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叙事对文学叙事的承接与超越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丽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90-96,共7页
叙事是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表述手段。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叙事的时空感觉、叙事的视点确定、叙事的结构安排,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影像叙事,还有作为一种与文学不同的具象的、艺术的、技术的表达方式,影像... 叙事是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表述手段。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叙事的时空感觉、叙事的视点确定、叙事的结构安排,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影像叙事,还有作为一种与文学不同的具象的、艺术的、技术的表达方式,影像叙事在叙事中通过技术体现出一种对时空的超越性、影像叙事视点的居高临下、影像叙事结构的多姿多彩、影视叙事细节的强烈冲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叙事 时空超越性 叙事视点 叙事结构 细节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叙述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丛耀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0,73,共8页
图像是一种拟态的技术形式,它运用时间的叙述技术和空间的叙述技术可以对图像作系列展现和同时性展现,既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进行叙述,也可以利用多幅图像进行连续性叙述。等比缩放的图像(影像)在时间表现上技术性更强烈些,非等比缩放的图... 图像是一种拟态的技术形式,它运用时间的叙述技术和空间的叙述技术可以对图像作系列展现和同时性展现,既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进行叙述,也可以利用多幅图像进行连续性叙述。等比缩放的图像(影像)在时间表现上技术性更强烈些,非等比缩放的图像(手绘)其空间叙述的技术性更强烈、。熟悉图像叙述的技术性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理解图像的各种技术性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 图像叙述 时间叙述 空间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对小说叙事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阎秀萍 许建平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104-107,共4页
《金瓶梅》创造了一种大不同于前的新的小说叙述模式范本 :叙事顺序与结构由单线纵向式演变为多线纵横交叉式。叙事的空间与时间展示由平面线性的跳跃式 ,演变为立体展放式。叙事意象结构在做纵向叙述的同时 ,更注重意象间的横向联系 ,... 《金瓶梅》创造了一种大不同于前的新的小说叙述模式范本 :叙事顺序与结构由单线纵向式演变为多线纵横交叉式。叙事的空间与时间展示由平面线性的跳跃式 ,演变为立体展放式。叙事意象结构在做纵向叙述的同时 ,更注重意象间的横向联系 ,在组合、穿插意象过程中 ,采用遮蔽、节略、象征、对映、借代等手法有意造成叙述者与作者在价值取向上的疏离和矛盾 ,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象外之象 ,象外之意。叙事焦点则是由事向人再向人的本质的个性化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顺序 时空 意象 焦点 本质化个性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本双层时空与主体对称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93-97,共5页
书面叙事文本的物质层面与话语意义层面分别表征不同的时空。真实文本“事”在“叙”前,双层时空可以导通;虚构文本“事”在“叙”后,文本虚拟时空孤立封闭。既定阅读程式并未严格分辨“事”与“叙”的两种逻辑关系。主体对称性分析则... 书面叙事文本的物质层面与话语意义层面分别表征不同的时空。真实文本“事”在“叙”前,双层时空可以导通;虚构文本“事”在“叙”后,文本虚拟时空孤立封闭。既定阅读程式并未严格分辨“事”与“叙”的两种逻辑关系。主体对称性分析则需引入“形式叙述者”和“形式受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时空 形式叙述者 主体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无边——论加拿大华裔作家李彦的华人叙事 被引量:2
5
作者 凌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当代写实主义小说也常吸纳新叙事法。李彦的《海底》擅长运用信息延宕或压制的断点,制造悬念侦探效果;采用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融合叙事法,穿插诗词,营造异度时空,再现华人在海内外文化撞击下的心灵交战;巧用叙事频率、伏笔铺垫等中... 当代写实主义小说也常吸纳新叙事法。李彦的《海底》擅长运用信息延宕或压制的断点,制造悬念侦探效果;采用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融合叙事法,穿插诗词,营造异度时空,再现华人在海内外文化撞击下的心灵交战;巧用叙事频率、伏笔铺垫等中外叙事妙法,增强故事韵律感。早期华文文学多为留学生文学,李彦开拓书写海外女性求职立足、自我赋权的奋争经历,捕捉海外华人的心灵焦虑,切准当下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叙事 信息断点 异度时空 叙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时空叙述方式的革命性突破——试析《去年在马里安巴》的时空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璐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8,共6页
与传统时空经验的叙述方式相比,法国左岸派代表作《去年在马里安巴》的最大突破在于:"去年"正是不断涌动着的"当下"本身,在对"去年"的不断召唤中,"马里安巴"以及"情爱"活生生当场释... 与传统时空经验的叙述方式相比,法国左岸派代表作《去年在马里安巴》的最大突破在于:"去年"正是不断涌动着的"当下"本身,在对"去年"的不断召唤中,"马里安巴"以及"情爱"活生生当场释放出来,而一个作者与读者直接"共在"的自由空间也同时开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年在马里安巴》 传统叙述 时空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视野下的义山七绝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论义山七绝,以叙事为视角,以时空关系、叙述行为、叙述风格、诗歌意境、句法语式等为观测点,以艺术评鉴为旨趣。管见所及,其叙述时空远近交织、虚实互映、真幻相夺;叙述风格含蓄隐约、欲吐还吞、曲折绵密;叙述笔法千丝密网、层进勾连、... 论义山七绝,以叙事为视角,以时空关系、叙述行为、叙述风格、诗歌意境、句法语式等为观测点,以艺术评鉴为旨趣。管见所及,其叙述时空远近交织、虚实互映、真幻相夺;叙述风格含蓄隐约、欲吐还吞、曲折绵密;叙述笔法千丝密网、层进勾连、潜引暗逗。遂使篇幅极短之七绝,而有容涵极大之意蕴、包孕极深之情理。叙事分析于"百宝流苏,千丝密网"之义山诗,不惟能了然其诗境之所以然,且能洞烛其诗心诗意之深微幽曲、层进衍展。借助叙事分析,对古典诗歌研究走向深入,当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七绝 叙事 叙述时空 叙述留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诗性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江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聊斋志异》具有明清文人小说的特质。事件能指化,借鉴和发扬以情运事的抒情传统;偏离知识精英的立场而以个人好恶、民间趣味支配叙事,流露出强烈的主观意趣;单纯性叙事时空建构所展现的生命激情及幻灭,共同构成了《聊斋志异》叙事话... 《聊斋志异》具有明清文人小说的特质。事件能指化,借鉴和发扬以情运事的抒情传统;偏离知识精英的立场而以个人好恶、民间趣味支配叙事,流露出强烈的主观意趣;单纯性叙事时空建构所展现的生命激情及幻灭,共同构成了《聊斋志异》叙事话语的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以情运事 个人化叙事视角 单纯性叙事时空 诗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第二重存在——论文学史实践
9
作者 温潘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学史的存在是两重的 :首先是客观的、原初的文学史 ;其次是经由文学史家们理解和阐释的文学史 ,即文学史实践。文学史实践所具有的历史与审美属性之间可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且处于特定的三维时空之中。文学史有文学和思想两条叙... 文学史的存在是两重的 :首先是客观的、原初的文学史 ;其次是经由文学史家们理解和阐释的文学史 ,即文学史实践。文学史实践所具有的历史与审美属性之间可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且处于特定的三维时空之中。文学史有文学和思想两条叙史线索 ,其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重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存在 时空维度 叙史线索 形态和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立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故乡的叙述永远是文学的一个母题,关于故乡的回忆与表达对作家来说总是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对那些离开了故乡生活在异乡的作家。萧红与骆宾基同是流亡作家,他们对故乡的回忆与其他作家的故乡表达又是不同的。同时由于萧红与骆宾基的离... 对故乡的叙述永远是文学的一个母题,关于故乡的回忆与表达对作家来说总是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对那些离开了故乡生活在异乡的作家。萧红与骆宾基同是流亡作家,他们对故乡的回忆与其他作家的故乡表达又是不同的。同时由于萧红与骆宾基的离乡经历不同,在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情感与叙述也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时空叙述 族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背景下火把节节俗谱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霁珊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任何一个民族节日的存在绝不是孤立、断裂、偶然的,它一定与其产生的地域环境、族群迁徙、周围不同的民族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以谱系的形态存在的。我国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文化习俗纷繁... 任何一个民族节日的存在绝不是孤立、断裂、偶然的,它一定与其产生的地域环境、族群迁徙、周围不同的民族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以谱系的形态存在的。我国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文化习俗纷繁各异。火把节之所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傈僳族、景颇族、哈尼族等藏缅语系彝语支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它具有一个强大的谱系,其中包括族群谱系、空间谱系、时间谱系和叙事谱系。火把节是西北氐羌族群文化在西南地区不同生存空间区位的迁徙与延展,它从最初的岁首年节、农时节律到具有社会人文性的宗教祭祀、人际交往、游艺娱乐,再到集商贸、旅游和民族文化展示的极富世俗性、复合性、经济性和时代性的文化活动,形成了火把节文化活性动态的时间谱系。叙事谱系是节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从火把节的起源传说、节庆活动及节日文化的传播形式来看,火把节是一种集语言叙事、物象叙事、行为叙事、媒体叙事于一体的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互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族群谱系 空间谱系 时间谱系 叙事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