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振动台阵记录中空间自相关法的时间延迟校正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清河 何海兵 +2 位作者 范小平 许汉刚 金淑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本文给出了微振动台阵的波长与台站对间距离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根据前人的理论和实验,指出微振动波场存在优势方向,即在有效波长范围内,微振动的各道记录存在相位差;提出了投影到某方位的相位校正公式和校正方法,由此实现空间自相关... 本文给出了微振动台阵的波长与台站对间距离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根据前人的理论和实验,指出微振动波场存在优势方向,即在有效波长范围内,微振动的各道记录存在相位差;提出了投影到某方位的相位校正公式和校正方法,由此实现空间自相关法的相关函数和相速度曲线的时间延迟校正,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台阵 微振动波场的优势方向 空间自相关法 时间延迟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映射相空间重构神经网络短期风电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亚军 李太福 杨小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5,共6页
针对风速有很强的混沌特性,采用一种相空间重构理论短期预测方法,确定风速的最佳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然后对样本空间进行重构,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高的得到短期发电功率预测精度。
关键词 风速预测 相空间重构 自相关法 虚假零点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开启瞬态噪声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廷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利用状态空间法通过对含噪声项的Langevin速率方程的求解,得到半导体激光器开启瞬态光子数噪声的方差及其自相关函数.结果显示,半导体激光器非稳态的光子数噪声主要表现为弛豫振荡的颤抖时间.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噪声 状态空间法 光子数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半导体激光器开启瞬态光强噪声的模拟计算
4
作者 刘廷禹 蔡英时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通过对含Langevin项噪声源的多模速率方程的分析,利用状态空间法得到光强噪声及其自相关函数的分析解;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开启瞬态主模及第一边模的光强噪声及其自相关函数. 计算结果表明,主模的光强噪声在开启瞬态主要表现为开启颤抖时间... 通过对含Langevin项噪声源的多模速率方程的分析,利用状态空间法得到光强噪声及其自相关函数的分析解;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开启瞬态主模及第一边模的光强噪声及其自相关函数. 计算结果表明,主模的光强噪声在开启瞬态主要表现为开启颤抖时间,边模的起伏表明开启瞬态容易引起边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噪声 状态空间法 方差 自相关函数 光强噪声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短期风速与发电功率在线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韩亚军 李太福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3-1508,共6页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和难以精确预测的特点,针对大容量风力发电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的问题,根据风速的混沌特性,提出采用一种相空间重构理论短期预测方法。首先确定风速的最佳延迟时间τ和嵌...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和难以精确预测的特点,针对大容量风力发电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的问题,根据风速的混沌特性,提出采用一种相空间重构理论短期预测方法。首先确定风速的最佳延迟时间τ和嵌入维数m,再次对m和τ的多组可行匹配,并找出一个最佳匹配进行样本相空间重构,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风速预测。通过对重庆武隆地区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且提高了短期发电功率预测精度,对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重构 复自相关法 虚假零点法 BP神经网络 风速预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土地经济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梁丽英 梁彦庆 +1 位作者 黄志英 史思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当前我国面临着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与促进城市化合理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明耦合协调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核密度空间估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 当前我国面临着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与促进城市化合理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明耦合协调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核密度空间估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近10年全国31个省市土地经济效益与城市化的核密度分布、耦合协调时空分异格局、空间集聚状态及空间趋势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者的空间核密度现象较为显著,随时间均大致以北上广为核心向四周扩散;耦合协调度总体水平偏低且持续呈现空间集聚状态,冷热点现象和分布趋势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趋势和集聚态势,集聚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未来可通过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和制定合理化的政策来推动土地经济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效益 城市化 核密度空间估计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趋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J法微动探测的表层结构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容容 杨振涛 +3 位作者 任承豪 周鑫 王轶 陈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9-800,共12页
三维地震勘探常常处于城镇、道路等无法实施微测井等静校正方法的区域,近期人们尝试利用微动调查替代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今微动调查在石油勘探的应用中主要通过提取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层速度结构。该方法在石油勘探领... 三维地震勘探常常处于城镇、道路等无法实施微测井等静校正方法的区域,近期人们尝试利用微动调查替代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今微动调查在石油勘探的应用中主要通过提取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层速度结构。该方法在石油勘探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核心技术的频散成像方法种类繁多,其中2019年提出的频率—贝塞尔变换法(Frequency‑Bessel,F‑J)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比空间自相关方法(SPAC),F‑J方法在利用背景噪声高阶模式面波成像上具有巨大优势。为了更好地研究F‑J方法的适用性,首先利用合成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对F‑J成像的影响;然后利用四川某地实际噪声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采集时间对F‑J频散成像的影响。实际应用中采用分段择优叠加得到的频散谱,可有效提高频散谱成像质量,为准确提取频散曲线提供了数据基础。进一步对比测井数据,发现利用基阶、高阶模式频散曲线进行多模式联合反演可精确地反演地层结构,使经济、高效地获得表层结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瑞雷波 高阶面波 基阶面波 频率—贝塞尔变换(F‑J) 空间自相关(s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的空间自相关法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啟安 沈旭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基于空间自相关法从粤港澳大湾区短周期密集台阵的21个观测点记录的微动信号中提取了瑞雷波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广州市番禺区内布设的台阵下方1 k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台阵下方0.25 km深度以内的速度明显偏低,介于... 基于空间自相关法从粤港澳大湾区短周期密集台阵的21个观测点记录的微动信号中提取了瑞雷波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广州市番禺区内布设的台阵下方1 k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台阵下方0.25 km深度以内的速度明显偏低,介于1.17 km/s到1.59 km/s之间;0.25—1 km深度之间的速度平稳增加至2.88 km/s,表明通过空间自相关法可以有效地获取观测台阵下方稳定可靠的浅层速度结构。因此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与空间自相关法结合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群地区进行地下浅层的精细结构探测的一种有效、经济、环保的手段,将在未来城市地区的浅层结构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密集台阵 空间自相关(spac)法 频散曲线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