDNA序列和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筛选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建立r...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模式菌株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的16S rDNA序列和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筛选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建立real-time 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混合体系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建立real-time PCR的标准曲线,其决定系数R2为0.965,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在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及混合体系中可以特异性检出。综上,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PCR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为马乳酒样乳杆菌的特异性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特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粉中3种动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邵长春 潘秀丽 +2 位作者 魏艳芸 王月玲 王蕙 《畜禽业》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同时快速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性动物源性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及对照品DNA,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三重real-time PC... 目的基于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同时快速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性动物源性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及对照品DNA,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三重real-time PCR的引物探针,并对建立方法进行验证,用于检测垂体后叶粉样品是否与标识一致。结果猪、牛、羊源性成分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 pg/μL,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垂体后叶粉样品,均只检测出猪源性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源性成分,可为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粉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种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快速鉴定西藏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 被引量:20
5
作者 夏雪娟 陈芝兰 +2 位作者 陈宗道 阚建全 杨吉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5-249,共5页
对14株乳酸菌进行菌种鉴定。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种特异性PCR与NEBcutte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4株菌中,除123-2和23-3外,其余12株菌均属于乳杆菌属;11-2... 对14株乳酸菌进行菌种鉴定。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种特异性PCR与NEBcutte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4株菌中,除123-2和23-3外,其余12株菌均属于乳杆菌属;11-2、13-3、14-3、16-4、23-3、24-3、26-1、122-1、123-4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17-5、20-2、28-1属于植物乳杆菌,123-2为肠膜状明串株菌,125-2为类布氏乳杆菌,除23-3外均与属特异性PCR结果相匹配;11-2、13-3、14-3、16-4、23-3、24-3、26-1、122-1、123-4均为副干酪乳杆菌。NEBcutter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菌株划分的准确性。该方法快速可靠,且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鉴定 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16SrDNA 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NEBcut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59122品系的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8
6
作者 许文涛 杨蓉 +4 位作者 陆姣 张南 罗云波 何景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142,共4页
使用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了转基因玉米59122的外源基因与玉米基因组之间的两段侧翼序列,并据其左侧侧翼序列设计了具品系特异性的引物,运用半巢式PCR技术建立了59122的品系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扩增片段100bp,横跨pat终... 使用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了转基因玉米59122的外源基因与玉米基因组之间的两段侧翼序列,并据其左侧侧翼序列设计了具品系特异性的引物,运用半巢式PCR技术建立了59122的品系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扩增片段100bp,横跨pat终止子与转基因玉米侧翼基因之间。以转基因玉米59122、MON863、MON810、GA21、NK603,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和转基因油菜GT73等为材料,证明本方法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具有高特异性。本方法在检测59122时,确定出连接体系中线性DNA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ng/μL左右,检出限达到0.1%,灵敏度为38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因此可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或作为常规PCR定性检测后的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品系特异性检测 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 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用于生物样品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伟 陈荣华 +3 位作者 张晨 安志远 王斌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种属检验和绝对定量,验证其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人重组质粒FAM(ND4)可进行人来源样品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各级稀释梯度基本吻合,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反应体系中低至单拷贝的DNA。结论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种属鉴定 绝对定量 微滴式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PCR发现我国Kawasaki型恙虫病立克次体 被引量:37
8
作者 郭恒彬 吴光华 +5 位作者 唐家琪 李先富 于明明 张云 潘秀珍 李越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报告用恙虫病立克次体表面蛋白56KDa型特异抗原(tsa56KDa)基因编码区的引物,采用嵌合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鉴定江苏地区的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结果该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与Gilliam,Karp,Kat... 本文报告用恙虫病立克次体表面蛋白56KDa型特异抗原(tsa56KDa)基因编码区的引物,采用嵌合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鉴定江苏地区的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结果该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与Gilliam,Karp,Kato和Kuroki型特异引物无任何DNA扩增带,而与日本kawasaki株型特异引物扩增后有523bp的DNA扩增带,表明我国存在Kawasaki型恙虫病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立克次体 特异抗原 嵌合式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核苷酸微卫星PCR扩增的影子带及其来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吉振 王爱国 +4 位作者 储明星 李宁 傅金恋 易建红 高福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2个绵羊二核苷酸微卫星BM143和BMS2508的PCR扩增产物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PAGE)中形成滞后于主带的影子带。影子带比主带小2 bp。实际上主带由两部分组成:表明微卫星正确大小的PCR特异扩增的高浓度条带(特异扩增带)和比... 2个绵羊二核苷酸微卫星BM143和BMS2508的PCR扩增产物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PAGE)中形成滞后于主带的影子带。影子带比主带小2 bp。实际上主带由两部分组成:表明微卫星正确大小的PCR特异扩增的高浓度条带(特异扩增带)和比特异扩增带小2 bp的PCR非特异扩增的低浓度条带(非特异扩增带)。本试验初步证明影子带是微卫星的一条特异扩增带和一条非特异扩增带错配形成的异源双链。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子带的出现并不改变特异扩增带在nPAGE中的正常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核苷酸微卫星 聚合酶链式反应 影子带 非特异扩增带 特异扩增带 异源双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高敬 魏迪 +1 位作者 张癸荣 聂凌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6-360,共5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市场上各种肉类掺杂、掺假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严格监测市场上肉制品,必须要有可靠、简便、快速的技术作支撑。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描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市场上各种肉类掺杂、掺假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严格监测市场上肉制品,必须要有可靠、简便、快速的技术作支撑。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描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和特异性高、简便且耗时少,逐渐成为肉类检测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检测 传统方法 免疫学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丽红 丛斌 +6 位作者 甄艳凤 李淑瑾 马春玲 倪志宇 张国忠 左敏 姚玉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57-1361,共5页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其基因失活与已分化的Th1和Th2细胞染色质结构重塑有关。为了探讨I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失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其基因失活与已分化的Th1和Th2细胞染色质结构重塑有关。为了探讨I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失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别检测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0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显示,病例组IL-10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甲基化率(85.29%)高于健康对照组(43.33%),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2.439,P=0.000)。I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01),与所累关节数显著相关,但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IL-10mRNA表达与年龄、所累关节数、ESR、CRP及RF均无相关性(P>0.05)。上述结果提示,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IL-10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IL-10基因异常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0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Mi-1基因的SNP分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亚玲 李景富 +3 位作者 康立功 张贺 董晓慧 许向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42,共7页
SNP分型是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分子遗传作图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技术。试验利用在番茄Mi-1基因中开发出的一个A/T型SNP位点,应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的对438个F2群体进行了SNP分型。结果表明,这一F2群体中有72个纯合T/T... SNP分型是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分子遗传作图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技术。试验利用在番茄Mi-1基因中开发出的一个A/T型SNP位点,应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的对438个F2群体进行了SNP分型。结果表明,这一F2群体中有72个纯合T/T基因型,175个杂合A/T基因型,70个纯合A/A基因型,以及121个不明原因缺失的F2单株,已得基因型经卡方测验符合1:2:1分离比例;同时,试验通过在下游引物3′末端第二、三位点引入错配碱基,以及优化PCR反应体系为Mg2+1.875 mmol.L-1,dNTP 100μmol.L-1,提高了反应的准确性,为番茄抗根结线虫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等位基因PCR(AS-PCR) 碱基错配 分型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RNF180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学松 张谢 +4 位作者 孙蓓蕾 宋毓飞 陆宏娜 王丹萍 黄志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RNF180甲基化状态和RNF18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P... 目的:探讨血浆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RNF180甲基化状态和RNF18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P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2.75%,健康者为2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NF180甲基化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ELISA结果显示胃癌血浆RNF180蛋白水平(23.22±1.36)μg/m L明显低于对照健康组(34.25±2.44)μ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血浆RNF180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浆RNF180基因表达存在高甲基化率,而RNF180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提示血浆RNF180基因甲基化可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测方法在临床胃癌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Fl80基因 甲基化 胃癌 血浆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MSP法检测恶性血液病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华蓉 沈建箴 +3 位作者 付海英 叶宝国 范丽萍 林福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75-378,共4页
本研究应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即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种肿瘤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效率,探讨其在筛选p16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肿瘤细胞株,及将其作为研究基因甲基化与表达关系的理想细胞模型中的应用。6种... 本研究应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即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种肿瘤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效率,探讨其在筛选p16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肿瘤细胞株,及将其作为研究基因甲基化与表达关系的理想细胞模型中的应用。6种肿瘤细胞株基因组DNA经碱变性后以亚硫酸盐修饰,再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析检测其p16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CA46、U266都有不同程度的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Molt4、K562、HL-60、Jurkat的p16基因启动子区均未甲基化。结论: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恶性血液病细胞株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方法简单,灵敏且重复性强,可以广泛用于筛选各种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以及恶性血液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血液病细胞株 P16基因 基因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人HLA-DR基因分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超权 陈汉奎 +1 位作者 杨英浩 伍新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7-91,共5页
探索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的方法对HLA-DR基因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基础资料.利用DR1~DRw18序列特异性的19组引物及1对内参照引物进行PCR扩增即PCR-SSP... 探索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的方法对HLA-DR基因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基础资料.利用DR1~DRw18序列特异性的19组引物及1对内参照引物进行PCR扩增即PCR-SSP对HLA-DR进行基因分型,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染色,在紫外光下观察分型结果.每个被检个体的DR型别可由特异引物扩增出现的电泳谱带直接判断.双盲检测22例的结果100%正确.在102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DR9和DR2的基因频率最高,分别为0.2205和0.1912,DR10为最低(0.0098).与用PCR-SSO方法分型获得的结果比较,基因型别分布基本一致,但一些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差异,表明HLA-DR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间存在着差异.PCR-SSP法分辨率和特异性虽不及PCR-SSO法但比血清学方法精细,分型的全过程只需2~4h能满足临床器官移植配型的要求.基因频率调查结果为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PCR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pep基因片段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刚 白德朗 +3 位作者 陈烈臣 熊兴华 李栒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种子中pepc基因的表达,使其底物(丙酮酸)更多地朝生成油脂的方向流动,对提高种子的含油量,增加油菜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组... 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种子中pepc基因的表达,使其底物(丙酮酸)更多地朝生成油脂的方向流动,对提高种子的含油量,增加油菜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组中扩增了PE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576bp,与Yannai报道的PEP基因相应区域的同源性为95%.用扩增引物上设计的BamHI和SacI两位点酶将PEP基因片段切下,反向插入到pBI121.N质粒的Napin启动子之后,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反义PEP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转化到湘油15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PCR 反义PEP 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法分析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蒋厚阳 陈芝兰 +1 位作者 赵国华 杨吉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目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分析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从西藏8个牧区采集19份样品,提取样品总DNA,用巢式... 目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分析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从西藏8个牧区采集19份样品,提取样品总DNA,用巢式和降落PCR扩增16S rRNA的V3区段,对扩增产物做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用NTsys 2.10e软件分析条带的相似性,切胶回收条带并测序,鉴定菌种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优势菌种。结果:19份样品中的乳酸菌菌群组成包括Lactobacillus paracasei、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ctobacillus crispatus、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actobacillus buchneri、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Leuconostoc mesenteroide、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diococcus pentosaceus、Lac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综合样品和牧区的乳酸菌分布情况,确定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为优势菌种。结论:PCR-DGGE技术能够有效分析西藏地区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物多样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系统进化树 优势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对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清 贺蓉 +2 位作者 高峰 潘碧峰 崔大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3-696,700,共5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量子点,X衍射分析证实CdTe相的存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量子点的直径为3 nm,Zeta电位表征表明量子点表面带有负电荷.把TGA修饰的CdTe量子点加入到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液中,使用brcaa1基因载体作为...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量子点,X衍射分析证实CdTe相的存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量子点的直径为3 nm,Zeta电位表征表明量子点表面带有负电荷.把TGA修饰的CdTe量子点加入到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液中,使用brcaa1基因载体作为PCR反应的模板,进行两轮PCR反应.最终的PCR产物通过w=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33 g/L范围内,随着量子点的量逐渐增加,非特异性的扩增条带逐渐消失,荧光(PL)光谱表明PCR反应后的量子点荧光强度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PCR反应前后Cd元素和Te元素的能谱峰并没有出现化学位移,吸收光谱(UV-vis)表明了PCR反应之后的吸收强度增强.因此,TGA修饰的CdTe量子点置于PCR反应液之中,能提高PCR的特异性,可以应用于超灵敏DNA检测、光电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聚合酶链反应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鱼16S rRNA基因部分DNA序列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文炳 翁国柱 +4 位作者 陈融斌 缪婷玉 邵碧英 江树勋 彭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0-144,共5页
应用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通用引物,对3属13种福建省搜集的河豚鱼样品与9个未知物种的河豚鱼样品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中的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应用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通用引物,对3属13种福建省搜集的河豚鱼样品与9个未知物种的河豚鱼样品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中的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碱基序列测定,各物种序列长度在611~614 bp之间。应用DNAMAN V6软件进行样品间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建立样品间系统关系同源树。供试13个样品被划分为4个类群组,群间的同源率为87%,群内同源率为94%~100%。根据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9个未知种名的样品被归类到3个类群组中,推测9个未知种名的样品为东方鲀属或腹刺鲀属。探讨了16S rRNA基因部分DNA序列测试及同源性分析技术在河豚鱼种属鉴别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聚合酶链式反应 16S RRNA基因 DNA测序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腐烂苹果中扩展青霉菌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鸿举 焦凌霞 +4 位作者 樊明涛 张建兵 吕丽娟 刘晓娇 李亚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187,共5页
利用扩展青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反应快速检测腐烂苹果中的扩展青霉。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反应的最适条件等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 利用扩展青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反应快速检测腐烂苹果中的扩展青霉。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反应的最适条件等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只扩增扩展青霉DNA,而不扩增其他真菌DNA;菌体的检测限为1.34×103个孢子/mL,DNA的检测限为2.40×10-2μg/mL;反应的最适退火温度范围为54~59℃,最适模板浓度范围为2.40~5.28μmol/L。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好和灵敏性高等特点,可为快速检测腐烂苹果中扩展青霉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扩展青霉 DNA模板 引物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