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冰 李小春 +2 位作者 刘明泽 石露 李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266-3272,共7页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EFDM),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steady pipe flow,was presented for calcul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Recalculation with a traditiona...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EFDM),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steady pipe flow,was presented for calcul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Recalculation with a traditional numerical method of the same equations corroborates well the reliability and rate of FEFDM.Moreover,a flow rate estimat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project whose injection rate has not been clearly determined.A wellhead pressure regime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trial injection operations in Shihezi formation of Shenhua CCS Project,which is a good practice verification of FEFDM.At last,this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riction and acceleration terms on the flow equation on the wellhead press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for deep wellbore,the friction term can be omitted when flow rate is low and in a wide range of velocity the acceleration term can always be deleted.It is also shown that with flow rate increasing,the friction term can no longer be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head pressure injection pressure bottom-hole pressure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lane problem of a double-layered thick-walled cylinder subjected to a type of non-uniform distributed pressure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庆良 吕爱钟 +2 位作者 高永涛 吴顺川 张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2074-2082,共9页
The stress state around circular openings,such as boreholes,shafts,and tunnels,is usually needed to be evaluated.Solutions for stresses,strains and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ies of pressurized hollow cylinder are common... The stress state around circular openings,such as boreholes,shafts,and tunnels,is usually needed to be evaluated.Solutions for stresses,strains and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ies of pressurized hollow cylinder are common cases.Stress analytical method for plane problem of a double-layered thick-walled cylinder subjected to a type of non-uniform pressure 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uniform radial pressure on the inner surface is given.The power series method of complex function is used.The stress analytical solution is obtained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two layers of a cylinder are fully contacted.The distributions of normal and tangential contact stress along the interface,tangential stress on the inner boundary and stresse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at θ=0°,45° and 90°,are obtained.An example indicates that,whe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inner layer of a double-layered thick-walled cylind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outer layer,the tangential stress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point for a traditional cylinder composed of homogeneous materials.In that way,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inner surface can be alleviated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s more uniform.This is a capable way to enhance the elastic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ick-walled cyl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ck-walled cylinder stress analytical solution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non-uniform distributed pressure stressconcentration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elastic modu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alytical p-y curve method based on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model in sand soil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G Jie FU Chen-zhi +2 位作者 WANG Shun-wei CHEN Chao-qi OU Xiao-d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987-2004,共18页
Wi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buildings,higher requirements are come up with for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Consequently,a more accurate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Wi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buildings,higher requirements are come up with for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Consequently,a more accurate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the pile within an allowable displace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However,the current p-y curve methods cannot ful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which will lead to a large calculation difference.In this paper,a new analytical p-y curve is established and a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pile is proposed,which can consider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pile-soil interfac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circumferential friction resistance.In particular,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by dividing the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into two parts:initial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and increment of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In addi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asonable assumption.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four examples.Based on the verified method,a parametric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factors on lateral response of the pile,including internal friction angle,pile l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p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ly loaded piles compressive soil pressure model separation effect of pile-soil interface coefficient of circumferential friction resistance analytical p-y curv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WGAN模型的柱塞-泡排复合排采系统预测控制方法
4
作者 赖欣 钱中程 +3 位作者 杨肖 刘永辉 叶长青 王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高效的生产过程和智能化管理是天然气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实际生产中页岩气开采仍然面临着井底积液造成气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为提高天然气井的产能和排水效率,充分利用泡沫排水采气和柱塞气举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双元合一”的柱塞-... 高效的生产过程和智能化管理是天然气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实际生产中页岩气开采仍然面临着井底积液造成气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为提高天然气井的产能和排水效率,充分利用泡沫排水采气和柱塞气举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双元合一”的柱塞-泡排复合排采装置,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的复合排采LSTM-WGAN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基于密度的抗噪聚类算法(DBSCAN)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异常数据对模型预测的影响。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相互对抗并更新各自梯度方向的权重,不断优化使油套压差、水气比预测值逼近真值,从而准确预测下一时刻的油套压差和水气比。通过柱塞-泡排复合排采智能管理系统,实施预测的柱塞泡排投放策略。实验结果表明,LSTMWGAN模型的误差最小,与LSTM模型相比,LSTM-WGAN模型的油套压差和水气比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64%、5.13%、11.75%和8.81%、8.07%、6.60%。LSTM-WGAN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油套压差和水气比,指导柱塞-泡排复合排采系统发出正确的投放泡排球和柱塞指令,实现了泡排-柱塞的全智能化投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排采 预测控制 LSTM-WGAN 油套压差 水气比 井底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原位AZ31镁合金双轴动态压缩变形行为
5
作者 周乐 何振宇 +2 位作者 闫瑞华 王志 毛萍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且易回收的优点。汽车、飞行器前端及汽车侧面、尾部的镁合金零部件由于受到较高应变速率的冲击载荷作用,导致其在极短时间内失效,对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对基... 【目的】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且易回收的优点。汽车、飞行器前端及汽车侧面、尾部的镁合金零部件由于受到较高应变速率的冲击载荷作用,导致其在极短时间内失效,对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对基于准原位镁合金在高应变速率动态压缩下的变形行为及其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为了分析AZ31镁合金受到动态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态力学性能,以挤压态AZ3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准原位方法,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研究了挤压剪切态AZ31镁合金在双轴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结果】双轴动态压缩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沿着挤压径向压缩,大量拉伸孪晶被激活;当反向加载后,发生了退孪生现象并伴随少量拉伸孪晶被激活。深入分析不同的退孪生行为,发现SF值较高是发生退孪生行为的主要原因。采用滑移迹线法确定被激活的滑移系统并与退孪生行为相结合,用于判断滑移对退孪生的促进作用。当垂直于晶体c轴方向压缩时,拉伸孪晶容易被激活且孪晶与母晶粒夹角为86.3°,孪晶c轴接近平行于压缩方向;当改变压缩方向时,压缩方向垂直于孪晶c轴方向,即改变加载方向后,孪晶会发生退孪生行为。随着累积应变的积累,LAGBs峰值会持续升高。整个变形过程伴随滑移存在,说明LAGBs的产生是由滑移造成的,且滑移对塑性变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Z31镁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先被激活的孪晶随着压缩方向的改变发生退孪生现象;改变加载方向,变形过程均有滑移被激活,孪生与退孪生过程均伴随滑移的发生;AZ31镁合金在不同方向的动态压缩变形行为主要由滑移及孪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结论】本文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变形行为进行研究,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滑移 孪生 退孪生 施密特因子(SF) 晶界取向差 孪晶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水作用下采动卸荷砂岩力学及渗流特性
6
作者 张培森 王洪伟 +5 位作者 杨守振 许大强 刘业强 刘超 方家鑫 鞠照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6,共14页
随着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延深,高承压水对采煤工作面的威胁显著增加,易诱发突水灾害,基于此,采用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模拟承压水环境下采动应力作用,开展砂岩卸荷试验,采取升轴压(应力集中)、降围压(开挖卸荷)的应力路径,探究不同初... 随着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延深,高承压水对采煤工作面的威胁显著增加,易诱发突水灾害,基于此,采用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模拟承压水环境下采动应力作用,开展砂岩卸荷试验,采取升轴压(应力集中)、降围压(开挖卸荷)的应力路径,探究不同初始卸荷水平、不同渗透压差条件下砂岩力学及渗流特性。获得了承压水作用下采动卸荷砂岩的力学及渗流特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应力-应变曲线因初始卸荷水平不同而出现“分流”现象,卸荷作用会加快岩样内部裂隙发育进程。岩样峰值平均有效应力随渗透压差增大、卸荷水平升高而增大;峰值径向应变整体随卸荷水平增高而增大;随初始卸荷水平的增高,峰值环向应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定义了岩体内部结构有效卸荷模量,起始卸荷水平越高、渗透压差越小,岩体内部结构有效卸荷模量越低,岩样内部结构抵抗变形能力越差。砂岩典型渗透率曲线呈现“减—增减—稳定”的规律,低渗压环境下砂岩渗透率曲线在岩样破坏后出现明显的“尖峰”阶段,高渗压环境下“尖峰”阶段相对不明显。渗流通道总体积曲线与渗透率曲线具有良好地对应性;渗流场流速变化曲线符合“降—增—平”的变化规律,高渗透压差下水流流速大,低渗透压差下水流流速小且出现反向渗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 采动作用 渗流特性 力学特性 渗透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闫云 赵璟 +5 位作者 范风江 包建颖 史晶心 李博 左远航 冯丽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肺损伤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合指数(ratio of partial pressure of O_(2) in arterial blood to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及SOFA、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中医分型标准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上各观察指标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肺热壅痹证型占比最高、35.00%(28/80),其次为瘀血阻肺型27.50%(22/80),肺塞腑实型23.75%(19/80),水饮郁肺型13.75%(11/80)。不同证型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肺损伤指标PaO_(2)/FiO_(2)、P(A-a)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证型与PaO_(2)/Fi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A-a)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掌握脓毒症肺损伤辨证分型特点并观察患者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变化,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中医证型 动脉血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
8
作者 郭文华 薛超 +1 位作者 段彬鑫 赵大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4-1465,共12页
提出同时考虑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的列车-轨道-斜拉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桥梁水下结构地震动水压力基于水体辐射理论通过刚性柱法将其转换为附加质量,采... 提出同时考虑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的列车-轨道-斜拉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桥梁水下结构地震动水压力基于水体辐射理论通过刚性柱法将其转换为附加质量,采用莫里森方程与绕射波浪理论模拟桥梁水下结构波浪力,建立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振动方程。基于ANSYS与SIMPACK联合仿真分析平台,分别研究仅地震作用、仅波浪作用以及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系统空间振动,研究单独地震动水压力、单独波浪力作用和两者联合作用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地震动水压力时,列车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横向加速度等显著增大,且当地震强度超过0.10g时,地震动水压力作用对车桥响应影响更加显著;仅波浪作用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地震与波浪的相位差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影响显著;随着相位差改变,考虑波浪力与不考虑波浪力时相比,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增长幅度最大的参数为脱轨系数,增长幅度最大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深水斜拉桥 地震动水力 波浪作用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冷媒水管网控制策略模拟分析
9
作者 舒星宇 彭诗曼 +3 位作者 周炫 马军 徐新华 谢军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为了深入理解船舶冷媒水管网系统在更多运行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控制策略的特性,基于在FloMASTER中搭建的冷媒水管网数值模型,进行了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及泵支路压差旁通PID控制策略的模拟分析。对末端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为了深入理解船舶冷媒水管网系统在更多运行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控制策略的特性,基于在FloMASTER中搭建的冷媒水管网数值模型,进行了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及泵支路压差旁通PID控制策略的模拟分析。对末端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控制末端的按需流量。多末端同时调节时,阀门控制会产生干涉现象,但各末端流量仍能很好控制。泵支路压差旁通控制策略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在维持系统流量和压差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冷媒水管网 变流量控制 压差旁通控制 控制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静压差值介入除霜时冷库能耗特性分析
10
作者 吴宇帆 李超 +2 位作者 万勇 徐文娟 赵一霁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0,共7页
压差除霜控制法在现有冷库已有一定应用,由于压差阈值难以界定,除霜效果不佳,造成明显的能耗浪费或者机组制冷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基于MCGS搭建一套冷库实时运行参数采集及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差值定为除霜操作退... 压差除霜控制法在现有冷库已有一定应用,由于压差阈值难以界定,除霜效果不佳,造成明显的能耗浪费或者机组制冷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基于MCGS搭建一套冷库实时运行参数采集及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差值定为除霜操作退出判断参数,通过试验法研究冷库在不同静压差值(蒸发器进风口气压与冷库内空气静止处气压的差值)介入除霜时的除霜次数、机组制冷效果、冷库温度波动和能耗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介入除霜的静压差值越高,除霜次数越多;静压差值为16 Pa、14 Pa、12 Pa、10 Pa介入除霜时,机组制冷效果稳定,冷库温度波动并不明显,静压差值为8 Pa介入除霜时,机组制冷效果下降导致制冷时间延长,冷库温度波动严重;静压差值为10 Pa介入除霜时,能耗最低,静压差值为8 Pa介入除霜时,能耗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压差除霜控制法 静压差值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研究
11
作者 冉雨博 刘超 +2 位作者 邓军 卫望汝 隆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82,共13页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侧之间的横向压力差进行研究,探究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受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的影响,为后续斜切挑坎水舌横向扩散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下斜切挑坎的出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斜切挑坎内横向压力差的分布特征,以及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对横向压力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横向压力差位于斜切挑坎短边边墙末端底板位置,横向压力差与斜切角度、来流流速、来流水深呈正相关,与挑坎半径呈负相关,并拟合了最大横向压力差与挑坎尺寸、来流条件有关的计算式。研究成果对斜切挑坎挑流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消能 斜切挑坎 数值模拟 挑坎出口 压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注塑螺杆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俊杰 董浩杰 +3 位作者 张亚军 李显达 才轶 金志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88,共7页
本文旨在探究注塑成型过程中塑化工艺参数对螺杆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Moldex3D软件中的ScrewPlus模块着重研究了机筒温度、背压和螺杆转速3个工艺参数对塑化过程中螺杆建压能力、塑化能力、比能耗和轴向温差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塑... 本文旨在探究注塑成型过程中塑化工艺参数对螺杆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Moldex3D软件中的ScrewPlus模块着重研究了机筒温度、背压和螺杆转速3个工艺参数对塑化过程中螺杆建压能力、塑化能力、比能耗和轴向温差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塑化过程中的沿程压力曲线、比能耗曲线、塑化能力曲线和均化段出口轴向温差曲线,得到三个工艺参数与螺杆性能的关系。以聚丙烯(PP)为实验材料,通过设计对照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影响注塑螺杆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是螺杆转速,其次是机筒温度,背压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螺杆转速越高,螺杆的沿程压力分布越高、建压能力与塑化能力越强,但高转速也会导致比能耗增加,轴向温差增大;机筒温度越高,螺杆的沿程压力分布越低、轴向温差越大,塑化能力与比能耗受其影响的幅度较小;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软件的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建压能力 塑化能力 比能耗 轴向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域空隙率下沥青混合料动水冲刷性能
13
作者 陈三喜 关宏信 +1 位作者 姚明 姜旺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了对比不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利用自研动水冲刷装置,对9%、11%、13%、15%、17%、19%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冲刷试验。冲刷过程中实时测试了沥青混合料试件顶面和底部的水压力,并比较了冲刷前后混合料的飞散损失... 为了对比不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利用自研动水冲刷装置,对9%、11%、13%、15%、17%、19%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冲刷试验。冲刷过程中实时测试了沥青混合料试件顶面和底部的水压力,并比较了冲刷前后混合料的飞散损失率、单轴贯入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率、单轴贯入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和马歇尔稳定度均变差;空隙率≥17%的沥青混合料试件顶面和底部的水压力曲线重合,15%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经冲刷后水压力曲线也可重合,9%~13%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顶面和底部则存在水压力差;冲刷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率、单轴贯入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和马歇尔稳定度进一步劣化,劣化程度随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由此可见,13%~15%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拐点,应该尽量避免或者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强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动水冲刷 沥青混合料 宽域空隙率 水压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R-400自然循环瓣阀基准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于松 周平 +9 位作者 程道喜 翟伟明 马晓瑶 李睿之 邢明迪 高伟龙 戈光远 张学锋 齐晓光 柴宝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自然循环瓣阀是400 MW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DHR-400)事故余热排出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决定着反应堆的安全性。针对自然循环瓣阀堆内安装方式和运行条件,建立了自然循环瓣阀性能试验装置,并对自然循环瓣阀基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 自然循环瓣阀是400 MW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DHR-400)事故余热排出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决定着反应堆的安全性。针对自然循环瓣阀堆内安装方式和运行条件,建立了自然循环瓣阀性能试验装置,并对自然循环瓣阀基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循环瓣阀的性能受射流和压差的影响,其中射流量是影响瓣阀关闭的主要因素,而压差是影响瓣阀开启的主要因素。当自然循环瓣阀只依靠射流或压差控制关闭和开启时,获得其关闭临界射流量约为41.6 kg/s、开启临界射流量约为39.2 kg/s、开启临界压差约为0.87 kPa,而不能通过压差驱动闭合。此外测量了自然循环瓣阀不同关闭工况的漏流量,验证了瓣阀较好的密封性。本研究得到的试验结果可为自然循环瓣阀的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 自然循环瓣阀 射流量 压差 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作用下土的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周游 谭绪 +2 位作者 英旭 缪云 王旭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9-163,共5页
为掌握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利用Rowe固结仪设计了满足降水场地土的应力状态、符合水位下降和渗流条件应力路径的孔隙水压力控制压缩试验,选用地铁车站场地有代表性的粉砂、粉土与粉质黏土,开展了减小孔压... 为掌握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利用Rowe固结仪设计了满足降水场地土的应力状态、符合水位下降和渗流条件应力路径的孔隙水压力控制压缩试验,选用地铁车站场地有代表性的粉砂、粉土与粉质黏土,开展了减小孔压模拟水位下降和施加孔压差模拟渗流作用的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孔压差作用下3种土均产生压缩变形,且孔压差引起的土的压缩变形随着固结压力增大而减小,土的压缩系数与水力梯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粉土在孔压差减小过程中土仍然呈现压缩变形的现象,说明地下水水位恢复时存在地面继续沉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控制压缩试验 应力路径 孔压差 渗流 压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还是“动力”:财政压力和政府竞争对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的影响
16
作者 仲玉斐 王志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0,51,共9页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鲜有研究从财政压力与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6—2020年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其对环境与...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鲜有研究从财政压力与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6—2020年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其对环境与经济效应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红利,该结果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财政压力抑制了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而政府竞争促进了碳减排;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不具有减排效应。鉴于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优化考核体系,加大环境监管,树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竞争标准,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碳排放 交错双重差分 财政压力 政府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铝粉材料的点火和爆炸性能
17
作者 安森森 夏语 +4 位作者 罗一民 王军红 马腾 吴星亮 徐森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I0006,共9页
为了研究微纳米自组装和物理混合铝粉材料的点火与爆炸性能,采用1.2 L哈特曼管和20 L球爆炸测试系统对材料的点火敏感度、火焰传播特性以及爆炸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Al-T4纯微米铝粉相比,纳米铝粉可以显著降低铝粉材料的点火能量... 为了研究微纳米自组装和物理混合铝粉材料的点火与爆炸性能,采用1.2 L哈特曼管和20 L球爆炸测试系统对材料的点火敏感度、火焰传播特性以及爆炸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Al-T4纯微米铝粉相比,纳米铝粉可以显著降低铝粉材料的点火能量,自组装工艺相较于物理混合工艺的铝粉材料,其点火敏感性进一步升高;在火焰传播速度上,少量纳米铝粉的高反应速率可以加速微米铝粉的反应,自组装铝粉由于微纳米铝粉整体的协同作用,容易点火的同时对热量的传递也更为高效;在20 L球爆炸测试系统中,质量分数5%纳米的自组装和物理混合铝粉在500 g/m^(3)时达到最大爆炸压力以及爆炸指数,分别为0.72、0.75 MPa以及43.21、31.49 MPa·m/s,添加质量分数10%纳米自组装和物理混合铝粉则在1000 g/m^(3)时达到最大爆炸压力,分别为0.84、0.68 MPa,质量分数5%的纳米铝粉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着粉尘浓度先变大后减小,质量分数10%纳米的铝粉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则随着粉尘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复合铝粉的爆炸威力不仅和活性相关,和铝粉本身的热值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自组装 微米铝粉 纳米铝粉 最小点火能 不同发火概率 火焰传播 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灰岩注浆压力跃变机理与调控工艺研究
18
作者 樊振丽 曹路通 +2 位作者 崔勇 张志巍 张风达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3,共13页
【背景】随着我国石炭-二叠纪煤田逐步转入下组煤开采,面临的煤层底板承压水害和岩溶水资源保护问题愈发突出。在煤层底板岩溶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过程中,由于浆液选型与注浆压力调控之间的匹配规律不清,导致参数选择依赖经验性,注浆... 【背景】随着我国石炭-二叠纪煤田逐步转入下组煤开采,面临的煤层底板承压水害和岩溶水资源保护问题愈发突出。在煤层底板岩溶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过程中,由于浆液选型与注浆压力调控之间的匹配规律不清,导致参数选择依赖经验性,注浆加固效果不佳。【方法】针对豫西地区新安煤田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顶部低渗泥灰岩“升压快、注浆量少”的现象,以孟津煤矿地面区域治理工程中的单液水泥浆、黏土浆和黏土水泥浆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类型浆液孔口压力测试、静态流变、液相颗粒分布、Zeta电位、导电率、微观形貌与元素分布等试验,基于水泥颗粒与黏土颗粒的絮凝机理,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剖析不同注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起压差异机制。【结果和结论】(1)带正电荷的水泥颗粒与带负电荷的黏土颗粒容易相互吸附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絮凝体,导致黏土水泥浆液中出现粒径大于600µm的大颗粒,且粒径100µm以上的颗粒占比78%,容易堵塞裂隙。(2)黏土水泥浆的导电率(1.87mS/cm)相比水泥浆有所降低,浆液混合后发生黏土颗粒包裹水泥颗粒的现象。(3)水泥浆颗粒粒径较小且静态屈服应力和黏度较低,容易通过地层中狭窄的裂隙通道,注浆压力表现平稳;黏土水泥浆静态屈服应力和静态黏度分别是水泥浆的4.5倍和4.0倍,相对容易堵塞裂隙通道,导致其起压速率是水泥浆的10倍。基于阶梯式缓慢起压原则,提出低压充填、中压扩散和高压加固的“三阶段”黏土水泥浆与水泥浆交替注浆模式,可显著提升治理效果,并为类似条件下的低渗灰岩注浆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底板岩溶水害 区域治理技术 注浆材料 絮凝机理 起压差异机制 交替注浆 豫西孟津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调控原理的多路阀特性研究
19
作者 李磊 耿怀德 +1 位作者 赵星宇 权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阀前补偿型多路阀压差不可控、流量调控范围受限和流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压差主动控制原理。采用比例减压阀调控补偿器阀芯受力,实现压差比例可控,根据工况主动调节,提升流量控制范围;其次设计主阀芯位移闭环、流量增益调节... 针对阀前补偿型多路阀压差不可控、流量调控范围受限和流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压差主动控制原理。采用比例减压阀调控补偿器阀芯受力,实现压差比例可控,根据工况主动调节,提升流量控制范围;其次设计主阀芯位移闭环、流量增益调节与液动力补偿的变增益控制策略,实现补偿不利因素影响、拟合目标流量曲线、提高主阀流量控制精度等功能。结果表明:改变减压阀压力,主阀压差可在0~1.28 MPa内任意调控,流量调控范围为原阀流量的0%~131%。通过主阀芯位置闭环控制,提高其位置控制精度,进而改善主阀流量控制精度,流量滞环由4.6%降至2%,与原阀相比流量滞环减小50%以上。通过主动调整主阀压差,不改变主阀芯结构,用同一主阀实现多种流量增益控制效果;通过压差控制单元输出力,平衡补偿器液动力,消除液动力等扰动对主阀压差的影响,提升了主阀流量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阀 压力补偿器 压差调控 流量控制 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数据驱动的列车制动管压力预测模型
20
作者 应之丁 范琳 周和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为解决长大组合列车安全操作问题,有效利用现有150辆编组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预测超长列车的制动性能,建立精准且适用于不同编组位置车辆的长大组合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提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这一概念,采用曲线拟合法与理论推导的方... 为解决长大组合列车安全操作问题,有效利用现有150辆编组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预测超长列车的制动性能,建立精准且适用于不同编组位置车辆的长大组合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提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这一概念,采用曲线拟合法与理论推导的方式,建立仿真数学模型,并提出理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的改进方法。列车管压力差模型与首车列车管压力变化模型叠加后得到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与利用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得到的多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误差保持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预测模型得到200辆编组组合列车制动作用时的列车管压力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试验 列车管压力 列车管压力差 曲线拟合 仿真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