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stage approach for dynamic traffic temporal-spatial model
1
作者 陆化普 孙智源 屈闻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728-2734,共7页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traffic flow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its multiple applications, a dynamic traffic temporal-spatial model(DTTS) is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tempor...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traffic flow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its multiple applications, a dynamic traffic temporal-spatial model(DTTS) is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temporal correlation,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historical correlation, a basic DTTS model is built. And a three-stage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for the simpl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basic DTTS model. Through critical sections pre-selection and critical time pre-selection, the first stage reduces the variable number of the basic DTTS model. In the second stage, variable coefficient calibration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basic model simplific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imed at dynamic noise esti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ise are summarized and a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is presented in the third stage. A case study based on a real-world road network in Beijing, China, i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proposed DTTS model and the three-stag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traffic flow temporal-spatial model big-data driv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2
作者 解宪丽 夏成业 +3 位作者 殷彪 李安波 李开丽 潘贤章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取、三维空间推测、三维数据模型、三维模型构建和可视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的已有方法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三维数字土壤制图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建议。以三维土壤制图、三维GIS、三维数据模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土壤空间变异、空间推测、克里格插值、土壤-景观分析、深度函数、机器学习、地统计学、随机模拟等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相关度、引用率和文献来源等因素进一步筛选出重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了土壤空间变异性、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三维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体系,对各种三维推测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作出评价。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垂直方向土壤数据稀少、土壤三维推测精度低、三维模型质量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土壤空间变异性 土壤空间推测 三维数据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 数字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站式及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侵蚀沟形态参数提取
4
作者 李继峰 王飞翔 +3 位作者 余磊 傅学庆 郑东博 李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准确测量及精确表达侵蚀沟形态是科学评价其发育特征的关键,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表达侵蚀沟形态的主要数据模型。利用站式及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侵蚀沟细部及其所在小流域进行测量,将小流域点云数据和侵... 准确测量及精确表达侵蚀沟形态是科学评价其发育特征的关键,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表达侵蚀沟形态的主要数据模型。利用站式及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侵蚀沟细部及其所在小流域进行测量,将小流域点云数据和侵蚀沟细部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对比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及不同空间分辨率DEM的精度,评价不同DEM提取的小流域地形特征参数、侵蚀沟形态参数及地形临界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结合站式及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数据可弥补单一设备采集数据的不足,有效表达侵蚀沟小流域地形及侵蚀沟形态特征;2)针对低缓丘陵区,随DEM分辨率提高,样条函数插值法可获取更高精度的DEM数据;3)对于小流域尺度的侵蚀沟研究,DEM空间分辨率达到0.5 m时,提取的地形因子及侵蚀沟形态参数趋于稳定且与实测侵蚀沟形态参数较为接近;4)根据地形临界模型拟合参数,0.5和1 m分辨率DEM评价地形因子对侵蚀沟影响程度的结果接近,DEM分辨率的提高会增强地形因子对侵蚀沟影响的评价。因此,在较小尺度侵蚀沟研究中,应充分考虑DEM插值方法及分辨率对侵蚀沟形态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空间分辨率 侵蚀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河南省生态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杨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3-705,共13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土地、产业、人口、财政等政策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多源数据和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了2005~2018年河南省区县生态效率;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椭圆系统刻画了...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土地、产业、人口、财政等政策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多源数据和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了2005~2018年河南省区县生态效率;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椭圆系统刻画了县域尺度和主体功能区尺度生态效率演变规律;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策略对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南省生态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县差异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2)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均生态效率最高,其次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与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重点开发区与农产品主产区平均生态效率最低;(3)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地方财政一般支出额等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带状或片状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多源数据 空间分异 主体功能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整合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谭志雄 向斯曼 +1 位作者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用不具有截距项的“S”型模型拟合形成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整合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收缩像素提取开展城市收缩测度;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开展稳健性、异质性相关讨论,并构建非线性模型从“劳动收入”与“环境质量”两条路径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存在倒“U”型关系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与“竞争模仿效应”形成,空间溢出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中部地区的城市不显著,中东西三大板块各具优势,但要素资源流动性不强;非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效果显著,资源型城市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就业吸纳效应、环境污染效应等途径影响城市收缩。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关注城市收缩本质,转变城市收缩传统价值误区认识。倡导“精明收缩”理念,在保持城市基本活力的同时,合理调整城市规模与功能布局。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异质性,实行差异化外资引入策略。东部地区进一步优化外资吸引政策,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而西部与中部地区则应注重外资对本地产业升级和就业吸纳的促进作用,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资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竞争。建立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外资导向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研究对长江经济带正视“精明收缩”问题,构建具有包容性、韧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外商直接投资 夜间灯光数据 长江经济带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atabase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喆 谭德宝 +2 位作者 程学军 汪朝晖 宋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的组织方式,讨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方法,最后进行了模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 空间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Oracle Spatial构架的WebGIS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宏基 林志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8期11-13,共3页
Java开发WebGIS应用是一门新兴的技术。Oracle Spatial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来管理空间数据,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正是目前GIS发展的方向。探讨了Java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分析了拓扑关系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最... Java开发WebGIS应用是一门新兴的技术。Oracle Spatial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来管理空间数据,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正是目前GIS发展的方向。探讨了Java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分析了拓扑关系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最后讨论了结合Java和Oracle Spatial的WebGIS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面向对象 WEBGIS 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模式 Java/Oraclespa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会夸大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支出 产出效应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菲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 Spatial在构建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连剑波 张明华 夏斌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地学数据具有结构复杂、多尺度、数据量大的特点.将多源地学数据库集成在同一操作平台与数据库中进行分析使用,使用传统的空间数据储存方法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 9 i Spatial构建地学空间数据库方法,提供了建立空间数... 地学数据具有结构复杂、多尺度、数据量大的特点.将多源地学数据库集成在同一操作平台与数据库中进行分析使用,使用传统的空间数据储存方法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 9 i Spatial构建地学空间数据库方法,提供了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实例与应用程序访问空间数据库方法.实践表明,采用Oracle Spatial构建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具有空间数据格式统一、数据安全性高、数据存储量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 spatial 空间数据库 数据模型 接口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Oracle Spatial进行空间数据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嵘 同淑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127,共3页
介绍了空间数据建模和管理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Oracle Spatial的对象关系建模,分析了使用Oracle Spatial组织管理空间数据的特点。基于Oracle Spatial进行空间数据建模,可以降低专业性,提高空间数据的标准化共享能力。
关键词 空间数据建模 ORACLE spatial 地理信息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与差异化调控手段——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孝玲 周琳杰 马世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选取2002-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研究结果证明了空间非一致性的存在。基于此,对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提出了差异性调控手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空间非一致性 PANEL data模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Spatial的GIS数据组织及查询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炳均 诸昌钤 李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8-280,共3页
G IS的一个难点是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管理,研究用Oracle Spatial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确定了采用对象—关系模型来存储G IS数据后,比较了空间数据的两种导入方式,在此基础上,选用EasyLoader工具将G IS数据导入到Ora... G IS的一个难点是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管理,研究用Oracle Spatial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确定了采用对象—关系模型来存储G IS数据后,比较了空间数据的两种导入方式,在此基础上,选用EasyLoader工具将G IS数据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再用四元树索引为其建立索引。最后,选择Java作为开发工具,采用JDBC方式与Oracle数据库相连并实现了对G IS数据的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数据 ORACLE spatial 对象-关系模型 四元树索引 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rted-B+树的海量三维地质块体模型高效索引方法
14
作者 陈根深 刘刚 +3 位作者 董洋 范文遥 易强 姜子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3,共8页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索引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IBT索引结构,在将重复键插入叶子节点时,为每个重复键创建倒排节点,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处理中的结构调整。通过在内部节点存储中间索引值来加速查询过程,并在叶子节点和倒排节点之间建立双向链表,实现了从任意叶子节点按顺序访问整个数据集从而进行高效的范围查询。利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经过体元剖分、插值和降维处理所得到的6个块体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B+树相比,IBT方法在索引构建时间、空间占用和查询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中,其索引构建效率提升了71%,空间占用减少了83%,查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ted-B+树 规则块体 三维地质模型 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模型空间分析导向下的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生成
15
作者 孔慧子 刘天明 +1 位作者 廖家婕 崔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1,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实现场地相关区域城市特征的挖掘,借助黏菌智能体模型接入区域城市特征数据,生成城市公园场地空间结构,为当下城市公园场地设计提供一种复杂系统自组织机制的空间分析方法与设... 【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实现场地相关区域城市特征的挖掘,借助黏菌智能体模型接入区域城市特征数据,生成城市公园场地空间结构,为当下城市公园场地设计提供一种复杂系统自组织机制的空间分析方法与设计新思路。【方法】采用基于POI数据映射的黏菌智能体空间网络分析设计方法,通过多智能体模型空间信息模拟,探索城市空间功能渗透下城市公园的系统性空间功能关联,从而引导规划场地的结构生形。【结果】基于POI数据映射的黏菌智能体空间网络分析设计方法在中小场地景观设计中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多智能体模型对黏菌生长行为的模拟能够有效反映与场地结构关联的城市信息在场地空间中的渗透结果,形成带有自组织路径肌理的场地空间功能分区。【结论】多智能体模型分析借助空间算法,能有效载入场地及其关联系统空间的设计信息,通过智能体粒子模拟群体行为来形成空间关系映射,可为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思考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智能体模型 兴趣点(POI)数据 空间复杂性 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平台的机器地图设计初探
16
作者 马超 王强 蒋丹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78,183,共4页
自主化是无人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机器地图则是无人平台实现自主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机器地图的特点;然后从地图及其对人的地理空间认识作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机器地图在无人平台空间认知中的作用模式;最后根据机器... 自主化是无人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机器地图则是无人平台实现自主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机器地图的特点;然后从地图及其对人的地理空间认识作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机器地图在无人平台空间认知中的作用模式;最后根据机器地图的应用模式,梳理了机器地图的设计原则,可为机器地图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地图 无人自主平台 数据模型 空间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建设与分析
17
作者 彭检贵 魏彦华 +4 位作者 汪帅 贺煌 李玲知 赵东方 郑红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针对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存在的数据采集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以湖南省为试验区,构建了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林业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与时空大数据管理技术,实现了移动端野外数据实时采集、云端智能处理... 针对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存在的数据采集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以湖南省为试验区,构建了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林业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与时空大数据管理技术,实现了移动端野外数据实时采集、云端智能处理与三维可视化分析的一体化应用。通过建立标准化物种数据库(涵盖12纲34目217科1 896种)和空间信息模型,有效解决了异构数据整合难题。实测数据表明,系统数据采集效率提升了40%,数据完整性达99.2%,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数字化决策支持。该研究为林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对推动生态监测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监测 空间信息模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城市苫盖绿网监测工作体系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孙扬 高大伟 +1 位作者 姜浩野 杜万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9,共8页
【目的】北京市政府于2021年率先开展“揭网见绿”专项工作,而关于苫盖绿网(简称苫盖)监测工作如何开展,国内外尚未有相关研究,亟须建立一套全面的苫盖绿网监测工作体系。【方法】以北京市“揭网见绿”专项工作为例,采用遥感影像与深度... 【目的】北京市政府于2021年率先开展“揭网见绿”专项工作,而关于苫盖绿网(简称苫盖)监测工作如何开展,国内外尚未有相关研究,亟须建立一套全面的苫盖绿网监测工作体系。【方法】以北京市“揭网见绿”专项工作为例,采用遥感影像与深度学习等技术方法,利用U-Net模型训练苫盖样本,再通过人机交互模式进行苫盖绿网和管理地块的摸排与监测。【结果】建立了“建—施—核—监”苫盖绿网监测工作体系,完成了全市2020—2024年共8期的苫盖监测,初步建立了类型丰富的苫盖样本库。【结论】该工作体系在超大城市的揭网见绿工作中能够切实开展,苫盖样本库的建立为苫盖自动提取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基础,为今后此类工作的推进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揭网见绿 空间大数据分析 深度学习 U-Net模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扩散模型在气象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9
作者 周爽 张金满 +4 位作者 田伟守 陈子轩 冯雪 赵增保 杨元建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准确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变得愈发重要。传统气象模型在模拟复杂大气系统和处理高维数据方面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扩散模...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准确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变得愈发重要。传统气象模型在模拟复杂大气系统和处理高维数据方面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凭借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在图像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鉴于其在高质量样本生成和多样性表达方面的优势,研究者开始探索扩散模型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扩散模型在气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重点关注其在降水预报、数据同化、空间降尺度和极端天气事件模拟等关键性任务中的表现。研究表明,扩散模型为处理复杂天气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给气象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创新。未来扩散模型有望与传统物理模型深度融合,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估和极端事件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降水预报 数据同化 空间降尺度 极端天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分析
20
作者 张襄松 陈妍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10,共7页
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测算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测算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从各区域发展水平均值来看,主要呈现东北部区域>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的格局;经过10年发展,高水平区域、较低水平区域和低水平区域的省(市、自治区)数量各减少1个,但较高水平的省(市、自治区)数量大幅增长,且高水平、较高水平地区的分布,由主要集中于东部区域和东北区域转移至主要集中于中部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空间上主要呈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的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低-低聚集的地区数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进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模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