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rid Management to Promot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Urban Community
1
作者 Ding Huanxi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rid Management to Promot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Urban
关键词 community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CPC) GRIDDING practice&improvement SOCIAL GOVERNANCE SOCIAL poli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1918—1919年大流感的抗疫与反思
2
作者 陈泓宇 袁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6,共6页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在1918—1919年的大流感疫情中深受其害,共经历1918年夏季、1918年秋季、1919年春季三波疫情。系统梳理了1918—1919年上海大流感的相关史料,展示了1918—1919年大流感流行下上海抗疫全貌,分析了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在1918—1919年的大流感疫情中深受其害,共经历1918年夏季、1918年秋季、1919年春季三波疫情。系统梳理了1918—1919年上海大流感的相关史料,展示了1918—1919年大流感流行下上海抗疫全貌,分析了上海疫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空分布,并记录了此次上海疫情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设立时疫医院及临时救疫医院,推广使用口罩,开展健康教育等;发掘了社会各类主体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回顾百年前上海大流感疫情及其防控,希冀能为今后的疫病应对带来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8—1919 年大流感 疫情防控 时空分布 社会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防联控政策对“2+26”城市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3
作者 常天阳 冯琳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1731,共10页
大气环境效率可以反映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平衡程度,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对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9年“2+26”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大气环境效... 大气环境效率可以反映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平衡程度,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对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9年“2+26”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大气环境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联防联控对整体和不同效率组城市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大气环境效率年均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717升至2019年的0.810,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ML指数年均提升12.70%,技术进步是大气环境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②除个别年份外,大气环境效率、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工具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西南部。③直接效应上,命令控制型工具、环保支出产生正向影响,经济激励型工具、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上,高、中效率组的命令控制型工具、经济激励型工具、交通压力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低效率组的命令控制型工具、交通压力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经济激励型工具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研究显示,联防联控政策的影响通过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工具实现,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需要结合城市特征赋予有区别的合作任务,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防联控政策 大气环境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SDM) “2+26”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减排效应的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李国柱 刘欣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195,共10页
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准自然实验,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方案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并将技术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探... 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准自然实验,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方案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并将技术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政策效果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政策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政策对于京津冀核心地区的减排效果是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以及政策实施范围以外的地区是否受到政策的溢出效应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该政策的实施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显著抑制作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促进作用;政策实施产生了区域异质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以及后续的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控 双重差分模型 调节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翟杰休 王爱斌 +3 位作者 殷继艳 张博 闫淳 李勇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通过分析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面积、森林资源及森林火灾分布情况,总结该区域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时空规律。结果表明: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面积为55.733 km^(2),占全市面积的4.27%,主要分布在安宁市的北部和东部,小面积的森林城镇交... 通过分析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面积、森林资源及森林火灾分布情况,总结该区域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时空规律。结果表明: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面积为55.733 km^(2),占全市面积的4.27%,主要分布在安宁市的北部和东部,小面积的森林城镇交界域分布在安宁市的西北部和南部。森林火灾火点数目共有195场,其中发生在森林-城镇交界域区域的森林火灾有106场,火场分布整体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态势,且发生在森林-城镇交界域的森林火灾多于安宁市西北部人员密集地区,安宁市森林火灾多与人为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建设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森林防火设施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等,针对安宁市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市 森林火灾 防控策略 森林-城镇交界域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深埋钻爆隧道即时型岩爆综合防控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田源 +2 位作者 常帅鹏 钟佑明 张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3-2306,I0005-I0018,共28页
为解决我国西部高原区域极高构造应力和复杂地质环境下超大埋深钻爆法隧道硬岩岩爆问题,通过对高原铁路钻爆法隧道即时型岩爆发生时空特征规律的系统性统计分析,构建以“精准探-准确辨-主动控-系统防-长期测-动态管”为核心的全过程、... 为解决我国西部高原区域极高构造应力和复杂地质环境下超大埋深钻爆法隧道硬岩岩爆问题,通过对高原铁路钻爆法隧道即时型岩爆发生时空特征规律的系统性统计分析,构建以“精准探-准确辨-主动控-系统防-长期测-动态管”为核心的全过程、全时域的岩爆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分析结果表明:1)高地应力环境是岩爆产生的主要因素,且集中为爆破开挖后8 h内的即时型岩爆,多发生于掌子面附近1倍洞径范围内。2)即时型岩爆隧道主要依据“主动控”和“系统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其中,主动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施作超前应力释放孔、控制光爆效果和开挖进尺、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杆的锚喷主动支护体系以及型钢钢架和消能防护网一体化施工;系统防护方式包括全工序大型机械化施工、人员和设备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即时型岩爆 时空特征 综合防控 主动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R模型的少年罪错行为评估与矫治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近年来,严重暴力行为人低龄化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法律应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时将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下调至12周岁。因此,延伸犯罪主体研究触角,针对少年罪错行为样态及其矫治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且有利于回应社会... 近年来,严重暴力行为人低龄化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法律应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时将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下调至12周岁。因此,延伸犯罪主体研究触角,针对少年罪错行为样态及其矫治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且有利于回应社会关切和提升刑罚效能。文章采用犯罪风险/需求评估模型对80名罪错少年进行半结构化心理访谈,在评估其人身危险性和反社会行为风险等级的同时,对少年越轨行为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期揭示罪错少年的犯罪风险与个体需要、社会关系之间的变量关系,识别衍生于社会结构、造成越轨行为频发的关键风险因素,以制定更加有效和完善的矫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防控 罪错少年 YLS/CMI 人身危险性评估 RNR 危险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鑫 张昱 +1 位作者 李伟锋 韩金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结果:天津市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度指数位于0.2以下,10个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均大于1,7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地理面积维度卫生技术人员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空间滞后模型实证了区域之间存在邻近效应。结论:建议从提高编制使用、增加财政补助、加强院校合作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从城乡对口帮扶、资源投入倾斜、加强医防融合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技术人员 均衡性 卫生资源集聚度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楠 方志伟 +2 位作者 韩笑 陈春利 祁小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发生数量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高,同时监测和防治难度极大。本文收集了2005—2015年间发生的全部泥石流灾害共计10 927起,对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灾害规模、灾害损失以及灾...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发生数量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高,同时监测和防治难度极大。本文收集了2005—2015年间发生的全部泥石流灾害共计10 927起,对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灾害规模、灾害损失以及灾害成因进行了统计,发现泥石流灾害具有近年来发生数量明显下降、集中分布在西部和东南沿海省份、特大型和大型灾害损失最为惨重等时空分布特点及成灾特点。通过对具体案例剖析后发现,预警技术有待提高、山区城镇建设场地选址不当、多年来泥石流灾害防治标准偏低、震区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灾害防治意识淡薄为我国泥石流灾害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正在积极应对泥石流灾害的威胁,如:主动提高震区泥石流灾害防治标准,研发新型的拦挡技术;研发具备实时可视化等功能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警效率;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大力发展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转变观念,将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城镇化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时空分布 危害成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29
10
作者 苏立娟 何友均 陈绍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6,共9页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状况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特征,结合灾情指标对全国各省进行评价并分类,并定量分析风险水平。【结果】1)1950—2010年间,年均发生火灾12 683次,年均火场面积67.48万hm2,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灾面积7.95万hm2,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67.5万m3,没有明显年际变化;1988—2010年间年均伤亡214人,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80%以上,烧荒烧炭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用火火源(38.47%),上坟烧纸是最主要的非生产性用火火源(19.92%)。3)华东、西南地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火灾次数明显较大,东北地区火场面积明显较大。4)按照一般和较大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大火灾次数、火场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成林蓄积、幼林株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8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火灾状况进行评价并排序,然后根据主成分得出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受灾程度将31个省区按照严重、较重、中度、一般和轻度分为5类,其中,湖南受灾最严重,其次是黑龙江、贵州和云南等。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分析,全国每年发生3 000~9 000次一般和较大火灾的概率较大(〉0.482 4),每年发生0~30次重大和特大火灾概率较大(〉0.430 2),每年受灾森林面积在15万hm2以下概率较大(〉0.407 2)。【结论】我国森林火灾频发、面积大,火灾高发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火源,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森林火灾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火灾风险压力较大。建议在准确把握全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科学的森林防火、预报、监测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森林保险政策,维护森林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 风险分析 科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青瑞 迟萍萍 宋占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新一轮的高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新一轮的高发态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通过对当下青少年犯罪现象、成因和特点的剖析,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该重视亲职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尊重和关爱学生,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多方协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犯罪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思维——以体育运动为视角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娇娇 吕伟 张如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49,共5页
体育运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对于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而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功效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在于,能够塑造其自信和自尊,消除过剩精力,增强耐挫折能力,增加社会联系和培养规则意识。在体育参与预防... 体育运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对于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而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功效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在于,能够塑造其自信和自尊,消除过剩精力,增强耐挫折能力,增加社会联系和培养规则意识。在体育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理论构造层面,透过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维度,在复演论、精力过剩论、人格论、紧张理论和标签理论等9个理论层面,探讨和分析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理论预设。在实践运作层面,体育运动的开展已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种有效手段。西方各国积极开展各种体育项目计划和课后活动计划,利用体育基金、公共财政补贴、课后减免税等手段,以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些计划的实施有效降低了犯罪率和再犯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青少年 预防 治理 犯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型海岛的犯罪现象:鼓浪屿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斌彬 郑向敏 谢朝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6,共9页
识别旅游型海岛犯罪案件的发生特征是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基础。文章从厦门鼓浪屿2009—2013年的公安接处警数据中遴选出犯罪案件,通过案例信息的二次分析、编码,构建案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旅游型海岛... 识别旅游型海岛犯罪案件的发生特征是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基础。文章从厦门鼓浪屿2009—2013年的公安接处警数据中遴选出犯罪案件,通过案例信息的二次分析、编码,构建案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旅游型海岛犯罪案件的发生特征。并据此构建了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旅游型海岛犯罪防控体系,从公安机关犯罪防控管理优化、旅游地全员参与、驻岛单位协同管理等3个层面展开犯罪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海岛 犯罪 发生特征 犯罪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ED理论的城市防控犯罪规划体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明 岳亮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5,共5页
基于对CPTED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将其引申为一种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学科中抵制犯罪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防控犯罪规划体系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一步阐述。论文分析了城市高犯罪率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得出当今的规划方法不利于防控犯罪的命题... 基于对CPTED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将其引申为一种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学科中抵制犯罪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防控犯罪规划体系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一步阐述。论文分析了城市高犯罪率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得出当今的规划方法不利于防控犯罪的命题,并指出四种城市死角为防控薄弱区。将CPTED理论运用于城市规划领域之中,得到环境与人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而构建防控犯罪规划体系的结构、功能、方法策略等。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预防犯罪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ED 公共安全 防控犯罪 防控犯罪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15
作者 王国欢 白帆 桑卫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524,共12页
不同地理区域影响生物分布格局的因子不同,对外来入侵物种也是如此。在区域尺度上分析外来入侵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对预测生物入侵的影响及入侵种的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 不同地理区域影响生物分布格局的因子不同,对外来入侵物种也是如此。在区域尺度上分析外来入侵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对预测生物入侵的影响及入侵种的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库和社会人文环境数据库,分析了我国外来入侵动植物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外来入侵动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与本地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现有外来入侵动物138种、入侵植物384种,其数量和密度都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趋势,且入侵动物和入侵植物空间格局基本一致;降水(MAP)是决定我国外来入侵动植物分布格局的主要自然环境因子,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在全国尺度上,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与本地物种多样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土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表现出不同,与研究尺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入侵物种 空间格局 防治对策 人类活动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在街面侵财型犯罪防控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诚 伍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34,共7页
从技术层面来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防范模式较传统的人力防范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从应用现状来看,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与其初衷目标尚有差距,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存在着布建不合理,应用低效能等问题。应在充分认识... 从技术层面来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防范模式较传统的人力防范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从应用现状来看,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与其初衷目标尚有差距,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存在着布建不合理,应用低效能等问题。应在充分认识犯罪规律和监控的区域性功能定位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建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对视频监控数据的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该系统在街面侵财型犯罪防控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街面 侵财型犯罪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桥经验”:预防犯罪观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荣春 周建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60-70,共11页
在宏观上,"枫桥经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在中观上,"枫桥经验"是预防犯罪的经验。预防犯罪观是可从"枫桥经验"中予以深度挖掘的一种"智识矿藏"。而类型化预防犯罪观、适度控制性预防犯... 在宏观上,"枫桥经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在中观上,"枫桥经验"是预防犯罪的经验。预防犯罪观是可从"枫桥经验"中予以深度挖掘的一种"智识矿藏"。而类型化预防犯罪观、适度控制性预防犯罪观、融合性预防犯罪观和理性交往预防犯罪观及前述预防犯罪观所引申出来的"软法预防犯罪观"与"恢复性预防犯罪观",是"枫桥经验"在预防犯罪上能够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在社会转型快速纵深发展时期和社会价值观越发多元化和冲突加剧化的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所启发出来的预防犯罪观,有着响应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且将大大丰富现有的犯罪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预防犯罪观 类型化 适度控制 融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热点与冷点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单勇 劳纯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73,157,共9页
比较各类空间因素在犯罪热点与冷点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存在何种差异,是探察城市空间环境如何影响犯罪分布的一种尝试。以某省省会的W街道为研究区,以ArcGIS10.0软件为工具,选取2011-2013年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3340起盗窃犯罪进行制图,可... 比较各类空间因素在犯罪热点与冷点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存在何种差异,是探察城市空间环境如何影响犯罪分布的一种尝试。以某省省会的W街道为研究区,以ArcGIS10.0软件为工具,选取2011-2013年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3340起盗窃犯罪进行制图,可精确探测热点、冷点及普通网格。以SPSS20.0软件分类统计道路长度、农民房比例、商业网点个数等10类空间因素均值在上述三种网格内的分布情况,发现7类空间因素的数量或比例与盗窃犯罪呈正比例关系,这7类因素在18个分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制图 犯罪热点 犯罪冷点 空间差异 立体化治安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缺陷及其补救 被引量:17
19
作者 康均心 李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81,共5页
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存在的立法问题作出评述,提出该罪的可罚范围有待拓宽、行为方式有待明确、与刑法其他罪名需要进一步衔接及统一、刑罚设置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可罚范围 行为方式 刑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防控战略与策略之辨明——论犯罪空间防控的兴起及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岳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共12页
随着当前犯罪防控重心向空间防控的转向,犯罪空间防控理论和策略成为犯罪治理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的GIS、CPTED、SCP等技术与理论逐渐受到追捧。然而,该类理论是战略理论还是策略理论,在方法上是策略还是战略,是工具主... 随着当前犯罪防控重心向空间防控的转向,犯罪空间防控理论和策略成为犯罪治理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的GIS、CPTED、SCP等技术与理论逐渐受到追捧。然而,该类理论是战略理论还是策略理论,在方法上是策略还是战略,是工具主义、技术派的前行还是回归,两者的关系决定着犯罪防控的科学性前行方向。复兴的古典犯罪学派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强调了犯罪预防的工具主义功能,这一功能迎合了现代化发展中的科学主义至上的时代观念,一切皆可被可量化的"有效性"实证主义检验。但是,对于犯罪学领域而言,科学主义手段和实证功能并不能取代犯罪学对整体犯罪预防战略目标的建构。如何避免犯罪预防战略目标的碎片化,犯罪预防战略与策略之目标的辨明就被赋予了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 犯罪空间 犯罪防控 犯罪空间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