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STM-TE模型的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光谱估测
1
作者 刘傲然 孟惜 +3 位作者 刘智国 宋宇斐 赵雪曼 智丹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6-2334,共9页
冬枣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香甜的口感和优良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作为衡量水果成熟度和口感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水果品质评估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实现冬枣SSC的高效、无损... 冬枣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香甜的口感和优良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作为衡量水果成熟度和口感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水果品质评估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实现冬枣SSC的高效、无损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提出一种融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Transformer编码器的LSTM-TE模型,旨在实现冬枣SSC的快速无损预测。采集900个冬枣样本的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其SSC值,结合多种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多元散射校正(MSC)、矢量归一化(VN)、Savitzky-Golay(SG)滤波、一阶导数(D1)和二阶导数(D2)等]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PLSR、SVR、VGG16、ResNet18、LSTM五种模型系统比较了10种预处理组合的效果,确定最优预处理方案为MSC-SG-D1。在该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PLSR、SVR、VGG16、ResNet18、LSTM和LSTM-TE的多模型对比体系,并对其在测试集上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STM-TE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为0.9598,均方根误差为1.2690,较传统机器学习模型PLSR(R_(p)^(2)=0.8173)提升17.4%,较单一LSTM模型(R_(p)^(2)=0.8652)提升10.9%。该模型通过LSTM的时序特征捕捉能力与Transformer编码器的全局依赖建模优势,有效挖掘了高光谱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关系。本研究为冬枣品质的在线检测与分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对高光谱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 高光谱 深度学习 LSTM-T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品种秋季叶色参数和生理指标变异研究
2
作者 金月喊保 周琦 +3 位作者 方庆 舒晓娟 李因刚 胡国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为探究不同色系乌桕Triadica sebifera品种的秋叶变色规律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浦红桕’‘浦大紫’和‘辉煌’3个乌桕品种的嫁接无性系为材料,对不同时期叶片的色度值、色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 为探究不同色系乌桕Triadica sebifera品种的秋叶变色规律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浦红桕’‘浦大紫’和‘辉煌’3个乌桕品种的嫁接无性系为材料,对不同时期叶片的色度值、色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浦红桕’和‘浦大紫’叶片L^(*)(光泽明亮度)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其a^(*)(红绿色)值和b^(*)(黄蓝色)值则呈现增加趋势;‘辉煌’叶片的色度值呈现增加趋势,且其L^(*)值和b^(*)值总体大于‘浦红桕’和‘浦大紫’。(2)在叶色变化过程中,3个乌桕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减少趋势,而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现增加趋势,且在S6(11月4日)出现显著变化(P<0.05)。(3)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呈现减少趋势,而花色素苷/叶绿素比值、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比值则呈现增加趋势。(4)相关性分析表明,色度值和叶绿素类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乌桕秋季叶色变化与色素含量和色素间的比值相关,当花色素苷/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比值较大时乌桕叶.片呈现红色(85.87、128.91)或紫色(49.33、60.09),而比值较小时其叶片则呈现黄色(12.34、14.17)。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乌桕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色度值 色素含量 可溶性糖 相关性分析 变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下不同SSC阿克苏富士苹果制汁的适宜性
3
作者 袁超 李晓磊 +4 位作者 孟新涛 马燕 徐斌 张平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7-615,共9页
【目的】检测分析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等级阿克苏富士苹果贮藏期内的鲜榨汁品质变化,研究适宜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加工原料果实的品质等级、分级方法和贮藏时限,为生产上选择适宜的制汁原料果实提供参考。【... 【目的】检测分析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等级阿克苏富士苹果贮藏期内的鲜榨汁品质变化,研究适宜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加工原料果实的品质等级、分级方法和贮藏时限,为生产上选择适宜的制汁原料果实提供参考。【方法】采收3个成熟期的果实,以SSC作为果实采收品质的分级识别指标,使用近红外无损检测器测定样果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分级标准。果实分级包装后于(-1±1)℃环境下冷藏,比较不同SSC等级果实贮藏150 d内的鲜榨汁品质指标变化,分析适宜制汁果实的等级以及贮藏期限。【结果】低SSC(11.0%~12.9%)、中SSC(13.0%~14.9%)、高SSC(15.0%~16.9%)3个等级果实贮藏90 d后的鲜榨汁品质均发生明显劣变,风味和色度降低以及褐变度升高。低SSC(11.0%~12.9%)等级果实适宜贮藏期90 d内,鲜榨汁固酸比为37.04,酸甜风味突出;色泽值分别为49.20、30.65、85.74,呈亮黄色;总酚含量为169.25 mg GAE/L,悬浮稳定性为25.48%,褐变度为0.331,鲜榨汁较为稳定,于3个SSC等级果实的鲜榨汁中品质保持较为突出。【结论】SSC为11.0%~12.9%、(-1±1)℃条件下贮藏期小于90 d的阿克苏富士苹果,可作为其适宜制汁的原料,加工非浓缩还原苹果汁的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富士苹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贮藏 鲜榨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SWEET基因家族鉴定及其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
4
作者 尹跃 秦小雅 +3 位作者 赵建华 杨萍 何军 安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7,共12页
【目的】糖外排转运蛋白(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SWEETs)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析SWEETs基因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对糖积累作用,为进一步揭示SWEETs基因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目的】糖外排转运蛋白(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SWEETs)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析SWEETs基因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对糖积累作用,为进一步揭示SWEETs基因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枸杞SWEET基因(LbaSWEETs)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用已发表的转录数据分析LbaSWEETs在果实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枸杞SWEET基因家族共有37个成员,随机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分别编码152~62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6.87~69.97 kD,等电点为4.96~9.86。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叶绿体或质膜,大多数含有7个跨膜螺旋。系统进化分析发现,37个LbaSWEETs蛋白可分为4个亚群,每个亚群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组成相似。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Lba-SWEETs基因启动子富含大量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和生长发育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表明:LbaSWEET9和LbaSWEET29基因表达量随果实成熟呈现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baSWEET9和LbaSWEET29基因表达量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baSWEET9和LbaSWEET29基因是果糖积累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SWEET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农早”龙眼ד紫娘喜”荔枝F1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组分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佳卉 刘丽琴 +3 位作者 朱利飞 王一承 胡桂兵 石胜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67,共7页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并进行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龙眼荔枝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67.66 mg/g,占总糖含量的51.79%;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含量的22.15%和24.82%。杂交群体的不同糖组分均表现为衰退变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6%、22.15%和33.69%。蔗糖/单糖0.48~3.05,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之间、总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有的单株总糖含量超过170 mg/g,且甜度值超过170,具有高糖特性,为龙眼优质品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属间杂交 果实品质 可溶性糖含量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怀化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气候品质等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易永 李民华 +2 位作者 吴重池 黄安凤 张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7,共7页
为客观定量评价天气条件对怀化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影响,应用怀化地区麻阳苗族自治县和洪江市2015—2022年连续8年冰糖橙SSC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多元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冰糖橙SSC综合气候品质指数(I_(ocq))模型,... 为客观定量评价天气条件对怀化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影响,应用怀化地区麻阳苗族自治县和洪江市2015—2022年连续8年冰糖橙SSC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多元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冰糖橙SSC综合气候品质指数(I_(ocq))模型,划分冰糖橙SSC的I_(ocq)等级。结果表明,7月中旬至9月中旬平均气温日较差、6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降水量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日照时数为影响怀化地区冰糖橙SSC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各因子影响权重系数分别为0.46、0.34和0.20。参照湖南冰糖橙品质等级标准,得到I_(ocq)≥2.4为特优果,2.4>I_(ocq)≥1.6为优等果,1.6>I_(ocq)≥0.6为一等果,0.6>I_(ocq)为二等果。该SSC综合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为93.8%,实测检验2019—2021年中方县桐木镇冰糖橙SSC综合气候品质等级结果完全正确。该模型可应用于冰糖橙SSC品质评价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可溶性固形物 气候品质 指数模型 等级划分 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复幼对水曲柳生长繁殖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广州 刘建飞 +4 位作者 王巧欣 付可琢 张烨 张晨曦 詹亚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729,共9页
为解决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因年龄效应而导致的插穗生根能力在3年生后显著下降的问题,以4年生水曲柳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究循环扦插复幼对克服年龄效应的作用,尤其是循环次数和截干处理2个关键因素对水曲柳萌蘖、生长和扦插生... 为解决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因年龄效应而导致的插穗生根能力在3年生后显著下降的问题,以4年生水曲柳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究循环扦插复幼对克服年龄效应的作用,尤其是循环次数和截干处理2个关键因素对水曲柳萌蘖、生长和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循环复幼过程中水曲柳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循环复幼次数的增加和截干处理都能提高水曲柳的复幼程度,呈现萌生枝数量增加、枝条细化、茎节缩短的特征,同时显著提高扦插再生能力。在循环复幼次数达到3次且叠加截干处理时,与未循环复幼相比萌枝数量提高了6.56倍,生根率提高了7.44倍。循环复幼1~3次,植株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水平提高,赤霉素(GA3)水平在第3次时才显著提升,而脱落酸(ABA)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循环复幼后植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这些生理指标变化都与植株幼化状态相符。可见,循环复幼可有效恢复幼化状态,诱导水曲柳形成较高IAA、GA3和较低ABA水平的萌枝,同时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MDA与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实现水曲柳复幼,从而提高扦插生根率,实现水曲柳良种的快速高效无性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复幼 扦插 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处理对油茶采后种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玮琦 陈怡汀 +1 位作者 张嘉锡 马晓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3,共5页
为开发对油茶籽进行大规模处理以促进其后熟的方法,以‘华硕’油茶鲜果为试验材料,去皮后得到油茶籽,并用1.5g/L乙烯利溶液浸泡处理,分析处理后0、3、6、9、12d和15d的油茶种仁含油率、可溶性糖、蔗糖、内源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 为开发对油茶籽进行大规模处理以促进其后熟的方法,以‘华硕’油茶鲜果为试验材料,去皮后得到油茶籽,并用1.5g/L乙烯利溶液浸泡处理,分析处理后0、3、6、9、12d和15d的油茶种仁含油率、可溶性糖、蔗糖、内源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及其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考察乙烯利处理对油茶采后种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g/L乙烯利溶液浸泡处理油茶籽,显著提高了种仁含油率(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在处理后9d达到峰值,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5.64%)、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在处理后12d达到峰值,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6.41%和36.49%)及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处理组在处理后3d达到峰值,对照组在处理后6d达到峰值,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28%),并改变了油茶种仁内源ACC含量的变化趋势,使原本的双峰型变为单峰型。综上,采用乙烯利浸泡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茶采后种仁的品质,减少收贮不当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乙烯利 种仁含油率 不饱和脂肪酸 可溶性糖 蔗糖 1-氨基-环丙烷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花期疏花对蓝莓结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陈小民 张阳 +6 位作者 吴国庆 汪秀媛 张静 朱巍巍 尹茜茜 张荀然 秦玫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7-11,22,27,共7页
为探索不同人工疏花比例情况对蓝莓结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将兔眼蓝莓以5种不同的疏花比例(0%、15%、30%、45%、60%)进行疏花,通过座果率、单果重、产量比系数、果实直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 为探索不同人工疏花比例情况对蓝莓结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将兔眼蓝莓以5种不同的疏花比例(0%、15%、30%、45%、60%)进行疏花,通过座果率、单果重、产量比系数、果实直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等指标情况来反映蓝莓结果及果实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人工疏花能显著提高兔眼蓝莓的座果率,当疏花比例≥30%时,座果率分别达到了94.82%、96.28%和96.37%;疏花比例为45%和60%时,能显著提高蓝莓果实直径,提高幅度为10.49%和12.63%;疏花比例≥30%时,能显著提高蓝莓单果重,提高幅度分别为25.13%、29.2%和41.51%;疏花比例为30%时,蓝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疏花处理对蓝莓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当疏花比例为45%和60%时,可显著提高蓝莓的可溶性糖含量;疏花比例为60%时,糖酸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疏花比例在15%和30%时,蓝莓的产量比为1.07和1.03,疏花比例在45%和60%时,产量比显著降低,为0.85和0.68。盛花期人工疏花对兔眼蓝莓的结果和果实性状具有积极作用,高疏花比例影响蓝莓产量,不适合作为蓝莓生产的疏花比例,适合用于兔眼蓝莓的疏花比例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眼蓝莓 疏花 座果率 可溶性糖含量 产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柽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朱金方 陆兆华 +3 位作者 夏江宝 陈曦 张萌 刘京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7-363,共7页
以2年生柽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其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探讨柽柳幼苗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随盐旱胁迫的不断加剧,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中度和... 以2年生柽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其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探讨柽柳幼苗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随盐旱胁迫的不断加剧,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中度和重度盐旱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CK)。(2)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旱胁迫下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重度盐分和中度、重度干旱交叉胁迫下显著高于CK。(3)幼苗叶片中Na+、Cl-含量在不同干旱胁迫下,随盐胁迫的加剧呈不同的变化规律,盐旱胁迫的各个处理水平下均显著高于CK,而K+、Ca2+、SO42-含量在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随盐胁迫增强不断降低。(4)在中度盐旱胁迫下,K+、Ca2+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柽柳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方面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柽柳幼苗在盐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性,适度的干旱胁迫能增强柽柳幼苗对盐分胁迫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胁迫 干旱胁迫 脯氨酸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柽柳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扁桃枝条细胞膜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龚鹏 李秀霞 +3 位作者 李增萍 李利民 王轶群 杨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1-5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6个引进扁桃品种在莎车地区的抗寒性,在冬季的绝对低温下,以本地品种纸皮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扁桃品种,测定其低温胁迫下不同方向枝条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结合大田的冻害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6个引进扁桃品种在莎车地区的抗寒性,在冬季的绝对低温下,以本地品种纸皮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扁桃品种,测定其低温胁迫下不同方向枝条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结合大田的冻害调查情况分析,以比较引进扁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同品种树体的西面和北面受冻害程度大于东面和南面,不同扁桃品种间的耐寒性存在差异:Sonora>Mission>Tompson>Butte>Nepulusultera>Nonpareil。且Nonpareil与本地品种纸皮的抗寒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而了解扁桃在低温胁迫下与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低温 细胞膜透性 MDA含量 可溶性糖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梁艳荣 胡小红 +3 位作者 陈源闽 王勇 张艳萍 张少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为进一步揭示与研究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生化遗传机制,分析了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在花蕾发育的不同时期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小花蕾到盛花期,不育系和保... 为进一步揭示与研究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生化遗传机制,分析了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在花蕾发育的不同时期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小花蕾到盛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蛋白质含量均呈现由高向低变化的趋势,不育系各期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升高,到盛花期达到最大值,不育系可溶性糖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脯氨酸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保持系则呈上升的趋势;不育系脯氨酸含量低于保持系,其中盛花期脯氨酸含量差异最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步升高,保持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高—低—高,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含量高于保持系;不育系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为低—高—低,而保持系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升高;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丙二醛含量远远高于可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雄性不育系 蛋白质 可溶性糖 丙二醛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实生苗叶片的水分代谢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50
13
作者 孙国荣 张睿 +1 位作者 姜丽芬 阎秀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3-415,共3页
在土壤干旱胁迫进程中 ,白桦实生苗叶片的自然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对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含水量相同 ;束缚水含量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显著升高 ,复水后 ,三者又重新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土壤水分逐渐减少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 在土壤干旱胁迫进程中 ,白桦实生苗叶片的自然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对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含水量相同 ;束缚水含量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显著升高 ,复水后 ,三者又重新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土壤水分逐渐减少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现减少趋势 ,复水后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又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白桦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实生苗 干旱胁迫 含水量 束缚水含量 自由水含量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孙兴祥 王健 +1 位作者 周毅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28,共3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10、15和20mmol·L-1)对4个菠菜品种生物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物量来看,15mmol·L-1是菠菜生长的最佳氮浓度。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10、15和20mmol·L-1)对4个菠菜品种生物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物量来看,15mmol·L-1是菠菜生长的最佳氮浓度。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表明适当的供氮水平有利于提高菠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菠菜 硝酸盐含量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地对小麦旗叶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巧霞 郭天财 +2 位作者 阎凌云 冯伟 王永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9-642,共4页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生态区划提供依据,在黏、壤、砂三种土壤质地池栽条件下对豫麦49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开花15 d之后砂土地均低于其他...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生态区划提供依据,在黏、壤、砂三种土壤质地池栽条件下对豫麦49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开花15 d之后砂土地均低于其他两种土壤质地,黏土条件下种植的较高;旗叶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砂土>黏土>壤土;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开花15 d之后及整个灌浆期间旗叶全氮含量均表现为黏土>壤土>砂土;花后35 d至成熟粒重表现为壤土>砂土>黏土,成熟时粒重为壤土46.10 mg,砂土43.59 mg,黏土41.0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质地 硝酸还原酶活性 全氮含量 可溶性蛋白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薰衣草属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淑燕 毛培春 +2 位作者 田小霞 孟林 张德罡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158,共7页
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盆土体积含水量,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0、10、20、30 d和40 d后4种薰衣草属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个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盆土体积含水量,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0、10、20、30 d和40 d后4种薰衣草属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个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开展研究,旨在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和时间的增加,4种薰衣草的RWC均呈下降趋势,且轻度干旱胁迫的RW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P<0.05),其中,干旱发生至重度胁迫时,普罗旺斯薰衣草的RWC最高,为56.56%,孟士德薰衣草仅为39.02%;而MDA和SSC则呈上升趋势,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其中,胁迫至40 d时,普罗旺斯薰衣草的MDA较0 d(CK)各处理水平增加幅度达118.67%,而其SS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薰衣草。4种薰衣草的S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于胁迫至20 d时达到最高值,且轻度干旱胁迫下的SOD和CAT活性高于中度和重度胁迫,其中,孟士德薰衣草的SOD和CAT活性最低。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分析得出,4种薰衣草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狭叶薰衣草>普罗旺斯薰衣草>蝴蝶薰衣草>孟士德薰衣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抗旱性 叶片相对含水量 丙二醛 可溶性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紫叶矮樱叶片呈色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云飞 李彦慧 +3 位作者 王中华 关楠 冯晨静 杨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78-3684,共7页
以盆栽3a紫叶矮樱叶片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土壤含水量18.11%)、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72%)、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1.32%)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2%)4个处理组,研究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紫叶矮樱叶片呈色色素含量、可溶性糖... 以盆栽3a紫叶矮樱叶片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土壤含水量18.11%)、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72%)、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1.32%)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2%)4个处理组,研究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紫叶矮樱叶片呈色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叶片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花青苷、类黄酮、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和a*增加,L*和b*降低;中度和重度干旱,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花青苷、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和a*先增加再降低,L*和b*先减小再增大。短时间的干旱能够提高紫叶矮樱的叶片色泽,中度干旱15d或重度干旱12d,是紫叶矮樱叶色发生明显转变的关键时期;花青苷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紫叶矮樱叶色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胁迫 叶片呈色 花青苷 PAL酶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梨糖度近红外光谱波段遗传算法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璐 王加华 +3 位作者 李鹏飞 孙谦 张勇 韩东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6-1250,共5页
遗传算法不受搜索空间限制性假设的约束,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繁殖机制来解决复杂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优化问题。文章采用遗传算法的波段选择法(R-SGA)对砂梨近红外光谱进行了波段优化,得到丰水、圆黄、黄金三种梨的R-SGA最佳因子数分别为1... 遗传算法不受搜索空间限制性假设的约束,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繁殖机制来解决复杂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优化问题。文章采用遗传算法的波段选择法(R-SGA)对砂梨近红外光谱进行了波段优化,得到丰水、圆黄、黄金三种梨的R-SGA最佳因子数分别为10,12和16,并分别建立了单一品种GA-PLS模型;丰水梨和黄金梨的GA-PLS模型精度高于全谱PLS模型,其模型的RMSEP分别为0.608/0.632和0.524/0.540;圆黄梨GA-PLS模型精度(RMSEP=0.610)与全谱PLS模型(RMSEP=0.595)相当。经波段优化分析表明,使用552个数据点建立多品种砂梨混合模型,具有较高稳健性和预测性(RMSEC=0.627,RMSEP=0.641)。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进行波段优化可以提高砂梨糖度模型精度,提高建模效率,同时说明建立多品种砂梨糖度通用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遗传算法 波段优化 糖度 砂梨 多品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木薯幼苗叶片转化酶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姚远 闵义 +2 位作者 胡新文 李开绵 郭建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556-560,共5页
以华南124(SC124)、华南8号(SC8)和阿根廷7号(ARG7)3个木薯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持续低温胁迫下木薯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SAI,NI)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在木薯耐寒品种中(ARG7)活性较高;低温胁迫均能提高3... 以华南124(SC124)、华南8号(SC8)和阿根廷7号(ARG7)3个木薯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持续低温胁迫下木薯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SAI,NI)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在木薯耐寒品种中(ARG7)活性较高;低温胁迫均能提高3个品种木薯中SAI酶的活性,但是在耐寒品种ARG7中表现为稳定提高。中性转化酶(NI)在木薯耐寒品种中(ARG7)活性较高,低温胁迫也能提高3个木薯品种中的NI酶活性,而NI酶活性均表现为短期提高。初步推断,SAI活性与木薯的抗寒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低温胁迫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均升高,且抗寒品种ARG7叶片的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SC124和SC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木薯 转化酶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克瑞森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钟海霞 潘明启 +5 位作者 张付春 张雯 谢辉 韩守安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其自根苗大12. 88%,果实成熟也最早;砧木SO4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最大,达3. 21g。成熟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葡萄糖略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相对稳定。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 68%和15. 49%,其次是砧木SO4、5BB和5C;砧木5C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蔗糖含量最高,比其自根苗高12. 75%。砧木101-14MG、SO4和5BB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明显高于其余5个砧木嫁接苗,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 67%、10. 20%和8. 22%,其中以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最高,188-08嫁接的克瑞森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砧木101-14MG、SO4和5C嫁接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促进克瑞森葡萄成熟的优良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可溶性糖组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