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平和垂直的空间朝向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国速
靖淑针
范宁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容”与“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隐喻思维 |
郑春晖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 |
和秀梅
张夏妮
张积家
肖二平
王娟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4
|
平辈亲属词语义加工中长幼概念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来自中国朝鲜族和汉族的证据 |
汪新筱
严秀英
张积家
董方虹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5
|
中国礼文化的具身隐喻效应:蜷缩的身体使人更卑微 |
黎晓丹
杜建政
叶浩生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5
|
|
6
|
权力概念与空间大小:具身隐喻的视角 |
唐佩佩
叶浩生
杜建政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3
|
|
7
|
时空隐喻研究的新问题:时间表征的左右方向性 |
金泓
黄希庭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8
|
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 |
吴念阳
陈纤纤
吴燕
钱海燕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9
|
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愁”的空间要义 |
孙璐
王江萍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0
|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
王锃
鲁忠义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9
|
|
11
|
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研究 |
刘丽虹
张积家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9 |
8
|
|
12
|
文化影响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中的空间隐喻与重量隐喻--来自彝族、白族和摩梭人的证据 |
张积家
付雅
王斌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3
|
论汉语“面”的空间隐喻 |
晋小涵
齐振海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4
|
品牌标识的边界对消费者品牌创新性评价的影响——基于具身认知和空间隐喻视角的研究 |
王毅
刘钾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5
|
空间隐喻视角下的“前”“后”认知 |
付添爵
刘朝武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13 |
3
|
|
16
|
优先概念化与隐喻的翻译研究——《红楼梦》“上—下”空间隐喻的英译策略及差额翻译 |
肖家燕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7
|
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
曾传禄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5 |
28
|
|
18
|
“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再认识 |
金广君
刘堃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时间的空间识解理据 |
肖燕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英汉“心”隐喻对比研究——与吴恩锋先生商榷 |
张瑞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