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O系统中STBC与STTC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雅慧 张海林 《电子科技》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由于Internet和多媒体的综合应用,使得对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在收发端采用了多天线阵列方式,通过空时编码技术实现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分集,在大大增加了系统容量,提...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由于Internet和多媒体的综合应用,使得对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在收发端采用了多天线阵列方式,通过空时编码技术实现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分集,在大大增加了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改善了传输可靠性。文中对空时格码和空时分组码进行了基本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到不同天线阵列的MIMO系统中,对系统的误码率和误帧率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时编码 空时格码 空时分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TC码在QPSK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
2
作者 徐园 景晟 彭建宇 《电子科技》 2010年第5期10-11,共2页
网格空时码是在时延分集的基础上与TCM编码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改进的传输分集方式,适用于多种无线信道环境。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有效抑制噪音积累,选用QPSK调制,因为QPSK调制比QAM更适合噪音环境,QPSK调制具有理想的误差保护。网格空时码在... 网格空时码是在时延分集的基础上与TCM编码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改进的传输分集方式,适用于多种无线信道环境。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有效抑制噪音积累,选用QPSK调制,因为QPSK调制比QAM更适合噪音环境,QPSK调制具有理想的误差保护。网格空时码在QPSK调制传输系统中具有更好的纠错能力,具有低误码率与误帧率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空时码 误码率 误帧率 四相移频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TTC空时编码识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隋涛 李欢欢 +1 位作者 钱博 冯永新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由于MIMO无线通信体制采用多发射天线,多路混合信号对于非合作方在空时编码类型识别时造成困难。在对STTC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结合其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编码矩阵统计的STTC识别方法,通过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STTC、STBC... 由于MIMO无线通信体制采用多发射天线,多路混合信号对于非合作方在空时编码类型识别时造成困难。在对STTC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结合其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编码矩阵统计的STTC识别方法,通过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STTC、STBC、BLAST三种空时编码矩阵重构后进行概率统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符号编码矩阵的概率重构分析方法可实现对STTC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通信 空时格形编码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STTC译码复杂度的编译码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4-718,共5页
提出一种空时网格码(STTC)码字设计思想,在发射信号之间引入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并设计了一种称为反馈-干扰抵消检测的新解调方法.该方案在保证频谱利用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接收端在解调时仅对少数信号进行最大似然判决,取代了传统... 提出一种空时网格码(STTC)码字设计思想,在发射信号之间引入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并设计了一种称为反馈-干扰抵消检测的新解调方法.该方案在保证频谱利用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接收端在解调时仅对少数信号进行最大似然判决,取代了传统的最大似然序列估计方案,大大降低了STTC的译码复杂度.在理论分析中,推导了传统解调方案和新解调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并进行了比较,随着编码器约束长度的增长,反馈-干扰抵消检测方案在计算复杂度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发射天线数为2和3时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编译码范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调方案具有在天线相关时保证误码性能不降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网格码 分集增益 编码增益 反馈-干扰抵消检测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TC-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5
作者 蒋锋聚 莫宁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3期29-30,34,共3页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噪声性能和更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研究了多普勒效应在移动信道中的影响,并分析了STTC-MIMO-OFDM系统在快速移动信道中的性能。采用了空频编码梳状等间隔导频插入方式和完全最大似然空频分组解码算法。...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噪声性能和更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研究了多普勒效应在移动信道中的影响,并分析了STTC-MIMO-OFDM系统在快速移动信道中的性能。采用了空频编码梳状等间隔导频插入方式和完全最大似然空频分组解码算法。由仿真图可知当载波数为256个,插入等间隔导频数为32个时,系统的抗多径能力较强,可满足快速移动的信道环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最小均方误差 空时网格编码 空时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编码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超 廖桂生 +1 位作者 张林让 吴顺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4-639,662,共7页
空时编码(STC)技术是通过利用阵列天线处理技术从而开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性能的革命性发展,它可以有效抵消衰落,提高频谱效率.文中介绍了空时编码技术的由来及特点;讨论了3类接收机需要已知信道传输系数的空时编码技术:分层空时... 空时编码(STC)技术是通过利用阵列天线处理技术从而开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性能的革命性发展,它可以有效抵消衰落,提高频谱效率.文中介绍了空时编码技术的由来及特点;讨论了3类接收机需要已知信道传输系数的空时编码技术:分层空时结构、空时格型码和正交空时分组码,给出了各自的实现框图及译码算法和特点;讨论了适于少数不知道信道传输系数情况的差分空时编码;给出了空时编码技术在无线通讯中的应用前景和目前的研究方向及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阵列天线处理 分集 正交空时分组码 分层空时结构 空时格型码 差分空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亚男 张禄林 吴伟陵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文章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贝尔空时分层结构 空时分组码 空时格形码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式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码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惠琴 肖博 +2 位作者 孙剑锋 贾非 曹明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6,共6页
空时网格码具有编码增益与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IM/DD)方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编码方案。该方案运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对称性以及加直流分量... 空时网格码具有编码增益与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IM/DD)方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编码方案。该方案运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对称性以及加直流分量的方法解决了空时网格编码信号无法直接用于IM/DD链路传输MPSK信号的问题。之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该方案在不同大气闪烁条件下的误码性能,并对调制阶数和天线数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抵御大气湍流所产生的闪烁效应,其性能随天线数的增加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强湍流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空时网格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格空时码优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颖 王新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30-1532,共3页
我们研究表明 :在达最大分集增益前提下 ,网格空时码的性能不仅与差矩阵的最小行列式值有关 ,而且还与该最小值的出现概率有关 .本文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谱的网格空时码优化算法 ,并给出了一些性能更好的网格空时码编码方案 ... 我们研究表明 :在达最大分集增益前提下 ,网格空时码的性能不仅与差矩阵的最小行列式值有关 ,而且还与该最小值的出现概率有关 .本文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谱的网格空时码优化算法 ,并给出了一些性能更好的网格空时码编码方案 .仿真结果显示 ,本文给出的网格空时码比采用穷搜索算法得到的有 0 3- 1dB的增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空时码 距离谱 编码增益 sttc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MTCM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敖珺 敖发良 廖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该文研究了级联空时编码系统在编码增益,分集增益和传输能量效率的限定下最大化传输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留TCM编码方法校验位冗余的同时,还可获得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TCM编码方法。新方法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功率分集因子的正交... 该文研究了级联空时编码系统在编码增益,分集增益和传输能量效率的限定下最大化传输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留TCM编码方法校验位冗余的同时,还可获得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TCM编码方法。新方法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功率分集因子的正交发射码字矩阵,并给出新的译码算法,从而使得新的编码方法在获得满速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分析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编码状态数下,新方法在编码增益上比现有的满速率超正交空时分组编码方法提高1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网格编码调制 多维网格编码调制 超正交空时格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调制方式的超宽带空时网格编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洋 王树勋 孙晓颖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为结合多入多出系统和超宽带的优点来实现高速高效的传输,将空时编码技术应用于超宽带系统中,讨论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PPM:Pulse-Position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PAM: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以及双正交调制3种不同方... 为结合多入多出系统和超宽带的优点来实现高速高效的传输,将空时编码技术应用于超宽带系统中,讨论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PPM:Pulse-Position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PAM: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以及双正交调制3种不同方式的超宽带空时网格编码方案。考虑在发送和接收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分别建立了3种方案的发射接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信道和IEEE802.15.3a信道条件下,采用PPM的超宽带空时网格编码方案的性能都远优于其他两种方案,当信噪比为8dB时,误码率降低10~100倍。进一步考虑在存在多用户干扰条件下,该系统性能随用户数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 超宽带 空时网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级连空时编码系统的匹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颖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7,80,共6页
在空时编码系统的设计中,通常是在保证分集增益的前提下优化编码增益.文中提出一种通过内、外码相互匹配来优化串行级连空时编码系统的新方法,详细分析了外码冗余信息对整个串行级连系统的影响,指出利用交织器对外码输出序列的置换作用... 在空时编码系统的设计中,通常是在保证分集增益的前提下优化编码增益.文中提出一种通过内、外码相互匹配来优化串行级连空时编码系统的新方法,详细分析了外码冗余信息对整个串行级连系统的影响,指出利用交织器对外码输出序列的置换作用可达到内外码之间的匹配.该方法可使系统复杂度进一步降低.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匹配方式优化的级连系统比采用现有最优码的系统有2dB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重量分布 网格空时码 串级连系统 匹配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空时码在WCDMA中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颖 王新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2-775,共4页
本文根据STTD向下兼容的特点 ,提出一种网格空时码在WCDMA中的解决方案 ,并给出一组适用于该方案的STTC编码 .研究表明 ,在WCDMA系统中采用本文给出的编码方式 ,不仅能够具有与空时传输分集 (STTD :Space TimeTransmitDiversity)相同的... 本文根据STTD向下兼容的特点 ,提出一种网格空时码在WCDMA中的解决方案 ,并给出一组适用于该方案的STTC编码 .研究表明 ,在WCDMA系统中采用本文给出的编码方式 ,不仅能够具有与空时传输分集 (STTD :Space TimeTransmitDiversity)相同的向下兼容特性 ,而且能够获得更好的抗衰落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网格空时编码调制 空时传输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逐幸存路径处理的空时格形码软判决自适应解码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义生 朱雪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80-82,87,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TDMA下行链路的空时格形码自适应解码算法 .为充分利用下行链路相邻时隙前导序列中的正交导引信号 ,该解码算法采用了双向逐幸存路径处理技术———正向处理利用基于当前时隙前导序列的自适应信道估计实现正向解码 ,并...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TDMA下行链路的空时格形码自适应解码算法 .为充分利用下行链路相邻时隙前导序列中的正交导引信号 ,该解码算法采用了双向逐幸存路径处理技术———正向处理利用基于当前时隙前导序列的自适应信道估计实现正向解码 ,并将软判决结果传递给反向处理模块 ;以正向软判决为先验知识 ,反向处理利用基于下一时隙前导序列的自适应信道估计实现反向解码 ,并将反向软判决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在存在卷积外码的情况下 ,与基于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单向硬判决解码相比 ,基于所提出算法的软判决解码在多普勒频移小于 6 0赫兹的时变信道中可提供 1~ 2dB的增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格形码 双向逐幸存路径处理 软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敖珺 马春波 +1 位作者 敖发良 廖桂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根据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编码设计标准,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A-TCM)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在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8PSK调制的TCM情况下最优的星座图旋转角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效益和译码... 根据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编码设计标准,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A-TCM)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在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8PSK调制的TCM情况下最优的星座图旋转角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效益和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的方法,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格形编码调制 不对称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空时格形码软判决自适应解码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义生 朱雪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3,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空时格形码的软判决自适应双向解码算法 .通过执行双向解码 ,该解码算法充分利用了TDMA下行链路相邻时隙的前导序列 ,并给出高质量的软判决解码输出 ;同时 ,所提出的两步最小均方算法以较低的运算开销实现了对时变信道...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空时格形码的软判决自适应双向解码算法 .通过执行双向解码 ,该解码算法充分利用了TDMA下行链路相邻时隙的前导序列 ,并给出高质量的软判决解码输出 ;同时 ,所提出的两步最小均方算法以较低的运算开销实现了对时变信道的自适应跟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格形码 软判决 无线通信系统 自适应解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编码调制与空时块码的级联和空时格码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居美艳 酆广增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介绍了空时编码,阐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编解码过程及其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并对空时分组编码、空时格栅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这三者在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同的信息速率和相同的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的BER(误比... 介绍了空时编码,阐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编解码过程及其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并对空时分组编码、空时格栅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这三者在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同的信息速率和相同的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的BER(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简单的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后的系统,可以比同复杂度甚至更高复杂度的空时格栅编码系统节省SNR(信噪比)。结论是针对两根发送天线和一根接收天线的,但对于更多天线的无线系统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空时格栅编码 空时分组编码 网格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幸存路径处理的空时格形码自适应解码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义生 朱雪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52-1355,共4页
本文探讨了无线移动信道中空时格形码的一种自适应解码技术 .通过分析无周期间插正交导引信号下空时格形码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指出可利用逐幸存路径处理得到该情形下可实用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算法 ;以此为依据 ,结合利用自调整LMS算... 本文探讨了无线移动信道中空时格形码的一种自适应解码技术 .通过分析无周期间插正交导引信号下空时格形码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指出可利用逐幸存路径处理得到该情形下可实用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算法 ;以此为依据 ,结合利用自调整LMS算法实现的信道跟踪 ,本文提出一种空时格形码的自适应解码器 ,该解码器具有所采用信道跟踪参数与信道衰落速度无关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解码器 移动通信 逐幸存路径处理 空时格形码 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 Turbo-空时格码 OFDM 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爱英 陈建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研究传统的空时编码 OFDM 系统模型及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 Turbo 码级联空时格码的 OFDM 系统方案;并给出了该系统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获得... 在研究传统的空时编码 OFDM 系统模型及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 Turbo 码级联空时格码的 OFDM 系统方案;并给出了该系统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Turbo码 空时格码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空时格码的性能准则及串联级联卷积编码空时格码
20
作者 程健 陈明 程时昕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讨论一种优化的空时格码的性能准则 ;再应用串联级联卷积编码加格雷映射实现一种新的空时格码 .通过仿真可见 ,这种新空时格码比经典空时格码和编码增益优化了的空时格码在性能上都要好 ,具有性能好、容易构造等优点 .
关键词 性能准则 空时码 空时格码 串联级联卷积编码 瑞利衰落 无线通信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