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BDPs固相反硝化的脱氮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
作者 吉芳英 张千 +3 位作者 徐璇 陈晴空 关伟 周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0-1086,共7页
利用批量和连续流填充床试验对比了2种BDPs(可生物降解聚合物)——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PCL(聚ε-己内酯)的反硝化效果.批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氮稳定阶段,B1(PCL)和B2(PBS)对TN的平均去除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97.4%、67.0%和7.5、1.8... 利用批量和连续流填充床试验对比了2种BDPs(可生物降解聚合物)——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PCL(聚ε-己内酯)的反硝化效果.批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氮稳定阶段,B1(PCL)和B2(PBS)对TN的平均去除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97.4%、67.0%和7.5、1.8 mg(L·h),B2均明显优于B1.连续流试验中,在进水ρ(NO3--N)为16.8~18.8 mgL、HRT(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的条件下,L1(PCL填充床)的反硝化速率大于L2(PBS填充床).但是随着HRT的减小,L1呈现出比L2更快的反硝化速率.L2和L1分别在HRT为2.0和1.5 h时获得最大反硝化速率,分别为7.7和9.3 mg(L·h).ESE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生物膜剥离后,PCL和PBS颗粒表面均出现大量的坑洞,并且PCL颗粒表面坑洞的密集程度远大于PB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结果表明,L2和L1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为类色氨酸这类简单的蛋白质和SMP(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并且L1水中SMP的荧光峰强度明显高于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聚己内酯(PCL) 固相反硝化(spd) 水力停留时间(H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丝固相碳源去除硝态氮效果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成彦蓉 施亮亮 曹文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竹丝为固相碳源分别进行批式和连续流试验,研究竹丝固相碳源去除硝态氮效果及特性研究。先对比了有无固相碳源系统硝酸盐去除效果,竹丝固相碳源系统中硝酸盐的去除率较高且亚硝酸盐积累也较少;所以后续实验以竹丝作为生物反硝化的... 以竹丝为固相碳源分别进行批式和连续流试验,研究竹丝固相碳源去除硝态氮效果及特性研究。先对比了有无固相碳源系统硝酸盐去除效果,竹丝固相碳源系统中硝酸盐的去除率较高且亚硝酸盐积累也较少;所以后续实验以竹丝作为生物反硝化的碳源。实验结果表明:在竹丝填料和竹丝/污泥生物反应器中,硝酸盐的平均容积负荷分别在2.09~2.5mg/L·h时,每去除1g的硝酸盐使亚硝酸的平均积累量分别为0.63mg和1.29mg。此外,温度是影响硝酸盐容积负荷和亚硝酸盐积累一个重要因素。当补充少量的乙醇作为碳源时,硝酸盐的容积负荷和亚硝酸盐积累量均大幅度增加。连续流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反硝化过程中,其他共存污染物如COD和氨氮可以同时被去除。因此,竹丝是一种潜在的反硝化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丝 固相反硝化(spd) 亚硝酸盐积累 固相碳源 生物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