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桩缺陷量化低应变动测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献民 蔡靖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瞬态激振条件下均质土中桩存在缺陷的定解问题 ,研制了分析程序。通过大量正演计算 ,拟合出桩周土为黏土、砂土、粉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与反射波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模型桩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给出的缺... 针对瞬态激振条件下均质土中桩存在缺陷的定解问题 ,研制了分析程序。通过大量正演计算 ,拟合出桩周土为黏土、砂土、粉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与反射波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模型桩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给出的缺陷量化分析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缺陷 低应变动态测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测桩承载力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培毅 李忠献 顾晓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本文简述了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各种方法及其适用性,着重论述了低应变测桩承载力的理论及影响因素以及用低应变测桩承载力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 单桩 承载力 动测 低应变 测试 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动测桩及锚杆中波的传播规律差异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冰 曾晟 +2 位作者 丁德馨 綦春明 喻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3-1148,共6页
应力波法是检测桩基与锚杆质量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运用该法对桩基与锚杆进行质量检测时均基于一维杆件的波动理论,波速是进行二者质量判断的最基本参数,部分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易将两种应力波速混淆,可能会造成实际检测中... 应力波法是检测桩基与锚杆质量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运用该法对桩基与锚杆进行质量检测时均基于一维杆件的波动理论,波速是进行二者质量判断的最基本参数,部分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易将两种应力波速混淆,可能会造成实际检测中的误判。为此,以自由锚杆和不同龄期下标准混凝土试块中的应力波速为参考,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基和锚杆中的应力波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桩基中的应力波速与锚杆中的应力波速存在较大的差别,前者略大于标准规格混凝土试件中的波速,而后者小于自由锚杆中的应力波速大于桩基和标准混凝土试块中的波速;桩基和混凝土试块中的应力波速与龄期和强度近似服从上升指数关系,而锚杆中的应力波速与龄期和强度近似服从下降的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低应变 动测 锚杆 桩基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桩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可打性分析及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亚哲 高倚山 +2 位作者 张建龙 胡钧 黄文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9-1084,共6页
由于PHC桩经在穿越深厚砂层过程中常造成桩头、桩身疲劳破坏,从而无法沉桩至设计标高。为综合分析此类工况下PHC桩的可打性,本文通过GRLWEAP软件对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工况的PHC桩进行打桩波动方程模拟,同时在工程现场开展高应变打桩监测... 由于PHC桩经在穿越深厚砂层过程中常造成桩头、桩身疲劳破坏,从而无法沉桩至设计标高。为综合分析此类工况下PHC桩的可打性,本文通过GRLWEAP软件对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工况的PHC桩进行打桩波动方程模拟,同时在工程现场开展高应变打桩监测试验。研究发现PHC桩穿越深厚密实砂层除了需要选择合理的打桩系统和打桩工艺外,还须采用引孔措施以及对桩身和桩靴进行必要的加强处理。为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工况下选用PHC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桩 深厚密实砂层 GRLWEAP 高应变动力检测 加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波应用于低应变动力测桩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东甲 刘煜洲 王杰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给出层状土中多缺陷桩在桩顶冲击扭矩作用下桩顶扭转响应的解。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应用Laplace变换和传递矩阵 ,解桩的满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一组偏微分方程 ,导出桩土系统的传递函数 ,得到桩顶某点扭转振动速度的频率响应函数和... 给出层状土中多缺陷桩在桩顶冲击扭矩作用下桩顶扭转响应的解。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应用Laplace变换和传递矩阵 ,解桩的满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一组偏微分方程 ,导出桩土系统的传递函数 ,得到桩顶某点扭转振动速度的频率响应函数和频率域表达式。该点扭转振动速度时程由快速Fourier逆变换计算。用这种解研究桩的扭转波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波 低应变动力测桩 扭转振动 层状土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薄壁管桩在低应变瞬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解析解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汉龙 丁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1-1617,共7页
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平截面假定并不满足,应力波的传播不能简单地用一维波动方程描述。对于薄壁的大直径管桩,桩顶各点的动力响应沿径向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假定各物理量沿径向无变化而建立只含有变量z,θ,t的波动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 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平截面假定并不满足,应力波的传播不能简单地用一维波动方程描述。对于薄壁的大直径管桩,桩顶各点的动力响应沿径向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假定各物理量沿径向无变化而建立只含有变量z,θ,t的波动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常数变易法求得了该波动方程的解析解,并对一个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桩顶的动力响应和平截面假定的影响深度问题,并把计算结果与一维波动理论以及三维有限元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低应变检测 动力响应 解析解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缺陷逐步能量恢复递推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献民 蔡靖 王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81-484,共4页
通过大量正演计算,对不同桩周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波幅与反射波波幅的比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拟合出桩侧土为粘土、砂土、粉土条件下桩径变化程度与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在基桩存在多缺陷时,导出了... 通过大量正演计算,对不同桩周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波幅与反射波波幅的比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拟合出桩侧土为粘土、砂土、粉土条件下桩径变化程度与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在基桩存在多缺陷时,导出了缩颈与扩颈对下一个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值的影响系数,进而,提出了逐步能量恢复递推缺陷程度的理论与方法,在时间域中,实现了基桩存在多缺陷时的低应变动测缺陷量化分析。模型桩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缺陷量化分析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低应变动态测试 缺陷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组合式高应变动力试桩重锤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廷 何继善 +1 位作者 徐振华 钱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2-1118,共7页
提出组合式重锤的概念,建立锤体受力模型及重锤-桩-岩土冲击响应问题的正演分析模型与算法;研究组合式重锤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以及高应变动力试桩中各桩土参数与试验结果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锤体冲击过程中基本不受拉力,符合试验要求... 提出组合式重锤的概念,建立锤体受力模型及重锤-桩-岩土冲击响应问题的正演分析模型与算法;研究组合式重锤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以及高应变动力试桩中各桩土参数与试验结果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锤体冲击过程中基本不受拉力,符合试验要求;特大型组合式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重锤应用于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是可行的;锤重、落距、桩径、桩长、土阻力分布、桩侧及桩端土弹限、锤垫刚度和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检测承载力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重锤 重锤与桩和岩土的匹配 灌注桩 高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低应变检测的波动方程法数值计算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安国 刘东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36-1340,共5页
文章建立了以桩的连续杆件模型和土的线弹性模型为基础的低应变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行波理论求解波动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拟合计算,分析桩的完整性,并对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工程桩计算对比表明,理论计算曲线与实测... 文章建立了以桩的连续杆件模型和土的线弹性模型为基础的低应变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行波理论求解波动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拟合计算,分析桩的完整性,并对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工程桩计算对比表明,理论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拟合所得缺陷位置及类型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文章对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低应变测桩 波动方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误差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平 胡德昭 曹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与传统的静荷载试验相比,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分析技术,但该技术非常复杂,它的成功应用取决于诸多因素.通过剖析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的原理和拟合法的实质,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确定桩承载力... 与传统的静荷载试验相比,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分析技术,但该技术非常复杂,它的成功应用取决于诸多因素.通过剖析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的原理和拟合法的实质,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确定桩承载力不仅理论模型本身较静荷载试验存在差异,而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参数选择不同将引起承载力结果的误差.同时,人员素质也是准确应用该方法并给出合理结论的关键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误差来源的分析,对该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或减少可能产生的失误将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法 高应变动力试桩 静荷载试验 误差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轴对称问题数值计算 被引量:37
11
作者 柯宅邦 刘东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11-2115,共5页
建立了更符合工程实际的桩土系统瞬态振动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完整桩在瞬态轴向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比较分析了三维和一维桩顶轴向速度响应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对激振半径、桩周土剪切波速也是影响三维效应的重要因素;... 建立了更符合工程实际的桩土系统瞬态振动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完整桩在瞬态轴向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比较分析了三维和一维桩顶轴向速度响应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对激振半径、桩周土剪切波速也是影响三维效应的重要因素;传感器放在0.55R(R是桩的半径)处可以得到干扰较小的信号。绘制了不同时刻的波场图,直观地反映了波在桩中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 有限差分法 三维效应 低应变测桩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下变阻抗薄壁管桩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丁选明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93-1798,共6页
管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时,桩顶一点受到瞬态集中荷载的作用,其动力响应问题是一个三维波动问题。基于三维波动理论,建立了任意段变阻抗薄壁管桩动力响应的计算模型和波动方程,结合初边值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法求得了该波动方程的频域解... 管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时,桩顶一点受到瞬态集中荷载的作用,其动力响应问题是一个三维波动问题。基于三维波动理论,建立了任意段变阻抗薄壁管桩动力响应的计算模型和波动方程,结合初边值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法求得了该波动方程的频域解析解,采用Fourier逆变换求得了时域响应。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和三维有限元结果较为接近,两者在入射波峰、缺陷反射峰和桩底反射峰处都较为吻合,两种方法位移响应曲线基本相同。给出了桩顶不同点的动力响应,并探讨了高频干扰问题。对变截面桩和变模量桩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管桩 低应变检测 动力响应 三维效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曲线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巨文 王翀 +1 位作者 林玮 冯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根据基桩低应变检测的基本原理,对于大型模拟缺陷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曲线进行了分析,以便在解释反射波法曲线时作为借鉴,提高基桩质量检测的可靠度。
关键词 模型桩 低应变检测 反射波法 波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水风电场试验桩动静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春 杨锋 +1 位作者 邢占清 赵卫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3,共4页
静载试验是确定桩基单桩承载力的可靠方法。高应变动测试桩因其经济、快速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误差来源比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通过响水风电场试验桩的动静对比研究,分析了高应变动测法的一些误差来源,并提出了工... 静载试验是确定桩基单桩承载力的可靠方法。高应变动测试桩因其经济、快速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误差来源比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通过响水风电场试验桩的动静对比研究,分析了高应变动测法的一些误差来源,并提出了工程桩的桩基检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试验 高应变动测 单桩承载力 响水风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瞬态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汉龙 丁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存在桩头三维效应以及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问题。基于笔者所建立的理论公式,计算了桩顶的速度和位移响应,对高频干扰频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桩顶入射波峰大小及到达时间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其沿...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存在桩头三维效应以及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问题。基于笔者所建立的理论公式,计算了桩顶的速度和位移响应,对高频干扰频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桩顶入射波峰大小及到达时间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其沿环向变化的规律以及半径和脉冲宽度的影响。对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不同深度截面各点的速度响应,速度响应曲线第一个峰值之后各点的波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岔"现象,平截面假定难以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动力响应 瞬态波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桩-土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忻良 徐炳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0-175,共6页
本文从分析复杂结构-桩-土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入手,用加速度动力系数、最大位移、最大正应变、最大动土压力等指标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全面分析,并对比桩、地下结构、地上结构的不同响应,研究发现:结构不同部分最大地震响应发生的频率不尽... 本文从分析复杂结构-桩-土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入手,用加速度动力系数、最大位移、最大正应变、最大动土压力等指标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全面分析,并对比桩、地下结构、地上结构的不同响应,研究发现:结构不同部分最大地震响应发生的频率不尽相同,且受地震动频谱特性及自身频率影响,天津波加载时结构的地震响应较大;地表以下,当震级较小时,土-结构对地震动起放大作用,随着震级的增加,对地震动放大作用减缓甚至减小;最大位移随结构高度增加逐渐增大,在桩与地下结构交界处和地表处,位移改变较大;地下结构柱、桩最大正应变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最大动土压力随着深度增加呈两头大、中间小分布,且地表处最大;总的土压力受最大动土压力影响较大,随深度增加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桩-土 振动台试验 数据分析 动力系数 正应变 动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建 黄航 梁文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189,201,共5页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地质问题微型化的方式,推出多个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开放性实验 地震波场认识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高密度电法 基桩小应变动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桩时效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兴昊 王幸 +1 位作者 娄学谦 陈明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0,共8页
通过对3根海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直径钢管桩采取高应变初打与不同休止时间复打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休止时间钢管桩承载力、侧阻力及端阻力大小,以此对不同桩侧土及持力层对钢管桩时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钢管桩... 通过对3根海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直径钢管桩采取高应变初打与不同休止时间复打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休止时间钢管桩承载力、侧阻力及端阻力大小,以此对不同桩侧土及持力层对钢管桩时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钢管桩承载力时效性现象明显,且随时间增长迅速; 2)钢管桩侧阻力的恢复系数远大于端阻力; 3)桩侧黏性土强度的恢复是钢管桩侧阻力增加的主要原因; 4)砂土层虽提供的侧阻力较大,但其对侧阻力增长的贡献不如黏性土; 5)持力层越硬,端阻力与承载力的恢复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大直径钢管桩 时效性 高应变法 锤击作用 持力层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钰 方平 +2 位作者 万剑和 孙逸 梁建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4年第3期15-21,共7页
高应变动力测植技术是验收桩基工程质量的一种经济、快速的方法,在国内外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从一维波动理论出发.介绍了高应变动测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着重说明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实测曲线拟... 高应变动力测植技术是验收桩基工程质量的一种经济、快速的方法,在国内外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从一维波动理论出发.介绍了高应变动测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着重说明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实测曲线拟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 桩基础 动力试验 实测曲线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印章 汪凤泉 韩晓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5,共5页
从高应变动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分析桩基承载力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在分析桩单元中的上行波和下行波时,既考虑单元周边土阻力的影响,又考虑单元惯性力和单元沉降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高应变 动测 桩基础 承载力 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