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乡村循环产业“三生共融”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
1
作者 程哲 余侃华 +1 位作者 罗平平 李照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乡村,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循环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突破经济滞后与生态脆弱双重约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该研究以中国秦巴山区陕南3市为研究范围,对乡村产业演化过程及... 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乡村,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循环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突破经济滞后与生态脆弱双重约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该研究以中国秦巴山区陕南3市为研究范围,对乡村产业演化过程及其特征展开研究,识别陕南秦巴山区“人-地-产-废”四要素间的驱动与制衡关系,并进一步探寻“三生共融”引导下乡村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之后构建了“人-地-产-废”四要素为框架的乡村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核密度、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实现了陕南秦巴山区28个县(区)2016—2020年乡村循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和障碍因子的识别。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循环产业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从高到低呈现出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的发展态势;2)各区县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两极分化的现象不断减弱,组间差异为3市间差距的主要来源;3)机械科技、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人员投入是阻碍陕南秦巴山区乡村循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未来陕南秦巴山区应强化与高校、研究所、企业的合作关系,补足当前循环产业发展在从业人员、设施、技术和产业结构上的不足,研究结果可为面临经济与环境双重制约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秦巴山区 乡村循环产业 三生共融 人-地-产-废 高质量发展 发展水平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珍琪 鲍义东 +2 位作者 李露林 张彩波 粟小娓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41-44,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贵州省在政策支持、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成果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同时面临地形地貌复杂、农机研发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劣势;虽... 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贵州省在政策支持、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成果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同时面临地形地貌复杂、农机研发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劣势;虽然国家政策导向、科技进步及市场需求增长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但存在基础设施短板、市场竞争及特色产业覆盖难度大等威胁。基于此,提出了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农机研发创新、培养专业人才等一系列促进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SWOT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烟草移栽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现状及发展对策
3
作者 赵宇航 韦克苏 +5 位作者 李德仑 马云飞 唐佳媞 张军 尚静静 李继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8期1-7,共7页
相比平原地区,以贵州省为代表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较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烟草生产急需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概述贵州省烟草产业劳动力及种烟效益现状,以移栽环节为切入点,分析烟草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现状并... 相比平原地区,以贵州省为代表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较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烟草生产急需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概述贵州省烟草产业劳动力及种烟效益现状,以移栽环节为切入点,分析烟草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现状并归纳总结主要存在的10个方面问题,分别从农机、农艺、农策和农服等方面提出贵州省烟草生产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为丘陵山区烟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烟草 贵州省 移栽环节 生产现状 农机农艺融合 烟草生产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和NAM模型在皖南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中的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张辉 倪晋 +1 位作者 贲鹏 王久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4,38,共5页
为提高皖南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以宁国流域为例,研究了新安江模型和NAM模型在该流域的适应性。选取2016~2020年场次洪水,应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了2个模型参数的敏感程度,选用全局寻优算法结合人工调试方法分别率定2个模型参... 为提高皖南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以宁国流域为例,研究了新安江模型和NAM模型在该流域的适应性。选取2016~2020年场次洪水,应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了2个模型参数的敏感程度,选用全局寻优算法结合人工调试方法分别率定2个模型参数,采用洪峰、洪量、峰现时间、确定性系数及过程吻合程度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并对比分析2个模型在宁国流域场次洪水中模拟的差异,总结2个模型在该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新安江模型参数中S_(M)、K、K_(c)为敏感参数,NAM模型中C_(QOF)、C_(K1,2)为敏感参数,对模型过程影响较大;新安江模型既能模拟高峰洪水,也能兼顾低峰洪水,整体预报精度达到甲级;NAM模型对于模拟连续洪水过程时出现峰值偏大的情况,整体预报精度达到乙级;新安江模型和NAM模型在宁国流域洪水模拟均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对于连续洪水过程的模拟,新安江模型更具有优势。结果可为皖南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NAM模型 皖南山区 中小河流 洪水模拟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山区鹅膏菌属种质资源初报
5
作者 孙水娟 王亚光 +2 位作者 狄英杰 张君 杜适普 《种业导刊》 2025年第4期56-61,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山区鹅膏菌属种质资源情况,2021—2023年对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的鹅膏菌属种质资源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并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信息及毒性进行记录和分类。初步查明,河南省山区鹅膏菌有36种,其中,有毒鹅膏菌26... 为了解河南省山区鹅膏菌属种质资源情况,2021—2023年对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的鹅膏菌属种质资源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并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信息及毒性进行记录和分类。初步查明,河南省山区鹅膏菌有36种,其中,有毒鹅膏菌26种,包括剧毒鹅膏菌10种和弱毒鹅膏菌16种,占比72.22%;用途不明鹅膏菌4种,占比11.11%;可食用鹅膏菌6种,占比16.67%。从形态特征看,大多数鹅膏菌有毒,可食用鹅膏菌占比较少,且剧毒鹅膏菌与可食用鹅膏菌在形态特征上存在重叠,非专业人员难以准确区分。从生态信息看,河南省山区鹅膏菌种类多样,伏牛山鹅膏菌有15种,太行山鹅膏菌有12种,桐柏山鹅膏菌有8种,大别山鹅膏菌有10种。了解河南省山区鹅膏菌属种质资源情况,有助于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避免误食中毒事件发生,为河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和食用安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膏菌属 河南省 山区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先行”目标下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晓燕 索利利 +3 位作者 韩苏 武萌 任宁 俞国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9-264,共6页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的重要支撑。浙江省作为典型丘陵山区,低缓丘陵山区占比70%以上,地理位置和资源制约以及老龄化加深的影响下,决定浙江省“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的重要支撑。浙江省作为典型丘陵山区,低缓丘陵山区占比70%以上,地理位置和资源制约以及老龄化加深的影响下,决定浙江省“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深入分析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环节装备应用瓶颈、科技装备强农基础、农业机械化效益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从开展顶层设计、完善推广体系、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创新、强化人才建设、加强行业引导等方面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促进浙江省“两个先行”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丘陵山区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文变异特征的济南南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涛 赵龙 +3 位作者 李丹 张健先 王延明 李成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目的]开展基于生态水文变异特征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生态保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79—2021年黄河下游济南南部山区的崮山站(北大沙河... [目的]开展基于生态水文变异特征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生态保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79—2021年黄河下游济南南部山区的崮山站(北大沙河)和卧虎山站(玉符河)的径流量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M-K)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径流突变点;结合IHA-RVA法,研究济南南部山区河流径流变异特征和生态需水;通过分析河流生态需水满足度,研究区域生态水文和生态需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济南南部山区生态需水的保障措施。[结果]北大沙河和玉符河的径流量突变点为1996年,整体水文改变度分别为72.75%和69.42%,均属高度改变;北大沙河和玉符河的年生态需水分别为1.47×10^(6),1.81×10^(6) m^(3)。总体上,北大沙河月生态需水满足度平均为32.35%,玉符河月生态需水满足度平均为60.42%。[结论]济南南部山区在突变前后水文变异较大,总体的生态需水满足度整体偏低,可从河流生态调度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加强河流生态需水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南部山区 IHA-RVA法 生态水文变异度 生态需水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海婷 程颖 +1 位作者 曹子沛 方玉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78-81,85,共5页
现代农业的崛起,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安徽省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若干重要挑战,特别是在山丘陵区的机械化推广上。该文通过研究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概况,重点探讨在新... 现代农业的崛起,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安徽省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若干重要挑战,特别是在山丘陵区的机械化推广上。该文通过研究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概况,重点探讨在新时代限制山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些策略将为我省新时期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供战略支持,有助于促进我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安徽省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罗金文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10-14,共5页
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丘陵山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基地,增产空间大。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适用机具少,未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近年来,随着农机与农艺高度融合发展,贵州省威宁县研究了一套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得到种... 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丘陵山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基地,增产空间大。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适用机具少,未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近年来,随着农机与农艺高度融合发展,贵州省威宁县研究了一套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得到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认可和推广,马铃薯产量提高幅度较大。但机械化种植技术要求高、适合丘陵山区机械少、未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农艺满足不了农民需求及农机技术力量不足等难题困扰威宁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通过实践生产调研,提出了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机械化种植 丘陵山区 贵州省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竹林经营机械化的实践和思考——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众 徐薇 +3 位作者 曹安邦 郑洁锋 吴安琪 黄宏亮 《竹子学报》 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
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针对丘陵山区竹林经营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现实,分析了安吉竹业机械及竹林经营机械化发展现状,概述了近几年安吉在竹林经营机械化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并辅以示范基地案例论述安吉在竹林经营机械化生产方面的具体做法... 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针对丘陵山区竹林经营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现实,分析了安吉竹业机械及竹林经营机械化发展现状,概述了近几年安吉在竹林经营机械化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并辅以示范基地案例论述安吉在竹林经营机械化生产方面的具体做法;针对性提出编制竹林经营方案、加大科技攻关弥补装备空白、推进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竹林经营 机械化 浙江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数据模型库构建及应用
11
作者 姜建成 罗军伟 +3 位作者 孔雨光 姜宏良 解希涛 王爱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树种DBH(胸径)和树高相关性。研究区域18个优势树种总株数为23910株,其中欧美杨(Populus nig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银杏(Ginkgo biloba L.)、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 L.)10个优势树种株数较多,每个树种的株数均大于300株,总株数共计23089株,约占优势树种总株数的96.57%。18个优势树种的平均每公顷蓄积在51.0~140.6 m 3之间,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欧美杨、银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5,麻栎的相关性最强,为0.5391,欧美杨、油松和银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5、0.5230和0.5215,其他1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均较低。该工作能够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该区域科学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标准地 矢量标准木 数据库模型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0
12
作者 孙健 陶慧 +2 位作者 杨世伟 耿夏莲 魏永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1,共4页
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是安徽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地区,也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每... 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是安徽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地区,也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每年的六、七月份,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区,尤其是砂页岩和千枚岩分布地区,地质灾害呈集中、群发态势。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精度、减缓人类工程破坏强度、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是该地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地质灾害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与SIP物探组合法在河南省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马振波 燕长海 +3 位作者 宋要武 王纪中 司法祯 杨瑞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4-662,共9页
目前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也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 目前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也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频谱激电法(SIP)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河南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实践中。结果表明该方法组合具有勘探深度大、对异常区分能力强、深部分辨率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勘查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金属矿 勘查 CSAMT SIP 方法组合 河南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甜甜 张兴刚 +2 位作者 李亦然 李小倩 张永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导致径流产生的降雨量临界值表现为裸地<农地<草地,草地临界降雨量分别比梯田种植、横坡种植、裸地高0.2,2.8,3.8mm;(2)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均为裸地最大,其中产流量约为农地的1.3~4.3倍,约为草地的2.8倍;产沙量约为农地的3.1~10.4倍,约为草地的77.6倍;产流开始时间以裸地最早,草地最晚,二者之间相差37min,结束时间正好相反;(3)通过对不同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除降雨历时(D)外,其它降雨因子均与产流、产沙量有较好相关性,其中与降雨量(P)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山丘区 径流小区 产流临界雨量 径流量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来自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3
15
作者 祝朝辉 尉向东 +5 位作者 宋锋 李明立 刘淑霞 杜春彦 张震 王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3-1336,共14页
河南省熊耳山地区已查明金、钼、铅锌各类矿床(点)数十个,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系统收集了熊耳山地区地层、岩浆岩及各类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并计算了相关铅同位... 河南省熊耳山地区已查明金、钼、铅锌各类矿床(点)数十个,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系统收集了熊耳山地区地层、岩浆岩及各类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并计算了相关铅同位素参数,通过详细的铅同位素数据及相关参数对比,研究了矿集区内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熊耳山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岩。依据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岩浆源区物质是与富集成矿物质的流体经过充分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的太华群古老基底物质,具有与地表出露太华古老基底变质核杂岩完全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熊耳山地区 多金属矿集区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德奇 岳俊芹 +9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汉芳 邵运辉 方保停 杨程 秦峰 马富举 时艳华 陈远凯 程红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2-38,共7页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容重、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1(传统翻耕)、T2(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T3(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T4(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T6(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期0~40cm土层的含水量,为麦播提供较好的水分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不足以对冬小麦发育进程产生影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能够有效降低耕层0~20cm和0~40cm的土壤容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处理的前3a,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从第4年开始较对照增产,2011—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2.02%、2.83%、10.93%、5.88%、1.97%。以上结果表明,通过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简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秸秆 豫南雨养区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区主要野生草本花卉资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桂芳 李孝伟 +1 位作者 孟丽 王鸿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80-2381,2507,共3页
河南太行山区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约40余种,其中主要早春花卉4种,春夏花卉8种,秋季花卉14种。太行花与太行菊是太行山区特有的草本观赏植物。大百合、荷青花、千屈菜、乌头、红花龙胆在河南太行山区的分布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河南 太行山区 野生 草本花卉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鹏 刘刚 +1 位作者 柳京安 刘作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小流域总需水量中生态需水的比重最大,占总需水量的68.11%,农业生产需水量其次,占31.37%,人畜生活需水量最少,仅为0.52%。以小流域降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评估基础,当降雨设计频率分别为50%,75%和95%时,典型小流域的需水量占可供水量比重分别达到63.1%,75.2%和101.7%,研究区域典型小流域基本上都处于用水高度紧张状态,同时,提出了该地区未来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山区 小流域 雨水资源潜力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因子的粤北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光盛 赵乐松 +4 位作者 程迎轩 周玉婷 王存越 林涵冰 王红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2-270,共9页
耕地宜机化整治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粤北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限制因子可改良程度,运用加权求和法和改进障碍度模型确定整治潜力和难度,进而运用四象限法划定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高... 耕地宜机化整治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粤北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限制因子可改良程度,运用加权求和法和改进障碍度模型确定整治潜力和难度,进而运用四象限法划定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高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低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于盆地。2)机耕道建设数量不足,地块较为分散,地块形状不规整是制约研究区耕地宜机化的主要原因。3)按整治潜力和难度,分为优先整治区、稍加整治区、全面整治区和后备整治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0.48%、46.57%、34.52%和4.80%。4)制定耕地宜机化整治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为互联互通地块、水平条田、水平梯田、缓坡旱地、梯台旱地等不同类型宜机化耕地。基于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的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方法能够用于耕地宜机化整治规划,利于后续耕地宜机化整治决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耕地宜机化整治时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机械化 整治 分区 丘陵山区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山区丘陵公路灾害易损性研究——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洋洋 李永强 +1 位作者 李有鹏 杨清科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河南省修武县某山区丘陵公路为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从社会因素、道路因素、防治因素三大方面进行考量考察,选取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公路等级等8个因子为参评因子,建立公路灾害易损性评估层次结构模型,再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 以河南省修武县某山区丘陵公路为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从社会因素、道路因素、防治因素三大方面进行考量考察,选取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公路等级等8个因子为参评因子,建立公路灾害易损性评估层次结构模型,再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公路灾害易损性的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公路灾害易损性极大,需进行重点防范;该研究评估方法与专家现场定性分析法取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体现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为后续的山区丘陵公路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修武 山区丘陵 公路灾害 易损性评估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