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Multi-step Control Set 被引量:15
1
作者 LI De-Wei XI Yu-Ge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关键词 多步控制集 鲁棒模型 预先控制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固态变压器大步长仿真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徐晋 +3 位作者 李子润 汪可友 李国杰 邢法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3-1073,I0021,共12页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SST大步长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小步长建模、小步长仿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根据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特点,采用小步迭代合成法构建离散状态空间大步长仿真模型,从而实现小步长建模、大步长仿真;最后,给出大步长仿真模型的二次等效方法,减少系统整体建模的系数矩阵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减少数值积分误差和电力电子开关动作误差,实现100 k Hz开关频率下SST换流系统的精确仿真,还能显著提升SST的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固态变压器 小步迭代合成 大步长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Factor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3
作者 罗方林 HongYE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6-12,54,共8页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s sinc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rder increases very high. We have to search other way to establish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We have theoretically defined a new concept-Energy Factor (EF) i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F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EF is a new concept in power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which thoroughly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power factor (PF),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η),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and ripple factor (RF). EF and the subsequential EFV (and EFVD) can illustrate the system stability, reference response and interference recovery. This investigation is very helpful for system design and DC/DC converters characteristics foreseeing. Two DC/DC converters: Buck converter and Super-Lift Luo-Converter as the sample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EF, EFV (and EFVD), PE, SE, VE (and VED), time constant τ and damping time constant τ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变换器 THD RF C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模型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算例筛选
4
作者 彭慧敏 薛禹胜 +2 位作者 刘庆龙 黄天罡 薛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3,共9页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首先,在多步泰勒展开所得轨迹中提取能表征复杂因素影响敏感性及多摆稳定可信度的机理特征指标,预判复杂模型的影响程度并自适应调整分类阈值。然后,通过在数值积分和多步泰勒展开之间的自适应切换,近似计及复杂模型的影响,并引入自适应的变步长来减少计算量,实现双层的分类筛选。在4个工程系统中的近2万个算例中考核了该算法框架的有效性和强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模型 暂态稳定性 人工智能 算例筛选 敏感性分析 多步泰勒展开 自适应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型变截面桩水平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伟 杨森 +2 位作者 瑜璐 赫山林 张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下半段桩径减小阶梯型变截面形式对弹性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小,考虑材料利用率情况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比常截面桩提高6.4%,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提升33.28%;水平荷载相同条件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大于常截面桩的,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小于弹性常截面桩的;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增加而减小。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50%时,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接近于弹性常截面桩;与弹性常截面桩相比,当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40%时,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提升最大。结论与常截面桩相比,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水平承载力更高,合理设置变径长度和变径比可以节约成本。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地基 阶梯型变截面桩 水平承载机理 变径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岩隧道上中台阶开挖锁脚锚管倾角优化研究
6
作者 邓祥辉 贺海龙 +3 位作者 王睿 张轩 赵帮轩 丁潇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以此求出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和钢架拱顶沉降的理论计算式。同时,基于竖向围岩压力实测分析,通过所求出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与钢架拱顶沉降的关系式,并以中河隧道为工程依托确定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的最优打设角度。结果表明:建立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模型分析得到的隧道拱顶沉降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根据钢架拱顶沉降理论公式分析得出隧道中台阶锁脚锚管最优打设角度为60°~7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深埋隧道分台阶开挖锁脚锚管的倾角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锁脚锚管 上中台阶 力学模型 打设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孪生模型的数控机床轮廓误差预测方法
7
作者 田颖 湛杨 +4 位作者 岳辰 葛璐 王太勇 崔桐成 赵志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2401,共10页
为了提升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实时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首先构建包含伺服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机理模型,用于描述进给系统在数控系统插补指令下的动态响应;其次,建立结合多任务学习的时序数据驱动模型,构建融... 为了提升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实时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首先构建包含伺服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机理模型,用于描述进给系统在数控系统插补指令下的动态响应;其次,建立结合多任务学习的时序数据驱动模型,构建融合机理模型孪生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的特征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通过多时间步残差补偿修正机理模型的位置预测值,从而提高孪生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设计了多组空间运动轨迹进行了模型验证实验,并对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融合孪生模型能够在轮廓误差多个时间步的预测任务中均保持较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预测 数字孪生模型 多任务学习 多时间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
8
作者 张传伟 张刚强 +1 位作者 路正雄 李林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提取频率特征;提取的频率特征输入Informer编码器,经位置编码和多头概率稀疏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时序变化特征,并结合自注意力蒸馏减少特征冗余;将Informer解码器改为全连接层,直接输出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重构叠加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得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测步长分别为6,12,24时,DWT-CNN-Informer模型相比LSTM、Informer、CNN-Informer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指标上均表现出更高预测精度。研究结果为液压支架压力精准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压力 多步长预测 离散小波变换 CNN模型 In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煤矿平硐变形多步预测
9
作者 冀汶莉 淡新 +6 位作者 马晨阳 柴敬 吴玉意 秋风岐 刘文涛 雷武林 刘永亮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90,共15页
煤矿主平硐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其变形进行监测和预测十分重要。在光纤光栅监测平硐变形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 煤矿主平硐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其变形进行监测和预测十分重要。在光纤光栅监测平硐变形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结合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Memory Network,LSTM)的EEMD-TCN-LSTM平硐变形多步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包含有噪声的监测数据分解成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然后,计算IMF分量的模糊熵并选择有效IMF分量。最后,对不同有效分量序列利用TCN网络提取长时间维度特征,利用LSTM网络捕获非线性特征,叠加各分量预测结果。在预测模型的训练过程中采用多输出策略的多步预测方法,输出为未来多个时刻的光纤监测值。在不同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监测数据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EEMD分解结合模糊熵法处理光纤监测数据,能在保留平硐变形信息的同时,过滤掉更多的噪声。与已有方法相比,预测方法在单步预测时,其评价指标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可达到0.99,平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降低3.0%~10.0%和5.0%~20.0%,预测结果更准确。多输出策略下预测方法超前3步预测的R2平均为0.95,应变计的RMSE和MAE值至少降低了75.0%和31.5%,位移计的RMSE和MAE值至少降低了50.0%和66.7%,压力计的RMSE和MAE值至少降低了85.7%和62.3%,误差积累最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的TCN-LSTM平硐变形多步预测方法,能够为巷道围岩变形预测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硐变形 多步预测 TCN-LSTM预测模型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煤矿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通勤行为建模与阶梯收费效率评价
10
作者 李志纯 吴苏萍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解放驾驶员双手,从而为车内出行者自由开展车内活动提供方便.在阐述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车内活动效用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普通驾驶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混行的多方式时变活动效用瓶颈模型,分析了...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解放驾驶员双手,从而为车内出行者自由开展车内活动提供方便.在阐述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车内活动效用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普通驾驶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混行的多方式时变活动效用瓶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性质.确定了多方式瓶颈系统消除排队的连续动态拥挤收费方案,设计了最优阶梯收费方案来近似连续动态收费方案,评价了最优阶梯收费方案消除排队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线性时变边际活动效用下,不考虑自动驾驶汽车车内活动效用会导致对高峰期出行时间窗的偏差估计;普通驾驶汽车通勤者与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依次序出行,存在最优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占有率使得社会总成本最低;与不收费情形相比较,最优阶梯收费导致的排队延误消除率大于√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模型 基于活动的方法 车内活动效用 动态收费 阶梯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A的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11
作者 郭欣欣 江朝阳 +2 位作者 王众 王陈 夏天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581,共5页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用自适应步长因子替代算法随机步长因子,加快算法后期寻优迭代速度,缩短寻优时间。将改进的树种算法用于双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与其他算法对比,该方法所得电流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测数据与测量数据拟合程度高,表明改进的树种算法能有效地对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收敛性,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太阳电池 双二极管模型 改进树种算法 自适应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12
作者 陈永生 陈诚 毕雨辰 《园林》 2025年第5期4-13,共10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研究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并针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中的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根据研究结果,在研究区域初步构建源斑块32个、潜在生态廊道446条,其中包含重要廊道31条、一般廊道383条、可建设廊道32条。并进一步增补2处源斑块、24处生态踏脚石、64条廊道,以提高网络的完整度和复杂度。最后采用网络闭合度、点线比率以及网络连接度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评估,为六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提出指引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网络构建 优化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源斑块 生态踏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13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应用协议开发方法的产品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受钦 谢友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分析了集成信息CAD系统中要解决的产品模型信息描述问题。基于STEP标准和IDEF产品建模方法 ,提出了基于功能层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产品信息模型的三层结构 :功能层、广义零件层和广义结构层。以工程中业已标准化的滚动轴承为对象 ,建立了基... 分析了集成信息CAD系统中要解决的产品模型信息描述问题。基于STEP标准和IDEF产品建模方法 ,提出了基于功能层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产品信息模型的三层结构 :功能层、广义零件层和广义结构层。以工程中业已标准化的滚动轴承为对象 ,建立了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功能信息EXPRESS描述模型 ,提出了信息模型组织、传递和实现的原型框架 ,为集成信息CAD系统的信息集成中性环境的建立与实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功能模型 滚动轴承 产品建模 CAD 应用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IB/STEP标准的集成产品数据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军合 吴昭同 祁国宁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86-190,共5页
STEP(ISO10 30 3)标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规范化描述 ,是产品信息交换的基础 ,但缺乏高层次的语义描述 . PL IB(零件库标准 ,ISO135 84)通过总模型、功能模型和功能视图模型类及其结构来表示产品设计原理和多域多级别视图显示 .结... STEP(ISO10 30 3)标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规范化描述 ,是产品信息交换的基础 ,但缺乏高层次的语义描述 . PL IB(零件库标准 ,ISO135 84)通过总模型、功能模型和功能视图模型类及其结构来表示产品设计原理和多域多级别视图显示 .结合 PL IB/ STEP的特点 ,提出了集成产品模型及信息共享的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PLIB 集成产品数据模型 零件库标准 国际标准 产品设计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的机械零件CAD/CAPP的集成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长韬 殷国富 +1 位作者 陈学斌 倪亚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30-832,共3页
在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的基础上,采用 S T E P标准实现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制定了圆锥 轮的应用协议( Z C A P),达到 C A D/ C A P P系统集成。 C A D 系统根据 Z C A P建立零件特征模型,输出 S T E... 在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的基础上,采用 S T E P标准实现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制定了圆锥 轮的应用协议( Z C A P),达到 C A D/ C A P P系统集成。 C A D 系统根据 Z C A P建立零件特征模型,输出 S T E P中性文件。 C A P P系统根据应用协议对 S T E P中性文件进行后置处理,提取零件信息,制定加工工艺。为了使产品数据操作方便,该系统可以对产品数据进行查阅、修改及 S T E P文件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特征造型 CAD CAPP 集成 机械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的面向对象工艺计划信息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广洪 吴瑞荣 +1 位作者 王先逵 张玉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7年第4期20-23,共4页
工艺计划信息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CAPP系统与CIM环境下其它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本文在分析工艺计划信息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将实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的工艺计划信息建模策略。基于该策略,提出了面向... 工艺计划信息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CAPP系统与CIM环境下其它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本文在分析工艺计划信息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将实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的工艺计划信息建模策略。基于该策略,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分层工艺计划信息表达方式,并建立了相应的EXPRESS模型。最后介绍了EXPRESS模型向底层实现机制转换的两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 工艺计划 信息模型 面向对象 st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的特征造型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明辰 杨玲 白连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零件的特征建模是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本文介绍基于STEP的特征造型系统JW-CAD。它以Pro/E系统作为支撑软件,并用STEP标准作为零件信息表达与数据交换机制。并开发了特征造型界面、特征识别与信息... 零件的特征建模是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本文介绍基于STEP的特征造型系统JW-CAD。它以Pro/E系统作为支撑软件,并用STEP标准作为零件信息表达与数据交换机制。并开发了特征造型界面、特征识别与信息匹配模块。通过零件的特征造型,建立零件信息模型。为了达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必须对JW-CAD系统应用的STEP标准进行描述,为此制定了应用协议JW-AP。开发JW-AP时,采用了ISO所公布的AP214。根据JW-AP,生成STEP中性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造型 CAD CAPP CAM 零件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功能信息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受钦 谢友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5-38,共4页
分析了集成信息CAD系统中要解决的产品模型信息描述问题。基于STEP标准和IDEF产品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功能层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产品信息模型的三层结构:功能层、零部件层和构造层。以工程中业已标准化的滚动轴承为对象建立了基于STEP... 分析了集成信息CAD系统中要解决的产品模型信息描述问题。基于STEP标准和IDEF产品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功能层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产品信息模型的三层结构:功能层、零部件层和构造层。以工程中业已标准化的滚动轴承为对象建立了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功能信息EXPRESS描述模型,为集成信息CAD系统的信息集成中性环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功能模型 EXPRESS 集成 滚动轴承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ER:基于外部子图生成的大语言模型分步增强推理框架
20
作者 冯拓宇 王刚亮 +3 位作者 乔子剑 李伟平 张雨松 郭庆浪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3,共7页
大语言模型(LLM)自问世以来在各种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尤其是在机器翻译、文本生成、问答系统等任务中的卓越表现,它们的应用也迅速扩展到了更多复杂的任务中。尽管LLM在多种任务中展现了强大的能力,但在需要深入推理和逻辑推导的... 大语言模型(LLM)自问世以来在各种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尤其是在机器翻译、文本生成、问答系统等任务中的卓越表现,它们的应用也迅速扩展到了更多复杂的任务中。尽管LLM在多种任务中展现了强大的能力,但在需要深入推理和逻辑推导的任务场景中,它们仍然面临显著的挑战。由于模型训练过程中依赖大量的文本数据,往往难以全面涵盖所有领域的专业知识,导致LLM在处理特定领域问题时容易产生“幻觉”问题,即输出不准确或与实际知识不符的答案。该问题可以通过在大语言模型推理中引入外部知识图谱(KG)来辅助解决。提出基于外部子图生成的大模型分步增强推理框架(SbSER)。通过生成清晰的子图Schema引导大模型完成准确的语义解析以完成问题到逻辑查询语句的转换,将知识三元组导入图数据库中以完成准确的知识查询,通过采用直接查询推理和联合推理两种推理方式实现问题的最终增强推理输出。实验表明,提出的SbSER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优异结果,显著提升了LLM在解决复杂问题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子图生成 分步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