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DOA and time delay estimation method for space-time coherent distributed signals based on search 被引量:1
1
作者 Qian Bin Yang Wanlin Wan Q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41-346,共6页
Under dense urban fading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of joint multi-path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point signal model degrades seriously. In this paper, a new space and time signal model based on m... Under dense urban fading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of joint multi-path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point signal model degrades seriously. In this paper, a new space and time signal model based on multipath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given after new space and time manifold is reconstructed. Then joint spacetime signal subspace is obtained by converting acquired channel from time domain to frequency domain .Then space and time spectrum is formulated by the space sub-matrix and time sub-matrix taken out of joint space-time signal subspace, and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searching the minimum eigenvalues of the space matrix and the time matrix. Lastly, A space and time parameters matching process i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property between joint noise subspace and the space-time manifold. In contrast with tradition MUSIC, the algorithm we present here only need two 1- dimension searching and was not sensitive to different distribution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time coherent distribution DOA Relative time delay Minimum eigen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scheme with cooperative diversity based on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2
作者 Du Na Xu Dazh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463-469,共7页
An improved scheme with cooperative diversity based on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WCD- DSTBC) is proposed, which effectively achieves diversity gains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by sharing s... An improved scheme with cooperative diversity based on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WCD- DSTBC) is proposed, which effectively achieves diversity gains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by sharing some single-antenna users' antennas to form a virtual antenna array and combining with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DSTBC) mode. 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ystem BER and the interuser BER for WCDDSTBC scheme is theoretically derived and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BER for WCD-DSTBC system is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WCD-DSTBC scheme achieves distinct gains over the non-cooperative multi-carrier CDMA (MC-CDMA) system. When system BER is le-3 and interuser BER is le-3, about 2.5 dB gain can be gotten. When interus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outgoes the users' individual CSI, about 3 dB gain is also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operative diversity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multicarrier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in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effects and compensa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Jinping Sun Guohua Wang Shiyi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537-543,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clutter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n airborne multi-channel early-warning radar.Based on this clutter mod...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clutter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n airborne multi-channel early-warning radar.Based on this clutter model,STAP performance is then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variance matrix tapering(CMT).For STAP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array rotation,a determinate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MT method.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analysis and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 tap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照射面积和平台速度对海杂波统计特性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建博 张金鹏 +3 位作者 彭怀云 夏晓云 张浙东 李清亮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3-751,共9页
除雷达参数和海洋环境参数外,雷达海杂波统计特性还受测量平台状态的严重影响,导致不同平台测量的海杂波具有显著差异。为支撑海杂波数据和特性的跨平台转换应用,本文基于不同雷达带宽、载机高度、载机速度下的机载X波段和Ku波段大擦地... 除雷达参数和海洋环境参数外,雷达海杂波统计特性还受测量平台状态的严重影响,导致不同平台测量的海杂波具有显著差异。为支撑海杂波数据和特性的跨平台转换应用,本文基于不同雷达带宽、载机高度、载机速度下的机载X波段和Ku波段大擦地角海杂波数据,研究了雷达分辨单元照射面积和平台运动速度对海杂波幅度统计分布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典型幅度分布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雷达分辨单元照射面积的增大,海杂波幅度分布趋向于Rayleigh分布,幅度分布形状参数与距离向分辨率呈现负相关,分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形状参数趋于稳定;平台运动速度对海杂波幅度分布的影响显著,速度较大时,海杂波幅度分布趋向于平稳。上述结论对不同平台间海杂波差异分析与转换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幅度分布 距离向分辨率 照射面积 平台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
5
作者 邱晨 刘杰 +3 位作者 于君明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该技术能够同时实现墙体杂波的抑制与目标的高清晰成像,可解决分布式穿墙雷达稀疏成像中成像时间长、墙体杂波干扰等问题。该算法首先利用墙体回波的低秩性、目标图像的稀疏性以及目标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相关性,构建优化问题;然后采用近端梯度迭代算法高效求解优化问题,并通过引入成像支撑集的概念,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仿真与实测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穿墙雷达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穿墙雷达 墙体杂波 低秩 稀疏 近端梯度迭代算法 成像支撑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谱中心频率和带宽的多帧贝叶斯迭代估计方法
6
作者 韦继丰 董云龙 +2 位作者 丁昊 曹政 李勇慧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强海杂波对雷达目标检测产生严重干扰,易引起虚警。对海杂波谱特性参数的准确估计有助于利用白化等手段对海杂波进行抑制,对海上目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时变、复杂的海洋环境的杂波谱变化,本文提出一种能够适应... 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强海杂波对雷达目标检测产生严重干扰,易引起虚警。对海杂波谱特性参数的准确估计有助于利用白化等手段对海杂波进行抑制,对海上目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时变、复杂的海洋环境的杂波谱变化,本文提出一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多帧贝叶斯迭代感知估计方法,对海杂波谱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两个特性参数进行估计。所提方法首先收集待估测区域的海杂波回波,进行先验分布初始参数的估计,随后通过统计海杂波贝叶斯估计值的分布参数,对先验分布的参数进行迭代,进而实现先验分布参数逐渐与环境相适应。在与环境匹配的先验分布条件下对海杂波谱的中心频率和带宽进行贝叶斯估计,能够很大程度降低估计误差。使用4级、5级海况下的X波段对海探测数据集的杂波区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对海杂波谱特性参数的估计误差小于单帧估计方法和使用遗忘因子的估计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多普勒谱 先验分布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强杂波中红外弱点目标检测研究
7
作者 汪守斌 张秋菊 王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由于红外成像特性,背景杂波(如云层遮挡、光照变化、烟雾等)的强度往往远大于被检测的红外弱点目标信号,导致目标信号相对微弱。为了提高目标的可见性,确保检测准确性,提出了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强杂波中红外弱点目标检测方法。将原始图像... 由于红外成像特性,背景杂波(如云层遮挡、光照变化、烟雾等)的强度往往远大于被检测的红外弱点目标信号,导致目标信号相对微弱。为了提高目标的可见性,确保检测准确性,提出了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强杂波中红外弱点目标检测方法。将原始图像分割成多个稳定子模块,通过最小二乘准则得到稳定子模块的向量最优解,过滤原始图像的背景强杂波。基于二维高斯分布得到中红外弱点目标的分布模型,通过半监督学习模型弱点目标分布特征,利用无标记的中红外弱点目标特征分布,实现目标检测。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杂波干扰,准确识别在强杂波环境下的弱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杂波抑制 红外目标检测 二维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点算法的海杂波幅度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8
作者 张庆珍 曾昭赫 +2 位作者 徐涛 曾鹏 张金鹏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8,共8页
航空器在海域飞行时,强度大、范围广的海杂波会严重干扰气象回波的正确识别,海杂波的幅度统计特性对于气象目标检测至关重要。为精准评估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进而有效抑制海杂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点算法的分布模型参数估计方法。该... 航空器在海域飞行时,强度大、范围广的海杂波会严重干扰气象回波的正确识别,海杂波的幅度统计特性对于气象目标检测至关重要。为精准评估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进而有效抑制海杂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点算法的分布模型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将高阶海杂波统计曲线参数估计问题转为最优解求解子问题,可以实现海杂波幅度分布参数快速搜索和估计;进一步地,引入一种新的自适应调整目标函数,用于增强分布模型与实测杂波在拖尾部分的拟合效果。结合岸基多波段不同海情、不同雷达参数的实测海杂波数据统计特性,并与典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和优化方法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方法可以实现实测海杂波幅度分布参数的更优估计,幅度分布曲线在拖尾处的拟合效果更优。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实测杂波数据统计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参数估计方法的普适性,实验数据表明在K分布情况下拟合精度提升率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内点算法 岸基雷达 海杂波特性 幅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掠射角对海雷达导引头实测回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连静 杨勇 +1 位作者 谢晓霞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5-1543,共9页
大掠射角下,对海雷达导引头观测到的海杂波强度激增,舰船目标检测困难。本文结合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挂飞实测数据,分析了回波幅度和相位特性。首先,采用典型分布对回波幅度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优度对拟合效果作出评估;然后,分析了平... 大掠射角下,对海雷达导引头观测到的海杂波强度激增,舰船目标检测困难。本文结合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挂飞实测数据,分析了回波幅度和相位特性。首先,采用典型分布对回波幅度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优度对拟合效果作出评估;然后,分析了平均相位变化量。结果表明:在大掠射角条件下,雷达导引头各极化通道海杂波幅度服从K分布;海杂波与舰船回波幅度在同极化通道服从K分布,在交叉极化通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交叉极化通道回波信杂比高于同极化通道;海杂波与舰船回波相位平均变化量小于海杂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导引头 海杂波 大掠射角 幅度分布 相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新民夏季雨滴谱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任然 王改利 高云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9,共13页
以辽宁省新民气候基准站的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新民夏季不同雨强及不同降雨类型的雨滴谱特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民雨强越大谱宽越宽,雨强大于20 mm·h^(-1)的雨滴谱谱宽接近8 mm,降雨以小雨... 以辽宁省新民气候基准站的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新民夏季不同雨强及不同降雨类型的雨滴谱特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民雨强越大谱宽越宽,雨强大于20 mm·h^(-1)的雨滴谱谱宽接近8 mm,降雨以小雨滴为主,但中等雨滴对雨量的贡献最大。对流云降雨为典型的大陆型对流,以雨滴的直径较大而数浓度较低为特点,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的平均值为2.14 mm,标准化截距lgN_(w)的平均值为3.40。拟合的μ-Λ关系与其他地区采用PARSIVEL雨滴谱仪数据拟合的μ-Λ经验关系接近,而与采用二维视频雨滴谱仪(2DVD)数据拟合的μ-Λ关系差异较大。与华东、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新民D_(m)(lgN_(w))的平均值更大(小),拟合的对流云降雨Z-R关系的指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雨滴谱分布 大陆型对流 经验公式 微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时空场景下的海杂波幅度分布一体化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志恒 张金鹏 +2 位作者 殷波 王艺卫 张玉石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3,共8页
海杂波特性受不同时空下的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体现出显著的时空非均匀性,严重影响雷达系统在不同海域的探测能力。本文针对海杂波幅度分布特性的描述须同时依赖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的特点,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基于多任务... 海杂波特性受不同时空下的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体现出显著的时空非均匀性,严重影响雷达系统在不同海域的探测能力。本文针对海杂波幅度分布特性的描述须同时依赖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的特点,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基于多任务并行学习的海杂波幅度分布一体化预测方法,引入抑制负值的损失函数改善分布参数预测的负值输出问题,实现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分布参数并行化预测。南海实测S波段海杂波数据集和相同时空的海洋气象要素数据集的训练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基于时空场景变化的海洋气象环境参数,完成海杂波幅度分布类型及参数的并行预测,实现大尺度海域时空场景下的海杂波幅度分布特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幅度分布 海洋气象要素 复杂时空场景 深度学习 一体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平稳海杂波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彬 柏业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0-1325,共16页
在海杂波背景的信号检测问题中,由于海杂波具有明显的非平稳特性,其统计特性随时间改变,传统的统计信号处理方法无法取得最优效果。现有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从统计模型的角度出发... 在海杂波背景的信号检测问题中,由于海杂波具有明显的非平稳特性,其统计特性随时间改变,传统的统计信号处理方法无法取得最优效果。现有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从统计模型的角度出发,目前最常用的是使用复合高斯(Compound Gaussian, CG)分布对海杂波进行建模。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出发,目前有使用时变自回归(Time-varying autoregressive, TVAR)模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GARCH)模型、随机波动(Stochastic volatility, SV)模型等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建模的方法。本文对上述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运用在海杂波背景下信号检测问题中的可行性。上述方法均可以一定程度上准确描述海杂波的部分特性,但是难以通过这些方法设计易于实现的检测器,还需进一步研究面向海杂波背景下检测问题的非平稳信号建模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非平稳信号 复合高斯分布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矩特征联合的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
13
作者 施赛楠 高季娟 李东宸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在海洋雷达自适应目标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矩估计器通过联立两个矩求解参数,其估计性能受限于有限矩的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矩特征联合的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拓展矩信息的维度。首先,从观测数据中,提... 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在海洋雷达自适应目标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矩估计器通过联立两个矩求解参数,其估计性能受限于有限矩的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矩特征联合的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拓展矩信息的维度。首先,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多个精心设计的线性矩和对数矩,构建一个特征向量。其次,将传统基于统计分布的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算法,建立特征向量和形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形状参数的估计。此外,推导证明特征向量与尺度参数的独立性以及二阶矩只依赖于尺度参数,从而解决两个参数估计的相关性问题。最后,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估计器能利用多个矩的丰富信息,进一步提高参数估计性能。特别是在小形状参数时,其估计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矩估计法和zrlog(z)期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K分布 参数估计 多维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和分位数的雷达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估计方法
14
作者 薛健 孙孟玲 潘美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9-1407,共9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估计方法在异常样本存在情况下估计精度严重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样本分位数比值的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估计方法。首先给定K分布杂波参数和分位数位置的值,根据K分布的累... 针对传统的雷达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估计方法在异常样本存在情况下估计精度严重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样本分位数比值的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估计方法。首先给定K分布杂波参数和分位数位置的值,根据K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计算样本分位数比值及其对数,然后建立以样本分位数比值对数为输入、待估计形状参数为输出的SVR模型,通过交叉验证确定SVR模型的超参数,最后训练SVR模型实现对K分布海杂波形状参数的稳健精确估计。仿真和实测雷达数据表明,所提方法的估计误差低于基于矩的估计方法的估计误差,并且与基于分位数的估计方法具有相近估计性能。此外,相比已有基于分位数的方法,所提方法的超参数容易确定,并且不依赖于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K分布 参数估计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样本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地杂波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贤云 孙芳 +2 位作者 尹志盈 温芳茹 王荫槐 《现代雷达》 CSCD 1994年第4期10-23,共14页
给出了用X与L波段车载散射计对南方地物的散射测试结果,并得出了一些直观结论,结合典型模型,分析了散射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空间幅度分布及相关特性。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关键词 雷达 地杂波 测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玉石 许心瑜 +2 位作者 尹雅磊 李慧明 吴振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4-1048,共5页
为了研究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及其在不同海洋参数条件下的差异,该文结合海杂波实测数据,选取适当的拟合优度检验准则,对比分析给出了不同波高和风向条件下Rayleigh,Weibull,Log-normal,K分布等经典统计分布模型,以及典型参... 为了研究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幅度统计特性及其在不同海洋参数条件下的差异,该文结合海杂波实测数据,选取适当的拟合优度检验准则,对比分析给出了不同波高和风向条件下Rayleigh,Weibull,Log-normal,K分布等经典统计分布模型,以及典型参数条件下Pareto分布在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中的拟合效果,可为雷达目标检测中杂波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提高海洋环境背景下目标检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海杂波 幅度统计特性 K分布 PARET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MNL方法实现海杂波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新 张长隆 周良柱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35,共4页
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 (Zero Memory Nonlinearity,ZMNL)可以产生相关和非相关的雷达杂波 ,前提是已知非线性变换前后杂波的相关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本文对各种杂波的这种关系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ZMNL 海杂波 零记忆非线性变换 K分布 雷达杂波 雷达系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lpha稳定分布对雷达杂波的辨识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旭涛 王首勇 金连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该文引入正向Alpha稳定分布辨识常见的瑞利、韦布尔、对数正态和K分布雷达杂波,以该分布模型参数表征4类雷达杂波的拖尾分布。提出了以Alpha稳定分布模型参数作为杂波分类特征的雷达杂波辨识的新方法,实现了对常见4种杂波分布的辨识。... 该文引入正向Alpha稳定分布辨识常见的瑞利、韦布尔、对数正态和K分布雷达杂波,以该分布模型参数表征4类雷达杂波的拖尾分布。提出了以Alpha稳定分布模型参数作为杂波分类特征的雷达杂波辨识的新方法,实现了对常见4种杂波分布的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同经典的KS假设检验方法相比,该方法辨识精度高、运算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杂波辨识 杂波分布 ALPHA稳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KK分布建模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心瑜 张玉石 +1 位作者 黎鑫 尹志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4-1308,共5页
为了改善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存在的重拖尾问题,研究KK分布建模方法,基于L波段高分辨小擦地角海杂波数据,分析不同分辨率和不同海况下KK分布与海杂波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通过与常用的K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对比,表明KK分布... 为了改善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存在的重拖尾问题,研究KK分布建模方法,基于L波段高分辨小擦地角海杂波数据,分析不同分辨率和不同海况下KK分布与海杂波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通过与常用的K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对比,表明KK分布较好解决了K分布等在幅度分布拖尾处与实测数据出现的偏离问题,可在拖尾处达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小擦地角 K分布 KK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布类型杂波背景下恒虚警处理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文琳 王首勇 +1 位作者 王永良 谢文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3-886,共4页
针对恒虚警(CFAR)处理器在多分布类型杂波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杂波分布检验恒虚警(CT-CFAR)处理器的检测性能。该处理器在CFAR处理前首先进行杂波分布检验,因而较瑞利(Rayleigh)分布假设杂波背景下的CFAR(Rayleigh-CFAR)处理器取得了较... 针对恒虚警(CFAR)处理器在多分布类型杂波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杂波分布检验恒虚警(CT-CFAR)处理器的检测性能。该处理器在CFAR处理前首先进行杂波分布检验,因而较瑞利(Rayleigh)分布假设杂波背景下的CFAR(Rayleigh-CFAR)处理器取得了较小的CFAR损失。通过与Rayleigh-CFAR处理器以及利用杂波分布先验信息的CFAR(D-CFAR)处理器性能比较,揭示了三种CFAR处理器之间的内在联系。仿真结果表明,在信杂比较低时,CT-CFAR较常规的Rayleigh-CFAR取得了较大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多分布类型杂波 CFAR处理 分布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