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系统原型开发工具(PROTOTOOLS)
1
作者 吴恭顺 王海刚 姜铁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91-95,共5页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京粤汉字技术开发中心联合研制的(PROTOTOOLS)是根据原型开发方法与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原型开发工具,(PROTOTOOLS)已于1993年1月(?)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主持...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京粤汉字技术开发中心联合研制的(PROTOTOOLS)是根据原型开发方法与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原型开发工具,(PROTOTOOLS)已于1993年1月(?)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主持的鉴定,本文论述(PROTOTOOLS)的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开发 软件开发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静态分析警告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
作者 吴海涛 马景悦 高建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34,共17页
静态分析警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软件质量指标,被广泛用于识别源代码中潜在的违规问题。近期的研究表明,静态分析警告在代码异味检测和即时缺陷预测中有所应用,但有关项目早期缺少提交修改记录的情况没有涉及。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三种流行的... 静态分析警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软件质量指标,被广泛用于识别源代码中潜在的违规问题。近期的研究表明,静态分析警告在代码异味检测和即时缺陷预测中有所应用,但有关项目早期缺少提交修改记录的情况没有涉及。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三种流行的静态分析工具的警告信息,在原有的缺陷预测模型中融合静态分析警告这个新的度量,构建一个涵盖软件开发和代码可维护性的缺陷预测模型,并探究静态分析警告与缺陷的潜在关系,融合警告对软件缺陷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跨项目场景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警告数量往往与缺陷分布密切相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警告这一度量在软件缺陷预测模型中有相当大的潜力,并且在有缺陷数据中报告的警告信息往往与编码规范相关;融合警告之后,缺陷预测模型在各项目上的平均精度提高1.4%~14.7%,平均召回率提高0.2%~2.4%,平均F1提高0.3%~3.0%,平均AUC提高0.2%~1.4%。在跨项目场景中,CODE+SAW_VIF度量提供了最佳性能的缺陷预测模型,融合静态分析警告能够提升模型识别缺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 静态分析工具 静态分析警告 代码度量 跨项目场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内窥镜图像识别及FPGA实现
3
作者 刘生山 林金朝 +2 位作者 庞宇 王元发 周前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6-162,共7页
为提高内窥镜病灶识别准确率和速度,减少检测仪器功耗,针对现有VGG16网络模型参数量大、FPGA加速困难等缺陷,文中提出一种改进VGG的图像识别电路系统,并将该系统首次应用于内窥镜图像病灶识别。首先,通过软件技术优化VGG算法卷积层和全... 为提高内窥镜病灶识别准确率和速度,减少检测仪器功耗,针对现有VGG16网络模型参数量大、FPGA加速困难等缺陷,文中提出一种改进VGG的图像识别电路系统,并将该系统首次应用于内窥镜图像病灶识别。首先,通过软件技术优化VGG算法卷积层和全连接层,增加自适应平均池化层;然后设计优化的卷积IP核,实现卷积和最大池化FPGA加速。为减少模型参数量,有效降低FPGA资源消耗,将改进网络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5.59%,模型大小为35.90 MB,相比原始网络准确率提升了3.24%,模型参数量减少92.99%。FPGA板级检测时间为0.55 s/张,相较ARM端和CPU端检测时间减少1509.06 s/张和0.14 s/张。通过优化和改进,提出的电路系统显著提升了内窥镜病灶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有效降低了硬件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VGG模型 FPGA 内窥镜图像识别 高层次综合工具 软硬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and design on a kind of CASE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style based on ToolBus
4
作者 GuoBing ShenYan +2 位作者 XieJun WangYong XiongGuangz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1期194-198,共5页
Because CASE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is a kind of complex system software, i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 Because CASE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is a kind of complex system software, i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TBus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is a kind of CASE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style based on ToolBus, then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model and system's behavior in formal method,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tool structural model. Last the paper implements a TBus architectural instance-LambdaBridge,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oolBus and TBus architectural sty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E environment tool integration toolBus software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设计图形支持工具 FLOWTOOL
5
作者 吴恭顺 黄述志 徐海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84-89,共6页
FLOWTOOL 是通用软件设计图形工具,由广东省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定为“广东省软件开发规范(国家标准)实施方案”的配套工具在全省推广本文论述 FLOWTOOL 的特点和设计技术。
关键词 软件设计 图形支持工具 图形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与WOS数据库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莉俐 姜羽飞 +1 位作者 刘韩 张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1-212,共12页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是基于立方氮化硼微粉与结合剂烧结而成的超硬材料刀具,因其具有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等优点,在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基于1993—2023年CNKI与WOS数据库中相关论文,通过C...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是基于立方氮化硼微粉与结合剂烧结而成的超硬材料刀具,因其具有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等优点,在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基于1993—2023年CNKI与WOS数据库中相关论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PCBN刀具知识图谱,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合作图与机构合作图呈现产学研机构紧密结合现象;通过国内外关键词共线图与聚类对比得到发展热点是刀具材料、制备技术、切削加工与磨损机制;研究脉络指出未来向材料多元化、仿真与试验结合化、研究微观化、刀具专业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刀具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前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钻头钻压和扭矩的高精度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添奇 杨旭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获取近钻头工程参数对于钻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间接测量技术已无法满足实际钻井需求,通过井下直接测量的方式获取实时的钻压扭矩等参数是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此,根据应变测量原理,提出了井下钻压扭矩参... 获取近钻头工程参数对于钻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间接测量技术已无法满足实际钻井需求,通过井下直接测量的方式获取实时的钻压扭矩等参数是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此,根据应变测量原理,提出了井下钻压扭矩参数测量的应变片粘贴方案和电桥测量方案。试验研究表明,机械结构自身的应变与外载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在高温环境下非线性误差更加突出。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通过简化温度、压力和电桥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耦合多项式变换矩阵对机械结构自身引起的变形误差进行软件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直接计算应变片受力的平均绝对误差从2.14033 kPa降低为0.27739 kPa,降低了约87%。该方法有效地减小了测量近钻头钻压和扭矩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工程参数测量 应变片 软件补偿 钻具变形 惠斯通电桥 钻压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A-Lab:模型驱动的微服务集成设计平台 被引量:1
8
作者 熊靖浏 任秋蓉 +2 位作者 Shmuel TYSZBEROWICZ 刘志明 刘波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0-1306,共27页
从单体系统迁移到微服务系统是当前业界对遗留系统实施再工程化的主流选项之一,基于单体遗留系统的微服务体系架构重构则是实现该迁移的关键步骤.目前学界多集中在微服务识别方法的研究上;业界虽有许多面向微服务架构的遗留系统重构的实... 从单体系统迁移到微服务系统是当前业界对遗留系统实施再工程化的主流选项之一,基于单体遗留系统的微服务体系架构重构则是实现该迁移的关键步骤.目前学界多集中在微服务识别方法的研究上;业界虽有许多面向微服务架构的遗留系统重构的实践,但缺乏系统性的方法及高效鲁棒的工具.鉴于此,在微服务识别与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模型驱动的、可用于单体遗留系统微服务化重构的集成设计平台MSA-Lab.它通过分析单体遗留系统运行日志中的方法调用序列,对其中的类和数据表进行类型识别和聚类以构造抽象微服务,同时生成包括微服务图和微服务序列图在内的系统架构设计模型.它包括用于微服务自动识别与设计模型自动生成的核心部件MSA-Generator,以及用于微服务静态结构模型与动态行为模型可视化展现、交互式建模、模型语法约束检验的核心部件MSA-Modeller.在MSA-Lab平台上,通过对4个开源项目实施有效性、鲁棒性、功能转换完备性等实验以及对3个同类型工具实施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平台拥有很好的有效性、鲁棒性及实现面向日志的功能转换完备性,且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架构 服务识别 设计模型生成 交互式建模工具 软件设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机载软件安全性分析标准、方法及工具研究综述 被引量:66
9
作者 黄志球 徐丙凤 +2 位作者 阚双龙 胡军 陈哲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18,共19页
嵌入式软件在安全关键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保障软件安全性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典型嵌入式软件系统机载软件为基础,对机载软件安全性保障的标准、方法及工具进行综述.首先,对机载软件领域所采用的软件安全性相关的标准进行简... 嵌入式软件在安全关键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保障软件安全性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典型嵌入式软件系统机载软件为基础,对机载软件安全性保障的标准、方法及工具进行综述.首先,对机载软件领域所采用的软件安全性相关的标准进行简介,并给出机载软件安全性分析框架;其次,从机载软件安全性分析框架出发,将机载软件安全性保障方法划分为3个方面,即,机载软件安全需求的提取与规约、面向标准的机载软件开发、机载软件安全需求验证.对这3个方面的现有研究工作以及工业应用进行了综述;然后,针对当前适航标准的要求对机载软件安全性保证过程中软件安全证据的收集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机载软件安全性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机载软件安全性 适航认证 安全性分析 软件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数控机床运动误差识别与补偿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虎 周云飞 +2 位作者 唐小琦 陈吉红 师汉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1838-1841,共4页
提出了数控机床运动误差的软件补偿方法。采用刚体运动假设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多轴机床空间运动误差的通用模型。该模型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空间误差表示为机床各结构件之间运动误差的位置函数。给出了全部运动误差参数的激光干涉仪识... 提出了数控机床运动误差的软件补偿方法。采用刚体运动假设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多轴机床空间运动误差的通用模型。该模型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空间误差表示为机床各结构件之间运动误差的位置函数。给出了全部运动误差参数的激光干涉仪识别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 roll误差测量措施。在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运动误差的补偿实验 ,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运动误差软件联动补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仪 运动误差 数控机床 空间误差 误差建模 软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保护测控装置配套工具软件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2
11
作者 陈宏君 刘克金 +3 位作者 冯亚东 张磊 周磊 熊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92-96,共5页
提出了新一代保护测控装置配套工具软件实现研发—用户一体化配置的思路。将保护测控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结合IEC 61850标准进行逻辑节点建模,用图形化元件的方式实现可视化配置建模。研发人员用可重用的符号库搭建核心程序和进行装... 提出了新一代保护测控装置配套工具软件实现研发—用户一体化配置的思路。将保护测控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结合IEC 61850标准进行逻辑节点建模,用图形化元件的方式实现可视化配置建模。研发人员用可重用的符号库搭建核心程序和进行装置配置,工程人员和用户在研发人员归档的标准范例基础上,结合现场应用需求,进行装置软硬件功能选型、图形化逻辑编程、装置输入输出配置等二次开发,有效降低了程序编程和装置配置的难度,提升了装置配置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配套工具软件 图形化元件 IEC 61850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L 软件开发过程和支持环境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莉 葛科 +1 位作者 王云 周伯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10,共4页
从当前对软件工程过程的需求出发,结合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重点讨论了适应需求变化的迭代式软件开发过程,提出了柔性软件开发模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 从当前对软件工程过程的需求出发,结合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重点讨论了适应需求变化的迭代式软件开发过程,提出了柔性软件开发模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成化UML软件开发环境的框架,指出其组成应包括UML可视化建模系统、UML模拟系统、UML代码生成系统和UML逆向变换系统4个部分,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具 UML 建模语言 柔性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技术 被引量:30
13
作者 孙昌爱 靳若明 +1 位作者 刘超 金茂忠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920-924,共5页
实时嵌入式软件作为应用软件的一大流派 ,在很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但其质量却令人担忧 .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实时嵌入式软件的应用现状 ,在详细分析了实时嵌入式软件的特征—实时性、嵌入特性和反应性—的基础上 ,综述了在该领... 实时嵌入式软件作为应用软件的一大流派 ,在很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但其质量却令人担忧 .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实时嵌入式软件的应用现状 ,在详细分析了实时嵌入式软件的特征—实时性、嵌入特性和反应性—的基础上 ,综述了在该领域的国内外测试现状 ,包括各种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策略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 ,对实时嵌入式软件的测试进行了小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实时嵌入式软件 测试方法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全误差模型和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刘又午 章青 +1 位作者 赵小松 张志飞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50,共5页
加工精度是数控机床必须保证的一项性能指标。提高机床精度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课题 ,有误差避免和误差补偿两种方法。前者使机床造价大幅上升 ,而且精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限度。后者的精度提高几乎没有限制 ,对数控机床 ,计算机实时误... 加工精度是数控机床必须保证的一项性能指标。提高机床精度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课题 ,有误差避免和误差补偿两种方法。前者使机床造价大幅上升 ,而且精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限度。后者的精度提高几乎没有限制 ,对数控机床 ,计算机实时误差补偿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基本途径。基于多体系统理论 ,推导了多坐标数控机床 ,包含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全误差模型。文中介绍了坐标数控机床项误差的辨识方法 (2 2线、14线和 9线法 ) ,还介绍了回转坐标 6项误差的辨识方法。通过软件补偿 ,在 3坐标联动和 4坐标联动数控机床上实现了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补偿。实践结果表明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和补偿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加工精度 全误差模型 误差补偿 软件误差补偿 多体系统理论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珍稀濒危树种格木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唐继新 麻静 +4 位作者 贾宏炎 曾冀 雷渊才 蔡道雄 郝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44,共8页
应用30年生格木人工林树干解析资料,对珍稀濒危树种格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中等木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7~25年,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值在第15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0~26年相交;林分优势木径向... 应用30年生格木人工林树干解析资料,对珍稀濒危树种格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中等木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7~25年,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值在第15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0~26年相交;林分优势木径向生长的速生期在5~28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11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18~19年。(2)林分中等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第4~21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7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8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在8~21年多次相交;林分优势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4~20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4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9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9~16年多次相交。(3)中等木与优势木的材积速生期持续时间长,生长潜力大,直至第30年时仍未达数量成熟。(4)心材形成的起始树龄和起始树干去皮直径分别为12.2年、7.73cm。(5)林分中等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拟合方程分别为Gompertz、Richards、Richards方程,其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均≥0.978691,拟合效果显著;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Richards、Richards方程。(6)利用Adobe Acrobat软件距离工具进行树干解析测定,具有测量结果精准、效率高、成本低及复测易于实现等优点,相对于传统手工测量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树干解析 心材 生长规律 Adobe ACROBAT软件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根兴 金荣得 宗宇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19,32,共4页
本文试图从分析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分析传统开发方法的不适应性,提出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确定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用适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需求管理工具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软件需求 项目管理 需求管理工具 SCRUM 不确定性 软件开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件思想的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孟宪飞 申永胜 +2 位作者 郝智秀 王晓菁 汤晓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3,共3页
文中阐述了以积件思想为基础的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展示了依此方案设计的系统模式,最后指出了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积件 多媒体教育软件 多媒体著作工具 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软件测试用例生成工具 被引量:6
18
作者 奚红宇 徐红 高仲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7-302,共6页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工作是测试用例的选择.由于人为地选择测试用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倾向性,因此开发一个能够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软件测试用例生成的一些概念和方法,重点...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工作是测试用例的选择.由于人为地选择测试用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倾向性,因此开发一个能够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软件测试用例生成的一些概念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函数最小化方法和插装技术在测试用例生成工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具 软件测试 函数量小化 插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测试自动化静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文昌辞 王昭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7-989,共3页
为了加快软件测试的速度,减少人力投入,可以采用测试自动机对软件进行自动测试。测试自动化静态分析工具是一种软件,可以利用它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分析,自动测试应用系统的很多方面。在软件测试中,静态分析工具并不执行所测试的程序,只... 为了加快软件测试的速度,减少人力投入,可以采用测试自动机对软件进行自动测试。测试自动化静态分析工具是一种软件,可以利用它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分析,自动测试应用系统的很多方面。在软件测试中,静态分析工具并不执行所测试的程序,只是扫描所测试程序的正文,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分析,它类似于编译程序中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但工作量远不止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自动化 扫描 静态分析工具 源代码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及软件描述体系 被引量:52
20
作者 郝晓燕 刘伟 +1 位作者 李茹 刘开瑛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100,138,共6页
汉语框架网络工程是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的基于语料库的计算词典编纂工程,用于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研究及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该工程的结果包括两部分: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即词典资源)和相关软件。其中,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包括框架库... 汉语框架网络工程是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的基于语料库的计算词典编纂工程,用于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研究及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该工程的结果包括两部分: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即词典资源)和相关软件。其中,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包括框架库、句子库和词元库三部分,相关软件主要包括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管理系统和基于Web的展示系统。本文介绍了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语义描述体系以及软件描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汉语框架网络 框架语义 描述体系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