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城市群PM2.5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曾德珩 陈春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4-1843,共10页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成渝城市群的PM 2.5污染不断加剧,呈明显的区域性与复合性特征.该研究以2015-2017年成渝城市群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日均ρ(PM 2.5)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气象、遥感与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采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成渝城市群的PM 2.5污染不断加剧,呈明显的区域性与复合性特征.该研究以2015-2017年成渝城市群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日均ρ(PM 2.5)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气象、遥感与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采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了ρ(PM 2.5)的时空分布差异,采用Moran′s I指数与LISA指数探索了ρ(PM 2.5)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并利用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ρ(PM 2.5)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渝城市群ρ(PM 2.5)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上,2015年PM 2.5污染最严重,ρ(PM 2.5)年均值为54.38μg /m^3,2016年、2017年PM 2.5污染状况逐年减轻,ρ(PM 2.5)年均值分别为53.68与47.56μg /m^3;空间上,成渝城市群东北部ρ(PM 2.5)较低,而南部ρ(PM 2.5)较高.②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M 2.5污染在成渝城市群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成渝城市群南部ρ(PM 2.5)呈高值-高值聚集,成渝城市群北部ρ(PM 2.5)则呈低值-低值聚集.③空间回归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范围内某一地区邻近区域的ρ(PM 2.5)平均值增加1%时,该地区ρ(PM 2.5)将上升至少0.38%.城镇化率对ρ(PM 2.5)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再次是工业增加值占比和降水量.城镇化率、降水量与ρ(PM 2.5)呈负相关,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占比与ρ(PM 2.5)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第一产业排放、降低工业增加值占比(尤其是重污染工业)是有效解决成渝城市群PM 2.5污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成渝城市群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速时空相关性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动态随机最优潮流计算 被引量:28
2
作者 孙国强 李逸驰 +4 位作者 向育鹏 杨义 黄文进 卫志农 孙永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308-4317,共10页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给传统动态最优潮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考虑风速的随机性和时空相关性,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动态随机最优潮流模型。采用基于原对偶解耦内点法的确定性动态最优潮流计算得到最...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给传统动态最优潮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考虑风速的随机性和时空相关性,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动态随机最优潮流模型。采用基于原对偶解耦内点法的确定性动态最优潮流计算得到最优调度方案,在此调度方案下,基于半不变量法求解计及相关性的动态随机潮流,从而得到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并据此调整机会约束的上下界,迭代计算解得一组满足所有机会约束的最优调度方案。对改进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风速时空相关性和线路随机故障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相关性 动态随机最优潮流 自回归滑动平均 机会约束规划 半不变量 原对偶解耦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回归和空间聚类的渔情预报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红春 谭明星 +1 位作者 顾怡婷 陈新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72,共8页
作者针对远洋渔场渔情预报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回归和空间聚类的渔情预报模型。该模型利用空间自回归对收集到的渔业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空间聚类将所有数据样本根据地理位置分划成若干个区域,最后研究每个区域... 作者针对远洋渔场渔情预报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回归和空间聚类的渔情预报模型。该模型利用空间自回归对收集到的渔业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空间聚类将所有数据样本根据地理位置分划成若干个区域,最后研究每个区域中环境数据与渔获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各自建立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并以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的均方差为0.1742,与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的均方差0.2363相比,能更好地表达海洋环境数据与渔获量之间的关系,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 渔情预报 空间自回归 空间聚类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方法在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小岭 施林红 +1 位作者 熊雄 王璐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反距离加权的空间质量控制方法——AI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气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选择不同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南京58238站,连云港58044站,无锡58353站,徐州58027站)2007年逐时气温观测数据...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反距离加权的空间质量控制方法——AI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气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选择不同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南京58238站,连云港58044站,无锡58353站,徐州58027站)2007年逐时气温观测数据作为被控对象,检验该方法在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添加的随机人为误差的检验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标记出存疑数据,相对于反距离加权和空间回归,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验效果,稳定性高、适应性强,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地面气温 质量控制 自回归 反距离加权 空间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法的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欣鹏 李正良 +1 位作者 焦红伟 俞登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17,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提出了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通过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回归系数矩阵,进而对大跨空间... 为了准确模拟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提出了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通过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回归系数矩阵,进而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线性滤波AR模型法解决了自由度过大导致的回归系数矩阵不正定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的节点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精度、速度和计算稳定性均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风速时程 自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时空特征的视频分块压缩感知重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然 干宗良 +2 位作者 崔子冠 武明虎 朱秀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为了提高视频压缩感知(CS)重构算法的率失真性能,该文提出利用视频的时空特征进行联合重构。为了不引入过多的复杂度,采集端以固定采样率对帧内各块进行测量;重构端则在最小全变差(TV)重构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利用时空自回归(AR)模型... 为了提高视频压缩感知(CS)重构算法的率失真性能,该文提出利用视频的时空特征进行联合重构。为了不引入过多的复杂度,采集端以固定采样率对帧内各块进行测量;重构端则在最小全变差(TV)重构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利用时空自回归(AR)模型和多假设(MH)模型所形成的正则化项,以提高预测-残差重构的性能。另外,考虑到视频源的统计特性在时空域中是动态变化的,讨论了5种不同的帧间预测模式对重构精度和重构计算复杂度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重构算法能够以一定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有效地改善视频重构质量,且在关键帧采样率高于非关键帧的情形下,帧间预测模式的改善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视频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视频重构 最小全变差 时空自回归 多假设 预测-残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效应变系数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建宝 孙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具有良好可读性和稳健性的变系数模型在各学科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随机效应变系数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运用截面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导出了模型的估计量,证明其具备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蒙特卡洛模拟研究显示估计量的小样本表... 具有良好可读性和稳健性的变系数模型在各学科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随机效应变系数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运用截面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导出了模型的估计量,证明其具备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蒙特卡洛模拟研究显示估计量的小样本表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效应 变系数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 截面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戴永安 陈才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5期53-58,共6页
运用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方法对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建筑业的空间依赖性和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在建筑业省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建筑业发达(落后)的地区和发达(落后)的地... 运用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方法对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建筑业的空间依赖性和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在建筑业省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建筑业发达(落后)的地区和发达(落后)的地区趋于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追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集聚程度、城市化、建筑业资产和人力资本、技术支持、对外开放均是显著影响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的因素,政府基建支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建筑业市场化程度则无助于解释省域建筑业发展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指数 变异系数 地理权重 经济权重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国平 林伊琳 +3 位作者 赵俊三 袁磊 吴晓伟 李强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61-2371,共11页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5、10、20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5、10、20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回归、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4种耕地模型的差异性及精度。【结果】耕地及驱动因子在空间多尺度下均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且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权重距离越小,空间依赖程度越高,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集聚特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到空间位置及细节表达程度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尺度越小,集聚性越明显,其局部空间差异性越显著,反之,则相反;选取拟合优度、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影响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空间多尺度模型,得出表征耕地局部空间格局和分布规律模型从优到劣依次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回归模型。【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顾及且量化了地理空间局部特征及地理空间差异性,既能详细地表征耕地空间局部特征,又能判定不同空间位置模型拟合度的优劣,还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各驱动因子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权重。在局部空间特征表达、模拟精度及驱动因子系数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模型构建能力,可以与其它数理模型结合来构建适用于高原山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预测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多尺度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滇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国存在弱空间集聚效应,而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区位选择是影响企业对非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非洲东道国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影响较为明显,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因素影响不明显。因此,借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改善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升中非境外投资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因地制宜优化投资区位选择,增强企业投资集聚和产业链集聚,是提高对非投资集聚效应和投资效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非洲 空间计量 区位选择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VAR模型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大气污染互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张雪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3,共6页
基于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大气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大气污染推动了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会推动本... 基于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大气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大气污染推动了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会推动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是加剧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进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大气污染减排,但在短期仍会加剧其大气污染;经济增长、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大气污染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缺失数据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保志 甄倩倩 唐耀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57-3459,3464,共4页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缺失数据估计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自决策插值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数据集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缺失数据的连续性选择不同的缺失数据估计策略,并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引入到对缺失数据插值的研究中。与...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缺失数据估计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自决策插值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数据集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缺失数据的连续性选择不同的缺失数据估计策略,并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引入到对缺失数据插值的研究中。与传统缺失值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而且考虑到数据集本身的特性。在真实数据集上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对缺失值估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缺失数据 插值算法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效率测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兆洲 朱丰毅 黎中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0-85,共6页
文章通过引入效率方程、个体固定效应以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随机前沿模型(FE-SAR SFM),运用该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研发... 文章通过引入效率方程、个体固定效应以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随机前沿模型(FE-SAR SFM),运用该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研发活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2)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研发活动的规模报酬不变;(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创新效率空间分布与专利授权数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专利研发中的资源配置存在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效应 空间滞后 随机前沿模型 创新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趋同的理论与实证
14
作者 唐元琦 李建平 张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60,共6页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围绕金融结构、资本形成和创新投资等已知的渗透机制寻找二者的交互关系,然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经验需要新鲜的视角和理论来重新阐释,我们归纳了"金融趋同"的理论范畴以解释深层次...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围绕金融结构、资本形成和创新投资等已知的渗透机制寻找二者的交互关系,然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经验需要新鲜的视角和理论来重新阐释,我们归纳了"金融趋同"的理论范畴以解释深层次的关联。通过对欧洲国家长期宏观数据的分析,证实了该现象的真实性。新建了Ex SAR模型,检验世界各国金融发展是否存在趋同现象;在上述模型运用ML法估计参数,检验世界20个国家金融发展差异是否存在条件β趋同。新模型结果显示出各项估计对比OLS法估计参数提高了显著性水平,空间相关强度系数具有较优的统计性质,均能通过1%显著性的空间依赖性检验,这说明考虑空间的影响是正确的。同时说明近30年欧洲国家的金融发展进程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 金融趋同 空间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能源尾效:测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谢品杰 穆卓文 王绵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62,共12页
探究能源尾效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与其空间效应,识别能源尾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测算中国省际1997—2016年各期能源尾效,分析其空间格局和集群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及七大区域的尾效影响因素展开实... 探究能源尾效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与其空间效应,识别能源尾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测算中国省际1997—2016年各期能源尾效,分析其空间格局和集群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及七大区域的尾效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各省份普遍存在着能源尾效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且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高(低)尾效与高(低)尾效省份之间呈现出相互聚集的特征;(2)全国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开放水平对尾效增长具有正向贡献,而产业结构、科技投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具有负向贡献;(3)区域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对尾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其余变量则在不同空间区域显示出不同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尾效 经济增长约束 偏最小二乘法 空间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络自回归变点模型的合肥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佳琪 金百锁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8-404,共7页
基于合肥市普通住宅价格2016—2017年的交易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和趋势分析法,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合肥市住宅价格有从南到北逐渐递减、在东西方向上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趋势,拓展了Jin等的两阶段变点估计方法。运用新的... 基于合肥市普通住宅价格2016—2017年的交易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和趋势分析法,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合肥市住宅价格有从南到北逐渐递减、在东西方向上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趋势,拓展了Jin等的两阶段变点估计方法。运用新的变点检测算法,找到一个变点,从而将住宅价格分成两个区间,分别建立空间网络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显著,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对比模型效果,发现找出房价的变点再分别建立空间网络自回归模型的效果更好。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商业区、地铁、学区、容积率和总建筑面积等均对房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空间网络自回归变点模型 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凌宇 赵庆 +3 位作者 吴晓君 许东先 罗皓 谢进金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为阐明不同模型对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测精度的影响,依据2020年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WR)、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和最小... 为阐明不同模型对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测精度的影响,依据2020年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WR)、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和最小二乘模型(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对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因子进行分析,利用全局和局域Moran's I分别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对空间异质性作用下各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采用GWR模型绘制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处于不同位置下的GWR模型,各参数估计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大小不断变化;GWR模型在数据拟合方面要明显优于SEM模型和OLS模型,OL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GWR模型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参数估计值,且GWR模型各参数估计值的范围均包括了OLS模型和SEM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得到了较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模型稳定性较高;研究区中部森林碳储量较多,GWR模型的拟合偏差为1.36 t/hm 2,在所有模型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最小二乘模型 森林碳储量 空间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经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冲 廖海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基于2006年—2018年中国内地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基于2006年—2018年中国内地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即伴随户均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先减少,后增加.长远来看,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因此要真正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需要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碎片化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加强集约化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经营 粮食生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佛山市中心城区河网水系演变驱动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家昱 刘丙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为定量探究城市河流变化驱动成因,以2005~2010年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河网水系演变及其驱动因子,根据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借助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分析了两者间的统计关系,结... 为定量探究城市河流变化驱动成因,以2005~2010年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河网水系演变及其驱动因子,根据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借助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分析了两者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末级河流长度减少量占各级河流总变化量约92.3%,变化最为显著,而城镇用地对水田、工业用地对水域的侵占以及农业活动则是影响末级河流的主要驱动因子;(2)整体来看,末级河流受建设用地扩张,尤其是工业用地扩张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大;局部来看,各驱动因子的负面影响程度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以水田-城镇用地因子为例,其在罗村、老城区和桂城的交界区域以及南庄、罗村和老城区的交界区域负面影响程度较大;(3)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区域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的关系有整体、直观的把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则能够描述驱动因子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有利于获取局部信息,结合两种模型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刻画河网水系演变的驱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分析 河网水系演变 空间自回归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末级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逢璐 廖建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186,共15页
明确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背后驱动因素,对有效预防、控制及治理大气污染有重要理论价值。文章基于2015年1月-2019年12月长江中游31个城市空气环境数据(AQI和6项常规监测污染物浓度),运用统计分析法、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城市空... 明确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背后驱动因素,对有效预防、控制及治理大气污染有重要理论价值。文章基于2015年1月-2019年12月长江中游31个城市空气环境数据(AQI和6项常规监测污染物浓度),运用统计分析法、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污染物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并借助空间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识别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1)2015-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AQI整体下降,除O_(3)浓度呈增长趋势外,其他5种污染物浓度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季节上AQI、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呈现“冬高夏低”的特点,O_(3)与之相反;近5年导致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PM_(2.5)、PM_(10)和O_(3);AQI及PM_(2.5)、PM_(10)浓度空间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过渡”格局,而O_(3)浓度呈“北高南低”特征,CO浓度为“西高东低”,SO_(2)和NO_(2)则集中分布在局部地区。(2)AQI、PM_(2.5)、PM_(10)、O_(3)具有空间依赖和溢出效应,CO、SO_(2)空间上有集聚趋势,NO_(2)无明显空间相关性;(3)AQI与PM_(2.5)、PM_(10)、O_(3)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不同污染物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4)二三产业比值、工业废气排放量、民用汽车拥有量是影响AQI及6项污染物浓度的共同因素,而气温、风速、降雨量、相对湿度、城镇化率、地区GDP、建成区面积、绿化覆盖率以及路网密度指标对不同污染物影响存在差异;自然因素中气温、降雨量,社会经济中工业废气排放量、二三产业比值、民用汽车拥有量对空气质量影响力较高,而绿化覆盖率、路网密度等城市空间建设方面因素作用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影响因素 空间回归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