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BPS digital frontend f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 receiver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梅 KIM Jae-hyung +2 位作者 王法广 LEE Sang-hyuk 王雪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709-4716,共8页
In radio receivers,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 concept is mainly limited by frontend.Based on bandpass sampling(BPS) theory,a flexible digital frontend(DFE) platform for SDR receiver is ... In radio receivers,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 concept is mainly limited by frontend.Based on bandpass sampling(BPS) theory,a flexible digital frontend(DFE) platform for SDR receiver is designed.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cessing speed,Gigabit Ethernet was applied in the platform at speed of 5×10~8 bit/s.By appropriate design of interpolant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input RF signals,multi-band receiving can be realized in the platform with suppression more than 35 d B without changing hardw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 digital frontend bandpass sam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R的探测雷达反演树干分层介电参数仿真
2
作者 周海洋 马和龙 +2 位作者 夏鹏凯 孙卿峰 林剑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5-173,共9页
为有效检测树干分层介质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探测的树干分层结构介电参数反演方法。基于斯涅耳定律结合树干生理结构特点,构建雷达信号在树干分层结构中的传播模型。利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software defined rad... 为有效检测树干分层介质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探测的树干分层结构介电参数反演方法。基于斯涅耳定律结合树干生理结构特点,构建雷达信号在树干分层结构中的传播模型。利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搭建树干探测雷达。然后采用稀疏分解算法、K-SVD字典训练以及层剥离算法对探测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参数反演,并对不同的稀疏分解算法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在回波混叠和无混叠的情况下,该方法均能够对树干分层介质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进行估算;无混叠时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反演误差分别在2.93%和3.5%以内,混叠时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反演误差分别在7.52%和7.61%以内。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反演算法中,SAMP算法在未知信号稀疏度的条件下表现最佳,具有较高的反演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反演 树干检测 软件无线电(sdr) 分层结构 介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粤伟 张奇勋 +4 位作者 尉志青 李兴旺 刘凡 范绍帅 王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进行归纳,对国内外近年相关硬件设计研究及其验证情况进行综述,关注通信感知两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矛盾、带内全双工(IBFD)自干扰消除(SIC)、功放(PA)效率、电路性能对建模要求更高等硬件设计挑战。首先,总结、比较已有研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收发信机架构设计。然后,介绍、分析现有通信感知一体化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案、低峰均功率比(PAPR)波形与高性能PA设计、器件高精度建模方法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所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带内全双工 软件无线电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行器测控通信的天线孔径综合技术
4
作者 吴琦 王梓潼 +3 位作者 张栋梁 夏思雨 范文琪 陈逸隆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1039,共26页
先进飞行器测控通信需要实现遥测、遥控、通信、跟踪等多种功能,传统上一般由多个无线收发系统及分立天线单元构成,其体积、重量、成本和安装等方面与飞行器有限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线孔径综合使用单个多功能天线孔径实现多个专用天... 先进飞行器测控通信需要实现遥测、遥控、通信、跟踪等多种功能,传统上一般由多个无线收发系统及分立天线单元构成,其体积、重量、成本和安装等方面与飞行器有限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线孔径综合使用单个多功能天线孔径实现多个专用天线孔径的功能,大幅减少了天线孔径数量,显著缓解了飞行器平台上天线孔径布局压力,为提升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提供了全新手段.本文系统阐述了面向飞行器测控通信的天线孔径综合技术路线,着重介绍了面向多个分立天线单元进行综合的多频多极化天线技术、面向发射/接收天线综合的双工天线技术、面向多个天线综合于同一孔径的共孔径天线技术及面向同频天线阵列集成的耦合抑制技术.结合软件无线电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了软件无线电系统应用于飞行器测控通信系统的优势与可行性.最后,本文对飞行器测控通信的天线孔径综合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天线孔径综合技术在飞行器测控通信系统发展中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通信 天线孔径综合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U Radio和USRP的宽频带并行感知平台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楠 武明虎 +1 位作者 周先军 熊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79-3781,3789,共4页
针对当前宽带频谱感知机制在感知精度和感知效率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宽频带并行感知方法,通过将多个相邻子带灵活组合实现非等带宽信道的频谱感知,对多个子带进行并行检测实现对宽带频谱的高效感知。同时,利用GNU Radio... 针对当前宽带频谱感知机制在感知精度和感知效率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宽频带并行感知方法,通过将多个相邻子带灵活组合实现非等带宽信道的频谱感知,对多个子带进行并行检测实现对宽带频谱的高效感知。同时,利用GNU Radio和USRP软件无线电构建了宽频带感知平台,验证了该感知方法的性能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感知平台能够在较低SNR和较少感知时间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感知性能,适用于非等带宽多信道频谱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宽频带感知 滤波器组 软件无线电 硬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U Radio的230MHz多通道主站电台的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闫龙 王智海 祁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104,共5页
采用GNU Radio技术及与其配套的硬件前端USRP设计和实现了230 MHz软件无线电多通道主站电台。该主站电台在调制方式上与现有无线电台设备全面兼容,覆盖了整个电力系统230 MHz全双工频段,可以同时在多个频点以不同的速率和调制方式与不... 采用GNU Radio技术及与其配套的硬件前端USRP设计和实现了230 MHz软件无线电多通道主站电台。该主站电台在调制方式上与现有无线电台设备全面兼容,覆盖了整个电力系统230 MHz全双工频段,可以同时在多个频点以不同的速率和调制方式与不同制式的从站电台进行双工通信。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充分利用230 MHz无线频率资源,增加终端接入数量,提高通信系统组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有效降低维护和升级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U radio USRP 无线数传电台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URadio的频谱分析仪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金伟正 赵小月 +1 位作者 肖云 林漫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0,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SDR)平台GNURadio便携式频谱分析仪,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频谱分析仪由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射频前端、中频接收、ADC、混频器、抽取滤波、DSP、移动客户端显示、云端存储组成,采用HackRF One作为信号处理... 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SDR)平台GNURadio便携式频谱分析仪,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频谱分析仪由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射频前端、中频接收、ADC、混频器、抽取滤波、DSP、移动客户端显示、云端存储组成,采用HackRF One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的射频中频硬件平台。该分析仪具有频率分辨率可调、频带宽、便携性好、灵活性强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仪 软件无线电 频率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R应用的多核DSP低功耗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力 史少波 王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多核DSP已成为软件无线电技术(SDR)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通信系统中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对于功耗有严格要求,使得面向软件无线电应用的多核DSP低功耗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基带数字信号的处理特点,设计了基于数据和任务... 多核DSP已成为软件无线电技术(SDR)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通信系统中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对于功耗有严格要求,使得面向软件无线电应用的多核DSP低功耗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基带数字信号的处理特点,设计了基于数据和任务驱动门控时钟的特殊指令及相关硬件功能部件。多核DSP通过执行特殊指令调用时钟控制单元,适时开启和关闭DSP核,从而降低多核DSP的功耗。针对目标多核DSP的实验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多核DSP的平均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门控时钟 低功耗设计 多核DSP 软件无线电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鹊桥二号中继通信载荷任务分析与设计
9
作者 徐进 王秋平 +7 位作者 李耀 孙骥 陈岚 余晓川 汪海 田森 党晓康 王永塔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5,共15页
鹊桥二号是针对探月四期月球着陆任务所研制的月球中继卫星,支持月球探测任务实施,实现月球背面及极区多次任务及多器(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等)和地面站之间的中继通信等服务,其中中继通信载荷是鹊桥二号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部分... 鹊桥二号是针对探月四期月球着陆任务所研制的月球中继卫星,支持月球探测任务实施,实现月球背面及极区多次任务及多器(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等)和地面站之间的中继通信等服务,其中中继通信载荷是鹊桥二号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部分。针对中继通信载荷的任务特点、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说明。综合考虑通信体制、远距离链路传输、与多个探测器适配的兼容性以及工程实现性等约束条件,中继通信载荷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特点,开发了全数字化的前向调制、返向解调功能,结合软件在轨可更新的能力,实现了创新灵活的系统设计方案;识别了返向链路多目标大动态信号检测及跟踪关键技术,开发了相关软件算法,解决了信号在大动态/多目标环境下的检测及跟踪问题,达到了返向链路稳定建链的目的。鹊桥二号自2024年3月发射以来,中继通信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良好,可靠性高,为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服务,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鹊桥二号中继通信载荷在中国深空探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后续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未来国际合作业务等任务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桥二号 中继通信载荷 任务分析 方案设计 软件无线电 目标信号检测及跟踪 设计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R的快跳频通信系统方案及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成玉 廖聪慧 +1 位作者 熊航 杜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1-238,共8页
为解决现有快跳频通信系统依赖卫星授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快跳频方案。首先,采用真随机序列对调制信号执行跳频运算,并通过信道下变频、低通滤波和幅度峰值检测运算获得跳频表;其次,根据解跳后基带信号正交解调... 为解决现有快跳频通信系统依赖卫星授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快跳频方案。首先,采用真随机序列对调制信号执行跳频运算,并通过信道下变频、低通滤波和幅度峰值检测运算获得跳频表;其次,根据解跳后基带信号正交解调幅度峰峰值分布特性搜索精确起跳点;最后,对信号执行下变频并检查正交解调幅度峰峰值是否超过阈值,从而实现解跳。实验使用两台通用SDR设备,按照每个符号周期4跳的跳速,在有其他连续信号的实际信道中进行通信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通信 软件定义无线电 最小相位频移键控 解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均衡在PlutoSDR上的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翠翠 师振盛 +3 位作者 李一 张莹 范建存 张渭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0,共5页
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当今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款便携的零中频软件无线电平台PlutoSDR上开展的信道均衡研究,使得将贴合实际的通信系统引入实验教学成为可能。以无线通信中的信道均衡为研究内容,基于PlutoSDR软件无线... 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当今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款便携的零中频软件无线电平台PlutoSDR上开展的信道均衡研究,使得将贴合实际的通信系统引入实验教学成为可能。以无线通信中的信道均衡为研究内容,基于PlutoSDR软件无线电平台完成了LMS均衡算法和MMA均衡算法的具体实现;在2台PlutoSDR搭建的无线通信收发系统中对2种均衡算法做了验证和性能分析,通过星座图直观体现了信道均衡对减小码间串扰的有效性,误差向量幅度和误码率减小进一步表明了信道均衡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将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在PlutoSDR搭建的复杂通信系统中实现和应用,对于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信道均衡 Plutosdr 最小均方算法 多模算法 码间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R基站在网络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二朝 耿朋进 张慧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围绕SDR基站的特有技术特点、现有设备支持能力和部署中需注意的问题,针对运营商面临的网络发展环境和运营状况,提出了SDR基站的主要应用场景,并提出在市区、县城等场景中探索利用GL1800构建轻型态网络的思路。
关键词 sdr 多模 混合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7000和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
13
作者 朱文瑞 周华 董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158,共7页
由于传统无线电平台存在灵活性差、不可定制性以及干扰性差等不足,文中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基于ZYNQ-7000系列的主控芯片以及AD9361射频芯片的射频收发系统。该系统采用零中频结构,可支持的工作频率范围为70 MHz~6 GHz,支持的通道带宽范围... 由于传统无线电平台存在灵活性差、不可定制性以及干扰性差等不足,文中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基于ZYNQ-7000系列的主控芯片以及AD9361射频芯片的射频收发系统。该系统采用零中频结构,可支持的工作频率范围为70 MHz~6 GHz,支持的通道带宽范围为200 kHz~56 MHz,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在设计单元中,逻辑(PL)部分在FPGA上生成基带信号以及实现AD9361数据协议转换,总线部分利用AXI_Stream实现PL端流数据批量存储到PS端的DDR中。在验证单元中,通过使用频谱仪对射频输出信号的频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其符合混频原理。此外,通过测量PL端到PS端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一种自适应DMA传输速率调节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单次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传输速率,结果显示,数据传输速率与传输数据量呈正比关系,且维持在约312.5 Mb/s,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ZYNQ-7000 AD9361 射频通道 通信频点 AXI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SoC的Sub-6 GHz频段SDR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继业 谢辉 董哲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18,76,共6页
为实现5G高带宽信号的快速测试和复杂通信算法的快速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MPSoC的Sub-6 GHz频段软件无线电(SDR)测试实验平台。平台采用Xilinx ZYNQ UltraScale~+MPSoC和射频收发器ADRV9009搭建,两者通过JESD204B高速串行接口进行数据流... 为实现5G高带宽信号的快速测试和复杂通信算法的快速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MPSoC的Sub-6 GHz频段软件无线电(SDR)测试实验平台。平台采用Xilinx ZYNQ UltraScale~+MPSoC和射频收发器ADRV9009搭建,两者通过JESD204B高速串行接口进行数据流传输。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具备高可重构性和移植性,其中,硬件/PL逻辑部分负责射频信号到基带信号的转换与信号处理;软件部分依托Petalinux和Libiio的加持,可对测试系统进行全局控制。此外,该系统还拥有超宽调谐范围、可配置MIMO等优势,可作为5G SDR实验平台使用。经高带宽信号收发实验验证,该测试系统满足5G Sub-6 GHz信号收发链路要求,信道可靠性较高,在5G信号测试和算法原型验证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测试 单芯片集成多处理器片上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宽带收发器 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DR接收机信噪比的估计方法
15
作者 王展 李双勋 +1 位作者 程翥 薛鸿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3,99,共4页
研究了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信噪比估计问题。首先总结已有的理论,得到一种估计SDR接收机信噪比的方法,并着重分析了时钟抖动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以及如何由时钟的相位噪声得到时钟的抖动。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的估计SDR接收机信噪比的方法。... 研究了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信噪比估计问题。首先总结已有的理论,得到一种估计SDR接收机信噪比的方法,并着重分析了时钟抖动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以及如何由时钟的相位噪声得到时钟的抖动。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的估计SDR接收机信噪比的方法。文章最后通过实验给出实际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新的估计方法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定时抖动 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AI和Linux的快速实时无线电SDR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田红军 张延蕾 汪镭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43-248,共6页
随着通信标准的发展,针对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面临的越来越复杂的无线通信算法和有限的硬件性能、计算资源和SDR系统时延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实时性尤其是硬实时的实现可以优化计算资源管理,改善SDR系统的实时性能。采用在环快速开... 随着通信标准的发展,针对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面临的越来越复杂的无线通信算法和有限的硬件性能、计算资源和SDR系统时延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实时性尤其是硬实时的实现可以优化计算资源管理,改善SDR系统的实时性能。采用在环快速开发方法,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以Linux-RTAI为SDR平台,Matlab/Simulink/RTW为开发环境,借助通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外设(USRP2)设计了一个实时快速无线电原型系统。仿真测试表明所设计原型具有良好的硬实时性能和易扩展性,其模块化设计可以进行多种应用扩展,满足数据采集、雷达探测和动作控制等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无线电 实时 通用无线电外设 实时应用接口 LINUX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可编程微波辐射计设计
17
作者 时明辉 陆浩 +1 位作者 刘璟怡 王振占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40,188,共10页
针对传统微波辐射计集成度低、射频前端功能固化、可编程性局限在数字后端的问题,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技术设计并实现一款射频前端及数字处理后端均可编程的软件定义辐射计。可编程射频前端核心采用零中频... 针对传统微波辐射计集成度低、射频前端功能固化、可编程性局限在数字后端的问题,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技术设计并实现一款射频前端及数字处理后端均可编程的软件定义辐射计。可编程射频前端核心采用零中频架构的SDR平台,实现频段、带宽、增益等可配置。数字处理后端采用嵌入ARM的FPGA,对微波辐射信号进行实时FFT频谱处理和功率谱积分,支持对射频干扰的识别和剔除。该型辐射计覆盖L、S、C波段,积分时间500~1 000 ms内可调,在L波段经实验测试得到系统灵敏度为0.13 K。就国内而言,该软件定义辐射计率先实现了射频前端可编程,支持动态调节工作波段和参数,达成了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计 可编程 软件定义无线电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多核SDR的任务调度和分配算法
18
作者 徐力 史少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3-87,97,共6页
针对软件无线电(SDR)应用同步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一种非对称多核SDR的任务调度和分配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任务之间的通信时间和任务固定流水,保证任务调度和分配的通用性和并行性。利用整数线性规划(ILP)方法对任务调度和分配进行建模,... 针对软件无线电(SDR)应用同步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一种非对称多核SDR的任务调度和分配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任务之间的通信时间和任务固定流水,保证任务调度和分配的通用性和并行性。利用整数线性规划(ILP)方法对任务调度和分配进行建模,采用任务拆分方法优化调度和分配的结果,进一步提高任务调度和分配的执行效率。在目标SDR平台上实现IEEE 802.11a频偏估计处理的任务调度和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5.97%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吞吐量和3.03%的处理器核平均利用率,并减少34.31%的处理器核最长空闲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和分配 软件无线电 非对称多核处理器 整数线性规划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
19
作者 王小龙 黄永辉 +1 位作者 朱翔 张琬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4-1370,共7页
针对日趋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供应链全球化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多,芯片的硬件木马问题防不胜防,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的侧信道信号进行硬件木马检测的方法。通过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芯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外的电磁辐... 针对日趋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供应链全球化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多,芯片的硬件木马问题防不胜防,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的侧信道信号进行硬件木马检测的方法。通过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芯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外的电磁辐射信号,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频谱信息,利用机器学习分类判别加以区分有无硬件木马。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的电磁侧信道信息包含了检测硬件木马的所需信息,硬件木马检测的准确率可达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木马 软件无线电 电磁侧信道 信号处理 小波包变换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R平台的噪声聚合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鹏翔 任品毅 +1 位作者 杜清河 孙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6-529,550,共5页
噪声聚合物理层安全方案通过编码设计,结合反馈控制可以充分地挖掘无线链路中引入的固有噪声资源,恶化窃听者的信道质量,增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为了在实际系统中验证与评估该方案的性能,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并实现了融合噪声聚合... 噪声聚合物理层安全方案通过编码设计,结合反馈控制可以充分地挖掘无线链路中引入的固有噪声资源,恶化窃听者的信道质量,增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为了在实际系统中验证与评估该方案的性能,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并实现了融合噪声聚合抗窃听功能的发射机、接收机方案;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包含源节点、目的节点与窃听节点的抗窃听测试环境。以图像传输业务为测试案例,对误帧率、峰值信噪比等客观指标以及图像主观效果进行了评估。测试结果表明,合法接收端相比于窃听端在同一误帧率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信噪比增益;在同一信噪比条件下具有高峰值信噪比且清晰可辨的接收图像,验证了噪声聚合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无线物理层安全 噪声聚合 图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