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的震级完备度方法评估云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周胜 杨晶琼 +2 位作者 刘鹏飞 吕帅 姚远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了科学评估云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分析云南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基于概率的震级完备度(PMC)方法,利用2009-2023年云南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震相和台站信息等数据,计算了云南地震台网在云南地区的平均地震监测能力和在... 为了科学评估云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分析云南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基于概率的震级完备度(PMC)方法,利用2009-2023年云南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震相和台站信息等数据,计算了云南地震台网在云南地区的平均地震监测能力和在不同深度的监测能力,得到滇中、滇西局部地区的基于概率的完备性震级M_(P)=1.5,云南全境基本都能监测到2.5级地震。评估了研究时段内云南地震台网台站监测能力的演变,发现部分台站的监测能力持续下降。但自2018年增加20个台站后,云南2.0及2.5级地震的监测范围有一定的扩大,但微震监测能力提升不明显,可能是因为2018年以来云南一直处于小震弱活动状态。最后,对应用PMC方法规划提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备震级 地震监测能力 PMC方法 云南地震台网 检测概率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和变维联合后验分布的土层剖面高效优化识别方法
2
作者 曹子君 胡超 +4 位作者 王亚飞 苗聪 刘涛 洪义 郑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据和土层力学剖面参数联合概率分布的高效优化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基于全高斯概率模型推导土体分类指数(I_(c))数据的似然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土层剖面参数联合后验分布的最大值,通过比较不同土层数目对应的联合后验分布最大值识别土层数目和土层厚度(边界)。最后,通过杭州某地铁区间CPT数据和模拟数据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土层识别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分层原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于I_(c)数据识别土体力学分层的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适用于不同深度CPT数据分析,计算流程较简便,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土体力学分层 贝叶斯方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及异质性研究
3
作者 庄赟 林鑫城 +1 位作者 刘乃全 周闽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8,共15页
利用数实融合发展契机推进创新资源流动,进而诱导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选取衡量数实融合发展基础的核心产业指标... 利用数实融合发展契机推进创新资源流动,进而诱导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选取衡量数实融合发展基础的核心产业指标和对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有理论关联的产业数字化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统计综合评价技术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数实融合发展综合得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实融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实融合发展总体上不仅对本地区创新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这种溢出效应的程度显著高于对本地区创新能力所产生的直接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熵权法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的重庆中心城区内涝点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力分析
4
作者 李俊奇 陈东东 刘迪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针对城市内涝研究中对尺度效应及多因子交互作用关注不足,尤其在空间异质性强的山地城市中存在显著局限的问题,以重庆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2015—2021年的内涝点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识别不同尺度下的内涝点空间分布,并结合统计分析... 针对城市内涝研究中对尺度效应及多因子交互作用关注不足,尤其在空间异质性强的山地城市中存在显著局限的问题,以重庆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2015—2021年的内涝点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识别不同尺度下的内涝点空间分布,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尺度下各因子与内涝点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子对内涝点空间分布独立和交互作用机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内涝点空间分布在各尺度下均保持稳定状态,在5 km尺度下,空间聚集特征最明显;同一因子的作用效果和机制在不同尺度及城市特征中呈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点空间分布 多尺度分析方法 驱动因子 山地城市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5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6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志留系隔夹层识别及分布
7
作者 王伟 代梦莹 +4 位作者 陈俊凯 邹云龙 吴琼 蒋琼 冯程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隔夹层分布规律不明,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为了识别研究区隔夹层类型,分析其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取心、常规测井、化验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隔夹层类型,采用三端元定型法分小层建立了...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隔夹层分布规律不明,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为了识别研究区隔夹层类型,分析其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取心、常规测井、化验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隔夹层类型,采用三端元定型法分小层建立了隔夹层识别图版,提出了识别标准,分析了隔夹层的横向和纵向展布特征,研究了隔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在横向上,泥质隔夹层主要集中在目的层下部,连续性较好,而物性隔夹层则主要分布在中—上部,尽管厚度较小,但同样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在平面上,隔夹层主要集中发育于研究区中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厚度聚集带,随着与中部区域距离的增大,隔夹层厚度向四周逐渐减小。受隔夹层空间分布控制作用,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研究区K3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英买35井区 泥质隔夹层 物性隔夹层 三端元定型法 空间展布 精细评价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8
作者 皮兵 许珊 +2 位作者 马伊闽 马丰丰 曾霞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本研究基于2020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针对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乔木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87.21×10^(6)t(以C计。下同),占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78.03%。... 本研究基于2020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针对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乔木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87.21×10^(6)t(以C计。下同),占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78.03%。其中,阔叶林、杉木林和松木林是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不同龄组乔木林的碳储量依次表现为:中龄林(73.67×10^(6)t)>成过熟林(49.13×10^(6)t)>近熟林(45.14×10^(6)t)>幼龄林(18.91×10^(6)t)。湖南省乔木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0.70 t·hm^(-2),其中成过熟林碳密度最高(35.82 t·hm^(-2)),是幼龄林(7.12 t·hm^(-2))的5倍。在全省各州市的空间分布上,乔木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湘西南地区(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的碳储量明显高于湘东北地区(益阳市、株洲市和岳阳市)的碳储量,而在中部地区(娄底市和湘潭市)的碳储量则相对匮乏;碳密度则在各地州市的变化幅度较小,其中以常德市碳密度最高(25.51 t·hm^(-2))、衡阳市碳密度最低(15.86 t·hm^(-2))。本研究结果将为优化森林经营管理策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及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碳储量 碳密度 材积源生物量法 空间分布特征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非均衡性研究
9
作者 封铁英 胡毓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共14页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4—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其空间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但并无空间聚集性,即区域差距并不分明;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而非地区间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上空间非均衡性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兼顾养老服务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需求总量与需求层次;改善区域内与区域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性,推进空间正义;制定适应本地情形的发展规划,促进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作为等改善养老服务空间非均衡格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10
作者 申红卫 尤一璞 李兵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本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的直接效应,而且会... 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本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的直接效应,而且会对邻近区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基于此,提出了因地制宜地继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先进地区辐射带动较落后地区,以此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熵值法 农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过程分析
11
作者 陈铭 万田保 王波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主缆弯扭刚度和索夹抗弯刚度;基于主缆弯扭刚度限值开展多参数分析并通过关键响应包络进行结果评估。结果表明:在梁段吊装过程中,结构面临吊索弯折、主缆扭转、主缆弯折、主梁合龙难度大、节段临时连接力大等问题,采用2种梁段吊装顺序结构关键响应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相关工程措施后均可行。该量化评估方法亦可为主缆间横向顶撑或对拉装置设置的必要性和数量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缆悬索桥 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 吊索弯折 主缆扭转 主缆弯折 弯扭刚度 成桥状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主要农区土壤Cu含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召芬 陈柏达 +2 位作者 张守富 马友华 王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及同一系数(AC)对各方法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种插值方法对复杂地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方法的预测精度有一定差异,KIB法预测结果的RMSE最小,AC值最高,更适用于复杂地形,能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产生详细、合理的预测图,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重庆市三甲医院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会秋 陈长瑶 李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探讨影响重庆市三甲医院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因素。结果: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床位资源的基尼系数从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分别为0.56和0.82;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为0~11;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可达性受到人口维度、地区维度以及经济维度因素的影响。结论:重庆市三甲医院资源分布集中于主城区,空间可达性呈1个主中心、多个副中心的格局,空间可达性差异大。建议通过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卫生资源 集聚度 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电磁法电场梯度视电阻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志亮 汤井田 +1 位作者 周聪 肖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相比大地电磁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观测场值强度大等优势,在矿产资源、工程勘查等领域应用广泛。定义适当的视电阻率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地下介质的综合电性变化,视...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相比大地电磁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观测场值强度大等优势,在矿产资源、工程勘查等领域应用广泛。定义适当的视电阻率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地下介质的综合电性变化,视电阻率定义的研究一直是电磁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中基于水平电偶极子在均匀大地表面产生的电场的解析式,推导了水平电场分量Ex的频率梯度和空间梯度解析式,用其计算均匀大地地表场值梯度响应;同时,基于加权外推法计算一维电磁响应,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计算场值的差分。将电场梯度解析值与电场差分值进行对比,验证了频率梯度和空间梯度解析式的正确性。基于均匀半空间场值梯度等效层状介质场值梯度,采用数值迭代的二分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到电场梯度视电阻率。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定义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可以反映地电结构变化,用差分值代替场值梯度进行视电阻率计算能够达到精度要求;水平电场的空间梯度视电阻率可以像广域视电阻率一样在近区和远区分别收敛于一个接近模型底层和顶层电阻率的值,符合理论预期,但是频率梯度视电阻率测深曲线不收敛,无法正确反映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不具备测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电磁法 场值梯度 广域视电阻率 频率梯度视电阻率 空间梯度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时空流行特征分析
15
作者 陈晓蝶 买吾拉江·依马木 +2 位作者 常敏丽 张利萍 郑彦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7-9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1年莎车县的肺结核发病资料,应用圆形分布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方向分布和空间重心方法进行时空分析。结果2019—2021年莎车县肺结核发...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1年莎车县的肺结核发病资料,应用圆形分布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方向分布和空间重心方法进行时空分析。结果2019—2021年莎车县肺结核发病数共8345例,其中男性占52.03%,女性占47.97%,患者以60~75岁为主。塔尕尔其乡、莎车镇和恰热克镇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位居全县前三。春、夏季为肺结核的疾病高发季,3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疾病高发期。米夏乡、伊什库力乡等为“高高”聚集区,“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霍什拉甫乡、喀拉苏乡等。塔尕尔其乡、米夏乡、伊什库力乡等为莎车县肺结核发病的热点区域。研究期间内,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发病重心逐渐由西南向东北偏移。结论莎车县肺结核疫情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老年群体占比较大,春、夏为疾病高发季节,米夏乡、伊什库力乡为重点发病区域。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肺结核高发期间重点人群、区域的疾病监测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圆形分布法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空间重心分布 新疆喀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morphons方法的全国陆表切割密度空间格局研究
16
作者 孙晓琳 赵银军 +3 位作者 彭培好 程维明 童凯 王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全国二级流域数据,利用Geomorphons地形元素分类方法制成全国陆表切割密度分布图,并结合地貌区划分析各地貌区内不同等级切割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全国二级流域的陆表切割密度介于0~7 km/km^(2)之间,强烈切割(3~<5 km/km^(2))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0.54%;切割密度与流域地形因素密切相关,缓斜坡(2°<~5°)、高丘陵和小起伏山地(100~400 m)以及低海拔(<1000 m)地区是切割易发区;一级地貌大区间的切割密度空间格局差异显著,中度及以上切割(LDD≥2 km/km^(2))流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同模式,体现了地貌区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陆表切割易发生在受剥蚀外营力作用影响的二级地貌区,且不同等级切割密度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具有一定聚集性。研究结果可拓展现有陆表切割研究的空间尺度,为宏观层面的陆表切割现状和全国各地土壤侵蚀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切割密度 空间格局 Geomorphons方法 地貌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空间权重矩阵及固定效应下空间自回归模型估计——以两层次市场发展格局为例
17
作者 罗学洪 林金官 汪红霞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202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厘清各地方市场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准确反映我国地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构成的两层次市场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将未知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 202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厘清各地方市场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准确反映我国地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构成的两层次市场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将未知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与固定效应同时引入带协变量的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放宽模型对变量的严格假设条件,提出一类带未知空间矩阵和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并结合多维广义Yule-Walker方程和广义矩估计的思想,基于比率值构建方程维数的自适应选择方法,给出可行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及估计量的理论性质。另外,利用数值模拟评价本文所提模型估计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且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样本的解释能力也较强。最后,通过省域样本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各地区在两层次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点对点影响关系,发现各地区和区域当期的两层次市场影响方向往往存在对称性,但影响强度非对称,而前期两层次市场的发展水平对当期发展的影响关系表现为非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 空间权重矩阵 固定效应 广义矩估计 广义Yule-Walker方程 两层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空间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王健 李红民 闫凯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能量法因可以避免研究空间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中间复杂受力分析,所以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青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自由度众多,结构失稳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较复杂,因此从能量的角度分别对空间钢结构屋盖的局... 能量法因可以避免研究空间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中间复杂受力分析,所以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青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自由度众多,结构失稳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较复杂,因此从能量的角度分别对空间钢结构屋盖的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进行评判和研究。通过对空间钢结构局部桁架受力性能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建立结构简化力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出考虑外荷载做功和应变能条件下的总能量方程,利用突变理论推导出了结构局部失稳的临界荷载及临界应力。通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建立结构整体应变能熵动力学模型,应用突变理论构建了应变能熵值极限状态方程,根据势函数的稳定性判据分析结构整体稳定性。最后将所提方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既有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运维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局部稳定性除与结构材料参数有关外,还与局部长度与管径比有关;空间结构在失稳过程中,应力集中会造成应变能熵值的下降;分析结果与结构现场运维说明结构局部和整体均较稳定。因此,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为空间钢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空间结构 应变能 突变理论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仿生旋耕刀作业性能研究
19
作者 徐高明 张晓宇 +3 位作者 谭伟超 洪延武 贺亭峰 丁启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2-90,共9页
针对旋耕秸秆还田存在的耕作扭矩大、秸秆埋覆质量差等问题,分析鼹鼠前足趾轮廓曲线,设计一种具有鼹鼠趾爪结构特征的仿生旋耕刀。基于离散元法开展以仿生齿圆弧直径、工作幅宽、弯折角为试验因素,以刀轴扭矩与秸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为... 针对旋耕秸秆还田存在的耕作扭矩大、秸秆埋覆质量差等问题,分析鼹鼠前足趾轮廓曲线,设计一种具有鼹鼠趾爪结构特征的仿生旋耕刀。基于离散元法开展以仿生齿圆弧直径、工作幅宽、弯折角为试验因素,以刀轴扭矩与秸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仿真试验,确定仿生旋耕刀的最佳结构参数:仿生齿圆弧直径为12 mm、工作幅宽为45 mm、弯折角为120°。在相同耕作参数下与国标旋耕刀进行对比试验,刀轴扭矩降低5.8%,秸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降低8.3%,证明仿生旋耕刀能够降低耕作扭矩并提高秸秆埋覆质量。为进一步检验仿生旋耕刀的作业性能,开展仿生旋耕刀与国标旋耕刀的田间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旋耕刀在不同耕作参数下的刀轴扭矩和秸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变化规律一致,但相比于国标旋耕刀,仿生旋耕刀的刀轴扭矩下降近7%,秸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减少超过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旋耕刀 离散元 刀轴扭矩 秸秆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性台阵被动源面波频散数据筛选叠加及应用
20
作者 王嫣 高级 +1 位作者 潘登 张海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51-2865,共15页
利用地震干涉技术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面波信号,进而获取地下介质速度结构的探测方法,已在不同尺度的成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的核心环节是从面波信号中提取可靠的频散速度数据.然而,在浅地表介质成像时,高频噪声源的时空变化会降低... 利用地震干涉技术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面波信号,进而获取地下介质速度结构的探测方法,已在不同尺度的成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的核心环节是从面波信号中提取可靠的频散速度数据.然而,在浅地表介质成像时,高频噪声源的时空变化会降低面波频散速度的可靠性,进而影响地下速度结构成像的准确性.为提高线性台阵面波频散数据的可靠性,通常做法是通过增加采集时间来提高叠加次数,但将所有时间段的数据叠加后,仍然难以消除非稳相区噪声源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筛选叠加方法.首先,使用ResNet-50深度学习网络对不同时间段频散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然后,将判断为高质量频散数据的时间段进行叠加获得最终的频散.我们将新发展的频散数据筛选叠加技术应用于某工区实际被动源数据处理中,不仅显著提高了频散谱的信噪比,还大幅缩减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通过另外一个工区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训练网络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ResNet-50 频散谱 噪声数据筛选 噪声源时空变化 扩展空间自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