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尚靖昊 靳钊 +1 位作者 邵华锋 孔令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核-壳微球,为制备新型单分散核酸提取试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对制备的复合微球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丙烯酸、丙烯酸2-羟乙酯作为功能单体和苯乙烯共聚,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调控体系内电解质浓度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可控化制备。进而以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通过TG表征可知,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52.97%;以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48.10%。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亚微米级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微球时,二氧化硅壳层更加致密,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复合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丙烯酸无皂乳液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青晨 蔡佩英 +2 位作者 徐建军 叶光斗 李守群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以醋酸乙烯(VAc)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改性功能单体,以半连续加料方式进行无皂乳液共聚过程,得到了稳定且固含量为30%左右的乳液。探讨了功能单体AA含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的影响。采用FT-IR、粒径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组成、乳胶粒子... 以醋酸乙烯(VAc)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改性功能单体,以半连续加料方式进行无皂乳液共聚过程,得到了稳定且固含量为30%左右的乳液。探讨了功能单体AA含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的影响。采用FT-IR、粒径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组成、乳胶粒子的尺寸及分布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65±2)℃下聚合,所得乳液稳定性好、转化率高、反应完全,且随着功能单体AA含量的增加,乳液黏度上升、单体转化率下降、乳胶粒粒径变小且粒径呈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 丙烯酸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厚度可控的纳米核-壳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建勇 刘晓丽 +4 位作者 路子阳 赵春山 高歌 杨文胜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9-2082,共4页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包覆层.随着单体MMA用量的增加,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PMMA壳层的厚度从6.4 nm增加到96.3 nm.热重分析表明,PMMA的含量从22.25%增加到93.41%.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得到的是包覆良好、表面光滑的核-壳无机/聚合物纳米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二氧化硅 -壳包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氨基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活性艳兰KN-R吸附行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宏波 陈渊 +4 位作者 郑鹏鹏 张佳华 谢明明 隋松 王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用无皂乳液聚合及种子聚合方法制备了Fe3O4@P(MMA-DVB-GMA)复合微球,用乙二胺对微球开环后制备得到了表面带氨基的磁性微球,用透射电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染料KN-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微球... 用无皂乳液聚合及种子聚合方法制备了Fe3O4@P(MMA-DVB-GMA)复合微球,用乙二胺对微球开环后制备得到了表面带氨基的磁性微球,用透射电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染料KN-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微球粒径在150nm左右,大小均一,具备明显的核壳结构,磁含量为8wt%,在磁场作用下能够快速分离出来。该吸附剂在15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能够有效去除染料KNR,在4~9范围内pH对吸附剂吸附容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种子聚合 磁性 核壳结构 K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S/TiO_2核-壳复合微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东 高文杰 +1 位作者 程凤梅 白福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18-1721,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将所制备的PS微球经磺化吸水后,利用钛酸丁酯作前驱体在乙醇中反应,使TiO2包覆在磺化苯乙烯微球表面,得到有机-无机PS/TiO2复合微球。在所得的杂化微球表面接枝上可聚官能团,利用无皂乳液聚合...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将所制备的PS微球经磺化吸水后,利用钛酸丁酯作前驱体在乙醇中反应,使TiO2包覆在磺化苯乙烯微球表面,得到有机-无机PS/TiO2复合微球。在所得的杂化微球表面接枝上可聚官能团,利用无皂乳液聚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到微球表面,得到核-壳-壳杂化微球。用FT-IR、SEM和TGA等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PS/TiO2及PS/TiO2/PMMA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好,单分散性良好;通过改变TBOT的加入量可以控制TiO2对PS微球的包覆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苯乙烯 TIO2 - 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工艺及m(MMA)/m(EA)对MMA-EA-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及乳胶粒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康凯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0-663,共4页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乙酯 (EA) 丙烯酸 (AA)三元共聚胶乳 ,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羧基在胶乳中的分布 ,研究了聚合工艺及m(MMA) /m(EA)比对聚合反应和乳胶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温...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乙酯 (EA) 丙烯酸 (AA)三元共聚胶乳 ,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羧基在胶乳中的分布 ,研究了聚合工艺及m(MMA) /m(EA)比对聚合反应和乳胶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 ,转化率升高 ,胶粒粒径 (Dp)减小 ,表面羧基含量 (Sa)和表面羧基密度 (Sd)增大 ,包埋羧基含量 (Ea)减小 ;随着搅拌速率的升高 ,转化率有减小趋势 ,Dp增大 ,Sa、Sd和Ea减小 ,水相羧基含量 (Fa)增大 ;随着m (MMA) /m (EA)比的减小 ,Sa和Sd增大 ,Ea减小。聚合温度为80℃ ,搅拌速率为 30 0r/min且m (MMA) /m(EA) =19时 ,所得胶乳转化率为 97 5 1% ,Dp为 30 6nm且粒径分布均一 ,Sd为 1 0 1× 10 15个 /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核-壳聚丙烯酸微粒 被引量:5
7
作者 穆锐 邓爱民 尾见信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6-608,共3页
The monodispersed copolymer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soap fre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from methyl methacrylate(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acrylic acid(AA). The microspheres have an average diameter d p=1 10 ... The monodispersed copolymer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soap fre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from methyl methacrylate(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acrylic acid(AA). The microspheres have an average diameter d p=1 10 μm and monodispersity C v=2 02%. The monodispersed core shell copolymer microspheres having average diameter d p 1 14 μm and C v 1 18% were then prepared by seeding polymerization. It is confirmed from the number of seed microspheres and core shell microspheres that the polymerization of shell monomers was carried out only on the seed micro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无皂乳液聚合 核壳微粒 单分散性丙烯酸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TFEMA-AC无皂含氟乳液共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银峰 陈洪龄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29,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氯丙烯(TFEMA/AA/AC)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比例、引发剂、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亲水性单体AA、疏水性单体TFEMA和AC的无皂乳液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聚合速率方...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氯丙烯(TFEMA/AA/AC)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比例、引发剂、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亲水性单体AA、疏水性单体TFEMA和AC的无皂乳液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聚合速率方程:Rp=kp[M]0.48[I]0.54,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Ea=91.742 kJ/mol,由聚合速率方程可知引发剂用量对该体系的影响效果更大。采用摄像显微技术对该共聚物的乳液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制备的含氟乳液的乳胶粒呈圆形,粒径分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核壳乳液合成及表征
9
作者 张杰 叶锦刚 +2 位作者 邓盼 张纯子 汤嘉陵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6,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苯乙烯(St)与苯乙烯磺酸钠(NaSS)共聚物的种子乳液,将其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一系列不同核壳单体配比的核壳乳液。通过对溶液聚合动力学、产物的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种子粒径以及将其...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苯乙烯(St)与苯乙烯磺酸钠(NaSS)共聚物的种子乳液,将其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一系列不同核壳单体配比的核壳乳液。通过对溶液聚合动力学、产物的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种子粒径以及将其用于乳液聚合时所得产物的结构与粒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以溶液聚合法制得的苯乙烯型种子乳液能成功制备无皂核壳乳液,从而为制备无皂核壳乳液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 无皂 核壳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Y2O3微球
10
作者 江学良 杨帆 +1 位作者 晏爽 周爱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4-166,171,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级单分散P(St-HEA)微球,然后在二甲基硅油中自组装形成微米级胶体晶体大球,利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Y2O3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P(St-HEA)微...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级单分散P(St-HEA)微球,然后在二甲基硅油中自组装形成微米级胶体晶体大球,利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Y2O3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P(St-HEA)微球单分散性及有序大孔Y2O3微球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St-HEA)微球的单分散性好,其粒径约为280 nm。以单分散P(St-HEA)微球自组装制备得到了微米级胶体晶体大球,胶体晶体大球中P(St-HEA)微球排列紧密有序,缺陷较少。以微米级胶体晶体大球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经900℃烧结得到的有序大孔Y2O3微球,其孔径约为220 nm,其物相为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溶胶-凝胶 三氧化二钇 有序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
11
作者 严希康 张荣升 +1 位作者 杨亚琴 王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丙烯酸甲酯(MA)-二乙烯苯(DVB)交联微球。研究了引发剂、单体、交联剂的用量、温度、搅拌速率、离子强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微球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外形较规则、粒径为730nm左右、...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丙烯酸甲酯(MA)-二乙烯苯(DVB)交联微球。研究了引发剂、单体、交联剂的用量、温度、搅拌速率、离子强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微球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外形较规则、粒径为730nm左右、分布均匀的交联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微球,其制备条件是:以双蒸馏水为反应体系,C(MA)0=0.871mol/L,C(DVB)=0.067mol/L,T=70℃,转速为300r/min,CK2S2O8=0.239mmol/L,交联度=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烯苯 无皂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甲酯 微球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胶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竹 熊远钦 +2 位作者 尹辉军 张拉拉 徐伟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7,共7页
通过丙酮工艺法,分别制备了含有羧基作为内乳化剂的乙二胺扩链型水性聚氨酯(EDAWPU)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封端的水性聚氨酯(VLWPU)。为了改善水性聚氨酯(WPU)膜的性能,采用无皂乳液法制备了未交联型和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 通过丙酮工艺法,分别制备了含有羧基作为内乳化剂的乙二胺扩链型水性聚氨酯(EDAWPU)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封端的水性聚氨酯(VLWPU)。为了改善水性聚氨酯(WPU)膜的性能,采用无皂乳液法制备了未交联型和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UCPUA和CPUA)。通过红外对EDAWPU和VLWPU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使用TEM发现CPUA复合乳胶的形貌是以聚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的核/壳结构。CPUA和UCPUA的分子量分别为310934和86522。从DSC曲线中能观察到CPUA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较高。在CPUA膜中,通过交联CPUA的拉伸强度也得到增加。所以结果显示CPUA复合乳胶在硬度,附着力,柔韧性,光泽度和耐水性等方面均显示出了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核/壳聚合物 交联聚合物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AN核-壳粒子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彤 杨俊和 +1 位作者 王霞 高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加入适量的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核体为种子乳液,制备了PMMA/PAN核-壳乳液.实验中分别对引发剂量、丙稀腈( AN)滴加量对PMMA/PAN壳层厚度及其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种子乳液聚合... 加入适量的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核体为种子乳液,制备了PMMA/PAN核-壳乳液.实验中分别对引发剂量、丙稀腈( AN)滴加量对PMMA/PAN壳层厚度及其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PAN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实验方法及条件.通过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核-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PMMA/PAN复合粒子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粒径及其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对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学红 胡杰 +1 位作者 周志平 魏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RAMEB)/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表明RAMEB与MMA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从而使MMA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RAMEB与MMA的包合作用研究了RAME...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RAMEB)/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表明RAMEB与MMA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从而使MMA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RAMEB与MMA的包合作用研究了RAMEB对M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AMEB的加入量为4.2×10-4mol时,体系在75℃反应30 min时,单体转化率达89.2%,比同一时间下没有加入RAMEB的空白样的单体转化率提高了30.6%。当RAMEB的加入量为8.4×10-4mol时,聚合反应速率比空白样低,单体的最终转化率与空白样差不多。同时,RAMEB的引入可以使PMMA微球粒径变大,随着RAMEB加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微球的大小越来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 包合物 无皂乳液聚合 聚合物微球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呋喃、马来酰亚胺Diels-Alder反应的自修复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冶锡 龚林波 龚淑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基于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可逆Diels-Alder(DA)反应,成功制得一种通过热驱动而具备自修复特性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并对自修复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首先合成带呋喃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FEEMA),将其与常用的丙烯酸单体无皂乳液... 基于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可逆Diels-Alder(DA)反应,成功制得一种通过热驱动而具备自修复特性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并对自修复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首先合成带呋喃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FEEMA),将其与常用的丙烯酸单体无皂乳液共聚合,得到稳定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粒径测试。其次设计合成出能够水分散的、带聚醚链的双马来酰亚胺(D-400-BMI),使其与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进行Diels-Alder反应得到水性聚丙烯酸酯交联膜。利用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跟踪不同条件下的Diels-Alder反应和retro-DA过程,结果表明当聚合物中的FEEMA质量分数为30%、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质量比为1∶5时,由自制的较软链段分子D-400-BMI制备的交联膜有较好的修复性能。交联膜被划伤后,经140℃热处理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可对表面划伤和摩擦痕迹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此外,制备的交联膜还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在表面涂层划痕和微裂纹自修复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丙烯酸酯 DIELS-ALDER反应 无皂乳液聚合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co-AA)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中空SiO_2微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翠 谈梦婷 +1 位作者 杨万泰 石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1,66,共4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阴离子型无规共聚物[P(St-co-AA)]微球为模板,不经过分离和离心、表面改性等任何后处理过程,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直接进行二氧化硅(SiO_2)包覆,成功制得中空SiO_2微球。探究了氨水用量、正...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阴离子型无规共聚物[P(St-co-AA)]微球为模板,不经过分离和离心、表面改性等任何后处理过程,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直接进行二氧化硅(SiO_2)包覆,成功制得中空SiO_2微球。探究了氨水用量、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以及不同AA用量对中空SiO_2微球的影响,并对制得的SiO_2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中空SiO_2微球分散性优异,体系中无SiO_2实心小粒子,粒径均一,表面形貌呈树莓状,微球壁厚可控制在5~30n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SiO2 微球 P(St-co-AA)微球 溶胶-凝胶法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AANa-VAc-TFEMA纳米含氟乳液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敏 侯丽华 +2 位作者 卓虎 侯志成 张书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丙烯酸钠(AANa)、乙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P(AANa-VAc-TFEMA)纳米含氟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聚合的影响,并着重对聚合物乳液的粒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 以丙烯酸钠(AANa)、乙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P(AANa-VAc-TFEMA)纳米含氟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聚合的影响,并着重对聚合物乳液的粒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单体的转化率可达到97.00%以上,聚合得到的无皂乳液稳定性好、粒径分布均匀。通过控制单体配比中AANa的含量及VAc与TFEMA的比例,可以得到纳米含氟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丙烯酸钠 乙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纳米含氟乳液 粒径分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化聚苯乙烯微球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少杰 杜慧丽 崔笑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5-1389,共5页
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得聚苯乙烯(PS)种子乳液,再加入苯乙烯磺酸钠继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核壳结构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 SS@PS),然后酸化,得到表面磺酸化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微球(PS-HSS@PS)。以PS-HSS@PS作为... 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得聚苯乙烯(PS)种子乳液,再加入苯乙烯磺酸钠继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核壳结构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 SS@PS),然后酸化,得到表面磺酸化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微球(PS-HSS@PS)。以PS-HSS@PS作为可回收的催化剂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并与对甲苯磺酸、商品化的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HSS@PS的磺酸基含量和加入量对催化性能影响较大,磺酸基含量较高的PS-HSS@PS催化性能优异,产物收率可达97%,其活性优于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收率89%),与对甲苯磺酸相当(收率98%),且循环使用性能良好,循环使用5次,收率仍可达9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 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 可回收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人状(SiO_(2)-PMMA)/PS粒子的制备
19
作者 段延萍 杜鲜萍 +1 位作者 郝红 邓静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4,36,共6页
为制备清洁且形貌可控的雪人状粒子,探究制备条件对微粒形貌的影响,以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_(2)-PMMA)核壳微粒为种子,苯乙烯(St)为溶胀聚合单体,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雪人状(SiO_(2)-PMMA)/PS粒子。采用SEM、TEM、FTIR对微粒... 为制备清洁且形貌可控的雪人状粒子,探究制备条件对微粒形貌的影响,以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_(2)-PMMA)核壳微粒为种子,苯乙烯(St)为溶胀聚合单体,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雪人状(SiO_(2)-PMMA)/PS粒子。采用SEM、TEM、FTIR对微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在SiO_(2)与MMA质量比13∶100,SiO_(2)-PMMA与St质量比1∶13—1∶18,KPS质量分数3%,搅拌速度540—860 r/min,聚合温度65℃的条件下,制备出雪人状(SiO_(2)-PMMA)/PS Janus粒子。得出种子壳层的交联密度是形成相分离的关键因素,种子与单体的质量比,KPS质量分数及聚合温度都会对微粒的形貌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粒子 雪人状(SiO_(2)-PMMA)/PS粒子 无皂种子乳液聚合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A-MAA 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冬花 林芸 +1 位作者 俞开钰 范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90-392,共3页
考察了St-BA-MA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不同时间转化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乳胶粒形态和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转化率达1%,M-n达4.09×104,初始乳胶粒子形成,主要为均相沉淀成核机理。羧基单体是影响乳胶粒形... 考察了St-BA-MA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不同时间转化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乳胶粒形态和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转化率达1%,M-n达4.09×104,初始乳胶粒子形成,主要为均相沉淀成核机理。羧基单体是影响乳胶粒形态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无皂乳液聚合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