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Haiqiang Chen Hang Cao +3 位作者 Xiangcheng Li Youming Sun Haibin Wan Tuanfa Q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190-198,共9页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signal from the source-destination(S-D) link is formulated as a highly correlated counterpart from the...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signal from the source-destination(S-D) link is formulated as a highly correlated counterpart from the relay-destination(R-D) link. A special XOR vector is defined using the correlated hard decision information blocks from two decoders and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the two decoders is derived by the log-likelihood ratio(LLR) associated with the XOR vector. Such the decoding schem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urbo-lik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where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is computed by the side information and the soft decoder outputs.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has a slight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traditional turbo-like algorithm(Taking the(255,175) EG-LDPC code as an example, it achieves about 0.1 dB performance gains aroundBLER=10^(-4)). Furthermore,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requires fewer computing operations per iteration and has faster convergence rate. For example, the average iteration of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is 33 at SNR=1.8 dB, which is about twice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turbo-like algorithm, when decoding the(961,721) QC-LDPC code. Therefore, the presented 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decoding solution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LATED sources ITERATIVE de-coding LDPC CODES RELAY 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
2
作者 温锦龙 师蔚 +1 位作者 胡定玉 廖爱华 《电子科技》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针对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方案存在信号采集效率低下、硬件逻辑复杂度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FPGA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在FPGA内部使用级联的高效解码滤波器对多通道PDM(Pulse... 针对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方案存在信号采集效率低下、硬件逻辑复杂度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FPGA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在FPGA内部使用级联的高效解码滤波器对多通道PDM(Pulse Density Modulation)音频信号流进行解码以减少硬件计算工作量。FPGA采集多通道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麦克风的PDM数据流进行位拼接并补码为有符号数,各帧数据包通过AXI4-Stream总线协议在各个级联滤波器中进行流水线操作,并行运行整个解码过程来简化硬件逻辑的复杂性。解码后的数据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进行千兆以太网传输来保证实时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数据解码延时小于200μs,硬件逻辑资源占用率小于60%,数据丢包率为0%,表明所提方案实时性高、稳定性强,可为基于FPGA的声学相机设计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声学相机 PDM音频解码 MEMS麦克风 声源定位 AXI4-Stream总线协议 千兆以太网 滤波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通信的数学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凯 张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共53页
自从1948年经典信息论诞生以来,在其指导下,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逼近了理论性能极限,例如信息熵H(U)、信道容量C=max_(p(x))I(X;Y)以及率失真函数R(D)=min_(p(x|x):Ed(x,x)≤D)I(X;X)。长期以来,由于经典信息论只研究语法信息,限制了通信... 自从1948年经典信息论诞生以来,在其指导下,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逼近了理论性能极限,例如信息熵H(U)、信道容量C=max_(p(x))I(X;Y)以及率失真函数R(D)=min_(p(x|x):Ed(x,x)≤D)I(X;X)。长期以来,由于经典信息论只研究语法信息,限制了通信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研究语义信息处理与传输的通信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语义通信开辟了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但还缺乏一般性的数学指导理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构建了语义信息论的理论框架,对语义信息的度量体系与语义通信的理论极限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各类信源的数据特征,以及各种下游任务的需求,总结归纳出语义信息的普遍属性——同义性。由此指出语义信息是语法信息的上级概念,是许多等效或相似语法信息的抽象特征,表征隐藏在数据或消息背后的含义或内容。将语义信息与语法信息之间的关系命名为同义映射,这是一种“一对多”映射,即一个语义符号可以由许多不同的语法符号表示。基于同义映射f这一核心概念,引入语义熵H_(s)(U)作为语义信息的基本度量指标,表示为信源概率分布与同义映射的泛函。在此基础上,引入上/下语义互信息I^(s)(X;Y)(I_(s)(X;Y)),语义信道容量C_(s)=max_(f_(xy))max_(p_((x)))I^(s)(X;Y)以及语义率失真函数R_(s)(D)=min_({f_(x),f_(x)})min_(p(x|x):Ed_(s)(x,x)≤D)I_(s)(X;X),从而构建了完整的语义信息度量体系。这些语义信息度量是经典信息度量的自然延伸,都由同义映射约束,如果采用“一对一”映射,则可以退化为传统的信息度量。由此可见,语义信息度量体系包含语法信息度量,前者与后者具有兼容性。其次,证明了3个重要的语义编码定理,以揭示语义通信的性能优势。基于同义映射,引入新的数学工具——语义渐近均分(AEP),详细探讨了同义典型序列的数学性质,并应用随机编码和同义典型序列译码/编码,证明了语义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语义信道编码定理和语义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类似于经典信息论,这些基本编码定理也都是存在性定理,但它们指出了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在语义信息论中起着关键作用。由同义映射和这些基本编码定理可以推断,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优于经典通信系统,即语义熵小于信息熵H_(s)(U)≤H(U),语义信道容量大于经典信道容量C_(s)≥C,以及语义率失真函数小于经典率失真函数R_(s)(D)≤R(D)。最后,讨论了连续条件下的语义信息度量。此时,同义映射转换为连续随机变量分布区间的划分方式。相应地,划分后的子区间被命名为同义区间,其平均长度定义为同义长度S。特别是对于限带高斯信道,得到了一个新的信道容量公式C_(s)=B log[S^(4)(1+P/N_(0)B)],其中,平均同义长度S表征了信息的辨识能力。这一容量公式是经典信道容量的重要扩展,当S=1时,该公式退化为著名的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综上所述,语义信息论依据同义映射这一语义信息的本质特征,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体系,引入新的数学工具,证明了语义编码的基本定理,论证了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揭示了未来语义通信的巨大性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映射 语义熵 上/下语义互信息 语义信道容量 语义失真 语义率失真函数 语义典型序列 同义典型序列 同义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中Polar码的编译码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洁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优化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实现复杂度和信息传输速度,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Polar码逐渐受到了关注与研究,并产生了诸多行业标准以及研究成果。近年来,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发展与优化促进了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普及,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应... 为了优化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实现复杂度和信息传输速度,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Polar码逐渐受到了关注与研究,并产生了诸多行业标准以及研究成果。近年来,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发展与优化促进了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普及,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应用也推动了底层编译码技术的进一步更新。文中通过回顾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研究历史,总结了第五代通信中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当前编译码理论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未来通信技术中底层编译码理论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Polar码 编码理论 译码算法 香农极限 计算复杂度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信源编译码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小凤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信源编译码技术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应用方法灵活等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引入MATLAB软件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仿真和性能分析,在信源编译码技...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信源编译码技术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应用方法灵活等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引入MATLAB软件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仿真和性能分析,在信源编译码技术教学中应用MATLAB软件演示了两种主要的信源编译码方法——脉冲编码调制和增量调制的程序和波形,提高了教学直观性及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对信源编译码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信源编译码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晰度电视芯片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异步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维东 姚庆栋 虞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6,共5页
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流采用了MPEG 2系统层标准ISO/IEC 13818 1。阐述了高清晰度电视 (HDTV)传送流中时间信息码在视频和音频同步中的作用 ,分析了信源解码器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原理。就实际芯片中系统时钟的恢复、视频和音频的跳帧等机... 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流采用了MPEG 2系统层标准ISO/IEC 13818 1。阐述了高清晰度电视 (HDTV)传送流中时间信息码在视频和音频同步中的作用 ,分析了信源解码器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原理。就实际芯片中系统时钟的恢复、视频和音频的跳帧等机制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一种非锁相异步全数字视音频同步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直接置数法恢复系统时钟 ,滞后跳帧法实现视频与系统时钟的同步 ,数字锁相法控制音频与系统时钟同步。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 高清晰度电视 信源解码 视频同步 音频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语音信源编解码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红军 钟子发 陈润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依据GSM协议,介绍了GSM系统所采用的语音信源RPE-LTP(规则码激励长期预测)编码技术,详细阐述了相应的信源解码模型和解码算法,并在工程实现中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测试,验证了解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GSM 移动通信 语音编解码 信源编解码技术 RPE-LTP 算法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林连魁 王群生 张建民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的分类及组成,并着重介绍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关键词 数字视频广播 综合解码接收机 信道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流的可靠传输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训威 张平 王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1,共7页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信源冗余信息的信道译码器可以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本文所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为适合语音传输的卷积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 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信道编码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鄢懿 张灿 +2 位作者 郭振永 高绍帅 陈德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53-2559,共7页
该文针对深空通信、移动通信等资源受限网络中的信息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传输,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端通过混沌映射1控制在算术码内嵌入多个禁用符号,将信道编码检错与密码... 该文针对深空通信、移动通信等资源受限网络中的信息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传输,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端通过混沌映射1控制在算术码内嵌入多个禁用符号,将信道编码检错与密码流的扰乱相结合;同时,通过混沌映射2控制信源符号的算术编码,将信源编码与信息安全相结合,实现了联合信源信道与信息安全编译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现有的同类算法相比,当误包率为10^(-3)时,改善编译码性能0.4 dB,同时增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编译码 算术码 禁用符号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便携型彩色液晶电视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强华 朱韶伟 黄昌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在分析研究液晶电视的调谐器、中频放大电路、音视频解码电路、液晶行列驱动电路、液晶屏和电源等部分的基础上,对其核心部分液晶显示器升压电路、调谐电压电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视频解码电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提出了驱动电压转换以... 在分析研究液晶电视的调谐器、中频放大电路、音视频解码电路、液晶行列驱动电路、液晶屏和电源等部分的基础上,对其核心部分液晶显示器升压电路、调谐电压电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视频解码电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提出了驱动电压转换以及NTSC制改为PAL制的改制方法。用TFT液晶屏作显示器,同时为了与液晶显示器重量轻、耗电少的优势相配合,在电源的选择上,抛弃传统的变压器降压方式,采用开关电源供电,降低了功耗,体积和重量大大地减小,研制出一台具有较高收视性能的彩色液晶电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电视 TFT液晶屏 背光源 视频解码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SE译码思想的PCMA信号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健 巩克现 彭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在软输出逐幸存路径处理(SOVA-PS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HASE译码思想的载波成对复用多址(PCMA)信号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对SOVA-PSP软输出的结果进行可靠性排序,对于排序中可靠性较低的混合符号进行信号重构,通过重构信号和接收信... 在软输出逐幸存路径处理(SOVA-PS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HASE译码思想的载波成对复用多址(PCMA)信号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对SOVA-PSP软输出的结果进行可靠性排序,对于排序中可靠性较低的混合符号进行信号重构,通过重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欧式距离对比纠正其中的错误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SOVA-PSP算法相比,性能有2 dB左右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载波多址 逐幸存路径处理 CHASE译码 单通道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HDTV有线接收机顶盒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国澄明 周阳 +3 位作者 董博 何晓成 陈强 刘强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44,共4页
研究与实现了需要在新一代HDTV有线接收机顶盒平台上运行的软件系统。介绍了STLite/OS20实时操作系统和机顶盒软件架构,着重阐述了前端控制、节目管理和DVI接口等应用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 高清晰度电视 信源解码器 机顶盒 DVI接口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结构的信源信道联合解码及其简化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琳 吴镇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27-2431,共5页
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算法中的迭代信道解码需要进行比特似然值和概率值转换,以及联乘、累加运算,增加了信道解码的计算复杂度,该文针对这一问题,直接利用信道解码的比特硬判决值和参数的先验概率,估计比特的外信息,用于迭代信道解码。基于... 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算法中的迭代信道解码需要进行比特似然值和概率值转换,以及联乘、累加运算,增加了信道解码的计算复杂度,该文针对这一问题,直接利用信道解码的比特硬判决值和参数的先验概率,估计比特的外信息,用于迭代信道解码。基于高斯-马尔可夫信源参数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简化算法大大降低了迭代信道解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与独立解码算法相比,简化的联合解码算法明显改善了接收参数的信噪比,同时不会明显降低原迭代结构解码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信道联合解码 迭代信道解码 简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M的信源—信道迭代联合译码 被引量:4
15
作者 殷玮玮 吴乐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65,72,共6页
提出一种在接收端利用Turbo译码软输出,结合HMM(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Baum-Welch重估算法获取信源模型参数并进行信源—信道迭代联合译码的算法。通过含噪接收序列信道译码后的软输出对信源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将迭代估计获得的信源精确... 提出一种在接收端利用Turbo译码软输出,结合HMM(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Baum-Welch重估算法获取信源模型参数并进行信源—信道迭代联合译码的算法。通过含噪接收序列信道译码后的软输出对信源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将迭代估计获得的信源精确概率结构和信道译码结合进行信源—信道联合迭代译码。同时从信息论角度提出用鉴别信息来度量估计获得的信源模型参数的精度,以及确定迭代估计终止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信道迭代联合译码 隐马尔可夫模型 TURBO码 Baum-Welch算法 鉴别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信源信道联合迭代解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粤 余松煜 +1 位作者 张彦昕 王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87-14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迭代解变长码(VLC)和低密度校验码(LDPC)的解码器.该系统主要由两个软输入和软输出(SISO)的模块组成,能利用VLC码字结构和马尔可夫信源之间的相关性来纠正误码.由于联合解码算法降低了误码率,使得LDPC的迭代次数大大... 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迭代解变长码(VLC)和低密度校验码(LDPC)的解码器.该系统主要由两个软输入和软输出(SISO)的模块组成,能利用VLC码字结构和马尔可夫信源之间的相关性来纠正误码.由于联合解码算法降低了误码率,使得LDPC的迭代次数大大减少,补偿了联合解码过程中所需要的联合信源信道变长码解码器(JVLD)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联合迭代解码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解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解码 一阶马尔可夫 变长码 低密度校验码 迭代解码 白高斯噪声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DEM译码的16 bit高性能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振邦 居水荣 +1 位作者 刘马良 戈益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并完成了整体版图设计。该DAC核心部分芯片面积仅为2. 2 mm^2。采用0. 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该DAC的加工和性能参数测试。在1 GHz采样率和100 MHz输入信号频率条件下,该DA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约为67 dB,三阶互调失真约为76 dB,整体性能优于目前同类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器(DAC) 分段电流舵 电流源匹配 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冗余量分配方案和可变参数估计准则的GSM EFR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琳 吴镇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17-2621,共5页
该文利用GSM EFR(Enhanced Full Rate)语音编码参数的冗余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迭代结构和参数估计的联合解码算法框架;针对GSM EFR编码参数由非等概分布和帧间相关性提供的冗余量,本文提出了联合解码算法中两类冗余信息在信道解码,... 该文利用GSM EFR(Enhanced Full Rate)语音编码参数的冗余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迭代结构和参数估计的联合解码算法框架;针对GSM EFR编码参数由非等概分布和帧间相关性提供的冗余量,本文提出了联合解码算法中两类冗余信息在信道解码,信源解码的分配方案。同时针对不同语音编码参数的特性,引入不同的估计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显著提高了GSM EFR参数接收性能,提高了解码语音信噪比,改善了接收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信道联合解码 冗余信息 迭代 分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估计和迭代结构的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琳 吴镇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该文对基于均方MS(Mean Square)误差最小准则估计的软输入信源解码和基于信源参数特性及迭代结构的维特比解码两种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算法进行分析,分别给出系统性能提高的影响因子,同时与信源信道独立解码算法相比较,并推导了联合算法中... 该文对基于均方MS(Mean Square)误差最小准则估计的软输入信源解码和基于信源参数特性及迭代结构的维特比解码两种信源信道联合解码算法进行分析,分别给出系统性能提高的影响因子,同时与信源信道独立解码算法相比较,并推导了联合算法中的接收参数信噪比的提高幅度以及比特误码率的上限值,证明了联合解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解码 参数信噪比 误码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多元LDPC联合译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旦峰 王诗力 周相超 《电子科技》 2013年第8期4-6,共3页
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信源估计,对基于多进制LDPC码的联合信源信道译码算法展开研究。该算法通过对传统的多进制LDPC译码算法的改进,在迭代过程中加入通过估计算法得到的信源冗余,校正了迭代软信息,提高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 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信源估计,对基于多进制LDPC码的联合信源信道译码算法展开研究。该算法通过对传统的多进制LDPC译码算法的改进,在迭代过程中加入通过估计算法得到的信源冗余,校正了迭代软信息,提高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中,改进算法相比传统译码算法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科夫模型 多进制LDPC码 信源信道联合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