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ary multi resolution background models 被引量:2
1
作者 屠礼芬 仲思东 彭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306-2314,共9页
A novel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Two groups of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 A novel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Two groups of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were used.The ghost and real static object could be class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y of the edge images further.In each group,the multi resoluti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were used and dual thresholds were applied in every resolution in order to get a complete object mask without much noise.The computational color model was also used to depress illustration variations and light shadow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by the public test sequences provided by the IEEE Change Detection Workshop and compared with three state-of-the-art method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others for all of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in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sequences.Four and two in the seven evaluation parameters are better than the others in 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sequences,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especially for the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complementary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intermittent object motion thermal and dynamic backgr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背景的框架-属性耦合建模技术: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
2
作者 李旭光 马天宇 +5 位作者 吴季寰 江山 赵岩 于慧明 邹君 富建华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三维地质模型是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可视化数据资源,开发兼具地质背景条件与空间准确性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是当前数字地质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本文研究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构建了以资料整理、框架刻画、网格剖分和属性... 三维地质模型是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可视化数据资源,开发兼具地质背景条件与空间准确性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是当前数字地质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本文研究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构建了以资料整理、框架刻画、网格剖分和属性赋值为基础模块的框架-属性耦合建模技术。将钻孔数据、地质平面图和地表高程作为模型的信息源,采用断层自动拆分聚合算法精细刻画断层面形态,并基于变形场的断裂恢复法生成地层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框架模型。在框架内部按地层的地质背景条件选择网格节点排列模式以生成截断矩形网格,并将属性数据粗化到采样点所处的网格节点中。应用变差函数分析已有属性的分布特征,以此匹配插值算法完成模型空间内网格节点的属性赋值。本技术整合并完善了多类型地质信息的层级关系,实现了对地层性质的准确重现,所建立的模型在地质体空间交切关系展示与地质背景表达方面均具备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背景 多源数据融合 网格剖分 属性插值 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技术方法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雅杰 王永志 +4 位作者 丁正江 王斌 何云龙 安钊锋 刘得辉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81,共17页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具有资源储量大,成矿类型多样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胶西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系统研究胶西北金矿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具有资源储量大,成矿类型多样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胶西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系统研究胶西北金矿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以及区域成矿模式,重点讨论了胶西北的金矿成矿模式。通过对主要矿床类型形成机制及差异的分析,揭示了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和流体运移在成矿过程中的耦合机制。经系统梳理近年来金矿找矿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强调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技术手段在矿产预测方面作用,同时探讨了逐步演化到数据驱动找矿预测方法。针对当前胶西北金矿找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多源数据融合不足、找矿模型偏重地质调查勘探为主、智能找矿方法待加强等),提出以数据驱动等作为胶西北地区未来找矿的关键研究方向,为提高胶西北金矿找矿效率和革新找矿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西北 地质背景 金矿 成矿模式 找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背景失真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方法
4
作者 朱文佳 张婷 +1 位作者 程茹秋 余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现实场景下拍摄的视频由于存在各种未知失真类型、缺少参考视频,对此类视频的质量评价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近年来,研究人员将人类视觉系统的先验知识融合在质量评价任务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背景失真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 现实场景下拍摄的视频由于存在各种未知失真类型、缺少参考视频,对此类视频的质量评价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近年来,研究人员将人类视觉系统的先验知识融合在质量评价任务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背景失真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考虑视频内容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对视频背景中信息丢失问题的敏感度,在特征提取阶段充分考虑背景特征的提取;随后,通过引入结合门控机制的通道挖掘技术,高效整合高低维特征,使特征通道更加精准地聚焦于背景失真细节;最终,利用时序建模模块构建特征的时间维度模型,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生成视频质量的客观量化评分.使用SROCC(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等评价指标在公开数据集KoNViD-1k、LIVE-Qualcomm和CVD2014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与人类主观感知具有高度相关性,且预测误差较小,有效提升了视频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更贴近地模拟人类对视频质量的直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质量评价 无参考 背景失真 通道挖掘机制 时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页岩气地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学文 王畅 +3 位作者 张洞君 冯艳雯 王群武 曾勇坚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常地层压实背景趋势是直接通过井上趋势拟合得到,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四川盆地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的储层中普遍存在地层超压现象,常规的地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难以准确地获取地层压实背景趋势。... 通常地层压实背景趋势是直接通过井上趋势拟合得到,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四川盆地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的储层中普遍存在地层超压现象,常规的地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难以准确地获取地层压实背景趋势。通过实际测井分析,基于岩石物理理论,利用岩石物理模型构建了地层压实背景趋势,有效提高了地层压实背景趋势的建模精度。将岩石物理建模构建的正常压实背景趋势与实测参数代入体积模量方程中,实现了渝西区块地层压力的地震预测。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的地层压力参数与多口井的地层压力实测参数较为吻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气 压实背景趋势 岩石物理建模 地层压力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6
作者 肖丹 宋维国 +1 位作者 严志飞 李昌元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3,共14页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研究,对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探讨区内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特征,主要赋矿于前寒武系中,受不同规模、序次脆性-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可能有深源物质加入,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成矿过程中有岩浆或深源流体叠加,后期大气降水加入。区内金矿形成与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成矿作用经历了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富金地层形成,加里东陆内造山-金成矿第一次高峰期,印支晚期陆内造山运动第二次金成矿期。该研究成果对丰富区内金矿成矿理论、开展区内下一步金矿勘查评价、助力湖南万亿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金矿资源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雪峰弧形构造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马小毅 何鸿杰 刘明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类场景,在后台数据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易于理解、分层递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通过广州市研究案例的校验和应用,协调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城镇边界确定、城市总体及重要片区体检、城市更新与改造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实践,能丰富评价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互动的技术工具,为交通专项规划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交通系统 协调性 节点场所模型 后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mixture Gaussian background 被引量:9
8
作者 Zha Yufei Bi Duy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69-376,共8页
The key problem of the adaptive mixture background model is that the parameters can adaptively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input data. To address the problem,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recursive equations are... The key problem of the adaptive mixture background model is that the parameters can adaptively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input data. To address the problem,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recursive equations are inferred based o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rule. Secondly, the forgetting factor and learning rate factor are redefined, and their still more general formulation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ir practical functions. Lastl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proved to enable the estimation converge to a local maximum of the data likelihood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theory.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learning algorithm excels the formers both in converging rate an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ture Gaussian model background model Learn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background subtraction in traffic video sequence 被引量:6
9
作者 高韬 刘正光 +3 位作者 岳士弘 张军 梅建强 高文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87-195,共9页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urveillance, a novel background model based on Mart wavelet kernel and a background subtra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binar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s wer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od...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urveillance, a novel background model based on Mart wavelet kernel and a background subtra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binar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s wer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odel kept a sample of intensity values for each pixel in the image and used this sample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f the pixel intensity. The density function was estimated using a new Marr wavele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technique. Since this approach was quite general, the model could approximate any distribution for the pixel intensity without any assumptions about the underlying distribution shape.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frame were transformed in the binary discrete wavelet domain, and background subtraction was performed in each sub-band. After obtaining the foreground, shadow was eliminated by an edge detection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duces good results with much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effectively extracts the moving objects with accuracy ratio higher than 90%,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modeling background subtraction Marr wavelet binar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shadow eli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M(1,1) model based on multivariable dynamic optimization 被引量:18
10
作者 WANG Yuhong LU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3期593-601,共9页
For the classical GM(1,1)model,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not high,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and background values is one-sided.In this paper,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backgrou... For the classical GM(1,1)model,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not high,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and background values is one-sided.In this paper,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background value as a variable related to k.At the same time,the initial value is set as a variable,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parameter and the time response formula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value of mean relative error(MRE).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natural gas annual consumption data,the classical model and the improved GM(1,1)model are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and error comparison respectively.It proves that the improved model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prediction GM(1 1)model background value grey system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channel model based adaptive schlieren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BOS system
11
作者 LIU Han ZHANG Yanmei +2 位作者 ZHAO Baojun GUO Haichao ZHAO Boy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251-258,共8页
A schlieren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the ground-to-air 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 system to achieve high-speed airplane shock waves visualiz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Firstl... A schlieren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the ground-to-air 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 system to achieve high-speed airplane shock waves visualiz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Firstly, image registration is incorporated for reducing errors caused by the camera motion.Then, th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dual-model single Gaussian model(BS-DSGM) is proposed to build a precise background model. The BS-DSGM could prevent the background model from being contaminated by the shock waves. Finally, the twodimensional orthogonal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o extract schlieren information and averaging schlieren data.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our proposed algorithm is able to detect the aircraft in-flight and to extract the schlieren information. The precision of schlieren detection algorithm is 0.96. Three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es are chosen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hock waves visualization. The white Gaussian noise is added in the frames to valid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Moreover, we adopt two times and four times down sampling to simulate different imaging distances for revealing how the imaging distance affects the schlieren information in the BO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model 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 (BOS) SCHLIEREN detecti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影响的水平相关模型在CMA-MESO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照荣 李兴良 +1 位作者 王瑞春 高郁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28,共15页
在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型中引入地形作用,研究复杂地形下近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对分析和预报的影响。CMAMESO三维变分系统中背景误差水平相关关系采用高斯相关模型描述,观测信息在高度追随坐标的模式面上各向同性传播。然而在地形复杂的近... 在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型中引入地形作用,研究复杂地形下近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对分析和预报的影响。CMAMESO三维变分系统中背景误差水平相关关系采用高斯相关模型描述,观测信息在高度追随坐标的模式面上各向同性传播。然而在地形复杂的近地面层,观测信息传播受到山脉阻挡,因而其背景误差协方差非均匀且各向异性,观测信息传播应随地形高度变化。为此,采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方法统计复杂地形下背景误差水平相关结构,构建包含地形高度和地形梯度影响的高斯相关模型,并将改进的水平相关模型应用于CMA-MESO三维变分分析。理想试验表明:考虑地形项的水平相关模型方案使观测信息以随地形高度变化的各向异性形式传播,越过大地形观测信息影响明显减弱,分析增量更加合理。我国北方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随地形高度变化的水平相关模型方案使地面观测信息各向异性传播,削弱了大地形处近地面的分析增量,对降水预报略有正贡献。针对华东地区降水过程进行5 d逐小时快速更新分析预报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随地形变化的水平相关模型方案对10 m风场和24 h时效内降水预报有正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误差 水平相关模型 地形 三维变分 CMA-ME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特征分离模型的高光谱目标检测修正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护林 邓贤明 +6 位作者 张天才 李忠盛 岑奕 汪家辉 熊杰 陈知华 林牧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91,共9页
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以提供成像场景中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地物属性诊断的光谱特征信息,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经典的高光谱目... 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以提供成像场景中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地物属性诊断的光谱特征信息,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经典的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仅利用光谱维度信息检测目标,检测模型要么对背景高维特征矩阵构建的准确度不足,要么对背景先验光谱特征的完备性要求较高,导致算法对不同复杂度的检测场景适应性不强。因此,基于计算复杂度较低、参数需求量较少且检测性能较为优异的经典多目标检测算法—多目标约束能量最小化(MCEM),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模型的高光谱目标检测修正算法(R-MCEM)。首先,设计了一个与目标形状、尺寸相近的逐像元移动运算窗口,依次计算窗口中的每个像元与窗口内其他像元的光谱距离之和D1,像元与各类目标的光谱距离之和D2。其次,采用获得D1/D2最小值的像元替换窗口内的所有像元值。然后,自左向右、自上而下逐像元移动窗口,重复窗口内每一个像元与目标、背景像元的光谱距离运算,并确定窗口内与背景相似度最高、与目标相似度最低的像元。直到移动运算窗口遍历整个高光谱图像,大幅提升了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的背景高维特征矩阵准确度。分别设计了基于实测高光谱图像数据和模拟图像数据的修正检测算法性能验证试验,并采用三维操作特征曲线(3D ROC)结合目标与背景分离度(SDBT)开展修正算法的检测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修正算法有效减少了虚警率,提高了检测精度。基于实测数据的检测精度、目标与背景分离度由MCEM算法的0.937 7、 0.57提升到R-MCEM的0.993 5、 0.67,基于模拟数据的亚像元检测能力由MCEM的20%丰度提升到R-MCEM的15%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目标检测 目标与背景特征分离模型 3D ROC SD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全球混合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凡 龚建东 +1 位作者 王瑞春 陈耀登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20,共12页
随流型演变的变量间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非常重要,而变分系统中传统气候背景误差很难描述这些信息。虽然四维变分同化(4DVar)能通过切线性和伴随模式隐式演变初始背景误差协方差,但其存在开发维护复杂、计算成本昂贵等问题,而且在高精度... 随流型演变的变量间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非常重要,而变分系统中传统气候背景误差很难描述这些信息。虽然四维变分同化(4DVar)能通过切线性和伴随模式隐式演变初始背景误差协方差,但其存在开发维护复杂、计算成本昂贵等问题,而且在高精度可扩展全球大气模式中尤为突出。为规避切线性和伴随模式,将四维集合预报误差引入CMA全球资料同化系统,发展了H-4DEnVar同化方案,开展批量循环同化及其预报试验和台风预报试验,并与4DVar方案对比。批量预报试验表明,四维集合预报误差的引入改善了分析场,显著提高了同化系统的全球预报能力;台风预报试验表明,H-4DEnVar中随流型演变的背景误差是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小的主要原因;与4DVar对比发现,考虑集合预报误差IO成本情况下,H-4DEnVar以4DVar 26%计算成本表现出基本相当的预报能力。H-4DEnVar同化方案在规避切线性和伴随模式的同时表现出了良好的同化预报效果,为在不使用切线性和伴随模式情况下实现四维同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性和伴随模式 背景误差协方差 4DVAR 集合预报误差 H-4DEn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红外气体图像分割方法
15
作者 王霞 徐世炜 +1 位作者 董康俊 金伟其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5-1361,共7页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气体泄漏检测的有效工具,能够动态直观地观察到泄漏现象,然而背景干扰和气体非实体的特性导致红外图像中气体羽流往往轮廓模糊、对比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分割算法,利用红外气体图像的时空分...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气体泄漏检测的有效工具,能够动态直观地观察到泄漏现象,然而背景干扰和气体非实体的特性导致红外图像中气体羽流往往轮廓模糊、对比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分割算法,利用红外气体图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实现对低对比度红外图像中气体区域的有效分割。根据当前帧与序列帧高斯混合模型的匹配关系提取前景图像,进而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前景图像进行分簇处理,通过空间尺寸约束过滤低密度区域,结合形态学操作最终确定气体扩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对场景内低对比度泄漏气体的有效检测和区域分割,降低噪声和动态背景干扰,弥补气体区域空洞问题,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为红外成像气体泄漏检测分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气体泄漏检测 背景建模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林 徐永海 +2 位作者 王天泽 陈宗汉 孙曙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的控制环节进行导纳划分,建立基于三分解导纳的多逆变器并网等效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法得到逆变器数量和电网侧阻抗变化时系统的谐振特性。计及电网电压前馈和电容电流反馈环节,对加权电流控制进行改进,并通过公共耦合点并联虚拟导纳对逆变器进行阻抗重塑,以实现对弱电网下系统谐振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能极大地减小背景谐波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影响,又能有效地抑制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背景谐波 分解导纳模型 多逆变器谐振 模态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预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智威 王依燃 +4 位作者 张赵阳 王巍 方钊 孙利平 唐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针对变电站因设备的缺陷而引起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中检修运维费用拨付波动现象,分别采用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和组合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对未来3年地市A的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进行预测,优化现有的成本拨付策略。... 针对变电站因设备的缺陷而引起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中检修运维费用拨付波动现象,分别采用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和组合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对未来3年地市A的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进行预测,优化现有的成本拨付策略。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均为一级,但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及后验差比值均低于传统模型,说明改进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预测变电站的检修运维费用。最后,利用改进的预测模型对某地市A的2019—2021年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成本 检运成本 GM(1 1)预测 初始值 背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生活用水量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华昆 陶月赞 杨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1,416,共6页
生活用水量预测是城市给水规划的关键,其核心是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由于传统GM(1,1)模型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文章采取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和初始值2种改进方法。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权重构造,使新数据占改进模型主导地位;引... 生活用水量预测是城市给水规划的关键,其核心是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由于传统GM(1,1)模型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文章采取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和初始值2种改进方法。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权重构造,使新数据占改进模型主导地位;引入幂函数减少原始数据振荡,优化原始序列。将改进后的2种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生活用水量预测中,并与传统GM(1,1)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各个检验均满足要求,可进行中长期用水量预测,预测可得2025年河南省生活用水量为48.31×10^(8)m^(3)。优化原始值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效果好、精度高,可为当地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原始值 优化背景值 改进GM(1 1)模型 用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技术的甲烷气体泄漏成像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正友 袁明君 +3 位作者 徐洋 杨沅锦 孙思齐 杨炳雄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传统的甲烷气体泄漏检测方法主要以单点测量和红外热成像为主。前者由于测量点密度小且气体易于流动,很难确定泄漏点;后者根据气体云团与周围环境温度差异检测成像,温差较小时,成像对比度低、分辨力弱。根据以上局限性,提出一种甲烷气... 传统的甲烷气体泄漏检测方法主要以单点测量和红外热成像为主。前者由于测量点密度小且气体易于流动,很难确定泄漏点;后者根据气体云团与周围环境温度差异检测成像,温差较小时,成像对比度低、分辨力弱。根据以上局限性,提出一种甲烷气体泄漏成像检测技术。该技术结合TDLAS(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遥测技术与激光主动成像方法对气体泄漏区域进行主动探测,然后采用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法相结合的算法对气体泄漏区域进行提取,实现对甲烷气体泄漏气团的成像检测。实验中对甲烷气体在不同泄漏流量、不同视频记录长度、不同环境下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对甲烷气体泄漏的主动成像检测,并且成像清晰、检测率高、实时性好、可准确呈现气体泄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甲烷气体泄漏 检测 SSIM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Be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莉梅 田翔 郑博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1779,共9页
针对ViBe算法无法去除动态背景,易出现鬼影及不能自适应光照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环境自适应的ViBe改进算法。通过计算区域的复杂度、闪烁波动度,对分类半径R和更新率T进行动态调整,对样本点进行有效性权重的计算,更高效地过滤背景... 针对ViBe算法无法去除动态背景,易出现鬼影及不能自适应光照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环境自适应的ViBe改进算法。通过计算区域的复杂度、闪烁波动度,对分类半径R和更新率T进行动态调整,对样本点进行有效性权重的计算,更高效地过滤背景噪声和适应光照渐变;在检测物体状态变化时,动态调整R和T,通过融合前景点计数和帧差法优化鬼影消除;通过识别最小外接矩阵区域差异加快去除鬼影;利用帧差法实时检测光照突变,及时进行重新初始化,避免大量误检。实验结果表明,改进ViBe算法在适应动态背景、光照变化及抑制鬼影等方面比原算法均有更好检测效果,检测精度平均提升了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e算法 运动目标检测 复杂背景 自适应阈值 动态场景 鬼影消除 背景建模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