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的测算及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回归模型
1
作者 刘诗昆 姚奕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科技人才流动总水平逐步提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虹吸现象愈发明显,表现出两极化趋势;整体上,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区域视角中,局部效应的空间差异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科技人才流动在中西部部分城市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人才流动 引力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三生”空间冲突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苏权 张峰 李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3-749,共17页
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均衡是推动黄河下游滩区由“黄河滩”向“幸福滩”转变的关键,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空间冲突指数模型,检验黄河下游滩区... 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均衡是推动黄河下游滩区由“黄河滩”向“幸福滩”转变的关键,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空间冲突指数模型,检验黄河下游滩区“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类型的互动演变、空间冲突的演化特征,并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和地理探测器识别“三生”空间冲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移民迁建工作全面启动之前,生产、生活空间面积分别下降0.26%、1.09%,生态空间面积上升1.35%,空间类型转换主要表现为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之间相互转换,且主要集中在黄河河南段流域;移民迁建工作全面启动之后,生产空间面积下降1.60%,生态空间面积上升1.47%,生活空间面积变化幅度有限,空间类型主要由生产空间向生态空间转换;(2)随着移民迁建工作的进程变化,“三生”空间冲突发生了先增加后下降的阶段性波动,冲突强度指数由0.32增至0.35后,再降至0.34;在冲突类型演变上,弱、较弱、中等空间冲突的单元数量占比较高,弱、较弱空间冲突的单元数量下降,中等空间冲突的单元数量显著增加;(3)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是诱发“三生”空间冲突演变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作用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程、土地利用强度、距地级市中心的距离、河网密度、年平均降雨量、人口密度、年平均气温,且各因子两两交互后的作用效果均大于单因子。2000~2020年,黄河下游滩区“三生”空间冲突程度趋于缓和,未来应该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和差异化管理策略,实现生态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移民迁建 空间冲突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理探测器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1,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认识,促进其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文章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技术、模型体系及拓展、国内应用现状、不足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分析与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未来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应在技术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体系,及方向上进行不断推进,以提升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设定与选择 模型估计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覃青连 徐斌 +4 位作者 韦雪 苏玉璐 林越东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44,共7页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划矢量地图、道路交通网络矢量图、妇幼卫生资源及需求人口等资料,采用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多尺度上综合评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结果四种模型均发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呈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可及性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但不同模型和不同空间尺度下探测到的可及性高值/低值区域,可及性递减趋势,可及性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不同,测算出的空间可及性强度亦不同。应用时需参考四种模型结果从多维空间尺度上仿真现实情景,综合评估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 供需比例法 重力模型 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关联下中国省际政府债务风险传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艳丽 陆雪艳 殷丽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73,共14页
经济发展压力下的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和资金需求与日俱增,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地理、财政和经济社会关联构建具有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凸组合的动态空间... 经济发展压力下的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和资金需求与日俱增,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地理、财政和经济社会关联构建具有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凸组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在多重关联视角下探究了中国省际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传染效应及其效应分解,进一步分析了债务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通过构建多个空间权重矩阵的凸组合,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刻画地方政府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空间互动关系,并在统一研究框架下评估不同风险传染网络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政府债务风险在基于地理、财政和经济社会关联的三类风险传染网络中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且基于财政关联的风险传染网络最为重要;基于最优加权空间权重矩阵进行效应分解,发现多数情况下长期效应明显大于短期效应,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为显著,各省份所接收和输出的债务风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越繁荣、地方政府间引资竞争越激烈,中国省际政府债务风险传染效应越弱;其他省份的债务风险会对本省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从多角度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管控政策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关联 债务风险传染 加权空间权重矩阵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效应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权重选择的模拟研究——基于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范真 王西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7,共6页
文章在空间杜宾模型下讨论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方法对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效果,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方法对权重判别的准确性较高,且随样本量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正确判别率与空间相关系... 文章在空间杜宾模型下讨论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方法对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效果,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方法对权重判别的准确性较高,且随样本量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正确判别率与空间相关系数的关系呈现“U”型特征;在对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权重选择中,其判别能力下降,但效果仍优于ML法;在对有不同属性的静态空间权重的判别中,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可快速达到100%;对于动态和静态空间权重的选择问题,该方法在存在较大正向空间相关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后验模型概率 蒙特卡洛模拟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权重的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比分析——以元谋县为例
7
作者 胡锐 刘志伟 +2 位作者 张雄浩 徐志鸿 赵俊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54-5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元谋县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首先分析不同权重矩阵下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基于queen权重矩阵、rook权重矩阵和距离阈值权重矩阵的耕地时空... [目的]研究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元谋县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首先分析不同权重矩阵下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基于queen权重矩阵、rook权重矩阵和距离阈值权重矩阵的耕地时空格局演变的空间自回归模型,选取拟合优度、最大似然对数值、赤池信息准则、施瓦茨信息准则、影响因子数量和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性等参数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差异。[结果]2018年元谋县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比3种权重矩阵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发现在同一空间自相关模型中,基于距离阈值权重矩阵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基于同一个空间权重矩阵,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空间相关性与空间权重矩阵有关,基于距离阈值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度最高,解释能力最强,能更好表征云南高原山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回归模型 元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对雾霾的区际影响差异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明 李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34,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省级区域雾霾、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本文提出针对雾霾的引力模型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该矩阵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对全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全国雾霾的... 为探究不同省级区域雾霾、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本文提出针对雾霾的引力模型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该矩阵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对全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全国雾霾的莫兰指数值显著,且取值介于0.367—0.460之间;雾霾"重心"呈现先向东南再向西北移动的趋势,移动距离为76 557 m;雾霾的莫兰指数值为东部省区最大,西部省区最小,中部省区介于二者之间。全国的雾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而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区则呈倒"U"型曲线,其中中部省区的曲线最为陡峭,西部省区次之,东部省区最为平缓。环境规制每增加1%,只有西部和东部的雾霾相应减少,且各自相应下降0.009和0.010个百分点。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均显著,而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1)雾霾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的特点,全国和三个区域的雾霾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依赖性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呈加强的趋势;雾霾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东部省区最强,西部省区紧随其后,中部省区最低。(2)西部和东部省区部分省市还未过拐点,全国意义上的环境库茨涅兹假说是不存在的,或者是至少还未出现。(3)西部和东部环境规制效果较为理想,而中部省区的环境规制效果不佳;从全国总体来看,当前的环境规制整体上对雾霾并未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4)东西部省区和中部省区经济增长对雾霾溢出效应分别表现为正向和反向;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建议加强对雾霾的区域协同治理,重点推进西部和东部省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调整和完善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区的环境规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引力空间权重矩阵 区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37
9
作者 吴继英 赵喜仓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9,共7页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并以江苏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贡献更大;但相对周边邻近省份江苏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竞争优势;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其中浙江影响最大,但江苏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传统模型 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63
10
作者 武剑 杨爱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ESDA和CSDA技术,对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变进行了分析。E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的,北京、天津、唐山一带是京津冀经济中心,其扩散效应明显大于...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ESDA和CSDA技术,对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变进行了分析。E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的,北京、天津、唐山一带是京津冀经济中心,其扩散效应明显大于极化效应,而河北的西北部、中南部是经济落后区,发展缓慢。C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空间结构属于空间误差模式,说明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错位是导致目前京津冀空间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A 空间权重矩阵 CSDA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空间权重矩阵选择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任英华 游万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5,共7页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问题一直是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权重矩阵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本文在空间滞后模型框架下,把空间权重矩阵选择问题转化为变量选择问题,然后利用CWB方法进行变量选择。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机...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问题一直是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权重矩阵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本文在空间滞后模型框架下,把空间权重矩阵选择问题转化为变量选择问题,然后利用CWB方法进行变量选择。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机理实证研究显示,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所选取的空间权重矩阵较为合理,进而可以减少因为空间权重矩阵误设问题而引起的模型估计偏误。在大样本情形下,该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权重矩阵 Component-wise BOOSTIN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低碳消费影响因素的空间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方林 宋帮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9,共6页
借鉴C-D函数双对数经验,采用五个解释变量,自建模型并引入空间效应研究中国省域低碳经济问题。得出:省域煤炭消费行为存在空间效应,溢出效应参数估计值最高达到0.1286,并随着距离逐步变小;煤炭消费量与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资源禀赋、... 借鉴C-D函数双对数经验,采用五个解释变量,自建模型并引入空间效应研究中国省域低碳经济问题。得出:省域煤炭消费行为存在空间效应,溢出效应参数估计值最高达到0.1286,并随着距离逐步变小;煤炭消费量与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资源禀赋、收入水平和人口、工业经济增长存在内生的联系,其中产业结构和人口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行为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较高的工业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伴随较高的煤炭消费量。为此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改进等,实现低碳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省域 低碳经济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向图构建策略的主题句抽取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葛斌 李芳芳 +1 位作者 李阜 肖卫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1-185,共5页
基于文档句构建无向图,将主题句的抽取问题转换为无向图中节点的权重计算问题。首先利用滑窗方法抽取主题词,构建空间向量并生成无向图,然后基于向量空间模型计算边权重,最后利用文档句相似度矩阵的权重模型对文档句权重进行建模与计算... 基于文档句构建无向图,将主题句的抽取问题转换为无向图中节点的权重计算问题。首先利用滑窗方法抽取主题词,构建空间向量并生成无向图,然后基于向量空间模型计算边权重,最后利用文档句相似度矩阵的权重模型对文档句权重进行建模与计算,依据压缩比得到文档的主题句。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的压缩比下生成的摘要质量高,主题句抽取结果接近于人工摘要,召回率和准确率综合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句抽取 无向图 文档句权重 自动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基于技术距离加权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鹏 吴思霖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6,共11页
高技术产业的外部性通过集聚的溢出效应对外产生影响,溢出程度的不同会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上。运用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以及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沿海... 高技术产业的外部性通过集聚的溢出效应对外产生影响,溢出程度的不同会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上。运用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以及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溢出方向上的差异导致沿海地区以分散化集聚为主,内陆地区以集中化集聚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还通过研发投入、投资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对其他地区形成不同程度的溢出。其中,研发资金投入促进正向溢出作用,但研发人员投入却起到抑制作用;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并且对本地集聚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规模的扩大会注入更多的竞争因素和分散经营重心,从而削弱集聚和抑制正向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溢出效应 技术邻近矩阵 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空间错位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梁改童 高敏华 白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0-278,共9页
以西北五省A级景区资源价值与旅游收入匹配为研究对象,选取五省各自A级景区数量和2019年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旅游空间错位指数、重力模型及二维矩阵模型分析西北地区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空间错位现象。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96.... 以西北五省A级景区资源价值与旅游收入匹配为研究对象,选取五省各自A级景区数量和2019年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旅游空间错位指数、重力模型及二维矩阵模型分析西北地区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空间错位现象。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96.35°E,38.66°N),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为(102.15°E,37.81°N),入境旅游收入重心为(105.17°E,35.38°N),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经两两空间错位分析,陕西属正向错位区、双高区、Ⅰ区——强同步区,整体上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相匹配发展;新疆属负向错位区、中间区、Ⅳ区——负错位区,入境旅游发展缓慢;甘肃属无明显错位区、负错位区、Ⅲ区——弱同步区,资源价值与旅游收入呈负相关;青海属无明显错位区、双低区、Ⅲ区——弱同步区,旅游业发展滞后;宁夏属负向错位区、双低区、Ⅲ区——弱同步区,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景区 旅游收入 空间错位 重力模型 二维矩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网络签到数据的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节点吸引力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贺泽亚 吴必虎 刘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2-872,共11页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研究视角,选取全国348个城市之间一年的跨城市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签到数据,采取优化粒子群(PSO)方法,使用引力模型,逆向推导该系统中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函数以及各城市的节点吸引力。通过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研究视角,选取全国348个城市之间一年的跨城市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签到数据,采取优化粒子群(PSO)方法,使用引力模型,逆向推导该系统中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函数以及各城市的节点吸引力。通过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结构、旅游竞争力、教育水平5个方面的12项变量,经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这些变量对节点吸引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签到系统中的交互流量符合距离衰减的幂律函数,与其他交互系统相比,其距离衰减系数偏小,说明全国尺度的城市间人的移动受距离影响不明显。对全国城市节点吸引力及其排名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旅游竞争力、城市发展成熟度、人口规模这几个维度相关的因子对社交媒体签到系统中的城市节点吸引力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将为更好地理解人类签到和移动行为,为进一步了解复杂网络系统中节点吸引力的内涵做出一定的理论和实际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位置签到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节点吸引力 优化粒子群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空间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巫振富 赵彦锋 +1 位作者 程道全 陈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0-872,共13页
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收效果的空间分异状况,是因地制宜校正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肥料配方的科学依据。收集整理南阳市296个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三区示范"田间试验点数据,在施肥量空间化估算和小麦产量—施肥量地理加权回归(G... 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收效果的空间分异状况,是因地制宜校正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肥料配方的科学依据。收集整理南阳市296个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三区示范"田间试验点数据,在施肥量空间化估算和小麦产量—施肥量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不同空间位置测土配方施肥相较于传统施肥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施肥模式下研究区小麦产量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测土配方施肥将小麦产量由传统施肥模式的5970kg·hm^-2提升至6672kg·hm^-2,平均增产率为11.76%(各县区市增产率幅度为7.04~17.91%),平均增收1 232 Yuan·hm^-2(各县区市增收幅度为713~1 672 Yuan·hm^-2)。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空间分异明显,增产、增收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南召县、西峡县、镇平县、新野县和社旗县,内乡县、唐河县和桐柏县的某些区域存在减产、减收现象;测土配方施肥虽然可以在总体上提高研究区小麦产量,但本区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区域性耕地基础地力要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小麦产量 耕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MA网络时空序列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尚北 王建东 陈海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15-2319,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建立的空间权矩阵难于真实、准确地反映空间邻近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将建立空间权矩阵转换为求解未知系数线性方程;针对STARMA模型只具有线性形式而无法捕获时空序列中... 针对传统方法建立的空间权矩阵难于真实、准确地反映空间邻近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将建立空间权矩阵转换为求解未知系数线性方程;针对STARMA模型只具有线性形式而无法捕获时空序列中非线性模式的不足,提出STARMA网络模型,采用网络结构,以非线性函数代替线性组合。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和STARMA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序列 STARMA网络模型 空间权矩阵 序列聚类 机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建设与空间溢出关系的变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斌 傅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本文以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为例,揭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紧密程度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和其变化的内在机理。根据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高压电网建设的时序顺序与拓扑结构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实现了基础设施动态建设与空... 本文以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为例,揭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紧密程度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和其变化的内在机理。根据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高压电网建设的时序顺序与拓扑结构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实现了基础设施动态建设与空间权重矩阵常数元素赋值的对应。使用SDM面板模型,并采用内生变量的滞后一期值代替原变量克服内生性偏误,得到了更为稳健的结果。研究发现:①考虑电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后,电力占比与要素结构提升对能源强度改善的影响得以体现,对外贸易的“污染天堂”效应被发现。②《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配套的12条高压电力线路改变了中国各省份能源强度的空间同质性,使得电力占比、产业结构、R&D研发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变大;人均FDI存量、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城市化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变小。③基于电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权重矩阵能反映区域能源强度地理空间邻接关系的主要信息,通过强化和调整各省间的电网拓扑结构能够改变其空间溢出关系,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此方法实现了省间基础设施连接紧密程度与经济指标空间相关性机理分析的计量方法应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拓扑结构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杜宾模型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的权重选取方式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真真 金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558,共4页
通过最大化空间滞后项与残差的相关系数,提出了空间面板滞后模型中权重矩阵的选取方法,并与2SLSCWB方法进行了对比,模拟和实例表明该方法效果很好.
关键词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空间权重矩阵 气候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