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功能特征的地铁车站公交接驳比例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逸菲 李海鹰 +2 位作者 蒋熙 许心越 王云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0-2052,共13页
地铁与地面公交是城市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地铁车站的公交接驳功能特征、探究不同功能类型车站的公交接驳比例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对促进二者的协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铁车站的公交接驳客流数据及多源空间数... 地铁与地面公交是城市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地铁车站的公交接驳功能特征、探究不同功能类型车站的公交接驳比例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对促进二者的协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铁车站的公交接驳客流数据及多源空间数据,首先,以地铁站点主要服务的接驳距离刻画接驳功能特征,提出以此特征聚类的地铁车站接驳功能类型辨识方法;其次,从公交接驳设施、地铁网络特征、区域布局特征和用地功能特征4个方面选取接驳比例影响因素指标,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MGWR),揭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接驳功能类型、空间位置地铁车站接驳比例的作用程度。以北京市地铁网络为例,针对早高峰期间的公交换地铁接驳方式,将地铁车站公交接驳功能类型辨识为“商住短途集中型”“功能区近途均衡型”和“枢纽长途主导型”3类,分类型探索接驳比例影响因素的差异化作用,其中公交接驳设施因素的作用效果显著,并进一步针对“枢纽长途主导型”车站的“长里程公交线路数量”“公交线路顺直性”变量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影响。针对车站类型的不同,提出可分别采取增加短途灵活线路、优化公交线路停靠和增加公交大站快车等措施;针对“枢纽长途主导型”车站空间位置的不同,提出市区车站适合布设走向顺直的公交线路,而郊区车站公交线路宜与功能区规划相符等策略,以提升地铁车站的公交接驳吸引力。研究结果可以为北京市优化接驳地铁的公交设施配置提供辅助参考,推进公共交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接驳比例 接驳功能类型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
2
作者 陈建军 王琳琳 +4 位作者 霍立民 匡翠方 毛磊 郑驰 尹禄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中频面形误差(MSFSE)会导致光学系统发生小角度散射,影响系统性能。为了在光学设计和光学加工中制定合理的中频面形误差公差,就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在衍射受限条件下,推导出正弦型中频面形... 中频面形误差(MSFSE)会导致光学系统发生小角度散射,影响系统性能。为了在光学设计和光学加工中制定合理的中频面形误差公差,就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在衍射受限条件下,推导出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MTF的影响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光学设计软件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结果。假设光学系统光瞳上带有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瞳函数进行傅立叶变换,然后平方得到点扩散函数(PSF),再对PSF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光学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OTF),对OTF取模,即可得到中频误差影响下的MTF表达式。将该式与衍射受限条件下无中频误差的光学系统MTF进行对比,得到中频误差对光学系统MTF的量化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正弦型中频误差会使光学系统的MTF在不同空间频率处产生不同的损失,损失值随空间频率呈周期性变化;峰谷值(PV)分别为0.030μm、0.095μm、0.159μm和0.223μm的中频面形误差,导致的光学系统MTF的最大损失比例分别为0.89%、8.80%、23.48%和43.31%;随着中频误差PV的增加,MTF的损失值呈非线性快速增加。软件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面形误差 光学传递函数 自由曲面 光学加工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聚焦提升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空间均匀性
3
作者 朱云斐 白雁力 钟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5,共8页
为提升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的空间分辨均匀性,利用静电聚焦等位面均匀和像面漂移小的特性,采用静电透镜设计成像系统,构建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电场分布和成像特性的关系,利用空间调制传递函数评估空间分辨率,并通过将空间分辨率的数值波动转... 为提升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的空间分辨均匀性,利用静电聚焦等位面均匀和像面漂移小的特性,采用静电透镜设计成像系统,构建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电场分布和成像特性的关系,利用空间调制传递函数评估空间分辨率,并通过将空间分辨率的数值波动转换为梯度变化百分比的形式,对区域内的空间分辨率不均匀度进行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等径双静电透镜成像系统能够增大探测区域,并降低空间分辨率不均匀度,满足脉冲展宽分幅相机向大面积探测的发展需求.在漂移区长度为400 mm,透镜孔径、轴向宽度和间距分别为200 mm、60 mm和210 mm的情况下,为避免电极电压过高引起的等位面均匀性变差和电子能量弥散增加,当第1和第2透镜电极分别加载-4.5 kV和10.0 kV电压时,脉冲展宽分幅相机的有效探测区域半径可达21 mm,离轴空间分辨率的波动范围为321.4~340.3μm,探测区域内的空间分辨率不均匀度为(1.11×10^(-4))%,均优于3磁透镜成像系统40.08~482.29μm的波动范围和0.027%的不均匀度.研究结论可为静电聚焦成像系统在脉冲展宽分幅相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量化并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超快诊断技术 脉冲展宽分幅相机 静电聚焦技术 空间分辨均匀性 空间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行波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动态空间分辨率的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文正 田进寿 +5 位作者 侯洵 白永林 白晓红 刘百玉 秦君军 欧阳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09-2214,共6页
通过微通道板皮秒脉冲选通动态模型结合近贴聚焦系统的空间调制传递函数理论模型,研究了微通道板X射线分幅相机系统的动态空间分辨能力与屏压,近贴距离,皮秒选通脉冲的幅值与宽度等参数的关系.计算了常用参数下的微通道板行波选通X射线... 通过微通道板皮秒脉冲选通动态模型结合近贴聚焦系统的空间调制传递函数理论模型,研究了微通道板X射线分幅相机系统的动态空间分辨能力与屏压,近贴距离,皮秒选通脉冲的幅值与宽度等参数的关系.计算了常用参数下的微通道板行波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的系统动态空间分辨率,讨论了提高相机动态空间分辨率的措施,提出了优化相机结构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现象诊断 微通道板(MCP) X射线分幅相机(XFC) 空间调制传递函数(SMTF)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21,共8页
以在杨陵一级阶地上进行的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入渗特性在多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及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入渗特性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土壤入渗特性具有多重分... 以在杨陵一级阶地上进行的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入渗特性在多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及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入渗特性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土壤入渗特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观测尺度上,稳定入渗率、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都主要由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变异造成。在多尺度上,稳定入渗率的空间变异受土壤容重、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受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与观测尺度上的影响因素相同。基于联合多重分形分析建立的稳定入渗率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小,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稳定入渗率 空间变异性 土壤转换函数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分割的医学体数据剖切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绪佳 陈新鸿 +1 位作者 朱思达 韩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9,65,共8页
通过对医学体数据进行剖切,在方便观察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同时,保留周围潜在的重要环境信息,可提供一个整体的情景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组织分割的体数据剖切方法,该方法关注于构成体数据的语义层,从医学诊断中的现实需求出发,以逻辑拆分来... 通过对医学体数据进行剖切,在方便观察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同时,保留周围潜在的重要环境信息,可提供一个整体的情景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组织分割的体数据剖切方法,该方法关注于构成体数据的语义层,从医学诊断中的现实需求出发,以逻辑拆分来剖切体数据,以提供更加完整、直观的显示。将梯度矢量扩散法扩展到三维情形,同时提出三维梯度矢量扩散的体数据分割方法。在剖切方法中,首先运用三维梯度矢量扩散法来立体分割医学体数据中的组织,然后通过不同的空间传输函数来操作不同的组织,实现体数据的三维空间剖切体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遮挡数据以揭露内部信息,能保留相关环境信息来增加剖切的可理解性,可取得良好的虚拟剖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数据 剖切 组织分割 三维梯度矢量扩散 空间传输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仪仪器传递函数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鸽 马冬梅 张海涛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得到干涉仪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开展了针对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的测评方法研究。建立了干涉仪成像系统的仪器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利用光学设计软件仿真了菲索型干涉仪检测光路,计算并分析了该干涉系统的仪器传递函数的理论值... 为了得到干涉仪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开展了针对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的测评方法研究。建立了干涉仪成像系统的仪器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利用光学设计软件仿真了菲索型干涉仪检测光路,计算并分析了该干涉系统的仪器传递函数的理论值。对基于特定频率点下的正弦位相板的方法测评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的理论值进行了比对,其最大误差不超过0.6%,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索型干涉仪 干涉仪的仪器传递函数(ITF) 空间频率响应特性 调制传递函数(M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板对条纹变像管性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力舟 陈正武 +4 位作者 胡昕 张小丽 陈正楷 田进寿 刘虎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9-1222,共4页
针对一款多用途条纹变像管,研究了扫描板位置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扫描板在条纹管轴向和径向的装架偏差对条纹变像管的时空分辨能力造成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得到大量服从一定统计规律电子的运动轨迹,然后利用调制传递函数对时空... 针对一款多用途条纹变像管,研究了扫描板位置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扫描板在条纹管轴向和径向的装架偏差对条纹变像管的时空分辨能力造成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得到大量服从一定统计规律电子的运动轨迹,然后利用调制传递函数对时空分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偏转板放置在阳极光阑处条纹管可获得最佳时间分辨能力,而放置在电子束径最小的地方可以获得最佳空间分辨能力和最大阴极有效面积,同时,偏转板中心轴应该与条纹管旋转对称轴严格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变像管 偏转板 时间分辨 空间分辨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水清 杜德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20,共5页
城市职能的调整与变化往往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 ,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的特征与过程 。
关键词 上海 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 职能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仪的微应力安装力学分析以及试验结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霞 袁艳 赵建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8-921,共4页
干涉仪在系统中固定产生的应力会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将干涉仪的非通光面与干涉仪材料性能相同的玻璃平板胶合,做为干涉仪上下面的安装面,可以消除安装过程中对干涉仪产生的应力.选取航天通用的铸钛材料做为支撑件,可以避免恶劣航天... 干涉仪在系统中固定产生的应力会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将干涉仪的非通光面与干涉仪材料性能相同的玻璃平板胶合,做为干涉仪上下面的安装面,可以消除安装过程中对干涉仪产生的应力.选取航天通用的铸钛材料做为支撑件,可以避免恶劣航天环境中金属件热膨胀对干涉仪的破坏,采用XM31胶垫对干涉仪运输过程进行保护.整个装调中采用微应力装调.对整个系统采用工程分析软件进行了理论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结构设计是可行的.同时采用2XSA60-T1000-32WL振动台,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输入振动载荷,进行了力学环境试验.试验前后整个系统干涉图的MTF值基本不变.证明这种干涉仪结构设计以及微应力装调方法在工程应用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应力装调 干涉仪 调制传递函数MTF 空间调制型成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CT头部扫描iDose 4^(TM)重建图像空间分辨性能的模体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海亮 刘小丽 +2 位作者 李兴东 温廷国 冯树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Brilliance iCT头部扫描时不同扫描条件下各重建级别iDose空间分辨性能的差异。方法采用256层Brilliance iCT和CT性能检测模体,获得头部扫描图像,以iDose和滤波反投影(FBP)两种方法进行重建,比较两种重建图像的调制传递函... 目的探讨256层Brilliance iCT头部扫描时不同扫描条件下各重建级别iDose空间分辨性能的差异。方法采用256层Brilliance iCT和CT性能检测模体,获得头部扫描图像,以iDose和滤波反投影(FBP)两种方法进行重建,比较两种重建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①MTF曲线显示,同等辐射剂量条件下,相比FBP重建,iDose重建可提高1.75%~115.62%的空间分辨能力。②降低层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T系统在xOy平面内的空间分辨能力。③层厚为0.9mm时,iDose(6)的图像重建性能最好,层厚为2.5mm时,iDose(5)的性能最好。④在保持千伏值、毫安秒及扫描层厚条件不变,螺距从0.203提高至0.391时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⑤保持毫安秒不变,同时改变管电流和扫描时间,使用iDose重建算法CT系统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iDose在同等辐射剂量下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一定程度上iDose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对螺距和管电流改变不敏感。为获得最佳图像质量,重建级别应与层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 滤波反投影 空间分辨率 调制传递函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能点、放大倍率及针孔尺寸对空间分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永腾 侯立飞 +5 位作者 涂绍勇 曹柱荣 詹夏宇 郝轶聃 江少恩 缪文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9,共7页
X光针孔成像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重要的诊断方法,对其点扩散函数的计算可用于图像重建和系统空间分辨的判断。对菲涅耳衍射公式进行了化简,分析了X光能点、针孔尺寸及放大倍率对针孔点扩散函数的影响。实验在保证成像能获得足够... X光针孔成像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重要的诊断方法,对其点扩散函数的计算可用于图像重建和系统空间分辨的判断。对菲涅耳衍射公式进行了化简,分析了X光能点、针孔尺寸及放大倍率对针孔点扩散函数的影响。实验在保证成像能获得足够高信噪比的条件下,通过模拟获得在最佳空间分辨时所要的针孔大小、放大倍率和X光能点等参数。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静态样品定标实验中,通过模拟获得了针孔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结合实验测量的结果反推获得分幅相机本身的MTF值。同时采用测刀边函数的方法获得了分幅相机本身的刀边函数,进而得到相机在各空间频率下的MTF值。两种方法得到的分幅相机MTF值一致,验证了通过菲涅耳衍射模拟X光针孔成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针孔成像 点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空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直方图局部聚类的半自动传递函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月童 王寒冰 陈进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8-1881,共4页
传递函数对直接体绘制结果有重要影响,但设计合适的传递函数并非易事。通过在二维直方图中嵌入体数据的空间信息,并基于嵌入的空间信息对直方图中的散点进行聚类,然后利用聚类结果自动/半自动地生成二维传递函数。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二... 传递函数对直接体绘制结果有重要影响,但设计合适的传递函数并非易事。通过在二维直方图中嵌入体数据的空间信息,并基于嵌入的空间信息对直方图中的散点进行聚类,然后利用聚类结果自动/半自动地生成二维传递函数。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二维传递函数设计时用户在直方图上繁琐的操作,提高了传递函数的效率和直观性。此外,多组体数据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体绘制 传递函数 空间信息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振动模拟平台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振邦 朱德勇 +3 位作者 贺帅 申军立 赵亮 夏明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90-2601,共12页
为了解决在轨光学载荷地面试验振源模拟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微振动模拟平台,能够有效复现空间微振动分布频率宽、振动量级小的特点。首先,利用虚功原理和牛顿-欧拉方程推导了系统固有频率解析式,并结合设计指标进行... 为了解决在轨光学载荷地面试验振源模拟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微振动模拟平台,能够有效复现空间微振动分布频率宽、振动量级小的特点。首先,利用虚功原理和牛顿-欧拉方程推导了系统固有频率解析式,并结合设计指标进行构型优化。然后根据最优构型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使得平台固有频率满足5~250 Hz的模拟带宽。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方法,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对平台工作能力进行了求解。平台第6阶基频3.4 Hz,第7阶基频356 Hz,满足带宽要求;通过传递函数控制得到的输出与目标值之间最大误差为1.54%,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平台的控制;上平台输出最大平动加速度为399.3 mg,最大角度扰动为1979.3μrad,满足指标要求。该平台具有模拟带宽大、高承载、振动量级小的特点,能够作为空间微振动地面试验振源模拟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振动 固有频率 构型优化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场转换函数空间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5
作者 龚绍京 陈化然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7-644,共8页
应用三维有限差方法 ,对长方形导体的水平场转换函数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给出了实部和虚部的分布规律 ,并研究了源场周期、导体导电率、导体埋深、导体长度对转换函数取值的影响 .转换函数的极值分布在导体中央、4个犄角和边界附... 应用三维有限差方法 ,对长方形导体的水平场转换函数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给出了实部和虚部的分布规律 ,并研究了源场周期、导体导电率、导体埋深、导体长度对转换函数取值的影响 .转换函数的极值分布在导体中央、4个犄角和边界附近 ,且随边界而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三维有限差分法 水平场转换函数 空间分布 地磁场 地震感应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MTF的刀口测量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绍润 高峰 徐雅洁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1-618,共8页
讨论了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刀口测量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样率和噪声对准确测量MTF的影响,真实测量中采用多条过采样刀口响应函数(ERF)取平均以压制噪声获取光滑的ERF曲线;然后用指数函数对所获ERF进行... 讨论了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刀口测量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样率和噪声对准确测量MTF的影响,真实测量中采用多条过采样刀口响应函数(ERF)取平均以压制噪声获取光滑的ERF曲线;然后用指数函数对所获ERF进行分段拟合以确保刀口边缘强度值变化的单调性,将由其获得的MTF值与线对卡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用于成像系统MTF测量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实验分析介绍了刀口法材料、材料厚度、光源曝光电压及曝光时间的选择,最终在本系统测量中选择的刀口材料为1 mm厚铅板,曝光管电压为33 kV,曝光时间为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有效性 刀口法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系统空间分辨率测量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甜甜 余晓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调制传递函数反映了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可通过点扩展函数(PSF),边缘响应函数(ERF)进行计算。对PSF和ERF方法分别进行改进。在PSF方法中,通过图像处理分割出点扩展区域,点扩展区域呈圆形,从而可以利用数学变换的方法找出中心... 调制传递函数反映了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可通过点扩展函数(PSF),边缘响应函数(ERF)进行计算。对PSF和ERF方法分别进行改进。在PSF方法中,通过图像处理分割出点扩展区域,点扩展区域呈圆形,从而可以利用数学变换的方法找出中心点位置,并计算出MTF曲线。在ERF方法中,通过图像处理分割出体模图片中的目标线,然后对目标线进行直线拟合,再利用数学变换计算出拟合直线与垂直位置的偏移角度,从而进行相应角度的旋转。可以使ERF数据相互对应,从而直接进行平均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是准确和有效的,简化了临床扫描条件,为CT系统的评估带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调制传递函数 空间分辨率 CT系统 点扩展函数 边缘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小型化多用途条纹变像管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正楷 田进寿 +6 位作者 刘虎林 白永林 刘百玉 欧阳娴 白晓红 杨文正 赵军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9-2382,共4页
为适应便携式和小型化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款管长119.773mm的静电聚焦式条纹变像管,模拟了2000个阴极出射光电子在该管内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计算和分析了该管的时间点扩展函数、空间分辨率和工作在动态情况下的时间分... 为适应便携式和小型化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款管长119.773mm的静电聚焦式条纹变像管,模拟了2000个阴极出射光电子在该管内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计算和分析了该管的时间点扩展函数、空间分辨率和工作在动态情况下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参量.结果表明,该变像管时间分辨率达到2.9ps,阴极有效面积直径达到Φ15mm,且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变像管 多用途 调制传递函数 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F空间插值与多通路声重放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阳 谢菠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138,共8页
通常实验测量只能得到有限个离散空间位置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并需要通过空间插值得到未测位置的HRTF.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相邻线性插值、全局插值、双线性插值和三角插值.在HRTF的实际测量过程中,受试者的轻微头动会引入测量误差,... 通常实验测量只能得到有限个离散空间位置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并需要通过空间插值得到未测位置的HRTF.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相邻线性插值、全局插值、双线性插值和三角插值.在HRTF的实际测量过程中,受试者的轻微头动会引入测量误差,从而影响到空间插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文中从头部偏移和头部转动带来的测量误差入手,以计算信号失真比(SDR)作为插值误差的量度,分析和对比头动对以上4种空间插值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头动前后,全局插值优于其余3种插值方法,且在一定的HRTF频带范围和头动程度内保持了较好的插值效果.由于HRTF空间插值方法和多通路声重放中信号的馈给方式相似,因此文中还利用所得方法和结果,在低于1.5 kHz的频率范围,分析了水平面均匀布置的6或8扬声器重放合成声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相关传输函数 空间插值 多通路声重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异质性下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武汉、荆门、黄冈为实证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李海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5,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为15.2%,农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966.85·元/hm2·a、1933.95元/hm... 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为15.2%,农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966.85·元/hm2·a、1933.95元/hm2·a,流转率和租金价格水平偏低;农户偏好将土地流转给自家亲戚或同村村民,仅有10%的农户信任土地流转中介,考虑灵活行使土地权利,倾向1—5年内的短期流转;(2)重点开发区受经济区位、家庭禀赋及生计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率、租金水平相对较高,农地流转后"非耕作"现象逐渐增多;农产品主产区家庭户均经营规模较大,农户更偏好土地流入;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农业企业、中介组织信赖程度偏低;(3)农地流转行为受家庭劳动力特征、经济特征、未来预期、耕地资源特征、区域发展特征等变量的影响,且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在空间上异质。研究结论:不同主体功能区农地流转行为及市场发育程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应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流转政策,考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限制因素,推行差异化的农地流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流转 Heckman模型 主体功能区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