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算法对舍饲和放养牦牛的鉴别研究
1
作者 刘文艳 项洋 +2 位作者 卞希慧 吉泽宇 闫忠心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保护牦牛肉在市场中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研究以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对不同饲养模式的牦牛肉样品在全波近红外Whole-NIR(400~2 500 nm)光谱范围内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oft Indepen... 为保护牦牛肉在市场中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研究以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对不同饲养模式的牦牛肉样品在全波近红外Whole-NIR(400~2 500 nm)光谱范围内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ies, SIMCA)建立模型来判别牦牛肉舍饲和放养来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Whole-NIR(400~2 500 nm)光谱范围内原始光谱差异不明显,当因子数为5时预测误差平方加和(PRESS)趋于平稳,最终无限趋近于0,NIR结合SIMCA模式识别方法得到Q-T2分布图,类与类之间界限明显,能够将牦牛肉样品按照不同饲养模式分开聚类,模型性能优良,预测准确率高达100%。综上所述,利用NIR结合SIMCA可实现对不同饲养模式牦牛肉真实性进行鉴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近红外光谱 软独立建模分类 饲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CA模式识别方法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茶叶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2
作者 陈全胜 赵杰文 +1 位作者 张海东 刘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6-189,共4页
茶叶快速准确识别方法研究是当前茶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模式识别方法对茶叶进行识别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选取6500~5300cm-1波长范围内的光谱,通过标准归一化(SNV)预处理后,利用SIMCA的... 茶叶快速准确识别方法研究是当前茶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模式识别方法对茶叶进行识别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选取6500~5300cm-1波长范围内的光谱,通过标准归一化(SNV)预处理后,利用SIMCA的模式识别方法分别为龙井、碧螺春、祁红和铁观音等四类茶叶建立了类模型。主成分数分别为4、5、2和3时,类模型对未知样本的识别效果最佳。在α=5%的显著性水平下,四类模型的对未知茶叶样本的识别率分别是90%、80%、100%和100%,拒绝率全是100%。本论文为快速准确识别茶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近红外光谱 simca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CA模型的纸浆种类近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雪云 熊智新 胡慕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4,共5页
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与SIMCA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鉴别纸浆种类的方法。收集了桉木浆、麦草浆(漂白与未漂白)、棉浆、湿地松浆等4种纸浆共90个样品,抄成不同定量纸样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其中部分桉木浆添加化学助剂。选择60个样品作为训... 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与SIMCA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鉴别纸浆种类的方法。收集了桉木浆、麦草浆(漂白与未漂白)、棉浆、湿地松浆等4种纸浆共90个样品,抄成不同定量纸样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其中部分桉木浆添加化学助剂。选择60个样品作为训练集建立SIMCA类模型,剩余30个样品用于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完全正确识别各类纸浆,且不受抄纸定量和添加化学助剂因素的影响,为快速无损鉴别纸浆种类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simca 纸浆种类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FTIR结合SIMCA识别不同种类原料米酿造的黄酒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桂东 毛健 +2 位作者 姬中伟 傅健伟 邹慧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5-288,共4页
利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技术采集黄酒的红外光谱图,利用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法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以期将黄酒按照原料米的种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选取波数975~1165cm-1和1250~1500cm-1作为特征向量,进行Savi... 利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技术采集黄酒的红外光谱图,利用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法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以期将黄酒按照原料米的种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选取波数975~1165cm-1和1250~1500cm-1作为特征向量,进行Savitzky-Golay 9点平滑、自动基线校正和标准矢量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以大米品种为分类标准的SIMCA识别模型,在5%显著水平下,识别率达100%,除糯米黄酒的拒绝率为75%外,其余黄酒的拒绝率均达100%。表明大米品种对黄酒的最终品质有影响,而SIMCA模式识别能恰当地反应这种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稻米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软独立模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对不同产地枸杞溯源模型的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雷建刚 刘敦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枸杞溯源模型,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溯源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在950~1650nm波长范围内,原始光谱经二阶导数、五点平滑以及矢量归一化处理后,在波长1135、1175、1235、1335、139...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枸杞溯源模型,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溯源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在950~1650nm波长范围内,原始光谱经二阶导数、五点平滑以及矢量归一化处理后,在波长1135、1175、1235、1335、1395、1535nm处,均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新疆、中宁、甘肃、青海、南梁、惠农、固原和内蒙的8个产地模型的主成分数分别为3时,采用SIMCA法建立的枸杞溯源模型最好;在10%显著水平下,建立的8个产地模型中,固原模型最好,惠农模型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枸杞 产地溯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BP神经网络对‘黑珍珠’鲜食玉米产地的区分和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洪江 郝曦煜 +7 位作者 高铭 于有强 杨书恒 刘士伟 马喜山 王文鑫 段盛林 王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9-245,共7页
以‘黑珍珠’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分别测定了黑龙江、陕西两大产区共计200个鲜食玉米样品的气味传感器响应值原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以‘黑珍珠’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分别测定了黑龙江、陕西两大产区共计200个鲜食玉米样品的气味传感器响应值原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DFA)对不同产地鲜食玉米的挥发性风味进行了区分,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class analogy,SIMCA)建立了黑龙江‘黑珍珠’鲜食玉米的判定模型,并通过Pytorch软件建立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进行鉴别区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的挥发性风味虽有相似之处但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SIMCA模型可实现对未知样品是否来自黑龙江产区的有效识别(正确率为97%),BP神经网络模型则可对未知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样品进行产地预测及鉴别,平均正确率达99.44%。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的区分和识别‘黑珍珠’鲜食玉米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软独立建模 BP神经网络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样品类型的模式识别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颖荣 许育鹏 +1 位作者 杨海鹰 王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研究了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汽油单体烃的气相色谱分析中单体烃定性库的自动选择问题。通过提取汽油单体烃谱图中的29个组分及其含量信息作为特征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工艺得到的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直馏汽油、重整汽油和... 研究了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汽油单体烃的气相色谱分析中单体烃定性库的自动选择问题。通过提取汽油单体烃谱图中的29个组分及其含量信息作为特征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工艺得到的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直馏汽油、重整汽油和烷基化汽油进行分类,结合相似分析方法(即SIMCA方法)建立了各类汽油样本的类模型,借助这些类模型可以实现对未知样本的类型判别。所提出的识别方法可方便快速地判别待分析样品所属的汽油类别,并据此推荐适合该样品的定性模型库,从而实现汽油单体烃的快速、自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烃 汽油 模式识别 sim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沙棘籽油鉴伪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宗朋 王健 +6 位作者 张晓磊 张英 饶静 王淑军 李晨悦 张宏兵 宋全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市场上沙棘籽油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沙棘籽油快速鉴伪的方法.采用234份沙棘籽油、其他植物油、掺假沙棘籽油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支持向量机法(... 针对市场上沙棘籽油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沙棘籽油快速鉴伪的方法.采用234份沙棘籽油、其他植物油、掺假沙棘籽油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支持向量机法(SVM)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在4000~6000 cm-1波段范围内分别建立这3类油的判别模型,并用117份独立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建模方法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其中SVM在训练和验证过程中均得到100%的正确率,判别效果最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识别纯沙棘籽油和区分沙棘籽油掺假类别具有实用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沙棘籽油鉴伪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真伪鉴别 近红外透反射光谱 簇类独立软模式 偏最小二乘判别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鉴别滇南小耳猪和DLY商品猪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伟 杨秀娟 +5 位作者 张曦 曹志勇 邓君明 甘文斌 高映红 陶琳丽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对滇南小耳猪和DLY商品猪的整块、匀质肉糜、烘干粉、冻干粉的光谱建模分析,进行品种鉴别,并筛选出最优的光谱建模方法。采集4 300~11 000 cm-1范围内53头滇...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对滇南小耳猪和DLY商品猪的整块、匀质肉糜、烘干粉、冻干粉的光谱建模分析,进行品种鉴别,并筛选出最优的光谱建模方法。采集4 300~11 000 cm-1范围内53头滇南小耳猪、58头DLY商品猪背最长肌整块、匀质肉糜、烘干粉、冻干粉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原始光谱、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变量标准化、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应用簇类独立软模式方法建立品种鉴别模型。其中80个样品作为校正集,余下31个样品作为验证集。结果表明:DLY商品猪和滇南小耳猪整块肉光谱模型对验证集DLY商品猪识别率为100%,拒绝率为0%,对验证集滇南小耳猪识别率为100%,拒绝率50%,效果不理想;匀质肉糜光谱模型对验证集DLY商品猪识别率为100%,拒绝率为0%,对验证集滇南小耳猪识别率为100%,拒绝率0%,效果不理想;烘干粉、冻干粉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鉴别效果较好,验证集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为100%。综上,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别DLY商品猪和滇南小耳猪两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近红外光谱 簇类独立软模式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实时近红外光谱研究核壳乳液聚合过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文骥 袁洪福 +1 位作者 邱藤 李效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3-1299,共7页
将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单体以不同的聚合方式制备核壳乳液和共聚乳液,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了对乳液反应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通过对近红外光谱的谱带归属和主成分分析,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乳液聚合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 将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单体以不同的聚合方式制备核壳乳液和共聚乳液,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了对乳液反应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通过对近红外光谱的谱带归属和主成分分析,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乳液聚合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判断反向核壳乳液核壳翻转的拐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定性判别模型,得到了很好的判别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核壳乳液聚合过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乳液 近红外光谱 谱带归属 主成分分析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酿造用大米品种的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桂东 毛健 +2 位作者 姬中伟 傅健伟 邹慧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84-287,共4页
以黄酒酿造用大米(粳米、糯米、籼米)为对象,运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与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相结合的方法,对粳米、糯米、籼米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以1000~1750cm-1为特征波长,经Savitzky... 以黄酒酿造用大米(粳米、糯米、籼米)为对象,运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与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相结合的方法,对粳米、糯米、籼米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以1000~1750cm-1为特征波长,经Savitzky-Golay平滑、自动基线校正及标准矢量归一化(SNV)预处理后,采用交互留一验证法建立的3种大米的SIMCA识别模型,在α=0.05显著水平下,对预测集样本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可达100%。表明DR-FTIR与SIMCA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成为黄酒酿造用大米品种模式识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大米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软独立模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模式识别方法在大鼠高脂血症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琪 王广基 +4 位作者 杜宇 相秉仁 邓海山 阿基业 马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在分析大鼠高脂血症代谢组学实验数据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以GC/MS为技术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大鼠高脂血症的发病过程,并对图谱进行分析,将分离得到内源性代谢... 目的:探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在分析大鼠高脂血症代谢组学实验数据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以GC/MS为技术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大鼠高脂血症的发病过程,并对图谱进行分析,将分离得到内源性代谢物,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非线性映射(NLM)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IMCA和NLM在样本分类的效果上优于PCA,且NLM可表现出样本的经时变化规律;而PCA和SIMCA能更好地解释与疾病相关的内源性代谢物的信息,3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可以互相印证和补充。结论: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可以运用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更可靠和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高脂血症 主成分分析 软独立建模分类法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药的近红外鉴别和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长滨 牛畅炜 +2 位作者 苏丽 吴圣江 孙宪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75-181,共7页
为快速分类鉴别不同产地山药,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对山东、河北、湖北、河南、江西的山药进行产地鉴别和... 为快速分类鉴别不同产地山药,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对山东、河北、湖北、河南、江西的山药进行产地鉴别和差异分析,并且比对不同产地山药中K、Ca、Mg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始谱图经过一阶导数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对山药地区聚类判别和SIMCA判别的准确率均为100%,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山药产地的快速鉴别。不同产地山药中K、Ca、Mg元素的测定结果显示,K元素含量为1872.59μg/g~3703.28μg/g,Ca元素含量为209.89μg/g~334.88μg/g,Mg元素含量为215.80μg/g~343.22μg/g,加标回收率为96.26%~98.89%,相对标准偏差为1.35%~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近红外光谱 定性分析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模式识别方法在豆酱近红外光谱鉴别中的应用
14
作者 汪雪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1,共4页
为建立快速鉴别豆酱品质的适用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四类豆酱样本,分别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相似分析法(SIM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定性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豆酱类别的... 为建立快速鉴别豆酱品质的适用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四类豆酱样本,分别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相似分析法(SIM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定性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豆酱类别的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识别方法的校正集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9.10%、98.20%、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4.55%、89.09%、90.91%。综合比较3种不同的识别算法,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效果都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豆酱的快速准确分类和鉴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豆酱 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 相似分析法(simca)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味指纹图谱的玛咖品质快速鉴定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党艳婷 苑鹏 +7 位作者 夏凯 韩晓峰 刘士伟 赵可心 周文萱 温霖 李爱民 段胜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1-297,共7页
以玛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子鼻分别测定24个产区36个玛咖样品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和气味传感器的响应值原始数据。基于玛咖样品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和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 以玛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子鼻分别测定24个产区36个玛咖样品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和气味传感器的响应值原始数据。基于玛咖样品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和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class analogy,SIMCA)算法建立玛咖品质快速鉴定模型。结果表明:T30/1、P30/1、P30/2三根传感器与芥子油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3根传感器建立的SIMCA模型可以将不同玛咖样品分为3个等级:一等品(芥子油苷含量≥10 mg/g)、二等品(5 mg/g≤芥子油苷含量<10 mg/g)、三等品(芥子油苷含量<5 mg/g)。运用电子鼻气味检测数据结合SIMCA模型可以快速鉴别玛咖的等级,还可推测出所测样品中芥子油苷的含量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芥子油苷 品质 电子鼻 气味指纹图谱 软独立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家畜乳氨基酸特征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惠茹 郭军 +3 位作者 古斯愣图 王越男 张春华 孙海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40,共8页
采集荷斯坦牛(牛)、蒙古马(马)、双峰驼、山羊、水牛和牦牛6种家畜乳代表性样品55份,测定18种氨基酸,进行传统描述性统计、营养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家畜乳氨基酸绝对含量(mg/g)差异极显著(P<0.01)。总氨基酸是联合国粮农... 采集荷斯坦牛(牛)、蒙古马(马)、双峰驼、山羊、水牛和牦牛6种家畜乳代表性样品55份,测定18种氨基酸,进行传统描述性统计、营养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家畜乳氨基酸绝对含量(mg/g)差异极显著(P<0.01)。总氨基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人乳数据的1.7~5.4倍,其中牦牛和水牛最高,山羊和骆驼次之,牛次低,马的最低。氨基酸百分含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6种乳样在三维空间自然聚类中符合物种远近,牛、牦牛、水牛和山羊4种牛科聚类同一个相区,而驼乳和马乳远远分布另外2个相区,人乳与马乳最接近。人乳色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在家畜乳中相对不足;山羊色氨酸含量最接近人乳。家畜乳及人乳间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模式差异极显著(P<0.01),6种家畜乳PCA相对集中,而人乳游离较远,说明人乳EAA模式与动物差异大;山羊和马乳与人乳相对最接近。以家畜乳氨基酸百分含量数据建立软独立建模分类物种判别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2.76%;外部验证错误出现在牛科动物乳判别中;人乳与6种家畜乳都不符合,再次说明人乳氨基酸与动物的差异很大。化学计量学聚类分析比传统描述性统计和营养学评价更能直观全息地呈现乳的氨基酸整体特征,研究可为评价乳品营养和真实性提供创新策略、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乳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软独立建模分类 真实性 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技术在真假伊力老陈酒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巴特尔达赖 王锡昌 +2 位作者 吴娜 李莉 刘新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0-293,共4页
通过电子舌技术对真假两种伊力老陈酒10年进行分析,并结合判别因子分析和软独立建模分析建立了真假酒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判别因子分析模型和软独立建模模型均能够准确识别未知样品中的真假伊力老陈酒10年,识别正确率达到了100%,电子... 通过电子舌技术对真假两种伊力老陈酒10年进行分析,并结合判别因子分析和软独立建模分析建立了真假酒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判别因子分析模型和软独立建模模型均能够准确识别未知样品中的真假伊力老陈酒10年,识别正确率达到了100%,电子舌技术可用于伊力老陈酒10年真假酒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力老陈酒 电子舌 判别因子分析 软独立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鸡蛋产地溯源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鹏 宋海燕 +2 位作者 杨威 张志勇 韩小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7-231,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无损地追溯鸡蛋的不同产地,借助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主成分析结合PLS-DA判别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鸡蛋的溯源模型。利用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多... 为了快速、准确、无损地追溯鸡蛋的不同产地,借助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主成分析结合PLS-DA判别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鸡蛋的溯源模型。利用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SG(3点)平滑处理结果最好;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鸡蛋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当主成分数为3时,建立的SIMCA溯源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0.05时,4个地区(朔州、吕梁、太谷、运城)验证集的识别率均为100%,其中吕梁和运城地区的拒绝率为100%,朔州和太谷地区的拒绝率为98.6%。说明SIMCA模式建立的模型基本能够判别鸡蛋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 simca) 产地溯源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舌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麦氏弧菌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春艳 窦文超 +3 位作者 田师一 王珍英 楼芳芳 赵广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5-170,共6页
探索仿生传感器——智舌在麦氏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可行性,以期构建一种新型的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用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11种致病性弧菌的液体培养物进行区分,以确定该法能否将11种致病性弧菌区分开及其所需的最短培养... 探索仿生传感器——智舌在麦氏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可行性,以期构建一种新型的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用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11种致病性弧菌的液体培养物进行区分,以确定该法能否将11种致病性弧菌区分开及其所需的最短培养时间,并确定针对被测物的适宜电极和频率段组合;然后用智舌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法构建麦氏弧菌的判别模型,并对判别模型进行回判及验证,根据判别准确率确定最佳判别模型,从而探索智舌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法能否用来建立快速检测麦氏弧菌的数据库。结果显示:当弧菌在其特异性培养基中培养7h后,智舌能很好地将11种致病性弧菌区分开;6种电极与其频率段组合下的判别模型对所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均达到了100%。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麦氏弧菌的快速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舌 麦氏弧菌 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地理标志羊肉真实性鉴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婧 李莹莹 +4 位作者 姜锐 张晨 张顺亮 郭文萍 王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65-370,共6页
探究一种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结合单分类建模策略的地理标志羊肉真实性鉴别技术。结果表明,盐池滩羊、巴里坤哈萨克羊、苏尼特羊3种地理标志羊肉中矿物元素含量均具有指纹特征。采用单分类建模策略,只需收集真实样本集建模,即可在多种欺诈... 探究一种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结合单分类建模策略的地理标志羊肉真实性鉴别技术。结果表明,盐池滩羊、巴里坤哈萨克羊、苏尼特羊3种地理标志羊肉中矿物元素含量均具有指纹特征。采用单分类建模策略,只需收集真实样本集建模,即可在多种欺诈样本中鉴别真实样本。基于3种地理标志羊肉样本分别建立的类类比软独立建模(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模型性能优良,对测试样本的鉴别准确率达到100%。因此,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结合单分类建模(SIMCA)的真实性鉴别技术在地理标志羊肉真实性鉴别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羊肉 矿物元素 单分类建模 类类比软独立建模 真实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