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chirp scaling algorithm integrated motion compensation for parallel-track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1
作者 齐春东 曾涛 李枫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536-539,共4页
To compensate motion errors of images from the parallel-track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an improved chirp scaling algorithm(CSA) is proposed.Since velocity vector of the moving aircrafts in the para... To compensate motion errors of images from the parallel-track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an improved chirp scaling algorithm(CSA) is proposed.Since velocity vector of the moving aircrafts in the parallel-track BiSAR system can not remain invariant in an aperture,an actual aperture is divided into subapertures so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the aircrafts move with constant acceleration vector in a subaperture.Based on this model,an improved CSA is derived.The new phase factors incorporate three-dimensional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The motion compensation procedur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CSA without additional operation requir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can efficiently resolve motion compensation for parallel-track BiS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 scaling algorithm parallel-track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otion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Based o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rinciples
2
作者 Lin-Li Cui David G.Michelson Wen-Qin Wa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1-268,共18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method by utilizing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 principles. Despite the different deployment geometries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BiSAR 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method by utilizing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 principles. Despite the different deployment geometries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BiSAR system,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established by 1)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a better spatial resolution than conventional directional channel sounders and 2)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ime-domain backproje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provide a good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are suitable for re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rs. Simulations of a high-speed rail(HSR) scenario demonstrate that the estimated power delay profiles(PDPs) and power angle profiles(PAPs) are close to the actu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tatic SAR) channel sounding spatial channel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Precision Guidance Method Based on Bistatic Synthetic Apterture Radar
3
作者 杨春 曾涛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3期335-340,共6页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improve guidance precision.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he illuminator works in side looking mode, providing the synthetic aperture and the receiver is disp...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improve guidance precision.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he illuminator works in side looking mode, providing the synthetic aperture and the receiver is disposed on the seeker which operates in the forward looking mode. The receiving antenna is composed of four sub-antennas and so fou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are to be generated. Target is positioned in SAR images by image matching. The bearing and elevation of image element of target are measured by the principle of monopulse angular measurement. Theor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rived and simulation on bearing measurement is don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valid and if SNR of target's image is above 30 dB, the angular measuring difference is within the confines of 0.04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guidance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SAR) MONOPULSE angular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in Space-Surface BiSAR
4
作者 胡程 田卫明 +1 位作者 曾涛 周超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4期460-465,共6页
Based on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multi-channel space-surface bistatic aperture radar(SS-BiSAR),the time-frequency and spatial-frequency relationships of clutter and moving target are detailedly analyzed.It is fou... Based on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multi-channel space-surface bistatic aperture radar(SS-BiSAR),the time-frequency and spatial-frequency relationships of clutter and moving target are detailedly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the prepositive stationary receiver can improve the spatial separation between moving target and correspondingly competitive clutter,furthermore the processing scheme of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n SS-BiSAR echo domain is given.Meanwhile,compared to the STAP in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t is firstly proved that the minimum detectable velocity in SS-BiSAR system can improve R0/R1(transmitter-to-target distance over receiver-to-target) times.Finally,the computer simulation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AP processing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space-surface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sbisa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inimal detectable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bistatic interferometric ISA Rimaging
5
作者 赵莉芝 MARTORELLA Marco +1 位作者 傅雄军 高梅国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An approach based on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bistatic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It is converted to a monostatic problem by using the theory that a bis... An approach based on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bistatic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It is converted to a monostatic problem by using the theory that a bistatic radar equals a monostatic radar located on the bisector of bistatic an- gle. Then, interferometric phases extracted from a pair of cross shaped antennas are used to esti- mate the height and associated rotational velocity.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rovided to e- valuate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3D imaging interferometric 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散射模型的海上舰船双基SAR图像仿真
6
作者 范文娜 李金星 张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9,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地海环境遥感和目标探测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单基SAR,双基SAR能够通过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角度对场景进行多方位观测,因此开展海上舰船目标双基SAR图像仿真可为非合作目标的特...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地海环境遥感和目标探测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单基SAR,双基SAR能够通过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角度对场景进行多方位观测,因此开展海上舰船目标双基SAR图像仿真可为非合作目标的特征研究和探测识别提供方法和手段,在目标探测识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基于面元化的简化小斜率近似(facet-based simplified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FBS-SSA)方法与几何光学/物理光学(geometrical optics/physical optics,GO/PO)混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散射模型的海上舰船目标复合场景双基SAR图像仿真方法,实现了不同双基角下的海上舰船SAR图像仿真,并分析了雷达飞行方向与舰船角度、发射机和接收机相对位置、极化、海况对雷达图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基角、极化、舰船朝向都会对双基SAR图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获取不同双基角度下的复合场景SAR图像特征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舰船识别。此外,SAR图像中的阴影特征也可作为舰船识别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电磁散射 目标识别 双基地 图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电磁仿真研究
7
作者 周亦步 李世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46-349,共4页
由于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双基地ISAR研究中常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进行仿真与算法验证。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就意味着目标的每一个散射点都具有空间全向性,不存在... 由于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双基地ISAR研究中常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进行仿真与算法验证。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就意味着目标的每一个散射点都具有空间全向性,不存在遮挡,并且散射幅度相近,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需要研究目标实际的电磁散射情况。本文利用基于大面元物理光学法的电磁仿真软件FEKO和导弹模型,通过仿真结果比较了不同双基地夹角下的目标ISAR图像,并研究了双基地夹角随时间变化对ISAR图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电磁仿真 时变双基地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双基ISAR弱信号提取及成像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冬虎 朱小鹏 +2 位作者 张群 罗迎 李宏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9-1816,共8页
在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中,针对强背景噪声中的目标弱散射点探测和识别问题,基于能捕获目标强散射点的假设前提,提出了应用随机共振理论的弱散射点检测方法.首先对作解线调后的回波信号进行快时间轴变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信号... 在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中,针对强背景噪声中的目标弱散射点探测和识别问题,基于能捕获目标强散射点的假设前提,提出了应用随机共振理论的弱散射点检测方法.首先对作解线调后的回波信号进行快时间轴变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二次采样使其满足绝热近似条件;然后应用随机共振技术检测出代表瞬时距离差的弱周期信号频率,并通过循环检测和正负频率判断等后续处理提高系统的检测信噪比以及确定弱散射点的正确位置.最后对随机共振性能和双基ISAR成像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共振能大幅提高弱周期信号的输出信噪比,应用在双基ISAR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增益和扩大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双基地雷达(bistatic radar) 随机共振(SR) 二次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大斜视角的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最后对仿真点目标双基地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与基于二阶距离模型的成像算法相比较,证明了本文等效距离模型和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波数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理论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亚标 朱振波 +1 位作者 汤子跃 苑秉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972,共4页
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不能对沿雷达视线方向飞行的目标成像,收发分置的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 (双站ISAR)系统解决了以上问题。该文分析了双站ISAR目标回波的特点,研究了双站ISAR对目标成像时的成像原理、方位分辨力、目标尺寸限... 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不能对沿雷达视线方向飞行的目标成像,收发分置的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 (双站ISAR)系统解决了以上问题。该文分析了双站ISAR目标回波的特点,研究了双站ISAR对目标成像时的成像原理、方位分辨力、目标尺寸限制和采样率要求,得到了严格数学解,最后给出了模拟飞机目标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ISAR 方位分辨力 采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浅析 被引量:120
11
作者 邓云凯 赵凤军 王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成像传感器,能够不受天气、气候以及光线的影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成像,因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已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对地观测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星载SA...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成像传感器,能够不受天气、气候以及光线的影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成像,因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已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对地观测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星载SAR将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低成本、小型化、多基多模式微波成像,并具有地面运动目标指示的能力,在最小的成本下获得最丰富的地物信息。这迫切需要星载SAR系统在新模式、新体制、新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文将围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多基SAR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小型化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闫鸿慧 王岩飞 +1 位作者 于海锋 李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1-774,共4页
在一定条件下,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可近似认为是一种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平行运动的双基SAR系统。针对其结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成像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把双基SAR的相位信息以单基SAR 的形式表示,这样就可利用单基SAR的成... 在一定条件下,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可近似认为是一种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平行运动的双基SAR系统。针对其结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成像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把双基SAR的相位信息以单基SAR 的形式表示,这样就可利用单基SAR的成像算法对双基SAR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波数域算法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的成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SAR) 双基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前向散射雷达探测与成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程 刘长江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3期229-243,共15页
前向散射雷达(Forward Scatter Radar,FSR)作为一种特殊的双基地雷达,可以利用目标在穿越收发机之间基线的运动而形成的前向散射信号进行探测、成像与识别。由于前向散射效应对提高目标雷达截面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前向散射雷达在反隐... 前向散射雷达(Forward Scatter Radar,FSR)作为一种特殊的双基地雷达,可以利用目标在穿越收发机之间基线的运动而形成的前向散射信号进行探测、成像与识别。由于前向散射效应对提高目标雷达截面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前向散射雷达在反隐身探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文章首先综述了前向散射雷达截面积、前向散射雷达目标探测及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Shadow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ISAR)成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前向散射杂波的统计特性、高精度参数估计与多目标分辨等关键难题;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前向散射雷达探测和SISAR成像研究的最新理论和实验进展,首次给出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民航客机前向散射探测实验结果;最后,对前向散射雷达探测和成像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隐身目标的探测与识别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 前向散射雷达 雷达截面积 目标探测 SI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易予生 张林让 +2 位作者 刘昕 刘楠 张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针对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由于发射机、接收机斜视角和速度的不同导致获取图像存在几何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尺度变换的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首先根据双站SAR的几何关系,详细分析了目标的斜距历程.采用等效相位中... 针对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由于发射机、接收机斜视角和速度的不同导致获取图像存在几何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尺度变换的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首先根据双站SAR的几何关系,详细分析了目标的斜距历程.采用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将双站SAR模型等效于单站SAR模型,结合RD成像算法,建立了几何失真校正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该数学模型,对静止二维点阵目标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几何失真校正,校正结果与地面设定的场景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几何失真 几何校正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数反演和数值计算的广义双基SAR距离徙动成像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燕平 张振华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00-2804,共5页
收发平台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的双基SAR是一种广义的双基SAR,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分析指出,对于基线较长的广义双基SAR,很难简单地将其通过一定补偿而等效为单基SAR处理,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级数反演和数值计算的距离徙动算... 收发平台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的双基SAR是一种广义的双基SAR,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分析指出,对于基线较长的广义双基SAR,很难简单地将其通过一定补偿而等效为单基SAR处理,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级数反演和数值计算的距离徙动算法,最后采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良好的成像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长基线、大斜视角的广义双基SAR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徙动算法 雷达成像 级数反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振波 汤子跃 蒋兴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7-981,共5页
该文在分析机载双站SAR回波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常规单站SAR的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思想,推导出了双站SAR的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对双站SAR的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机载双站 Chirp-scal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机双基地SAR的时间同步误差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鹏 皮亦鸣 +1 位作者 戴永寿 李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0,共4页
在星载双基地SAR、机载双基地SAR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星机双基地SAR中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利用已有文献提出的一种时间同步误差模型,针对星机双基地SAR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目前振荡源的实际频... 在星载双基地SAR、机载双基地SAR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星机双基地SAR中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利用已有文献提出的一种时间同步误差模型,针对星机双基地SAR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目前振荡源的实际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脉冲重复频率抖动的影响可忽略,线性时间同步误差是影响成像指标的主要误差源.最后,推导了实施同步方案后系统允许的"剩余同步误差"的量化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SAR 星机双基地SAR 时间同步误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模式双基地SAR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进平 白霞 毛士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24-2327,共4页
对于任意几何配置下的聚束模式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本文在信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有效聚焦的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根据对聚束模式双基地SAR原始数据域空间频率采样特点的分析,算法在实现由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插值转换时,... 对于任意几何配置下的聚束模式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本文在信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有效聚焦的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根据对聚束模式双基地SAR原始数据域空间频率采样特点的分析,算法在实现由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插值转换时,采用非线性插值采样方法,保持了PFA算法中将二维插值分解为两个一维插值的特点,因此计算流程、效率及性能和常规单基地聚束SAR的PFA成像算法相同.最后通过点目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双站SAR运动补偿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燕平 张振华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1-427,共7页
与单站SAR相比,双站SAR的几何关系更复杂,运动误差来源更多,因而运动补偿难度更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双站SAR运动误差的估计和补偿方法.文中首先根据双站SAR运动误差的几何模型,推导出径向运动误差随距离变化的解析式,接着利用从回... 与单站SAR相比,双站SAR的几何关系更复杂,运动误差来源更多,因而运动补偿难度更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双站SAR运动误差的估计和补偿方法.文中首先根据双站SAR运动误差的几何模型,推导出径向运动误差随距离变化的解析式,接着利用从回波数据估计的多普勒调频率和图像对比度来估计运动参数,最后利用估计的运动参数对数据分别进行径向和沿航向运动补偿.该方法可有效校正收发平台的三维运动误差,并可降低双站SAR系统对惯导的要求.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珲动补偿 运动误差估计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分辨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子跃 林卫明 张守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005-2008,共4页
该文从雷达方程出发 ,研究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噪比关系和距离分辨特性 。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分辨力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