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增强扫描密度测量在甲状旁腺腺瘤、甲状腺和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曼 王沄 +2 位作者 田均平 张竹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通过多期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对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及甲状腺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并对其术后的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记录CT平扫(D0)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 目的通过多期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对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及甲状腺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并对其术后的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记录CT平扫(D0)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入后35 s(D35)与65 s(D65)后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在3个不同阶段的密度。结果 D0期甲状旁腺腺瘤ct值[(45±12)HU]与甲状腺实质[(90±1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ROC曲线表明,75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实质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后,甲状旁腺腺瘤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淋巴结[(182±39)HU比(80±20)HU,P=0.004];ROC曲线表明,111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淋巴结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至65 s,甲状旁腺腺瘤密度下降52 HU,而淋巴结密度升高13 HU,与甲状旁腺腺瘤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增强CT不同时段测量密度可以区分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增强CT扫描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