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泥基地聚物胶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牛海成 黄明晖 +2 位作者 王兴国 李雨萱 秦子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6,共7页
目的为探究固废赤泥的建筑资源化应用价值,开展赤泥基地聚物胶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方法以赤泥为主要原材料,制备赤泥基地聚物胶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矿渣掺量(20%,30%,40%,50%)、硅酸钠溶液质量浓度(60%,50%,40%,30%)、石灰掺量(... 目的为探究固废赤泥的建筑资源化应用价值,开展赤泥基地聚物胶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方法以赤泥为主要原材料,制备赤泥基地聚物胶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矿渣掺量(20%,30%,40%,50%)、硅酸钠溶液质量浓度(60%,50%,40%,30%)、石灰掺量(0%,5%,10%,15%)和石膏掺量(0%,5%,10%,15%)对赤泥基地聚物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赤泥基地聚物胶砂聚合反应过程和合成机理。结果硅酸钠溶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地聚物胶砂力学性能的最关键因素,次关键因素为矿渣掺量,石灰何石膏掺量对赤泥基地聚物胶砂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赤泥基地聚物胶砂最优配比为硅酸钠溶液质量浓度30%、矿渣掺量40%、石灰掺量5%、石膏掺量0%;随着硅酸钠溶液质量浓度降低,赤泥基地聚物胶砂3,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逐渐升高,但浓度低于30%后强度下降;赤泥基地聚物胶砂3,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矿渣掺量提高而升高,当矿渣掺量超过50%后,3 d抗压强度持续升高,3 d抗折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降低。结论在硅酸钠溶液和石灰作用下,赤泥和矿渣中的矿物发生解聚反应,生成钙、硅、铝等活性成分。在地质聚合反应与水化过程中,产生类沸石地聚物骨架与水化硅铝酸钙凝胶混合结构,这是赤泥基地聚物胶砂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基地聚物胶砂 矿渣掺量 硅酸钠溶液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甲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2
作者 张晓光 杨俊贞 +4 位作者 王萍 李彬 李慧敏 陈蕾旭 张灵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针对当前钻井液用甲酸钠、甲酸钾标准应用现状,分析了甲酸盐含量测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筛选优化出最佳的检测方法。对于甲酸钠含量测定结果普遍偏高甚至超百的技术难题,通过红外等分析方法确定了目前钻井用甲酸钠的均为副产... 针对当前钻井液用甲酸钠、甲酸钾标准应用现状,分析了甲酸盐含量测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筛选优化出最佳的检测方法。对于甲酸钠含量测定结果普遍偏高甚至超百的技术难题,通过红外等分析方法确定了目前钻井用甲酸钠的均为副产法产品,其含有季戊四醇等有机杂质,适合的方法是灼烧滴定法,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该方法中灼烧产物的洗涤转移过程中引入酚酞会导致滴定终点延后结果偏高,通过改进洗涤转移过程,排除了该影响;对于甲酸钾含量测定,适合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同时增加钾离子含量测定,提高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解决了以单一甲酸根折算甲酸钾含量存在无法有效鉴别低成本甲酸盐掺假的弊端。以上研究成果已作为标准方法引入T/CPSI 06401—2024《钻井液用加重剂甲酸盐类》标准,该标准已于2024年4月正式发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甲酸钠含量测定 甲酸钾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地层盾构刀盘界面泥饼崩解脱落试验
3
作者 李双军 刘雪丹 +3 位作者 耿芳闯 刘鹏程 卓彬 方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化学崩解法条件下盾构泥饼脱落效率,基于强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泥饼的物理力学性质制作了金属界面泥饼,通过界面崩解脱落试验研究化学溶液种类、泥饼初始含水量、烘干温度、界面几何构造等因素对泥饼脱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化学崩解法条件下盾构泥饼脱落效率,基于强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泥饼的物理力学性质制作了金属界面泥饼,通过界面崩解脱落试验研究化学溶液种类、泥饼初始含水量、烘干温度、界面几何构造等因素对泥饼脱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水条件,六偏磷酸钠和草酸溶液可显著促进泥饼从金属界面脱落,溶液浓度越高泥饼脱落效果越好,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促进效果不再增加。初始含水量低的泥饼易崩解脱落,较高的烘干温度也有助于界面泥饼的脱落。界面形状对泥饼崩解脱落效率有影响,化学溶液作用下平面形和曲面形界面泥饼脱落效果较好,直角形脱落效果差。残留泥饼多在直角槽处,建议对刀盘的直角结构进行圆弧处理以降低结泥饼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泥饼 盾构 崩解 试验研究 六偏磷酸钠 初始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青稞幼苗生理生化及硒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吴晓卓 刘念 +5 位作者 李祖夏 马建霞 苏芮 李冬冬 陈梦娜 乔枫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以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coeleste L.)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培养青稞种子1周,使用浓度为0 g/kg(CK)、0.01 g/kg、0.02 g/kg、0.05 g/kg、0.075 g/kg、0.1 g/kg、0.15 g/kg、0.2 g/kg的亚硒酸钠(Na_(2)SeO_(3))溶液处理青稞幼苗,两... 以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coeleste L.)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培养青稞种子1周,使用浓度为0 g/kg(CK)、0.01 g/kg、0.02 g/kg、0.05 g/kg、0.075 g/kg、0.1 g/kg、0.15 g/kg、0.2 g/kg的亚硒酸钠(Na_(2)SeO_(3))溶液处理青稞幼苗,两周分析青稞幼苗生长变化,测定生理指标,幼苗培养基质、叶、根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低浓度(0.02 g/kg)Na_(2)SeO_(3)处理下幼苗株高、叶长、鲜重等显著增加,促进幼苗的生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被抑制,光合色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1 g/kg Na_(2)SeO_(3)处理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过氧化氢含量均显著增加;高浓度0.2 g/kg Na_(2)SeO_(3)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了34.26%、80.77%、95.83%;培养基质和根部硒含量随Na_(2)SeO_(3)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0.05~0.2 g/kg Na_(2)SeO_(3)处理下叶中硒含量增加幅度趋于稳定;SOD活性、POD活性与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生长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浓度范围为0.01~0.02 g/kg Na_(2)SeO_(3)处理更有利于青稞幼苗的生长发育,对青稞幼苗改善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青稞幼苗对不同浓度硒处理的生理响应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亚硒酸钠 生理生化 硒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处理对真空油炸香芋脆条油脂吸收的影响
5
作者 李晓云 谢荣华 +4 位作者 陈胜 韩春阳 陈俊亮 任爱清 段振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目的]以新鲜香芋为原料,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CMC-Na)结合漂烫、冷冻、浸渍预处理对真空油炸香芋脆条油脂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漂烫(CK)、漂烫+冷冻(BF)、漂烫+冷冻+涂膜(BFC)、漂烫+浸渍(BO)、漂烫+浸渍+涂膜(BOC)处理香芋条,分... [目的]以新鲜香芋为原料,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CMC-Na)结合漂烫、冷冻、浸渍预处理对真空油炸香芋脆条油脂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漂烫(CK)、漂烫+冷冻(BF)、漂烫+冷冻+涂膜(BFC)、漂烫+浸渍(BO)、漂烫+浸渍+涂膜(BOC)处理香芋条,分析其对真空油炸香芋脆条干燥特性、硬度、色泽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低场核磁技术(LF-NMR)和核磁成像(MRI)、扫描电镜(SEM)探究香芋脆条的油脂分布、微观结构。[结果]BF处理提高了香芋脆条的干燥速率,而BOC处理降低了香芋脆条的干燥速率;BFC、BOC处理香芋脆条外壳表面更光滑平整,孔隙结构小,减少了油脂附着,从而降低了香芋脆条的含油率。[结论]BFC处理的脆度和色泽最佳,含油率最低,适合真空油炸香芋脆条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芋 真空油炸 羧甲基纤维素钠 涂膜 预处理 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化焙烧综合回收废脱硝催化剂中TiO_(2)
6
作者 杨卜 陈剑峰 +4 位作者 李强 赵峰 郁水永 余先进 韦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80,共13页
针对废弃SCR催化剂富钛料的回收利用,探讨了优化回收工艺以提高TiO_(2)纯度及催化剂再生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过程,废弃SCR催化剂中富钛料的回收效果显著。其中,钠化焙烧过程采用50%的钠化剂(碳酸钠),焙烧温度设定为... 针对废弃SCR催化剂富钛料的回收利用,探讨了优化回收工艺以提高TiO_(2)纯度及催化剂再生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过程,废弃SCR催化剂中富钛料的回收效果显著。其中,钠化焙烧过程采用50%的钠化剂(碳酸钠),焙烧温度设定为400℃,焙烧时间为2 h,经过此步骤可有效地分解废催化剂中的杂质并促进钛的富集。随后,采用破碎与水浸工艺,在70℃浸泡2 h,液固比为3∶1,有助于进一步分离出可溶性杂质。酸浸和碱浸过程对催化剂中残留的金属杂质进行了有效去除。在酸浸过程中,采用13%~15%的酸溶液,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 h,液固比保持为3∶1,有效去除钙、镁等金属杂质。在随后的碱浸步骤中,使用浓度为20%的碱溶液,反应条件为90℃、2 h、液固比3∶1,进一步去除酸浸后残留的杂质。最终获得的富钛料中,TiO_(2)的含量达96.94%,并且其晶型以金红石型为主,而且纯度较高。经此工艺处理后,富钛料中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该回收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有害杂质,且对TiO_(2)的回收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废弃SCR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回收利用 钠化焙烧 TiO_(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完善
7
作者 陈景海 黄华花 +2 位作者 杨娅俪 王莹莹 何雪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7-2144,共8页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535。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4.1%,RSD 0.59%~2.13%,含量范围分别为0.2741~2.0059、0.5478~5.1922、1.2092~3.9363、1.0393~3.3302、0.3070~1.2481、0.1182~0.6747、0.1151~0.9703、0.2245~1.7893、0.8814~4.8826、0.8014~5.099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有效控制大黄碳酸氢钠片中大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碳酸氢钠片 质量标准 TLC U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质量评价
8
作者 赵浩然 于明艳 +5 位作者 赵海云 李宁宁 于升平 常笑 陈德俊 王松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质量现状。方法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17批次检品的杂质谱、复溶行为、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含量均匀度和配伍稳定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所有检品法定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采用超高...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质量现状。方法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17批次检品的杂质谱、复溶行为、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含量均匀度和配伍稳定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所有检品法定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杂质进行更高效的分离;发现温度和水分易促进主成分的降解;与未过评产品相比,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浊度与吸光度结果均有所改善;此外,混粉分装工艺应增订含量均匀度检查;处方中添加柠檬酸和依地酸二钠可改善样品与乳酸林格氏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及相容性。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总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质量评价 杂质谱 复溶行为 含量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赤藓红复合膜制备及其抑制马铃薯绿变性能
9
作者 额日赫木 史碧丹 +3 位作者 王婧 史珂 杨帆 马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8-2048,共11页
为了抑制马铃薯块茎绿变,以赤藓红(ERY)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丙三醇(Gly)为增塑剂,采用共混法制备了SA-ERY复合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通过SEM、TGA、UV-Vis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反应条件对SA-ERY复合膜物性、机械性能... 为了抑制马铃薯块茎绿变,以赤藓红(ERY)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丙三醇(Gly)为增塑剂,采用共混法制备了SA-ERY复合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通过SEM、TGA、UV-Vis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反应条件对SA-ERY复合膜物性、机械性能和光学特性以及对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率的影响;通过马铃薯块茎的光照处理实验,探究了SA-ERY复合膜对马铃薯块茎绿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SA、Gly和ERY加入量(以所加蒸馏水总质量计,下同)分别为2.00%、0.60%和0.10%时,制备的2SA-0.1ERY/0.6Gly复合膜展现出最佳的机械性能;ERY与SA分子间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当ERY加入量为0.40%时,复合膜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SA-ERY复合膜在波长450~550 nm范围内呈现U型吸收曲线,表现出对蓝光的选择性阻隔特性。贮藏3 d时,经2SA-0.1ERY/0.6Gly复合膜处理的马铃薯块茎叶绿素含量较0 d显著增加(P<0.05),但与SA膜和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5.57%和31.24%,证实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隔蓝光抑制绿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绿变 海藻酸钠-赤藓红复合膜 机械性能 光阻隔性能 叶绿素含量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泥人工砂不同清洗方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兴栋 和超 +3 位作者 夏求林 李平刚 周世华 刘恒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439,共6页
依托于滇中引水工程,研究了清水清洗和六偏磷酸钠清洗高含泥人工砂对MB值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方式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与清水清洗相比,采用六偏磷酸钠溶液清洗,MB值下降更明显,同时可避免石粉大量流失,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依托于滇中引水工程,研究了清水清洗和六偏磷酸钠清洗高含泥人工砂对MB值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方式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与清水清洗相比,采用六偏磷酸钠溶液清洗,MB值下降更明显,同时可避免石粉大量流失,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更佳。具体而言,采用清水清洗人工砂,MB值从1.4 g/kg下降至0.85 g/kg,石粉含量从21.8%降低至10.3%。采用六偏磷酸钠溶液清洗人工砂,MB值从1.4 g/kg下降至0.45 g/kg,石粉含量从21.8%降低至16.8%;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状态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六偏磷酸钠溶液清洗人工砂,混凝土用水量下降了40 kg/m^(3),28 d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分别提高11.7%、23.1%和24.1%,60 d龄期混凝土干缩率降低106×10^(-6),混凝土原材料成本降低了23.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泥量 MB值 清洗方式 六偏磷酸钠 混凝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洁 贾艳花 +5 位作者 李佩 肖慧 罗嘉琳 李何杏 王婷婷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量水平,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差异。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80批次抽验样品结果均符合规定。但发现原研产品的复溶时间更快;不同企业的产品有关物质和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现行质量标准差异较大亟待提高统一。探索性研究表明,样品复溶时间与制剂中亚胺培南晶癖及粒度相关;采用LC/MS等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对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结论 国内市场中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总体较好;在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需关注亚胺培南的晶癖以及制剂的有关物质、含量、充氮工艺和异亚丙基丙酮等质量关键点;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质量分析 晶癖 有关物质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中钠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佳蕊 韩彬 +2 位作者 王强 王巧 高燕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中钠含量,同时对国产制剂成盐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采用钠元素空心阴极灯光源;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器;检测波长589.0 nm;4...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中钠含量,同时对国产制剂成盐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采用钠元素空心阴极灯光源;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器;检测波长589.0 nm;4%氯化铯溶液作为电离抑制剂,临用稀释50倍。结果原研企业4批次样品中钠含量平均值4.46%,16家国内生产企业204批次样品中钠元素含量平均值4.41%,均高于理论值4.26%,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钠含量差异大,多批次超出理论值±5%范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通过钠含量的测定,对哌拉西林钠原料成盐工艺水平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 钠含量 质量分析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外源硒对魔芋球茎硒含量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阳光 段龙飞 +4 位作者 覃剑锋 周高新 唐晓东 徐聪 郭邦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探明花魔芋、白魔芋以及两者杂交后代优选品系ZL-19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以及外源硒对魔芋球茎营养物质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开展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5、10、20、40 mg·kg^(-1))灌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球茎最高含硒量为:... 为探明花魔芋、白魔芋以及两者杂交后代优选品系ZL-19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以及外源硒对魔芋球茎营养物质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开展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5、10、20、40 mg·kg^(-1))灌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球茎最高含硒量为:ZL-19与白魔芋相当,为0.192 mg·kg^(-1),低于花魔芋(0.265 mg·kg^(-1))。在耐硒能力方面:ZL-19>白魔芋>花魔芋,而在富硒能力方面花魔芋>ZL-19>白魔芋。花魔芋在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1)时,球茎各项营养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球茎鲜质量增加了13.13%,球茎总糖、还原糖、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达到了71.265、27.019、50.811、17.605 mg·g^(-1)和1.845 U·g^(-1);白魔芋在外源硒浓度为20 mg·kg^(-1)时,球茎各项营养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球茎鲜质量增加了12.94%,球茎总糖、还原糖、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达到了97.012、29.632、52.773、16.892 mg·g^(-1)和1.642 U·g^(-1);ZL-19同样在外源硒浓度为20 mg·kg^(-1)时,球茎各项营养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球茎鲜质量增加了28.80%,球茎总糖、还原糖、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达到了84.717、31.819、49.402、17.709 mg·g^(-1)和1.719 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亚硒酸钠 硒含量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溶盐含量对伊犁黄土未冻水含量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双村 梁志超 +2 位作者 任文渊 张爱军 范明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5,32,共5页
处于常年季冻区的伊犁河谷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与伊犁黄土的未冻水含量有关,土体中分布不均匀的盐分影响着未冻水含量的变化趋势。采用低频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不同Na_(2)SO_(4)含量下未冻水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与易溶盐含量有关... 处于常年季冻区的伊犁河谷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与伊犁黄土的未冻水含量有关,土体中分布不均匀的盐分影响着未冻水含量的变化趋势。采用低频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不同Na_(2)SO_(4)含量下未冻水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与易溶盐含量有关的未冻水数学模型。研究表明,Na_(2)SO_(4)含量主要在正温降温阶段以及冻结温度附近自由水冻结阶段对伊犁黄土未冻水含量产生影响;在冻结温度附近易溶盐分别对未冻水含量减小起抑制和促进作用,未析出含盐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温度越低,初始含盐量对未冻水含量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冻水含量 Na_(2)SO_(4) 伊犁黄土 芒硝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矿渣基地聚物固化黄土冻融后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强 张晓雷 +1 位作者 史晨曦 门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2-1489,共8页
本文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赤泥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条件下地聚物固化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基于最佳含水率结果制作试块并开展地聚物固化黄土冻融循环试验,测试了固化黄土试块的质量损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地... 本文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赤泥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条件下地聚物固化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基于最佳含水率结果制作试块并开展地聚物固化黄土冻融循环试验,测试了固化黄土试块的质量损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地聚物组成对固化黄土试块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聚物固化黄土试块的最大干密度均小于素黄土;掺入适量地聚物能够有效提升黄土的抗冻性能,且固化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素黄土,最高可达0.7 MPa;随着赤泥掺量增大,固化黄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固化黄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固化黄土 水玻璃 含水率 冻融循环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亚硒酸钠对樱桃番茄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曹昌龙 周喜新 +1 位作者 曾希柏 张英鹏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
以樱桃番茄为试验对象设计小区试验,设CK、SeⅣ2.5、SeⅣ5、SeⅣ10和SeⅣ20共5个处理,亚硒酸钠喷施浓度分别为0、2.5、5、10和20 g/hm^(2)(以硒计),测定番茄果实硒含量、维生素、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番茄... 以樱桃番茄为试验对象设计小区试验,设CK、SeⅣ2.5、SeⅣ5、SeⅣ10和SeⅣ20共5个处理,亚硒酸钠喷施浓度分别为0、2.5、5、10和20 g/hm^(2)(以硒计),测定番茄果实硒含量、维生素、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番茄果实硒含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喷施亚硒酸钠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硒含量,且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2.5~10 g/hm^(2)浓度范围内喷施,可符合农产品行业标准0.01~0.1 mg/kg要求,20 g/hm^(2)浓度喷施则超出标准;(2)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平均隶属函数值得出果实品质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升高而升高;(3)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可提高果实K、Ca、Mg、Zn和Cu含量,N、P、Fe、Mn则有不同程度降低,根据变异系数大小对元素影响大小排序Cu>Mn>Ca>Zn>Mg>Fe>K>N>P,其中对Cu、Mn、Ca、Zn和Mg影响较大(CV>10%);综合番茄果实硒含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指标,叶面喷施2.5~10 g/hm^(2)的亚硒酸钠,樱桃番茄果实可以达到富硒农产品行业标准要求,最佳喷施浓度为1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亚硒酸钠 硒含量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电位分析尼泊金酯钠盐含量不确定度及其控制值
17
作者 徐阳纯 王志强 +2 位作者 许泽群 谭维嘉 蔡杏宜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1-249,共9页
探索尼泊金酯钠盐含量不确定度及其控制值,基于卡氏-非水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其含量,结合不确定度评定要求系统分析整个检测流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依据国标限值要求和CNAS-TRL-010:2019保护带的判定原则:计算出尼泊金酯... 探索尼泊金酯钠盐含量不确定度及其控制值,基于卡氏-非水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其含量,结合不确定度评定要求系统分析整个检测流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依据国标限值要求和CNAS-TRL-010:2019保护带的判定原则:计算出尼泊金酯钠盐含量的控制值。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尼泊金甲酯钠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8%(k=2);尼泊金乙酯钠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0%(k=2)。当尼泊金甲酯钠主含量在(99.90%,100.19%)区间,尼泊金乙酯钠主含量在(100.55%,101.45%)区间时,二者合格概率均大于95%。研究结果为企业精制生产时对产品纯度把控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符合性判定时降低误判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乙酯钠 尼泊金甲酯钠 主含量 控制值 电位滴定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荚期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亢江飞 晏云 +4 位作者 李林 方社法 陈颖民 李晓慧 郭建秋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60 g/hm^(2),C3:90 g/hm^(2),C4: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60 g/hm^(2),C3:90 g/hm^(2),C4: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2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_(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_(均)=0.012X+0.003,r=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大豆 硒含量 富硒能力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彩湾煤中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大海 张守玉 +4 位作者 涂圣康 金涛 施大钟 施登宇 裴育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5-709,共5页
采用不同萃取液对新疆准东高钠煤进行逐级萃取实验,分析了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分别检测了不同温度下五彩湾煤原煤以及815℃下不同萃取方式处理的煤燃烧后煤灰中钠的含量,研究了五彩湾煤燃烧过程中钠的迁移释放规律。并且对传统灰分分析... 采用不同萃取液对新疆准东高钠煤进行逐级萃取实验,分析了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分别检测了不同温度下五彩湾煤原煤以及815℃下不同萃取方式处理的煤燃烧后煤灰中钠的含量,研究了五彩湾煤燃烧过程中钠的迁移释放规律。并且对传统灰分分析方法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法(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法)测量煤中钠含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疆高钠煤中钠主要为水溶钠。五彩湾煤燃烧过程中,钠的释放主要发生在815℃之前,并且以水溶钠和有机钠的释放为主。不同存在形式的钠在燃烧中存在转化,主要表现为水溶钠向不可溶钠的转化以及不可溶钠向有机钠的转化。通过比较,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法对煤中钠含量的分析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煤 萃取 存在形式 燃烧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运动员在热环境运动补充不同含钠量饮料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吉棣 李可基 +6 位作者 艾华 拾景达 章硕 吴玉珍 陈志民 刘晓鹏 史小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报道了青少年运动员在热环境下进行间歇性运动、补充不同含钠量(0mmol/L、18mmol/L、39jmmol/L、59mmol/L)饮料的多项生理指标反应。结果表明:补充含钠量为18-59mmoL/L的饮料优于无钠饮... 报道了青少年运动员在热环境下进行间歇性运动、补充不同含钠量(0mmol/L、18mmol/L、39jmmol/L、59mmol/L)饮料的多项生理指标反应。结果表明:补充含钠量为18-59mmoL/L的饮料优于无钠饮料。补充无钠饮料时,随运动时间延长,血浆渗透压和血浆钠浓度显著下降;补充含钠量为18mmol/L或39mmol/L饮料时,运动后收缩血压升高幅度小、恢复快,血浆钠水平和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从血压、体温增加值、体热蓄积、出汗量、血浆渗透压、血浆钠水平、血容量以及饮料的口感等指标综合评定,含钠量为18mmol/L和39mmol/L的饮料被认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生理反应 热环境 青少年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