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5μm 9芯4模保偏光纤设计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沈骁 金思成 韦玮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性能。该光纤最多拥有72个独立的传输信道。在C+L波段上,每个纤芯内偏振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4),相邻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3),光纤的最大芯间串扰低于-30 dB/100 km,弯曲损耗小于0.2 dB/km,相关性能满足通信系统的传输要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空分复用 多芯少模光纤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偏光纤制备及其参数测试原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莲 杨鹏 +1 位作者 刘永建 宁鼎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研制工作波长为1310 nm的保偏光纤,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保偏光纤预制捧和应力棒,经加工、拼接、清洗、拉丝工艺后,得到几何尺寸精确的高质量保偏光纤;同时搭建了高效测试系统,采用折射近场法、远场扫描法、视频灰度技... 为了研制工作波长为1310 nm的保偏光纤,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保偏光纤预制捧和应力棒,经加工、拼接、清洗、拉丝工艺后,得到几何尺寸精确的高质量保偏光纤;同时搭建了高效测试系统,采用折射近场法、远场扫描法、视频灰度技术(传输近场),分别测量了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和几何尺寸,保偏光纤模场直径、数值孔径、几何尺寸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此标准化测试系统操作流程简单、结果精确;模场直径为6.26μm,数值孔径为0.23,包涂直径80μm/135μm/165μm(精度±0.7μm);终检测试合格的光纤成品随机抽样16.25%,高低温老化实验后拍长、串音变化小。所研制的保偏光纤性能稳定,几何尺寸精确、结构均匀、损耗低,具有优良保偏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偏光纤 化学气相沉积 折射近场 远场扫描法 视频灰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于延迟环的振动导致FOCT误差的研究
3
作者 刘勇 刘彬 +5 位作者 黄俊昌 黄咏喜 胡坤芳 卢树峰 柳嘉 吴重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7,共8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current transformer,FOCT)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基于压电陶瓷调制的FOC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制方式。它的耐振动性能是其耐候性的重要指标,其中的保偏光纤延迟环对振动最敏感,是造成振动...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current transformer,FOCT)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基于压电陶瓷调制的FOC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制方式。它的耐振动性能是其耐候性的重要指标,其中的保偏光纤延迟环对振动最敏感,是造成振动导致的FOCT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从力学特性和光学特性两方面分析了振动对FOCT误差的影响,指出外界振动的作用,会产生一个附加的调制叠加在PZT调制上,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谐波比,形成误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光纤延迟环的机械谐振特性对于误差有明显的影响,得到了多谐振点时的谐振曲线和计算公式,给出了不同频率、不同加速度以及不同被测电流时的误差,理论分析与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 振动误差 光纤延迟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偏光纤与少模光纤的激光温度传感器
4
作者 陈志萌 黄昌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5,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偏光纤与少模光纤的激光温度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将20 cm的保偏光纤与10 cm的少模光纤熔接在一起,之后与3 dB耦合器组成Sagnac环,作为传感探头。光经过少模光纤激发出高阶模,由于少模光纤与保偏光纤直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偏光纤与少模光纤的激光温度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将20 cm的保偏光纤与10 cm的少模光纤熔接在一起,之后与3 dB耦合器组成Sagnac环,作为传感探头。光经过少模光纤激发出高阶模,由于少模光纤与保偏光纤直径不匹配,高阶模与纤芯模耦合到保偏光纤的应力区,激发出包层模,从而提高温度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少模光纤后,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从−0.51 nm/℃提高到−0.91 nm/℃。该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制造方便、本质安全等优点,在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模光纤 保偏光纤 光纤萨格纳克干涉仪 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纤激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偏器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测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学勤 曹志峰 梁兰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仿真分析了耦合点偏振耦合强度测量值随检偏器对轴角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夹角为45°时测量误差最小,夹角偏离45°越大,产生的强度测量误差越大。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的对轴误差为0.6°时,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为0.18 dB。将对轴误差控制在3°以内,可使得偏振轴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保偏光纤环 偏振耦合强度 对轴角度误差 检偏器 光相干域偏振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光纤熔接准直角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及其评估策略
6
作者 陈争光 徐子立 +3 位作者 岳长喜 李嘉鑫 彭耐 徐敏锐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10-5317,共8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具有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频响范围宽等突出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流测量,然而其测量精度受到光纤传感环熔接角度准直偏差的干扰。为此基于耦合模方程与琼斯矩阵建立了光纤电流传感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光纤电流互...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具有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频响范围宽等突出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流测量,然而其测量精度受到光纤传感环熔接角度准直偏差的干扰。为此基于耦合模方程与琼斯矩阵建立了光纤电流传感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光纤电流互感器存在传感环熔接误差时的温度特性与非线性误差特性。针对实际熔接偏差分布特性提出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现场二次熔接后的全电流范围测量误差评估策略,理论计算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比差与实测值在全电流范围内一致。该文提出的非线性误差评估方法能够在不进行全电流范围试验情况下判断现场熔接后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有效保障了光纤电流互感器二次熔接后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保偏光纤熔接 琼斯矩阵 非线性误差 准直偏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偏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的化学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亚妮 王丽莉 +3 位作者 王学忠 任立勇 赵卫 苗润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49-1353,共5页
研究了大尺寸高保偏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polymerPhotonicCrystalFibers,pPCFs)预制棒的化学原位制备技术.采用预聚物浇铸后加热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保偏性能的光纤预制棒,给出了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对此预制棒进行二次拉伸及光学... 研究了大尺寸高保偏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polymerPhotonicCrystalFibers,pPCFs)预制棒的化学原位制备技术.采用预聚物浇铸后加热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保偏性能的光纤预制棒,给出了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对此预制棒进行二次拉伸及光学和化学性质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预制棒力学结构稳定、光学透明度高,且拉伸所得光纤微结构保持完好、微孔坍塌率低、非固有损耗小.若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激光染料或其它稀土有机螯合物等物质,可得到具有荧光性的高保偏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预制棒,为保偏型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研制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与光通信 高保偏 光子晶体光纤 聚合物 化学制备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偏光纤模式干涉的温度传感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远洪 徐春娇 +2 位作者 杨明伟 杨巍 张萍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6,共6页
基于Sagnac光纤干涉仪偏振非互易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理论、方案和相关技术,利用光强度直接测量的信号检测技术,实现了单点温度传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和测试表明:这种温度传感器达到了0.01℃的温度分辨率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温度传感... 基于Sagnac光纤干涉仪偏振非互易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理论、方案和相关技术,利用光强度直接测量的信号检测技术,实现了单点温度传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和测试表明:这种温度传感器达到了0.01℃的温度分辨率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温度传感头的长度和传感保偏光纤的双折射率,可方便地调节其测量范围。同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射型保偏光纤温度传感方案并研制出微小型保偏光纤温度传感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点温度测量,研制出大型变压器绕组温度监控用多点温度传感系统,在0~200℃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了0.5℃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研制的传感头满足高电压绝缘和热油、热蒸汽的恶劣环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SAGNAC干涉仪 保偏光纤 拍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胶对保偏光纤环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孟照魁 邵洪峰 +1 位作者 徐宏杰 张春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8-961,共4页
阐述了固胶对光纤环及光纤陀螺两个重要性能参数———温度性能和振动性能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某项目对光纤陀螺实际要求的条件进行了陀螺的全方面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胶对光纤环和光纤陀螺的影响是由涂胶工艺不当... 阐述了固胶对光纤环及光纤陀螺两个重要性能参数———温度性能和振动性能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某项目对光纤陀螺实际要求的条件进行了陀螺的全方面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胶对光纤环和光纤陀螺的影响是由涂胶工艺不当带来的,涂胶量及涂胶的均匀度是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胶的温度性能及自身固化后状态对光纤环性能也会产生影响.得出结论:固胶工艺或固胶方式、方法对光纤环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光纤环在温度变化时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固胶对光纤环的影响,还表现在胶固化后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保偏光纤环 固胶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轴误差对光纤陀螺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学礼 王学锋 +1 位作者 张蔚 徐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58-1661,共4页
理论分析并试验研究了Y波导保偏尾纤与保偏光纤线圈之间熔接点的对轴误差对光纤陀螺输出的影响.根据简化的光纤陀螺光路误差模型,对光纤陀螺的输出相位误差与光路中主要耦合点的对轴误差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并利用一个实际... 理论分析并试验研究了Y波导保偏尾纤与保偏光纤线圈之间熔接点的对轴误差对光纤陀螺输出的影响.根据简化的光纤陀螺光路误差模型,对光纤陀螺的输出相位误差与光路中主要耦合点的对轴误差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并利用一个实际的闭环光纤陀螺试验研究了主要熔接点的对轴误差变化对光纤陀螺零偏和零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波导保偏尾纤与保偏光纤线圈之间的对轴误差是引起光纤陀螺输出误差的重要因素,必须尽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对轴误差 保偏光纤 输出相位误差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延迟光纤偏振串音误差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夏霄 秦祎 +3 位作者 王野 于佳 吕江涛 周先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0-2936,共7页
为了减小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对光纤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琼斯矩阵研究了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偏振耦合误差。简化了保偏延迟光纤的偏振串音模型,并基于简化模型得出了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与输出的关系。通过理论仿真分别分析... 为了减小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对光纤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琼斯矩阵研究了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偏振耦合误差。简化了保偏延迟光纤的偏振串音模型,并基于简化模型得出了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与输出的关系。通过理论仿真分别分析了在常温和变温条件下偏振串音对传感器变比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验证了简化的偏振串音模型的合理性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测量了实际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在延迟光纤存在一定偏振串音时,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变比误差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电流一定时,延迟光纤串音越高,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变比误差越大。最后,给出了满足光纤电流传感器0.2S级误差要求时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的允许波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传感器 保偏延迟光纤 偏振串音 琼斯矩阵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部分最新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铁根 刘琨 +4 位作者 江俊峰 孟卓 姚晓天 陈信伟 张以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8,共7页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纤实现了分布式传感,灵敏度可达6cm;基于边缘滤波器开发了光纤光栅解调仪,波长分辨力可达1.2pm,扫描速率超过200kHz;采用全光纤OCT技术实现了牙齿模型的二维、三维扫描;实现了光纤陀螺光纤环的温度、振动等动态特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法珀 保偏光纤 边缘滤波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字型保偏光纤热应力致双折射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美成 熊敏 +3 位作者 刘礼华 王洪磊 萧天鹏 梁乐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了光纤芯区形变的原因,得到了由于热应力引起的光纤横截面的双折射的分布,并与相同应力区厚度的熊猫型保偏光纤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一"字型保偏光纤采用熊猫型保偏光纤1/5的应力区面积便能获得较高的应力双折射。同时,通过研究径向压应力与温度变化对"一"字型保偏光纤应力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光纤能稳定工作的压应力与温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有限元法 热应力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矩形保偏光纤应力双折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关荣锋 李占涛 +3 位作者 侯斌 甘志银 黄德修 刘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类矩形”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偏光纤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形及应力双折射分布曲线;应用全矢量电磁场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保偏光纤的两个偏振模场的分布、传输常数及模式双折射.在给定模拟条件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类矩形”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偏光纤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形及应力双折射分布曲线;应用全矢量电磁场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保偏光纤的两个偏振模场的分布、传输常数及模式双折射.在给定模拟条件下,纤芯的应力双折射约为 3. 33×10-4,其模式双折射约为 3. 72×10-4.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类矩形”保偏光纤与其它保偏光纤相比,有几个明显的优点,即有更佳的应力传递效果、均匀的应力场分布、更大的应力双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应力双折射 偏振模 模场 纤芯 场分布 布图 矩形 常数 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长度高精度侧面研磨光纤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裴丽 赵瑞峰 +2 位作者 宁提纲 祁春慧 李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0,96,共6页
自主研制了光纤轴向研磨厚度精确控制装置和电弧放电光纤研磨截面高精度抛光装置。通过高精度压电陶瓷PZT调节光纤侧面的研磨厚度,研磨精度达0.01μm。通过定位传感器控制光纤的研磨长度,可实现长度大于100mm的光纤侧面研磨。采用低热... 自主研制了光纤轴向研磨厚度精确控制装置和电弧放电光纤研磨截面高精度抛光装置。通过高精度压电陶瓷PZT调节光纤侧面的研磨厚度,研磨精度达0.01μm。通过定位传感器控制光纤的研磨长度,可实现长度大于100mm的光纤侧面研磨。采用低热膨胀系数微晶玻璃作为研磨块,大大降低研磨损耗。微晶玻璃上刻制多个V型槽,可实现多光纤同时轴向研磨,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研磨效率。利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高温将研磨光纤的表面进行熔化,从而有效消除研磨光纤表面的粗糙度,抑制微裂纹或凹坑造成的较大损耗。利用上述装置,可精确控制光纤侧面研磨厚度,为高精度双折射可控保偏光纤光栅、基于光纤光栅辅助耦合波分复用(WDM)下话路器等光器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侧面研磨抛光 保偏光纤光栅 WDM下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亚妮 任立勇 +1 位作者 王丽莉 苗润才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2,共6页
光子晶体光纤的问世,使得光子晶体保偏光纤(Polarization maintain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PM-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传输机理和保偏原理进行分析,评... 光子晶体光纤的问世,使得光子晶体保偏光纤(Polarization maintain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PM-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传输机理和保偏原理进行分析,评述了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各种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对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研究现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保偏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聚合物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结型和椭圆型保偏光纤的应力和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关荣锋 李占涛 +2 位作者 甘志银 黄德修 刘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领结型和椭圆型保偏光纤的热应力双折射特性和模式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这两种保偏光纤的应力和双折射分布规律。对领结型保偏光纤,研究了纤芯的双折射和模式双折射随着应力区离纤芯距离的变化规律;对椭圆型保偏光纤...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领结型和椭圆型保偏光纤的热应力双折射特性和模式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这两种保偏光纤的应力和双折射分布规律。对领结型保偏光纤,研究了纤芯的双折射和模式双折射随着应力区离纤芯距离的变化规律;对椭圆型保偏光纤,研究了纤芯的应力双折射和模式双折射随包层椭圆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光纤应力区结构对纤芯双折射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并将应力诱导双折射与模式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偏光纤 有限元方法 应力诱导双折射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保偏光纤拍长测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远洪 李莉 +1 位作者 蒋大钢 贾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7-811,共5页
基于光相干域偏光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保偏光纤拍长测试方法,实现了不同结构、不同尺寸保偏光纤的拍长测试。阐述了光相干域偏光测试技术原理并推导出测量方程;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基础建立了测试系统并采用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 基于光相干域偏光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保偏光纤拍长测试方法,实现了不同结构、不同尺寸保偏光纤的拍长测试。阐述了光相干域偏光测试技术原理并推导出测量方程;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基础建立了测试系统并采用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信号的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精度为0.01 mm。在此系统上进行了测试精度和重复性研究并对不同结构和尺寸的八种保偏光纤进行了实际测量,拍长测量精度和重复性均优于0.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域偏光测试技术 保偏光纤 拍长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保偏光纤拍长测试及Mueller矩阵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欧攀 徐宏杰 +1 位作者 杨德伟 张春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7,56,共4页
为了测量高双折射保偏光纤的拍长,采用偏光干涉效应的方法,构建由宽谱光源、带保偏尾纤的起偏器和光谱分析仪组成的全光纤光路测试系统。从理论上用Mueller传输矩阵方法推导了到达光谱仪的光强公式,利用该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对熊猫型保偏... 为了测量高双折射保偏光纤的拍长,采用偏光干涉效应的方法,构建由宽谱光源、带保偏尾纤的起偏器和光谱分析仪组成的全光纤光路测试系统。从理论上用Mueller传输矩阵方法推导了到达光谱仪的光强公式,利用该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对熊猫型保偏光纤的拍长进行了测试,获得了该保偏光纤拍长的测量数据。结果表明,由待测保偏光纤的偏光干涉效应引起的光强波动以一定的周期间隔表现在光谱变化上,波动的相对幅度与待测保偏光纤主轴与起偏器的保偏尾纤主轴夹角有关,当夹角均为±45°时波动的相对幅度最大。只要在实验中测量出光谱波动的周期,就能够根据理论计算出给定波长处的保偏光纤的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偏光纤 MUELLER矩阵 拍长 起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猫型保偏光纤定轴仿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宇列 郑煜 +1 位作者 王金娥 李圣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应用光波导理论分析了保偏光纤的POL定轴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熊猫型保偏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模型,采用光束传播方法对影响熊猫型保偏光纤POL曲线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包括不同观测平面、不同折射率分布(匹配型或非匹配)、是否加... 应用光波导理论分析了保偏光纤的POL定轴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熊猫型保偏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模型,采用光束传播方法对影响熊猫型保偏光纤POL曲线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包括不同观测平面、不同折射率分布(匹配型或非匹配)、是否加匹配液等因素.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以及保偏光纤与单模光纤仿真结果比较,表明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偏振轴 POL法 BP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