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S临界胶束浓度调控BiOBr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头孢拉定研究
1
作者 陈雪 王夏伟 +4 位作者 吴义婷 黎敬芝 黄应平 李易 李瑞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为模板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胶束浓度条件下的BiOBr光催化剂(SBr-1、SBr-2、SBr-3、SBr-4).通过XRD、SEM、BET表征BiOBr晶体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在SDS为临界胶束浓度(8.0...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为模板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胶束浓度条件下的BiOBr光催化剂(SBr-1、SBr-2、SBr-3、SBr-4).通过XRD、SEM、BET表征BiOBr晶体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在SDS为临界胶束浓度(8.0×10^(-3)mol/L)时制备的SBr-2具有较好的结晶度、特殊的形貌和最大的比表面积;运用UV-vis DRS吸收光谱、PL光谱、EIS电化学抗阻谱等表征BiOBr光电特性,结果证明SBr-2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在可见光照射(λ≥420 nm)下,选用头孢拉定(cefradine,CFD)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Br-2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150 min内降解率达到98%.此外,通过自由基捕获试验,发现该光催化过程超氧自由基和空穴为主要活性物种.本研究为表面活性剂调控改善BiOBr结构、形貌和晶相提升其光催化活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胶束浓度 BiOBr 头孢拉定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和SDS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茂 辛公明 李德祥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水合物法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CO_(2))具有储气量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但生成CO_(2)水合物(简称“水合物”)的诱导时间长、生成速率缓慢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为促进水合物的生成,采用恒容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锌(ZnO)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水... 水合物法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CO_(2))具有储气量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但生成CO_(2)水合物(简称“水合物”)的诱导时间长、生成速率缓慢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为促进水合物的生成,采用恒容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锌(ZnO)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增大初始压力和引入机械搅拌可以促进水合物生成,并且单独添加纳米ZnO或SDS均能显著缩短诱导时间。其中,在ZnO质量分数为0.06%和275.65 K的条件下,确定了初始压力和搅拌速率的最优值分别为4.5 MPa和500 r/min。在3.5 MPa、275.65 K和300 r/min的条件下,加入质量分数为0.10%、粒径为50 nm的纳米ZnO(ZnO-50)体系的诱导时间为41.6 min,较纯水体系的诱导时间(487.4 min)缩短了91.5%。体系中ZnO-50的质量分数为0.06%时,气体消耗总量为0.903 mol,较纯水体系的气体消耗总量(0.444 mol)提高了103.4%。提高SDS的质量分数对气体消耗总量的促进效果逐渐增强,当体系中SDS的质量分数为0.10%时,气体消耗总量达到最大(1.027 mol),比纯水体系的气体消耗总量提高了131.3%。以质量分数为0.10%的SDS与质量分数为0.02%的ZnO-50构建协同体系,其气体消耗总量(1.045 mol)受相平衡压力的影响变化不大,但可以显著加快水合物生成速率,实验半程(反应5 h)的气体消耗量可达0.924 mol,占实验全程(反应10 h)气体消耗总量的88.4%,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质量分数为0.02%的ZnO-50和质量分数为0.10%的SDS体系的相应数据(分别为63.7%和48.5%)。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应用水合物技术进行CO_(2)捕集和封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纳米氧化锌 十二烷基硫酸钠 诱导时间 气体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DS研究泥蚶血红蛋白(Tg-Hb)Ⅱ具有过氧化物酶及抗菌活性的结构基础
3
作者 濮丽丽 王诗怡 +2 位作者 林志华 王素芳 包永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泥蚶血红蛋白(Tg-Hb)Ⅱ除了具有携氧功能外,还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菌活性。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Tg-HbⅡ的结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抗菌活性的影响,以探讨Tg-HbⅡ具有过氧化物酶活... 泥蚶血红蛋白(Tg-Hb)Ⅱ除了具有携氧功能外,还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菌活性。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Tg-HbⅡ的结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抗菌活性的影响,以探讨Tg-HbⅡ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抗菌活性的结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SDS的疏水烷基长链可嵌入到Tg-HbⅡ血红素口袋内部,与近端His104形成氢键,断裂血红素铁与His104的配位键,使Tg-HbⅡ的Soret带吸收峰降低并发生位移;此外,SDS还可与血红素口袋中的氨基酸形成疏水相互作用,改变血红素口袋原有结构,使得部分疏水氨基酸暴露,导致外源荧光强度增强,最大发射波长红移。SDS可以抑制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当SDS浓度为2 mmol·L^(-1)时,Tg-HbⅡ的酶活性仅为原来的20%,在琼脂扩散实验中失去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以上结果表明,SDS通过破坏血红素口袋的内部结构抑制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使其失去抗菌活性,血红素疏水口袋是Tg-HbⅡ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菌活性的关键结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g-HbⅡ的抗菌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血红蛋白 十二烷基硫酸钠 过氧化物酶活性 抗菌活性 血红素口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与SDS对膨润土改性的界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潘慧 蓝咏 +3 位作者 吴锐钊 陈庞英 何广平 吴宏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8-92,共5页
选择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膨润土进行XRD、IR、TG以及体系电动电位、粒径分布的测定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TAB、SDS与膨润土的作用方式不同,CTAB带正电荷的亲油基与膨润土层... 选择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膨润土进行XRD、IR、TG以及体系电动电位、粒径分布的测定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TAB、SDS与膨润土的作用方式不同,CTAB带正电荷的亲油基与膨润土层间可交换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可进入膨润土的层间域;SDS没有插进膨润土的层间域中,但对膨润土颗粒的表面电荷产生屏蔽效应,使SDS改性膨润土的负电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PAGE-薄层扫描联用法测定3种不同来源的乳铁蛋白 被引量:9
5
作者 邢志恩 王军 +2 位作者 戴蕴青 陈燕卉 陈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74-278,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测定鲜牛奶、转基因牛奶和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方法。方法:在对样品脱脂和去除酪蛋白时,水洗乳脂、酪蛋白以提高乳铁蛋白的回收率。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测定鲜牛奶、转基因牛奶和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方法。方法:在对样品脱脂和去除酪蛋白时,水洗乳脂、酪蛋白以提高乳铁蛋白的回收率。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离乳清蛋白,薄层扫描法定量。对电泳和薄层扫描的条件进行优化,电泳使用1.0mm×10齿的试样格、分离胶质量浓度12g/mL、分离电压100V、上样量5μL、染色3h、脱色2h;薄层扫描采取锯齿、双波长、透射的扫描方式,Y步长和摆幅宽分别为0.1mm和8mm。结果:可以分离不同来源乳中的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53%、108.37%,同板精密度RSD值为3.1003%和1.8151%,在100~20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8和0.9990。结论:此方法可以用于3种乳中乳铁蛋白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 重组人乳铁蛋白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薄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合板用SDS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娜 谢建军 +2 位作者 曾念 丁出 冉德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对改性产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DS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剂最佳工艺条件为:14%SPI、1%SDS、反应温度3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对改性产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DS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剂最佳工艺条件为:14%SPI、1%SDS、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 h,并测得该胶的干态粘接强度为1.82 MPa,湿态粘接强度为0.82 MPa,粘度为5.8 Pa.s,固含量为12.96%。大豆分离蛋白分子经SDS改性后形成了SDS-SPI复合物,使包围在内部的疏水性基团转而向外,改性时间增加,其耐水性增加;SDS超过某浓度后,二硫键断裂增加,改性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剂 大豆分离蛋白 十二烷基磺酸钠 粘接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清香 吕军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探讨表面活性剂成分对海洋桡足类生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SDBS对安氏伪镖水蚤雌体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 为探讨表面活性剂成分对海洋桡足类生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SDBS对安氏伪镖水蚤雌体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40、1.67、1.59和1.58mg·L-1,而对雄体分别为1.84、1.54、1.41和1.40mg·L-1;SDS对雌体24h、48h、72h和96h的LC50分别为54.33、30.85、25.21和15.85mg·L-1,对雄体分别为18.48、13.55、10.51和8.50mg·L-1;SDBS对雌体和雄体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4mg·L-1和0.32mg·L-1,而SDS对雌体和雄体的分别为2.98mg·L-1和2.19mg·L-1.结果显示,对安氏伪镖水蚤而言,SDBS比SDS的毒性更强;以半致死浓度LC50为参考依据,安氏伪镖水蚤雄体均比雌体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伪镖水蚤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无机盐对LMEE和SDS混合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利静 周卯星 +1 位作者 敬登伟 冯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温度和不同无机盐对月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laurylmethylesterethoxylate,简称LMEE)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物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体系的CMC在很宽的复配比例内出现最低值,25...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温度和不同无机盐对月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laurylmethylesterethoxylate,简称LMEE)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物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体系的CMC在很宽的复配比例内出现最低值,25℃、未加无机盐时可使CMC最低降至3 8×10-5mol/L;温度对复配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小,温度上升复配物的CMC略有降低。3种价态无机盐的加入均可使复配物的CMC有所降低,但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相比,温度和无机盐对复配物的CMC影响均不大,说明复配体系的抗温变及抗盐能力均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张力 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修饰钨酸铋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春红 黄应平 +2 位作者 张钰 周薇 方艳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9-1214,1219,共7页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模板剂,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钨酸铋(Bi_2WO_6-SD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对该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在可...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模板剂,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钨酸铋(Bi_2WO_6-SD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对该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 B)作为降解底物,考察了Bi_2WO_6-SDS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无模板剂条件水热法制备的Bi_2WO_6-Hydro光催化剂相比,表面活性剂SDS存在对Bi_2WO_6的晶型结构和形貌特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且Bi_2WO_6-SDS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Rh B的活性明显增强。通过外加电子受体实验、空穴捕获实验和ESR分析表明,该光催化降解机理主要是空穴的直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Bi2WO6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强若丹明6G水溶液激光激发荧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应红 程娟 +1 位作者 左浩毅 杨经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8-650,共3页
报道了若丹明6G水溶液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时激光激发染料的变化,发现较低的掺入量导致R6G荧光减弱,适量SDS的加入使荧光增强,在5×10-5mol·L-1的R6G水溶液中,加入6×10-2mol·L-1SDS,荧光增... 报道了若丹明6G水溶液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时激光激发染料的变化,发现较低的掺入量导致R6G荧光减弱,适量SDS的加入使荧光增强,在5×10-5mol·L-1的R6G水溶液中,加入6×10-2mol·L-1SDS,荧光增强因子达到3.1。当R6G浓度为1×10-4mol·L-1时,加入2×10-2mol·L-1,染料激光阈值显著降低。测量了不同浓度的R6G溶液的吸收光谱及加入不同浓度SDS后的荧光谱,分析了不同SDS加入量下R6G荧光减弱及增强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sd6) 若丹明6G(R6G) 荧光增强 染料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凹凸棒土对水中碱性嫩黄的吸附及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翠 汪茜 +1 位作者 王春杏 杨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4,共6页
凹凸棒土是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天然无机矿物材料,表面带负电,因而对于水中带正电的阳离子染料碱性嫩黄有一定吸附效果,去除率为59.3%。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其进行改性后,由于将凹凸棒土的表面电性变得更负,吸附效... 凹凸棒土是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天然无机矿物材料,表面带负电,因而对于水中带正电的阳离子染料碱性嫩黄有一定吸附效果,去除率为59.3%。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其进行改性后,由于将凹凸棒土的表面电性变得更负,吸附效率将会提高。此外,由扫描电镜看出凹凸棒土为纤维状,且晶束间多呈平行紧密聚集,而经SDS改性后的凹凸棒土,晶束在三维空间呈松散交错的排列,更为分散和疏松多孔。由红外吸收光谱看出SDS的特征峰出现在SDS/凹凸棒土中,说明SDS对凹凸棒土起到了良好的改性作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结果表明SDS/凹凸棒土的中位径d(0.5)由改性前的4.223μm减小到3.758μm,比表面积因而更大,这些变化均会导致改性后的SDS/凹凸棒土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当投加量为0.45 g/L时,吸附30 min后对废水中碱性嫩黄可达吸附平衡,去除率达到80.2%,吸附容量为296.3 mg/g,是活性炭吸附容量129.6 mg/g的2倍多。吸附后的材料经过加热解析再生,吸附性能接近凹凸棒原土,可以再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凹凸棒土 改性 吸附 碱性嫩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SDS中相微乳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明良 刘佳林 +2 位作者 温庆志 刘洪见 贾自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03-1707,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一种可生物降解油相(BDOP)为主要材料,按1:1的油水体积比,应用正交实验获得了制备环保型SDS中相微乳液的最佳条件:CsDs:7.6%~8.6%,C正丁醇:8.0%~10.O%,CNacI=10.0%~11.0%。考察了盐浓度...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一种可生物降解油相(BDOP)为主要材料,按1:1的油水体积比,应用正交实验获得了制备环保型SDS中相微乳液的最佳条件:CsDs:7.6%~8.6%,C正丁醇:8.0%~10.O%,CNacI=10.0%~11.0%。考察了盐浓度、正丁醇浓度和醇种类对体系相态、最佳盐浓度(S^*)、盐宽(△S)和增溶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盐浓度和醇浓度的增加,体系均经历WinsorⅠ型到WinsorⅢ型再到WinsorⅡ型的转变;随着醇碳链的增加,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盐浓度和盐宽降低,而体系增溶参数增加。该体系可用于压裂酸化作业中降低残液返排压力、解除水锁和乳化等储层伤害,提高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正交设计 中相微乳液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变性剂对杂色鲍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燕飞 廖金花 +1 位作者 吴国欣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变性剂,研究其对杂色鲍碱性磷酸酶(ALP)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的剩余活力随着SDS浓度增高而下降,但当下降到67%时,随着SDS浓度增高,酶活力几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杂色鲍ALP对SDS具有高度的耐受性.研究SDS...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变性剂,研究其对杂色鲍碱性磷酸酶(ALP)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的剩余活力随着SDS浓度增高而下降,但当下降到67%时,随着SDS浓度增高,酶活力几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杂色鲍ALP对SDS具有高度的耐受性.研究SDS对杂色鲍ALP的pH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该酶的pH稳定性区域由5.9~10.0区域漂移到7.6~10.6区域,显示酶的pH稳定性往碱性区域偏移.进一步以荧光和紫外光谱为监测手段,研究杂色鲍ALP经SDS微扰后的分子构象变化情况.其结果表明随着SDS浓度增高,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发生变化,但发射峰未发生明显变化;紫外吸收强度发生变化,但吸收峰也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该酶活性中心对SDS变性剂并不敏感.这在以往文献中未见过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sds 杂色鲍 变性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pH稳定性 浓度增高 发生变化 稳定性区域 酶活性中心 ALP 监测手段 紫外光谱 变化情况 分子构象 发射强度 吸收强度 耐受性 酶活力 吸收峰 下降 荧光 微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等摩尔CTAB-SDS复配体系表面张力及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碧莹 唐渝 +1 位作者 杨骏 张渊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它们等摩尔复配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及乳化性能。复配体系的γCMC从10℃的63.67 mN/m下降到90℃的36.38 mN/m,比相应单一体系的γCMC还略低,表现出高温下较高的表面活性... 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它们等摩尔复配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及乳化性能。复配体系的γCMC从10℃的63.67 mN/m下降到90℃的36.38 mN/m,比相应单一体系的γCMC还略低,表现出高温下较高的表面活性。相应的单一体系的CMC值变化不明显,而CTAB-SDS体系的CMC却减少近一半。这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液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与表面活性无关。90℃时复配体系的乳液分出10 mL水层的时间只需0.37 m in,使中和电荷加高温有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破乳方法,高温时等摩尔CTAB-SDS的高表面活性与所形成乳液的不稳定性使其有可能较好地应用于催化一些两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张力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PEG及SDS-PVP的γ-lgc曲线的双拐点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云 吴云兰 +1 位作者 丁远飞 杨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30-632,共3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SD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SD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但SDS与PEG2 0 0 0及PEG40 0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却没有明显的双拐点 ,为拐点偏离CMC的单平台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拐点 拟双平台 表面活性剂 sds-PEG sds-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弱电解质理论研究水溶液中SDS胶团的电离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良 蒋文华 韩世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926-1930,共5页
在临界胶团浓度以上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在溶液中形成聚集态的胶团 ,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强电解质的电导行为 .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胶团电离模型 ,即将胶团作为一种弱电解质 ,用弱电解质电导理论来描述其溶液电导的变化规律 ,导... 在临界胶团浓度以上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在溶液中形成聚集态的胶团 ,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强电解质的电导行为 .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胶团电离模型 ,即将胶团作为一种弱电解质 ,用弱电解质电导理论来描述其溶液电导的变化规律 ,导出 SDS胶团电离度的计算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胶团电离度 弱电解质 电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催化合成植物甾醇月桂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涛 贾承胜 张晓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研究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催化剂,通过羧酸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月桂酸酯的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酸醇摩尔比1.4∶1,反应温度120℃,SDS用量1.5%(植物甾醇摩尔数)反应时间4h的最优条件下植物甾醇酯化... 研究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催化剂,通过羧酸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月桂酸酯的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酸醇摩尔比1.4∶1,反应温度120℃,SDS用量1.5%(植物甾醇摩尔数)反应时间4h的最优条件下植物甾醇酯化率可达到87.9%;反应所得的植物甾醇酯粗产品经3步提纯后纯度可达93.1%;对提纯过的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反应产物为植物甾醇酯。SDS是催化合成植物甾醇月桂酸酯的高效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月桂酸酯 十二烷基硫酸钠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对PEO-PPO-PEO嵌段共聚物溶液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宏 范愉 吴世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0-397,共8页
对PEO-PPO-PEO(127)三嵌段共聚物的水溶液行为及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对共聚物溶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对不同SDS浓度下F127/SDS体系的胶来形成进行研究,并研究了SDS对F127浓溶液凝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 对PEO-PPO-PEO(127)三嵌段共聚物的水溶液行为及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对共聚物溶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对不同SDS浓度下F127/SDS体系的胶来形成进行研究,并研究了SDS对F127浓溶液凝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DS浓度的增大,F127稀溶液胶束的形成受到抑制,SDS浓度愈大,形成的胶束结构就愈疏松.对F127浓溶液来说,SDS与F127摩尔比小于2时,体系易于凝胶化;但当SDS浓度增大,其与F127摩尔比大于2时,体系开始难于凝胶化,直至摩尔比大于5时,体系不再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 PPO PEO F127 嵌段共聚物 共聚物 溶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晶 陈皓鋆 +1 位作者 房建孟 印春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S对刺参幼参的72h-LC_(50)和96h-LC_(50)分别为15.03和10.89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常见的几种水生...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S对刺参幼参的72h-LC_(50)和96h-LC_(50)分别为15.03和10.89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常见的几种水生生物对SDS的敏感性较高,其生命周期较长,活动能力较弱,生活相对固定于一定的区域,因此,在监测海洋水体SDS污染时,刺参幼参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刺参幼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与SDS/n-C_5H_(11)OH/H_2O微乳液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燕 郭霞 郭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N,N-二乙基苯胺(DE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_5H_(11)OH)/H_2O 体系 O/W 和 W/O 结构微乳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EA 在 SDS/n-C_5H_(11)OH/H_2O 体系微乳液中有两种定位方式:其一,DEA 分子在微乳液... 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N,N-二乙基苯胺(DE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_5H_(11)OH)/H_2O 体系 O/W 和 W/O 结构微乳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EA 在 SDS/n-C_5H_(11)OH/H_2O 体系微乳液中有两种定位方式:其一,DEA 分子在微乳液液滴膜相中定位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附近;其二,DEA 分子在微乳液液滴膜相中定位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一侧,两种定位的分布与微乳液的结构和组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微乳液 N N-二乙基苯胺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