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渤海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少强 宋夏薇 陈康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深入考察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20年环渤海三省二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实环渤海城市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从整体和分区两个层面出发,探究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与间接效应... 为深入考察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20年环渤海三省二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实环渤海城市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从整体和分区两个层面出发,探究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表明:从全局层面来看,环渤海港口显著促进本城市经济发展,但对相邻城市经济具有抑制作用;从分区层面来看,京津冀地区港口对该城市与相邻城市的经济发展均有推动作用,辽宁和山东地区港口显著推动本城市经济发展,但对相邻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明晰环渤海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一步丰富港城关系研究,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港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港口 城市经济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模型 效应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省际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星 宋炳宇 丁丁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采用2008~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采用2008~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本地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地区的碳排放具有促进效果。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不同的区域差异化定制新型城镇化发展方案和加快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人口发展 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钟国辉 郭忠兴 汪险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4,82,共8页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构建以相邻省份的共同边界线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空间权重的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省份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结果表明:(1)我国二、三产业经济...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构建以相邻省份的共同边界线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空间权重的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省份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结果表明:(1)我国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性;(2)在考虑空间溢出性的条件下,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包含城市土地直接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土地间接边际生产率,同时各省份的城市土地间接边际生产率一般低于城市土地直接边际生产率;(3)从城市土地平均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来看,较高区域依次是福建、上海和河北等地区,较低区域依次是宁夏、新疆和海南等地区。因此,中央政府可依据各省份城市土地平均边际生产率高低差别化配置城市土地,从而提高城市土地总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边际生产率 空间溢出性 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7,I0001,共10页
在理论分析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空间溢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随地理距离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信息化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 在理论分析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空间溢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随地理距离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信息化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关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边界,只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其中,600千米~1100千米区间为密集溢出区,空间溢出系数在700千米处达到最大值,超过700千米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溢出效应逐步降低,显著性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转型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溢出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士炜 余文涛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2期31-39,共9页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内的两部门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治污手段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舆论、排污费、环保人员、环境信访与污染...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内的两部门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治污手段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舆论、排污费、环保人员、环境信访与污染治理投资对雾霾污染影响更多是被动式策略,即当地区雾霾污染问题加重时,政府会采取加征排污费、增加环保人员与提高污染治理投资,并通过网络舆论与环境信访以抑制雾霾污染,而非主动采取这些措施提高企业排污成本以降低雾霾污染。进一步考察发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对工业SO2排放量也存在影响。在雾霾污染治理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主动出击而非被动防御,政府应采取区域联合治理政策,通过充分利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解决雾霾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雾霾污染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万里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2015年甘肃八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变量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2)不同... 以2015年甘肃八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变量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2)不同权重矩阵均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显著提高了本地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绩效,但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临近地区的循环化改造绩效。因此,应有效统筹、整合各领域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园区循环化改造 莫兰检验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