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轮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SPH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蔡靖 黄钰岱 +2 位作者 李琪 李岳 戴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H模型得到的临界滑水速度与CEL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5%;舰首波、侧向羽流等流体特征更为明显立体;平均运算效率较CEL模型提高36.5%。利用SPH模型分析可得,道面支撑力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平缓下降再急速下降的趋势,水膜厚度为3~13 mm时,急速下降段所在轮胎速度区间为170~260 km/h,基本处于A320飞机的着陆滑跑速度范围内,应增强对飞机滑水事故风险的防范;位移阻力随着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轮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提出利用位移阻力最大值确定临界滑水速度的方法;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近临界滑水速度时达到最大值;舰首波最大溅水高度低于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且随轮胎速度增加而降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舰首波接近消失,2种溅水特征的最大溅水高度值均低于A320飞机发动机的最小离地高度0.680 m,不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轮胎-道面相互作用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 临界滑水速度 道面支撑力 位移阻力 溅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并行计算的滑坡涌浪模拟
2
作者 唐岳灏 姜清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为解决滑坡体与水体的强耦合及非线性水波演化形成的复杂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方法(SPH)模拟水体动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与不连续问题,构建了SPH-DEM流-固耦合算法,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MPI的并行计算程... 为解决滑坡体与水体的强耦合及非线性水波演化形成的复杂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方法(SPH)模拟水体动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与不连续问题,构建了SPH-DEM流-固耦合算法,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MPI的并行计算程序,实现了SPH-DEM耦合过程的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将该程序应用于湖北省江坪河水库白日垭崩塌体滑坡模拟,再现了滑坡发展、涌浪形成、河道传播、冲击大坝的灾害链过程。结果显示:涌浪在坝前最大壅高474.00 m,低于坝高476.00 m,此程序在进程数量128时取得了超过70%的并行加速效率。研究成果能有效分析滑坡涌浪灾害动力学过程,开发的并行程序可为其他国产同类软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流-固耦合 离散元(DEM) 光滑粒子流(sph) 白日垭崩塌体 江坪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FEM-SPH耦合的换流变压器电弧故障结构失效行为研究
3
作者 闫晨光 徐彻 +3 位作者 李嘉熙 吕伊瑶 桑凡雅 刘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70-3379,I0008,共11页
近年来,部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在运行中相继发生电弧短路故障并引发爆炸、起火事故,严重威胁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充油设备故障冲击下的结构失效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制约故障防爆技术的发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套... 近年来,部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在运行中相继发生电弧短路故障并引发爆炸、起火事故,严重威胁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充油设备故障冲击下的结构失效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制约故障防爆技术的发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套适用于高能电弧故障冲击的结构失效仿真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有限腔体内油中电弧能量持续注入的气泡动力学模型,准确描述故障气泡的脉动膨胀行为;其次,提出自适应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fini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EM-SPH)耦合方法,利用SPH粒子继承失效前的物理信息参与FEM计算;进行不同能量、不同位置的电弧故障仿真计算,获得换流变压器结构的薄弱区域及其破裂行为,复现了油箱结构失效行为。研究发现,油箱顶盖两侧及侧壁转角接缝位置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一旦结构出现裂缝,将在极短时间内沿着应力集中方向快速发展,最终导致壁面整体撕裂。可知,该方法揭示的结构失效行为可为改进变压器设计和提高设备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故障 换流变压器 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 结构失效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法的套管冲蚀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磊 王晨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针对固井滑套压裂中冲蚀特性及结构优化等问题,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SPH)建立球形砂粒冲击金属表面的SPH数值模型,模拟多个砂粒冲击套管材料42CrMo的微观过程,分析砂粒的撞击行为与冲蚀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CFD模拟方法与Oka冲蚀模型... 针对固井滑套压裂中冲蚀特性及结构优化等问题,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SPH)建立球形砂粒冲击金属表面的SPH数值模型,模拟多个砂粒冲击套管材料42CrMo的微观过程,分析砂粒的撞击行为与冲蚀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CFD模拟方法与Oka冲蚀模型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不同端口特性的套管内壁进行冲蚀磨损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PH法能较好地表现出砂粒在撞击套管材料时的微观变形,有助于研究微观下材料的变形影响因素,且由SPH法模拟得到的无量纲冲蚀速率随冲击角度变化的模拟数据与Oka冲蚀公式中冲击角函数趋势相符。端口特性参数对套管内壁的冲蚀有着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随着端口数量、端口面积的增加,平均冲蚀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在研究的4种端口形状中,胶囊形端口的平均冲蚀速率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套管端口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微观冲击模型 套管冲蚀 端口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FEM方法的高位滑坡冲击框架建筑群损毁机制研究
5
作者 樊晓一 邓鑫 +3 位作者 刘欢 夏贵平 宋嘉麒 杨居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248,288,共15页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架结构建筑群的冲击过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与框架柱关键点应力和弯矩等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H-DEM-FEM耦合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碎石土滑坡中土(SPH)石(DEM)混合物的抛射弹跳、爬高绕流冲击运动过程。考虑了常规建筑垂直、平行于滑坡流向的三排建筑组合布局,位于滑坡近端的纵向排列建筑表现为连续性倾倒破坏,横向排列的建筑则呈现整体倾倒破坏;因前排建筑群对滑坡冲击能量的耗散及滑坡自身摩擦耗能,位于滑坡后端建筑表现为引流面墙体和前排柱发生局部破坏,结构保持稳定,损毁程度依次为上游无建筑缓冲耗能的建筑>有横向排列的建筑>有纵向排列的建筑;纵向、横向排列的建筑冲击力衰减幅度分别31%、21%。横向框架建筑整体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框架柱的直接剪断或节点塑形铰链失效;纵向框架建筑连续性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前排框架柱的失效引起后排框架柱轴向压力和极限弯矩增加,持续冲击荷载超过其极限弯矩致使后排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最终结构倾倒。系统能量在动能、内能和摩擦耗能间转化,其中摩擦耗能占65.5%,结构耗能占23.6%,动能快速下降与内能急剧增加是建筑破坏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ph-DEM-FEM) 高位滑坡 框架结构建筑群 损毁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隧道开挖面失稳大变形分析
6
作者 徐庆锋 季晓梦 +3 位作者 应宏伟 张晓帅 朱成伟 周秋培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4-1504,共11页
为研究隧道开挖失稳导致的地表沉陷等大变形问题,构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将其嵌入到光滑粒子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数值方法的理论框架。采用筒仓颗粒流及隧道垮塌试验验证所提... 为研究隧道开挖失稳导致的地表沉陷等大变形问题,构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将其嵌入到光滑粒子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数值方法的理论框架。采用筒仓颗粒流及隧道垮塌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数值方法。在筒仓颗粒流试验中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观测到流动中明显的倒三角区域,并在SPH模拟中进一步得到应变场与应力场的分布,然后基于实际工程,建立隧道垮塌SPH分析模型,研究静摩擦因数和埋深比对隧道垮塌冲出距离及地表沉陷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挖面土方冲出距离随着静摩擦因数的减少而增大,土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导致土体更容易发生滑动,使得开挖面稳定性下降;2)随着静摩擦因数的降低,隧道开挖时土体的应力释放更加明显,导致地表沉降槽的宽度和深度增加;3)隧道埋深比对沉降槽形状影响较大,但对于开挖面土方冲出距离影响较小;4)随着埋深比的增大,地表沉降槽更浅且更为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面失稳 地表沉陷 光滑粒子动力学 筒仓颗粒流 大变形 摩擦因数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N和ISPH耦合方法的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宁波 倪宝玉 +2 位作者 薛彦卓 武奇刚 袁广宇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828,共13页
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因其在海洋结构物设计、操作及安全性方面的关键性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无网格数值方法,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incompressibl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ISPH)方法正逐渐成为研究波浪... 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因其在海洋结构物设计、操作及安全性方面的关键性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无网格数值方法,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incompressibl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ISPH)方法正逐渐成为研究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潜力工具.在传统的ISPH方法中,压力是通过求解压力泊松方程(pressure Poisson equation,PPE)获得的,这是整个计算过程最为耗时的部分.采用一种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与ISPH相结合的耦合方法(ISPH_GNN)对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在ISPH_GNN中,GNN模型用于预测流体压力,取代了传统ISPH方法中的PPE求解过程.文章的一项贡献是揭示了基于相对简单算例生成的数据训练的GNN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相对更复杂的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采用基于溃坝和液舱晃荡算例数据训练而成的GNN模型,并将其与ISPH方法相结合,构建了ISPH_GNN方法,以模拟不同的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包括孤立波冲击阶梯结构、规则波冲击水下梯形结构物和规则波与浮式箱体的相互作用.仿真结果显示,ISPH_GNN在这些不同场景下均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模拟结果,展现了其在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上的良好泛化能力.文章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在于,与传统ISPH方法相比,ISPH_GNN在取得相似甚至略高计算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压力预测的计算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粒子数的波浪-结构物相互作用仿真时.例如,在包含130万粒子的模拟工况下,ISPH_GNN的压力预测速度提升了多达93倍.研究结果突显了ISPH_GNN方法在波浪-结构物相互作用仿真中的巨大潜力,可为海洋工程提供一种更具可扩展性和计算高效性的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图神经网络 耦合方法 压力泊松方程 压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邻居搜索法在风沙流SPH算法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鹏 金阿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6,267,共7页
为了解决风沙流(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算法因粒子数目增多导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将GPU并行计算应用在风沙流SPH算法中。分析SPH算法适合并行计算的原因,并以单元链表(Cell-Linked List,CLL)法的邻居搜索法为基础,建立SP... 为了解决风沙流(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算法因粒子数目增多导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将GPU并行计算应用在风沙流SPH算法中。分析SPH算法适合并行计算的原因,并以单元链表(Cell-Linked List,CLL)法的邻居搜索法为基础,建立SPH风沙流的并行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坡面风场进行分析,得到沙粒水平速度沿高度变化规律和沙粒空间分布变化;对比不同粒子数目下四种风沙流SPH算法的计算效率,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算法 风沙流 并行计算 CU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SPH模型与试验验证
9
作者 任逸 方瀚祯 +3 位作者 刘航 刘鹏 李守太 胡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2,共10页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基于土壤弹塑性本构理论,提出了基于虚拟平面和罚函数的三维接触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空间触土部件的接触问题。采用C++语言借助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技术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了算法的数值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通过砂土坍塌试验验证了三维空间土壤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设计制作了小型土壤切削试验装置进行砂土切削试验,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中砂土切削力的变化规律。该研究还讨论了不同耕作深度、耕作速度、触土部件入土角对触土部件切削力的影响,探讨了模型在农业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土壤切削形态,在切削力数值预测方面的相对误差仅为7.02%,展现出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为农业机械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新的数值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切削 弹塑性本构模型 触土部件 三维接触算法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形冲箱的椭圆余弦波制造理论及其SPH检验
10
作者 隋钰程 贺铭 +2 位作者 李雪艳 孟钰婕 张旭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6-1303,共8页
虽然冲箱式造波机已有不少应用,但由于箱体几何形状及椭圆余弦波理论复杂,至今尚缺少椭圆余弦波的冲箱式制造理论。本文基于冲箱浸没体积变化量与生成波浪体积相守恒的原理,推导了既定波浪参数下楔形冲箱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造波约... 虽然冲箱式造波机已有不少应用,但由于箱体几何形状及椭圆余弦波理论复杂,至今尚缺少椭圆余弦波的冲箱式制造理论。本文基于冲箱浸没体积变化量与生成波浪体积相守恒的原理,推导了既定波浪参数下楔形冲箱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造波约束条件。使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数值波浪水槽,在经过精度检验和收敛性分析后,模拟了楔形冲箱运动和椭圆余弦波生成。比较数值结果与解析解发现,椭圆余弦波自生成起,在0.5倍波长距离内便能达到目标波形、压力和流速,从而证实了所推导造波理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波理论 冲箱式造波机 椭圆余弦波 体积守恒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波面 压力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的半封闭式地下空间洪水扩散过程仿真
11
作者 刘佳婕 熊昊 陈湘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5-135,共11页
为深入探究洪水在半封闭式地下空间的水流扩散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与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的方法,研究洪水侵入地下公交车站的动态过程。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试验及... 为深入探究洪水在半封闭式地下空间的水流扩散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与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的方法,研究洪水侵入地下公交车站的动态过程。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SPH-DEM耦合方法进行标定及验证,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模拟洪水侵入地下空间的物理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洪水从地下公交车站站厅层入口和隧道口灌入2种工况下在半封闭式地下空间的扩散演变规律以及不同类型车辆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半封闭式地下空间中,私家车相较于公交车面临的风险更高;2)车辆周围的建筑环境对疏散逃生具有显著影响;3)车辆的具体位置是影响疏散逃生效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DEM耦合方法 地下空间 大尺度模拟 洪涝灾害 地下公交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海底滑坡运动演化过程模拟
12
作者 戴自立 蓝柏森 李小锋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海底滑坡普遍具有方量大、流速快、影响范围广的特征,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海洋地质灾害,对海洋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海底滑坡运动过程中,滑坡体与周围水体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传统的数值方法较难模拟这一复杂过程。本文基于光滑粒子流体... 海底滑坡普遍具有方量大、流速快、影响范围广的特征,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海洋地质灾害,对海洋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海底滑坡运动过程中,滑坡体与周围水体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传统的数值方法较难模拟这一复杂过程。本文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运用Herschel-Bulkley黏性流体模型和经典牛顿流体模型分别模拟滑坡体及其周围水体,建立了SPH多相流海底滑坡数值模型,并通过密度的人工扩散项及状态方程的修正提高数值计算的稳定性。通过模拟海底滑坡模型试验,验证了SPH多相流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探究了流变参数对滑坡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后运用本文建立的SPH多相流模型模拟了朱家尖海底滑坡的运动演化过程,分析了滑坡体与水体的相互作用模式,预测了其运动速度和滑移距离。本研究可以为海底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滑坡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多相流 运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算法的热仿真系统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子厚 董义卓 +3 位作者 车黎明 李灿灿 李敏 雷光寅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随着电子设备日益微型化和集成化,热仿真已成为其设计中的关键因素。电子封装模块的热仿真通常使用传统的有限元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存在计算效率和精度之间的矛盾,在处理大变形问题和网格畸变方面也容易造成计算不收敛,从而... 随着电子设备日益微型化和集成化,热仿真已成为其设计中的关键因素。电子封装模块的热仿真通常使用传统的有限元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存在计算效率和精度之间的矛盾,在处理大变形问题和网格畸变方面也容易造成计算不收敛,从而导致结果错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算法的电子封装模块热仿真系统。该算法基于无网格拉格朗日数值方法,通过将热仿真对象离散为1组粒子的方式求解热传导方程,从而准确地预测电子封装模块的传热与散热,无需生成并处理大量的微小网格,不用担心网格失真等问题。SPH相对于FEM,仿真精度误差保持在1%~2%,仿真效率可提升近30倍,适合用于复杂和动态系统的模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有限元仿真 光滑粒子动力学 传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药浆立式混合过程SPH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寅 刘看 +2 位作者 武毅 吴艳青 杨秀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2-1173,共12页
立式混合机内桨叶的行星运动可有效促进物料不同组分间的分散循环和均质分布,故已应用于固体推进剂药浆的制备过程。然而,混合机内的复杂界面及其运动导致药浆内部的混合机理与流变特性难以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层流流动下推进... 立式混合机内桨叶的行星运动可有效促进物料不同组分间的分散循环和均质分布,故已应用于固体推进剂药浆的制备过程。然而,混合机内的复杂界面及其运动导致药浆内部的混合机理与流变特性难以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层流流动下推进剂药浆与桨叶耦合过程,基于光滑粒子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连续体被离散为若干携带物理量的守恒质点。结合Herschel-Bulkley(HB)本构模型,发展了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状态下推进剂药浆混合过程的无网格方法。将数值模拟和实验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探究桨叶运动参量与功率消耗的相关性,分析了几何构型、转动模式对药浆混合均匀程度及叶轮扭矩负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剪切速率指数n为0.47时,液体在非牛顿流动状态下,模拟结果相对文献实验结果的平均误差约为4.98%,故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行星叶轮搅拌2.65 s后,其混合均匀性指数相比于中心、偏心叶轮依次提高了8.9%和7.3%。而雷诺数Re=1时,公转半径在0.11D_(w)~0.23D_(w)范围内,扭矩的最大增幅可达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药浆 非牛顿流体 行星叶轮 光滑粒子法(s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FEM-SPH算法的混凝土板在爆炸荷载下响应分析
15
作者 李子玉 丁建国 周广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80,共8页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板的动态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混凝土板破坏特征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该文采用LS-DYNA软件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与有限元模型-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ALE-FEM-SPH)算法建立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拉...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板的动态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混凝土板破坏特征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该文采用LS-DYNA软件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与有限元模型-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ALE-FEM-SPH)算法建立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拉压、最大主应变共同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单元失效准则修正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爆炸比例距离、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配筋率对混凝土板破坏特征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板跨中位移峰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比例距离由0.538 m/kg^(1/3)减小至0.315 m/kg^(1/3,)板跨中位移峰值增加了177.98%,板破坏程度加剧;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比例距离、钢筋配筋率、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钢筋强度极差值分别为0.31、0.11、0.07及0.04,因此对板跨中位移峰值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为比例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 有限元模型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失效准则 混凝土板 爆炸荷载 位移峰值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PH方法的三维浮式防波堤水动力性能预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伟伟 叶松茂 张辉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为对海洋工程系泊结构物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准确求解,探究其载荷与运动规律,鉴于无网格粒子法在求解自由液面大变形破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拟提出一种改进的SPH数值模型,通过引入密度耗散项改善流场的压力分布,并建立基于集中质量法的系... 为对海洋工程系泊结构物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准确求解,探究其载荷与运动规律,鉴于无网格粒子法在求解自由液面大变形破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拟提出一种改进的SPH数值模型,通过引入密度耗散项改善流场的压力分布,并建立基于集中质量法的系泊缆张力数值模型,采用顺序交错耦合算法,建立一种可适用于三维系泊结构水动力性能预报的耦合SPH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数值模型能够实现复杂波浪条件下三维系泊结构物动力学特征的准确预测;浮式防波堤与作用波发生共振现象且波长与堤宽的值较大时,消波效果较差;防波堤纵荡、纵摇和垂荡运动呈一定周期性,纵荡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对称性,纵摇响应相对更为对称;迎浪面系泊缆需要更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浮式防波堤 消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KDF-SPH方法的激波问题数值模拟
17
作者 李宏杨 热合买提江·依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3-1493,共11页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中的光滑核近似和Taylor级数展开原理,利用核函数矩对KDF-SPH(kernel derivative free SPH)方法进行了修正.为了验证修正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情况...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中的光滑核近似和Taylor级数展开原理,利用核函数矩对KDF-SPH(kernel derivative free SPH)方法进行了修正.为了验证修正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情况下一维激波管问题的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正方法能很好地捕捉到激波和接触不连续的位置和强度,修正方法不要求核函数可导性,不计算核函数矩,计算量更小,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核近似 激波 修正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droyd-B黏弹性液滴弹跳行为的改进SPH模拟
18
作者 许晓阳 周亚丽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4,共6页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对Oldroyd-B黏弹性液滴撞击固壁面产生的弹跳行为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首先,为了解决SPH模拟黏弹性自由表面流出现的张力不稳定性问题,联合粒子迁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SP...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对Oldroyd-B黏弹性液滴撞击固壁面产生的弹跳行为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首先,为了解决SPH模拟黏弹性自由表面流出现的张力不稳定性问题,联合粒子迁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SPH方法。然后,对Oldroyd-B黏弹性液滴撞击固壁面产生的铺展行为进行了改进SPH模拟,与文献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降低Reynolds数捕捉到了液滴的弹跳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液滴黏度比、Weissenberg数和Reynolds数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SPH方法可有效地模拟黏弹性自由表面流问题;液滴黏度比、Weissenberg数和Reynolds数对液滴最大回弹高度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Oldroyd-B黏弹性液滴 张力不稳定 粒子迁移技术 弹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ISPH-FVM耦合方法模拟
19
作者 徐义祥 杨刚 +1 位作者 邢钰林 胡德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1270,共10页
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复杂的界面拓扑演化,该过程一直是气泡流研究领域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探究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行为,将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incompressible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 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复杂的界面拓扑演化,该过程一直是气泡流研究领域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探究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行为,将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incompressible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ISPH)方法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ISPH-FVM耦合方法.在ISPH-FVM耦合方法中,粒子和网格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通过核近似插值技术实现,并将连续表面应力模型(continuous surface stress,CSS)引入当前耦合框架中以评估相界面处表面张力效应.此外,CSS模型通过FVM网格上定义的体积分数进行离散和计算,并且网格上的体积分数是通过网格支持域内ISPH粒子的核近似插值获得的.随后,利用ISPH-FVM耦合方法模拟了平衡状态下圆形气泡振荡以及单气泡上升,并将模拟结果与其他数值方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当前耦合方法中表面张力模型的收敛性以及界面追踪的准确性.为测试ISPH-FVM耦合方法模拟涉及复杂拓扑变化气泡流的性能,对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且研究了不同韦伯数(We)以及雷诺数(Re)对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We数增加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时界面将发生大的畸变并且产生的夹带液滴数量也相应增加,然而上浮气泡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随Re数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方法 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有限体积法 气泡上升 自由表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法的CBN磨粒切削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宿崇 许立 +1 位作者 刘元伟 马纪军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671,共5页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进行CBN磨粒切削过程仿真。该方法解决了网格法模拟材料分离时的网格束缚问题。通过切削过程中磨粒与工件材料的应力场变化以及离散SPH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了CBN磨粒的磨损机理以及工件材料的切削变形机理。研...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进行CBN磨粒切削过程仿真。该方法解决了网格法模拟材料分离时的网格束缚问题。通过切削过程中磨粒与工件材料的应力场变化以及离散SPH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了CBN磨粒的磨损机理以及工件材料的切削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磨粒的顶部与挤压面棱边接触应力集中,易发生磨耗与微破碎磨损;工件材料受磨粒的推挤发生弹塑性变形而沿磨粒的侧向及前方隆起,并于磨粒的前方挤出而形成切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磨粒 磨损 仿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