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吹式制粉系统风粉偏差及可调缩孔调平的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郭修文 蒋序东 +4 位作者 曾佳微 韩金克 吴建群 夏永俊 聂昌达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6-1193,共8页
针对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管道内风粉分配不均衡问题,在一次风管道风速冷、热态调平试验基础上,对某70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中速磨煤机和出口一次风管道的风粉两相流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磨煤机内部风粉不均分布及管道固有... 针对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管道内风粉分配不均衡问题,在一次风管道风速冷、热态调平试验基础上,对某70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中速磨煤机和出口一次风管道的风粉两相流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磨煤机内部风粉不均分布及管道固有阻力差异对出口管道风粉分配的影响,并对可调缩孔门的风粉调平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实际运行中一次风不对称进入磨煤机导致分离器前一次风管道对应4个分区的风粉分配不均衡,风量分配最大偏差为7.8%,煤粉量分配最大偏差为23%;分离器前风粉均匀分布时热态风粉分配最大偏差分别为11.26%和9.12%,而风粉不均分布时热态风粉分配最大偏差分别为11.14%和16.78%,管道固有阻力差异是造成风量偏差的最主要原因,而内部煤粉不均分布和管道固有阻力差异的共同作用导致出口一次风管道煤粉量分配偏差;未在一次风管道前设置有效的煤粉分配器情况下,可调缩孔门对出口管道煤粉量均衡调节作用有限,难以同时实现风粉均衡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直吹式制粉系统 可调缩孔门 风粉分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器转速对中速磨煤机风粉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屈子尧 陈敏 姚啸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9,共9页
针对磨煤机内部流场复杂且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建立完整的中速磨煤机模型,采用CFD软件求解磨煤机内部流动方程,利用DPM迭代获取颗粒流动参数,探究了不同动态分离器转速下中速磨煤机内部流动情况和出口风粉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 针对磨煤机内部流场复杂且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建立完整的中速磨煤机模型,采用CFD软件求解磨煤机内部流动方程,利用DPM迭代获取颗粒流动参数,探究了不同动态分离器转速下中速磨煤机内部流动情况和出口风粉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在磨煤机出口4根出粉管处分配特性较好且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煤粉粒径较小时,4根出粉管的煤粉质量流量偏差较小,且随动态分离器转速提高变化不明显;随着粒径的增加,煤粉颗粒运动轨迹呈现为贴壁运动,4根出粉管的煤粉质量流量偏差逐渐增大;同时对于大粒径煤粉颗粒,随着动态分离器转速提高,4根出粉管煤粉质量流量偏差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动态分离器 风粉分配 D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风方式对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特性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素芬 刘丽萍 +1 位作者 陈贵军 段联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496,共6页
借助CFD软件平台,利用Fluent对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炉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配风方式下炉内流场、温度场、组分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均等配风、正宝塔配风... 借助CFD软件平台,利用Fluent对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炉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配风方式下炉内流场、温度场、组分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均等配风、正宝塔配风、倒宝塔配风三种配风方式中,正宝塔配风为最佳配风方式.它不仅能保证炉内具有较好气流充满度和下二次风风速,利于煤粉与空气的混合与燃烧,减少炉渣中的可燃物含量,而且能够保证高温火焰位于燃烧区的中心位置,延长煤粉到炉膛出口的距离.研究结果对锅炉运行、设计和改造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煤粉锅炉 配风方式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燃煤锅炉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闫超 廖伟辉 +5 位作者 张锋 晋中华 吕兴城 翟利军 雷航 王志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为减小制粉系统风粉分配偏差,优化锅炉燃烧工况,拓展煤粉分配器的应用范围,需研制新型煤粉分配器。通过试验台模型试验的方法研发新型煤粉分配器,完成了分配器模型的结构设计,研究了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粉量调节挡板阻力特性、风粉分配调... 为减小制粉系统风粉分配偏差,优化锅炉燃烧工况,拓展煤粉分配器的应用范围,需研制新型煤粉分配器。通过试验台模型试验的方法研发新型煤粉分配器,完成了分配器模型的结构设计,研究了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粉量调节挡板阻力特性、风粉分配调节特性、阻力调节对分配特性的影响和系统风速对分配特性的影响等分配器关键性能。模型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新型煤粉分配器能有效将送粉管道的风量偏差控制在±5%,粉量偏差控制在±10%;某电厂3号锅炉完成新型煤粉分配器工程改造及调平试验后,能有效减小炉膛热负荷偏差,可将改造前最大偏差达150℃的两金属壁温点的偏差控制在15℃内。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研发和工程应用,对减小制粉系统风粉分配偏差、解决锅炉运行中出现的偏烧、超温、高温腐蚀等系列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煤粉分配器 HP1003中速磨煤机 制粉系统改造 风粉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夏小霞 王志奇 徐顺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46-2052,共7页
针对1台35 t/h煤粉锅炉,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配风方式、煤粉粒径以及空气过量系数对NOx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计算的几种工况中,束腰型送风方式生成的NOx浓度最低,倒塔型的次之,而均匀型的最大;相比均匀型配风方式,束腰型配... 针对1台35 t/h煤粉锅炉,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配风方式、煤粉粒径以及空气过量系数对NOx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计算的几种工况中,束腰型送风方式生成的NOx浓度最低,倒塔型的次之,而均匀型的最大;相比均匀型配风方式,束腰型配风方式的NOx排放浓度可降低15.6%;当三次风比例从20%增大到25%时,NOx排放浓度可降低20.5%;锅炉NOx排放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而明显降低;与设计工况相比,当煤粉粒径由90μm降低至50μm时,NOx的排放浓度可降低14.3%;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小,锅炉出口处的NOx浓度减小,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1,此时NOx排放浓度可降低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数值模拟 NOX排放 配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能源结构调整对冬季SO_2浓度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魏疆 陈学刚 +1 位作者 任泉 张克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91,共4页
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不断增加,且超标频率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研究工程的实施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的作用,选用冬季污染... 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不断增加,且超标频率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研究工程的实施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的作用,选用冬季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1—2月),对"煤改气"前后城市不同区域的SO2日均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煤改气"对SO2浓度的降低效果显著,但降低幅度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煤改气"后冬季SO2日均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态势,南面SO2日均浓度基本达标,而北面SO2浓度虽有降低,但超标频率依然较高,值得当地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气 空间分布 大气污染 浓度变化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风反切下二次风配风方式对水平烟道烟温偏差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文蛟 曹欣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3-77,共5页
在某台已实施了三次风反切消旋改造的200MW机组煤粉锅炉上,试验了不同的二次风配风方式对四角切圆锅炉水平烟道温度偏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二次风束腰配风,炉膛火焰中心提高,水平烟道在烟道宽度方向,出现较大的温度偏... 在某台已实施了三次风反切消旋改造的200MW机组煤粉锅炉上,试验了不同的二次风配风方式对四角切圆锅炉水平烟道温度偏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二次风束腰配风,炉膛火焰中心提高,水平烟道在烟道宽度方向,出现较大的温度偏差;二次风宝塔配风,水平烟道在烟道宽度方向出现的温度偏差较小,锅炉燃烧效率最高;二次风平均配风对三次风消旋的影响,介于束腰配风和宝塔配风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煤粉锅炉 温度偏差 二次风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分布式锅炉风粉在线控制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宝 张积秋 王建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2,共4页
介绍研制的分级分布式控制模型实现锅炉风粉在线控制,该模型与其他控制系统协调统一。其基本原理是保证煤粉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一次风速、二次风速、煤粉质量浓度的均衡控制。机组在100~220MW负荷范围内实现了第3、4层给粉机自启停。
关键词 锅炉 风粉 分级分布式控制 在线控制系统 分散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工业锅炉预燃式低氮燃烧器试验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6
9
作者 许鑫玮 谭厚章 +3 位作者 王学斌 杨富鑫 刘兴 郑海国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36-41,共6页
日趋严苛的燃煤氮氧化物(NOx)排放标准对煤粉工业锅炉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现有的煤粉工业锅炉燃烧器难以通过运行优化直接达到排放标准。基于此开发了一种用于煤粉工业锅炉的新型预燃式低氮旋流燃烧器,并在25 t/h煤粉工业锅炉上... 日趋严苛的燃煤氮氧化物(NOx)排放标准对煤粉工业锅炉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现有的煤粉工业锅炉燃烧器难以通过运行优化直接达到排放标准。基于此开发了一种用于煤粉工业锅炉的新型预燃式低氮旋流燃烧器,并在25 t/h煤粉工业锅炉上进行试验,研究了一次风率、二次风配比、旋流叶片角度、再循环风(FGR)及燃尽风(OFA)对NOx排放和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一次风率从7.8%增加到8.5%,NOx排放升高;随着内外二次风比从0.67增大到1.32,NOx排放升高;随着旋流叶片角度从30°增大至60°,NOx排放先降低后升高;随着FGR风率从0增加至13.3%,NOx排放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OFA风量对NOx排放影响不显著,随OFA风量增大,NOx排放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煤粉工业锅炉试验过程中煤粉气流着火稳定,飞灰含碳量稳定在25%以下;最佳工况的NOx排放值为171~178 mg/m 3(9%O 2),飞灰含碳14.9%,锅炉热效率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低氮燃烧器 锅炉效率 配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对SO_2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丽莉 魏疆 +1 位作者 陈学刚 陈圆圆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4-749,共6页
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超标频率逐年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工程的实施是否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 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严重,SO2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超标频率逐年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煤改气”工程,旨在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工程的实施是否对SO2浓度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文中选用改造后的冬季采暖期(10月15日~翌年4月15日),采用ThermoScientificTEOM1405-F连续监测仪对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不间断的监测采样,并对“煤改气”前后城市不同区域的SO2日均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煤改气”对SO2浓度的降低效果显著,但降低幅度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煤改气”前冬季SO2日均浓度普遍存在超标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全市不同区域超标率在25%~40%之间;“煤改气”工程实施后,冬季SO2日均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态势,市南(中)区SO2日均浓度基本达标,而北面SO2浓度虽有降低,但超标频率依然较高,值得当地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气 空间分布 大气污染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入炉煤粉计量及优化配风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卓林 王孝红 于宏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经常在风粉配比不合理的条件下运行的情况,采取煤粉计量、合理配风、专家系统指导等措施,设计煤粉计量及优化配风系统。将其应用到锅炉系统,解决了目前电厂煤粉锅炉燃烧方面存在的锅炉燃烧效率偏低、煤炭消耗大、运行...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经常在风粉配比不合理的条件下运行的情况,采取煤粉计量、合理配风、专家系统指导等措施,设计煤粉计量及优化配风系统。将其应用到锅炉系统,解决了目前电厂煤粉锅炉燃烧方面存在的锅炉燃烧效率偏低、煤炭消耗大、运行成本高以及燃煤电厂的燃烧工况差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计量 专家系统 优化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墙布置旋流燃烧器锅炉的运行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炳华 李玉军 王智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通过对磨煤机风煤比、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二次风配风、束腰配风、分仓送煤等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对比试验,得到了前墙布置旋流燃烧器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调整使锅炉效率提高了1.20%,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4g/(... 通过对磨煤机风煤比、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二次风配风、束腰配风、分仓送煤等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对比试验,得到了前墙布置旋流燃烧器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调整使锅炉效率提高了1.20%,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4g/(kW.h)左右,显著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旋流燃烧器 磨煤机 风煤比 分仓送煤 束腰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 MW旋流煤粉锅炉炉内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锋 杨维国 +3 位作者 高文学 吕薇 齐国利 张松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研究燃煤锅炉炉内温度场,对于合理改变锅炉运行工况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58 MW机组旋流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锅炉的真实尺寸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数据的可靠性;依据计算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合适... 研究燃煤锅炉炉内温度场,对于合理改变锅炉运行工况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58 MW机组旋流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锅炉的真实尺寸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数据的可靠性;依据计算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合适的边界条件与合理的假设,对6种工况下锅炉炉内燃烧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炉膛内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该型煤粉锅炉在80%负荷,内外二次风风量配比4:1的条件下运行状况最为理想。所得结果对燃煤工业锅炉在能效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燃烧特性 风量比 温度分布 旋流燃烧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低负荷燃用贫瘦煤的运行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广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68,共2页
针对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1号、2号炉燃用高灰分、低热值贫瘦煤出现的燃烧不良问题,从改善炉内空气动力场、提高炉内温度及煤粉浓度、改进配风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运行措施。实施后,基本避免了因燃煤质量差而灭火事故,效果良好。
关键词 锅炉 贫瘦煤 燃烧器 煤粉浓度 配风方式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炉燃烧配风系统初调整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碧君 许尧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6,51,共4页
通过对大唐乌沙山电厂(4×600 MW)1号机组进行制粉系统调整、一次风调平、二次风风量标定、燃烧器调整、烟气挡板调整及冷态动力场试验等,消除了锅炉在燃烧、配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设备性能水平改善,状态良好。
关键词 600 MW机组 超临界直流炉 制粉系统 燃烧 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拟的粉煤气化炉内温度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进春 张旭 侯锦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6-315,共10页
温度是影响气化性能的核心工艺参数,对其在气化炉内的分布尽可能进行精确刻画并分析对保证气化性能维持过程安全十分重要。视温度为空间随机变量,通过建立二维随机场模型对气化炉2个纵剖面(气化炉中心和靠近炉壁)的温度分布进行随机模... 温度是影响气化性能的核心工艺参数,对其在气化炉内的分布尽可能进行精确刻画并分析对保证气化性能维持过程安全十分重要。视温度为空间随机变量,通过建立二维随机场模型对气化炉2个纵剖面(气化炉中心和靠近炉壁)的温度分布进行随机模拟和炉内空间相关性分析。使用FLUENT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完成温度采样,然后使用矩阵分解法建立温度随机场模型并采用中心点法进行离散,对比分析了随机场模拟和确定性模拟2个纵剖面的温度分布状态以及粗煤气出口和灰渣出口的温度。通过计算不同位置温度单元的空间关联系数,进一步研究氧化还原区不同位置温度分布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随机场模拟下,气化炉两纵剖面上下出口区域的温度呈现随机分布状态,这更符合煤气化实际运行状态,较确定性模拟,两纵剖面最高温度降低,但粗煤气出口温度和熔渣出口平均温度均有所升高;进一步的温度分布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不同纵剖面氧化区的温度分布最大空间关联程度均高于还原区,平均关联程度低于还原区,但不同区域的空间关联系数都在0.5左右,气化炉依靠自身调节温度分布来保证气化过程高效平稳进行的能力较弱,需要人为改变操作条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气化 温度分布 随机场 随机模拟 空间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墙式对冲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雪彩 孙树翁 +4 位作者 李明 刘欣 甄晓伟 李强 贺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89-1696,共8页
采用三维全尺寸稳态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墙式对冲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使全炉模拟中入口边界设定更接近于实际的运行工况,先进行单只燃烧器的数值计算,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程序实现燃烧器出口真实的... 采用三维全尺寸稳态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墙式对冲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使全炉模拟中入口边界设定更接近于实际的运行工况,先进行单只燃烧器的数值计算,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程序实现燃烧器出口真实的风粉空间分布形态边界条件与炉膛入口边界条件的无差对接,以提高炉内数值计算的精准度。与以往的模型相比,将计算控制区域扩展到包括水平烟道和尾部竖井在内的整个流动传热区域。结果表明:基准工况下,氧浓度在每层主燃烧器的中心横截面达到峰值,炉内烟气流经每层主燃烧器后NO浓度均急剧增加;改造工况下,由于环形回流区与中心回流区的共同作用,每层主燃烧器中心横截面的氧浓度处于一个波动周期内的较低水平,而还原性的CO恰位于峰值附近,因此流经每级主燃烧器区域的烟气NO浓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此外,研究表明合理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方案不会对炉内各受热面的换热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风粉分布形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工业锅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程晓磊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为研究空气分级技术在煤粉工业锅炉上的低氮效果,在40 t/h蒸汽锅炉上进行了煤粉分级配风低氮燃烧试验,研究了锅炉负荷、分级配风比例和分级配风方式等条件对NO_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分级配风时,锅炉NO_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 为研究空气分级技术在煤粉工业锅炉上的低氮效果,在40 t/h蒸汽锅炉上进行了煤粉分级配风低氮燃烧试验,研究了锅炉负荷、分级配风比例和分级配风方式等条件对NO_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分级配风时,锅炉NO_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增大而升高,低氧配风燃烧方式的低氮效率可达15%;分级配风能降低锅炉NO_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分级配风比例为45%时,烟气中NO_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为175 mg/m3,CO含量72×10-6;分级配风位置越靠近炉膛出口,低氮效果越明显;为达到理想低氮效果,分级配风应有足够动量,以保证充分混合;合理的三次风配风方式对锅炉的燃烧影响较小,锅炉热效率降低幅度<0.5%。因此,合理的空气分级配风技术用于煤粉工业锅炉上,可在基本不影响锅炉效率的条件下达到降低锅炉NO_x初始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 燃烧 煤粉 工业锅炉 空气分级 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煤在梯度燃烧炉内流场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刘浩 张玲玲 +1 位作者 苍大强 郭俊祥 《冶金能源》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章研究了在冷态条件下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煤在梯度燃烧炉内流场的影响,如不同风口角度,不同风量等的影响。试验用PIV激光仪对直径300mm的梯度燃烧炉内煤粉颗粒的速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风口角度为16°,一次风口风量0... 文章研究了在冷态条件下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煤在梯度燃烧炉内流场的影响,如不同风口角度,不同风量等的影响。试验用PIV激光仪对直径300mm的梯度燃烧炉内煤粉颗粒的速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风口角度为16°,一次风口风量0.3667 m3/min和二次风口风量1.4667 m3/min时,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最长,燃烧时间充分,梯度燃烧炉工作效率最高,大量实验数据为下一步热态试验进一步优化梯度燃烧炉结构和操作参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燃烧炉 煤粉 风口角度 风量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箱结构对预燃室式煤粉燃烧器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豫泓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为了探究风箱结构对14 MW预燃室式煤粉燃烧器预燃室内气流空气动力场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了2种不同风箱结构下预燃室内气流冷态流场分布情况,获取计算域内多个截面速度计算值,对比分析不同截面速度随x/D(轴向距离比直... 为了探究风箱结构对14 MW预燃室式煤粉燃烧器预燃室内气流空气动力场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了2种不同风箱结构下预燃室内气流冷态流场分布情况,获取计算域内多个截面速度计算值,对比分析不同截面速度随x/D(轴向距离比直径的无量纲数)以及R/D(径向距离比直径的无量纲数)的变化规律,揭示风箱结构对预燃室内气流分布特征的影响,优化预燃室式煤粉燃烧器内空气动力场。结果表明,预燃室式煤粉燃烧器内,由于二次风经切向旋流叶片后,气流在预燃室内呈现强旋转气流,并在预燃室中心形成回流区。原风箱及改进风箱结构下,截面气流速度分布趋势呈现相似的规律,二次风风速在预燃室中心(R/D=0)呈现低速区;随径向距离R/D增加,气流速度逐渐增大至速度峰值;随径向距离R/D进一步增加,气流速度逐渐减小,在靠近预燃室壁面处R/D最大,气流速度略低于速度峰值。增大原风箱结构尺寸、改进风箱结构后,风箱稳压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向旋流叶片入口处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预燃室中心处速度峰值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箱结构 预燃室 煤粉燃烧器 空气动力场 气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