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地区灯影组深层丘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胜元 苗凤彬 +3 位作者 张保民 王亿 李培军 陈孝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296,共4页
宜昌地区灯影组顶部发育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由藻叠层石、藻球粒、凝块石等微生物丘建造,以及藻砂屑、滑塌角砾等颗粒云岩组成,属于典型台缘浅滩—台缘斜坡相沉积。顶部高能颗粒滩相带发育大量蜂窝状溶蚀孔洞,深层碳酸盐岩孔隙度平均9.8... 宜昌地区灯影组顶部发育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由藻叠层石、藻球粒、凝块石等微生物丘建造,以及藻砂屑、滑塌角砾等颗粒云岩组成,属于典型台缘浅滩—台缘斜坡相沉积。顶部高能颗粒滩相带发育大量蜂窝状溶蚀孔洞,深层碳酸盐岩孔隙度平均9.81%,为优质中孔中渗碳酸盐岩储层,是鄂西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 台地边缘浅滩 溶蚀孔洞 碳酸盐岩储层 中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变化全球可比性的可靠例证——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苏文博 李志明 +3 位作者 陈建强 龚淑云 李全国 高勇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5-354,共10页
通过对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碳酸盐台地、台缘斜坡和盆地三个不同相区典型剖面的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及岩石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在该地区奥陶系中识别出时限为2 ~5 Ma 的18 个正层序和相应的19次海退事件,将其与塔里... 通过对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碳酸盐台地、台缘斜坡和盆地三个不同相区典型剖面的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及岩石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在该地区奥陶系中识别出时限为2 ~5 Ma 的18 个正层序和相应的19次海退事件,将其与塔里木、华北及北美、澳洲等大陆对比结果表明,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的绝大部分三级以上海退事件及沉积层序有着良好的全球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沉积层序 全球可比性 奥陶纪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陆缘弧型TTG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杨 赵希林 +4 位作者 林寿发 Donald W.DAVIS 邢光福 李龙明 段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61-1474,共14页
在扬子克拉通东南缘的江山-绍兴结合带沿线多处出露新元古代深成杂岩,以往被认为是沿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碰撞缝合带侵入的板内型深成岩类。本文选择其中的浙江金华罗店中酸性深成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提出... 在扬子克拉通东南缘的江山-绍兴结合带沿线多处出露新元古代深成杂岩,以往被认为是沿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碰撞缝合带侵入的板内型深成岩类。本文选择其中的浙江金华罗店中酸性深成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提出它们属TTG岩石组合,包括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1T2G1)和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组合(G2QM)两类,普遍以明显富集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强烈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δCe为弱负异常或无异常,属典型的弧岩浆岩类。T1T2G1组合富钠贫钾,εNd(t)值=+2.6^+9.4,Mg#值为41.5~63.1,推断由玄武质俯冲板片脱水部分熔融而成,并受到地幔楔橄榄岩熔体的混染。G2QM组合与T1T2G1组合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但又明显富K2O(2.75%~5.08%)、LILE和LREE,低Mg#值(27.2~52.31)和εNd(t)值(+1.7^+2.0),应是T1T2G1源区继续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未受到明显的地幔楔橄榄岩混染。测得花岗闪长岩(G1)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41±10Ma,奥长花岗岩(T2)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93±13Ma,前人报道之花岗岩(G2)年龄为832±44Ma,结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说明T1T2G1和G2QM组合是由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向扬子东南缘持续俯冲形成的。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结果,提出金华罗店与诸暨璜山、绍兴平水等地的深成杂岩共同构成了扬子克拉通东南缘一条长达200km的青白口纪(930~793Ma)陆缘弧型深成杂岩带,反映迟至793Ma前仍存在强烈的洋壳俯冲,扬子克拉通尚未与华夏地块发生碰撞拼合,且T1T2G1-G2QM组合的出现指示洋壳俯冲正处于早-中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弧型TTG岩石组合 新元古代 金华罗店 钦杭结合带 扬子克拉通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海孜双峰式侵入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斌 王伟清 +3 位作者 董国臣 郭阳 王子正 侯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1373,共13页
海孜辉绿岩-花岗斑岩双峰式侵入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中的武定-元江裂陷槽内,本文对海孜辉绿岩和花岗斑岩主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1764±18Ma,辉绿岩的定年结果为1765... 海孜辉绿岩-花岗斑岩双峰式侵入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中的武定-元江裂陷槽内,本文对海孜辉绿岩和花岗斑岩主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1764±18Ma,辉绿岩的定年结果为1765±5.4Ma。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测定数据显示海孜地区辉绿岩具有细粒和粗粒两种结构,与花岗斑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组分间断,形成双峰态,其中花岗斑岩为钙碱性(Si O2=70.93%~73.04%,σ=1.28),辉绿岩属过碱性(Si O2=42.46%~48.26%,σ=15.3),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两者可能均与幔源母岩浆相关。而海孜双峰式分布特征显示大陆裂谷拉张环境的构造背景,暗示海孜岩体是1.7Ga时昆阳裂谷裂解时期产物,与全球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相呼应。作为扬子地台西南缘首次发现的1.7Ga双峰式侵入岩,海孜双峰式侵入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孜 1.7Ga双峰式侵入岩 地球化学及年代学 地质意义 扬子地台西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淌塘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子正 周邦国 +3 位作者 郭阳 杨斌 廖震文 王生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2-662,共11页
淌塘花岗岩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岩石类型为钾长花岗岩。为了揭示其成因意义,本文对淌塘花岗岩体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研究的结果显示淌塘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2.70%~77.95%)、高碱(ALK=5.68%... 淌塘花岗岩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岩石类型为钾长花岗岩。为了揭示其成因意义,本文对淌塘花岗岩体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研究的结果显示淌塘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2.70%~77.95%)、高碱(ALK=5.68%~7.32%)、过铝质(ASI=1.41~1.78)的特征,K2O/Na2O平均值为1.18,CaO、MgO含量偏低,其岩石系列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其稀土元素含量偏低且轻重稀土元素差异较大(LREE/HREE=2.71~4.09),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区别于地壳平均值。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 063.2±6.9 Ma,属于格林威尔造山期运动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是由地壳中的泥质岩经过部分熔融形成的,其双峰式的岩浆岩组合模式和Al2O3-SiO2构造环境判别图的投图结果均显示该花岗岩的形成与裂谷环境密切相关,这与1.0 Ga时扬子地台西缘的大地构造背景相呼应,其形成也对应了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西缘 花岗岩 SHRIMP锆石定年 RODINIA超大陆 淌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方向、关键问题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31
6
作者 焦方正 冯建辉 +2 位作者 易积正 蔡勋育 何发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的层的下组合和以二叠系、三叠系为主的上组合两个含油气组合,具备发现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的良好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大,是寻找规模天然气的重点勘探潜力区。提出上组合有效勘探区域主要为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江汉平原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当阳复向斜和湘鄂西区的利川复向斜南部地区;下组合勘探以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及湘鄂西区为有利分布区;湘鄂西区是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枝江—当阳区块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在勘探思路上,应坚持以构造演化及成藏演化为主线,以储层和保存评价为重点,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实现中扬子海相勘探的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海相 天然气 台缘礁滩 岩溶 勘探方向 勘探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雨 汪泽成 +3 位作者 文龙 谢武仁 付小东 李文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基于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扬子克拉通西北缘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为克拉通裂陷阶段,表现为同沉积断裂发育与裂陷快速沉降,沉积分异... 基于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扬子克拉通西北缘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为克拉通裂陷阶段,表现为同沉积断裂发育与裂陷快速沉降,沉积分异显著,裂陷两侧灯影组发育大型台缘带;②震旦系—寒武系发育陡山沱组与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两套优质烃源岩,其中后者厚度为150~600 m,生烃强度为(100~200)×10^(8) m^(3)/km^(2);③震旦系灯影组断控台缘带丘滩体厚度大且成排成带分布,受同生期—准同生期和表生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形成厚度为200~400 m的孔洞型储集层;④两套烃源岩主生油期在二叠纪—早三叠世,石油近距离运移至灯影组丘滩体岩性圈闭中聚集形成规模巨大的古油藏群;晚三叠世—侏罗纪古油藏裂解成气,奠定现今天然气藏基础;⑤灯影组台缘带丘滩体与两套优质烃源岩形成多种有利源储配置关系,具备近源高效成藏的条件,可形成大型岩性气藏群。绵阳—剑阁地区是潜在的万亿立方米储量规模大气区,位于该区域的老关庙构造灯影组二段丘滩体面积约1300 km2,是近期超深层勘探值得探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裂陷 灯影组 烃源岩 断控型台缘带 岩性油气藏 扬子克拉通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岑巩页岩气区块勘探潜力 被引量:29
8
作者 聂永生 冷济高 +2 位作者 韩建辉 孙利 沈贵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0,共7页
上扬子地台页岩气资源丰富,特别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勘探潜力巨大。岑巩页岩气区块位于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主要页岩气富集区,其页岩气勘探潜力亟待深入和准确评价。运用地层对比、储层分析和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上扬子地台页岩气资源丰富,特别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勘探潜力巨大。岑巩页岩气区块位于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主要页岩气富集区,其页岩气勘探潜力亟待深入和准确评价。运用地层对比、储层分析和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岑巩页岩气区块的构造、储层和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厘定了研究区牛蹄塘组地层的分布范围、储层物性、烃源岩厚度等参数及其分布特征,结合岑页1井含气量测试结果,进一步计算了该区块的资源量。结果表明,岑巩页岩气区块牛蹄塘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平均为3.38%;计算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56%,达到成熟晚期阶段;储层具有低孔-超低渗、高比表面积特征;区块的可采资源量达71.94×108m3。由此可认为,岑巩页岩气区块具备了较好的烃源岩、储层、埋藏条件,可采资源量大,可以选择该区块的民和、羊桥和大坪等有利地区进行下一步的勘探和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页岩气 牛蹄塘组 岑巩区块 黔东地区 上扬子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余宽宏 金振奎 +5 位作者 董晓东 苏奎 张伟 杜宏宇 陈英 张卫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1-412,共12页
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 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分区,台地区、斜坡—深海盆地区的古地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地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扬子地台北缘 斜坡 同沉积断裂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南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10
作者 时国 田景春 +2 位作者 张翔 李蓉 喻美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中泥盆世—晚泥盆世(SS1),台缘沿弥勒—师宗—晴隆—南丹—河池一线呈带状分布,台缘礁滩发育;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SS2-SS3),台缘沿晴隆—六盘水—安顺呈带状分布,台缘生屑滩发育;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SS4),沿贞丰—紫云—罗店—河池—柳州—娄底呈带状分布,台缘滩、台缘礁交互发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SS5),沿贞丰—镇宁—贵阳—福泉一线呈带状分布,早三叠世主要发育台缘鲕粒滩,中三叠世台缘礁占优势。这4个阶段的台缘沉积特征表明:台地边缘礁滩沉积体系垂向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横向迁移主要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不同类型生物的出现和绝灭控制台缘生物礁滩的类型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沉积类型 同沉积断裂 海西-印支期 上扬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湘西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状态与高产热率HHPRM型地幔源区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2 位作者 苏文超 漆亮 蒋国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岩石圈热结构和热状态的研究对于大陆裂解、变质作用及活化构造形成机制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综合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黔东—湘西一带的晚元古代地层为例,研究了扬子地... 岩石圈热结构和热状态的研究对于大陆裂解、变质作用及活化构造形成机制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综合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黔东—湘西一带的晚元古代地层为例,研究了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状态。提出高放射性元素产热率的HHPRM型地幔源区,进一步讨论HHPRM型地幔源区形成与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机制。认为古富集地幔(HHPRM型地幔源区)是镇远一带的早古生代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的岩浆源区,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浆源区深度(H)在208~244km,形成温度在1547~1403℃间,该温度和深度范围属软流层,具有形成金刚石矿床的地质条件。建议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区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群中应进一步开展金刚石矿床研究与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岩石圈热状态 放射性元素高产热率 HHPRM型地幔源区 金刚石矿床 扬子地块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东南缘多期构造变形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科 林伟 王清晨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5,共8页
扬子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约束着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而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构造变形特征是理解整个扬子地块构造变形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武夷、云开和肇庆地区的构造特征研究,初步划分出扬子地块东南缘的三期重要变形:①早古生代... 扬子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约束着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而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构造变形特征是理解整个扬子地块构造变形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武夷、云开和肇庆地区的构造特征研究,初步划分出扬子地块东南缘的三期重要变形:①早古生代末期云开地区NW向剪切变形,武夷山地区ESE向剪切变形;②中生代早期云开、肇庆地区NE向逆冲推覆作用;③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地区的脆性构造变形。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其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这些认识有助于今后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含油气远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东南缘 武夷山 云开大山 多期构造变形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展布 被引量:20
13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1 位作者 万怡平 金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1-748,共8页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面等4种沉积层序界面,并将二叠系-中三叠统划分为11个三级层序23个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格架内分析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特征,认为台缘礁滩相和台内滩相为有利储集相带,且前者主要发育于层序Ⅰ的高位体系域(栖霞组),以及层序Ⅴ和层序Ⅵ的海浸体系域(长兴组和飞仙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层序地层 沉积相 二叠系-中三叠统 扬子地块西北缘 台缘礁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牟传龙 王瑞华 +3 位作者 谭钦银 付建元 程锦翔 王正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共8页
扬子地块北缘与秦岭接壤,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石地层单元为长兴组和大隆组。长兴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沉积单元包括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台地边缘斜坡相等;而大隆组则主要为一套灰黑至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页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为一... 扬子地块北缘与秦岭接壤,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石地层单元为长兴组和大隆组。长兴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沉积单元包括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台地边缘斜坡相等;而大隆组则主要为一套灰黑至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页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为一套较深水盆地沉积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深水盆地环境大致从西边的广元开始,向东经旺苍、南江与鄂西地区相连成为一广阔海域,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隔海相望。这一沉积格局不仅为油气勘探工作的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能反映出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在此之前已经成为统一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北缘 长兴期 岩相古地理 台地边缘礁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爽 郑俊章 张玉攀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8,共7页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晚古生代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层。受北乌斯丘尔特板块和乌拉尔造山运动的影响,南恩巴和扎纳诺尔碳酸盐岩台地具有3层结构,田吉兹-卡沙甘台地和特梅尔台地具有2层结构;依据沉积特...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晚古生代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层。受北乌斯丘尔特板块和乌拉尔造山运动的影响,南恩巴和扎纳诺尔碳酸盐岩台地具有3层结构,田吉兹-卡沙甘台地和特梅尔台地具有2层结构;依据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及井震资料等建立了各碳酸盐岩台地的沉积模式。各碳酸盐岩台地发育以孔隙为主的储层,亦有溶洞和裂缝,是沉积作用及后期白云岩化、淋滤、重结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各碳酸盐岩台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构造运动控制着碳酸盐岩台地的位置、形态、沉积相带分布及地层结构,水动力条件强弱决定了沉积物的类型。碳酸盐岩台地的不同特征对油气勘探目标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东南缘 碳酸盐岩台地 储集层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宁蒗泸沽湖地区志留系沉积旋回及锶、碳、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忠雄 管士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9-76,共8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宁蒗泸沽湖地区志留系沉积旋回及海相碳酸盐岩的锶、碳、氧同位素特征 ,并对同位素曲线演化规律与海平面变化和区域地壳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志留系除底部有少量细碎屑岩沉积外 ,主要为... 本文系统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宁蒗泸沽湖地区志留系沉积旋回及海相碳酸盐岩的锶、碳、氧同位素特征 ,并对同位素曲线演化规律与海平面变化和区域地壳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志留系除底部有少量细碎屑岩沉积外 ,主要为浅海潮坪相碳酸盐岩沉积 ,其锶、碳、氧同位素值变化范围分别是 0 70 93~ 0 7196、- 1 2 8‰~ 2 74‰和 - 1 30 2‰~ - 10 72 1‰ ;平均值分别是 0 7114、0 984‰和 - 7 810‰。由于受区域地壳隆升运动的影响 ,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演化规律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西缘 志留系 沉积旋回 锶同位素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志留系牙形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忠雄 钱咏臻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7-101,共15页
笔者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宁蒗 盐边地区志留系岩石地层和牙形刺生物地层的特征 ,该岩系自下而上可建立 3个牙形刺组合带 :①Panderodusgracilis Panderodussimplex组合带 ;②PterospathoduscelloniWalliser组合带 ;③Pterospathodus... 笔者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宁蒗 盐边地区志留系岩石地层和牙形刺生物地层的特征 ,该岩系自下而上可建立 3个牙形刺组合带 :①Panderodusgracilis Panderodussimplex组合带 ;②PterospathoduscelloniWalliser组合带 ;③PterospathodusamorphognathoidesWalliser组合带 ;从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区域对比的角度对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分析了PterospathoduscelloniWal liser带和PterospathodusamorphognathoidesWalliser带之间的相互重叠关系 ,并认为其相互关系为渐变演化关系 ,而不是突变关系 ;并对部分重要属种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牙形刺 扬子地台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沉积学 渐变演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北缘震旦系灯影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热水沉积暗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宝赟 李荣西 +1 位作者 余金杰 刘帅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0-778,共9页
震旦系灯影组在扬子地台北缘广泛分布,其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少量硅质岩。为探讨灯影组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状态并对热水沉积作用的暗示,分析了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硅质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这3类岩石均呈现负的C... 震旦系灯影组在扬子地台北缘广泛分布,其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少量硅质岩。为探讨灯影组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状态并对热水沉积作用的暗示,分析了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硅质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这3类岩石均呈现负的Ce异常,其V/Cr〉2、Ni/Co〉5、V/(V+Ni)为0.6~0.84,表明灯影组沉积于弱氧化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另外,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U/Th〉1,与海水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比,其Ce负异常和轻稀土亏损程度明显减弱。上述特征及前人对灯影组硅质岩的Si-O同位素温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灯影组沉积时期有海底热水的混合。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扬子北缘处于裂谷构造环境,在由裂谷活跃期向平静期演化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也由活跃的火山活动转化为热水喷流事件。灯影组即是在扬子北缘裂谷演化相对平静时期沉积的一套浅水碳酸盐岩,混合了海底喷流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北缘 灯影组 白云岩 微量元素 氧化还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县大河坝自然铂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骆耀南 何虹 李云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石棉县大河坝自然铂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康滇南北基底隆起带上。矿体赋存于康定杂岩中前晋宁期层状辉石岩 辉长岩残留体中 ,呈似层状、网脉状产出 ;铂族元素矿物呈单一的自然铂形式产出 ,赋存于蚀变辉石、斜长石矿物粒间 ;主要伴... 石棉县大河坝自然铂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康滇南北基底隆起带上。矿体赋存于康定杂岩中前晋宁期层状辉石岩 辉长岩残留体中 ,呈似层状、网脉状产出 ;铂族元素矿物呈单一的自然铂形式产出 ,赋存于蚀变辉石、斜长石矿物粒间 ;主要伴生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 ,少量黄铁矿和微量黄铜矿。初步推测 ,矿床属与层状铁质基性 超基性岩有关、经后期构造 热液改造形成的独特自然铂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矿 矿床地质 辉石岩 辉长岩 超基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花垣矿集区李梅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与成矿物质示踪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云 段其发 +2 位作者 曹亮 于玉帅 甘金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1-673,共13页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花垣矿集区北段,预测铅锌储量为300×10^(4) t,是该区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与构造的控制,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地层藻灰岩中。为获得该矿...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花垣矿集区北段,预测铅锌储量为300×10^(4) t,是该区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与构造的控制,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地层藻灰岩中。为获得该矿床的成矿年龄,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采用闪锌矿Rb-Sr定年方法,对主成矿期形成的闪锌矿单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464±12)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为0.97),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成矿早于花垣矿集区南段的狮子山铅锌矿床(成矿时间为(410±12)Ma)和柔先山铅锌矿床((412±6)Ma),推断在花垣矿集区范围内发生了郁南运动和广西运动导致的两期成矿事件,整个矿集区成矿时限跨度大约为70 Ma。李梅铅锌矿床成矿时代明显晚于赋矿地层时代,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郁南运动形成伸展构造引起的构造热液活动有关。闪锌矿的87Sr/86Sr值为0.709 56~0.711 14,(87Sr/86Sr)i值为0.709 380±0.000 018,成矿流体具有高于赋矿围岩的高Sr同位素比值,推断成矿物质应主要源自具有高87Sr/86Sr值和高Pb、Zn丰度的下伏寒武系石牌组和牛蹄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定年 成矿时代 铅锌矿床 MVT型 成矿物质 花垣矿集区 湖南 扬子克拉通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