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及其格局演变:1995—2014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凯 周婷婷 +1 位作者 邵海琴 邓楚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5,共9页
利用"自下而上"法核算1995—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旅游业碳生产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衡量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4... 利用"自下而上"法核算1995—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旅游业碳生产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衡量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4年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其年均增长率为2.07%,旅游业碳生产率具体数值由1995年的1.120 1万元/t增长至2014年的1.653 0万元/t;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但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均逐步缩小;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不均,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旅游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正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局部的不连续性;旅游业高碳生产率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主要代表;旅游业低碳生产率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新疆、青海和陕西为主要代表;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多数省区位于旅游业低碳生产率行列,研究期内旅游业低碳生产率的区域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中部转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政府应制定低碳旅游相关的系列标准规范、行动方案以及保障性政策等,同时应加大对先进低碳技术和低碳设备的引进与推广;各省区应秉持低碳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目的地开发与管理之中;旅游企业应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低碳旅游系列产品与服务;加大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旅游者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景区和低碳出行方式,自觉抵制高碳排旅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生产率 区域差异 格局演变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7
2
作者 常新华 赵秀海 +1 位作者 曾凡勇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Moran’sI指数和双相关函数g(r)分析7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检验了环境因子与树种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色木槭幼树和小树不具有空间自相关结构,其他树种或生长阶段均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幼树... 利用Moran’sI指数和双相关函数g(r)分析7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检验了环境因子与树种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色木槭幼树和小树不具有空间自相关结构,其他树种或生长阶段均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幼树、小树、大树)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7个树种在绝大多数空间距离上呈随机分布,少数空间距离上呈聚集分布,并且这种聚集性主要表现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环境变量对紫椴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对紫椴幼树、小树及大树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分别为23.6%、19.7%和27.5%。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蒙古栎幼树2.4%和小树27.1%的空间变异,香杨小树6.8%的空间变异,对蒙古栎和香杨大树空间分布的解释能力较低。环境因子对臭松、红松、色木槭及白桦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树木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是7个优势树种形成特定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自相关 Moran’sI指数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曾辉 江子瀛 +1 位作者 孔宁宁 高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24-831,共8页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对快速城市化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参与分析的景观结构变量均表现出较好的结构性 ,表明该地区景观是在一种既可以覆盖全区 ,又具有良好连续性的驱动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对快速城市化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参与分析的景观结构变量均表现出较好的结构性 ,表明该地区景观是在一种既可以覆盖全区 ,又具有良好连续性的驱动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进一步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工作区内的地形条件差异是景观空间分布格局成因的背景性因素 ,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 ,是导致 1988年和 1996年景观结构特征发生显著差异的根本性影响因素。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工作区内的景观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种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深圳市 空间自相关分析 景观结构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与空间分布——对江苏省13地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颖 《西部论坛》 2012年第2期88-94,共7页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应打破空间约束,增强城市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创新能力 创新集群 空间自相关模型 “中心—边缘”空间格局 空间依赖性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高龄化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曾通刚 赵媛 许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9,共8页
以高龄化系数为测度指标,运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高龄化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高龄化日益突出,且高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 以高龄化系数为测度指标,运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高龄化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高龄化日益突出,且高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10年间总体呈现"北扩西进"的演化特征。2)人口高龄化空间格局并未突破"胡焕庸线",与其存在一致性;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人口高龄化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特征日益显著。3)除新疆外,其他区域高龄人口增速均快于老龄化,高龄化增速表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差异。4)人口高龄化是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龄化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1
6
作者 崔家兴 顾江 +1 位作者 孙建伟 罗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73,共7页
研究目的:对三生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多维多尺度计量与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中部典型省域湖北省作为案例地区,采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角图分析法剖析三生空间分布格... 研究目的:对三生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多维多尺度计量与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中部典型省域湖北省作为案例地区,采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角图分析法剖析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1)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明显,生态空间明显萎缩;(2)三类空间在多个尺度上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在研究期内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所下降,表明空间破碎度上升;(3)三生空间结构变动特征表现为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比例提高、生态空间比例明显降低,但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变动幅度逐次下降。研究结论: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基础上,加强空间管制措施,促进三生空间融合,并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演化特征 空间自相关 三角图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结构的福建省沿海生态风险时空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月月 黄义雄 +4 位作者 杨阳 谢义坚 李潇 叶功富 高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沿海地区区域生态风险变化规律,为该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和损失度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探... [目的]研究福建省沿海地区区域生态风险变化规律,为该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和损失度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生态风险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性。[结果]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的面积呈上升趋势,灌丛、草地、耕地、滩涂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碎化程度加深,分离度加大,而建设用地的破碎度和分离度逐渐下降,地域分布逐渐趋于集中;2000—2013年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均大致呈带状分布,低、较低及中等生态风险等级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较高、高生态风险等级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研究区内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且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均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结论]总体生态风险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逐步好转,但景观生态问题依然很严峻,因此政府部门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师资源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粤鑫 陈洁婷 +8 位作者 刘畅 顾敏 王俊人 雷晓花 朱睿 林皇涛 朱泉熔 温明月 贾金忠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源配置情况,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策略优化中医医师资源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空间自相关、极差率与泰尔指数等多元方法探讨中医医师资源配置的省域分布差异、空...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源配置情况,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策略优化中医医师资源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空间自相关、极差率与泰尔指数等多元方法探讨中医医师资源配置的省域分布差异、空间格局及其变动情况。结果:2012—2020年,全国中医药人员数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共有7个省份中医医师资源配置水平低于规划标准,省际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至东南递减的趋势。区域间配置不均衡呈扩大趋势,资源空间聚集程度加深,配置水平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的天津、河北,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结论:我国中医医师资源配置水平总体空间分布差距呈扩大趋势,省际间不均衡。建议重点关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劣势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师 资源配置 区域差异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空间自相关的吉林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200-203,208,共5页
将耕地质量评价的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作为耕地质量图斑的空间属性,应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探讨吉林省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耕地质... 将耕地质量评价的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作为耕地质量图斑的空间属性,应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探讨吉林省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耕地质量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聚集性;HH型和LL型表现为正相关的聚集分布;HL型和LH型为负相关的零星分布。最终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分析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为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和后续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局域空间自相关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