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源乙醇脱氢酶激活肽的制备、功能验证及结构表征
1
作者 张豫皖 周志磊 +5 位作者 刘双平 刘俊平 任青兮 杨成金 牛延菲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50-158,I0003,共10页
螺旋藻活性肽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对其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使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Spirulina peptides,SPs)筛选制备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的活性肽。结果证明,风味蛋白酶酶解SPs的水解度达48.65%,DPPH自由基与ABTS阳离... 螺旋藻活性肽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对其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使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Spirulina peptides,SPs)筛选制备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的活性肽。结果证明,风味蛋白酶酶解SPs的水解度达48.65%,DPPH自由基与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18%和80.07%,体外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为126.80%,小分子肽(<1 kDa)占比96.02%,较其他酶酶解SPs呈现显著优势。随后,通过建立早期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评价SPs体内解酒护肝活性,发现小鼠肝脏ADH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活力分别提高了57.62%和90.47%,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分别降低了40.27%和43.63%。最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分析对SPs进行氨基酸序列鉴定并比对SPs库得到9672条肽段,经计算机辅助模拟筛选最终得到具有潜在抗氧化活性的13条活性肽序列,发现4条未报道且具有高ADH激活率和抗氧化双活性的肽段,其中HPGIP的ADH激活率达到176.06%,DPPH自由基与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36%和87.12%。该研究可为螺旋藻深加工和解酒护肝功能食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小分子肽 乙醇脱氢酶激活率 抗氧化活性 解酒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元醇对无溶剂聚氨酯覆膜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双莲 陈广学 +2 位作者 陈奇峰 贾春江 王青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3,77,共5页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植物油多元醇、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双组分的配比R′和混合多元醇组分对聚氨酯胶粘剂固化速率、固化后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吸...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植物油多元醇、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双组分的配比R′和混合多元醇组分对聚氨酯胶粘剂固化速率、固化后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吸水率的影响,并测试了覆膜样品的T剥离强度。结果表明:当双组分配比R′=1.3时,胶粘剂综合性能最佳;添加小分子多元醇并不能提高胶粘剂的固化速率和耐热性,但能显著改善胶粘剂的粘结性能,并且选择性添加适量的小分子二醇,还能增强其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 聚氨酯 植物油多元醇 小分子多元醇 覆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醇对PVDF/PFSA共混膜凝胶动力学、膜结构及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郎万中 郭亚军 +1 位作者 许振良 袁国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6,共6页
以小分子醇为添加剂,研究了小分子醇对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磺酸(PFSA)共混超滤膜凝胶动力学、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PFSA铸膜液中添加乙醇时,其凝胶速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超滤膜通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以小分子醇为添加剂,研究了小分子醇对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磺酸(PFSA)共混超滤膜凝胶动力学、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PFSA铸膜液中添加乙醇时,其凝胶速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超滤膜通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添加相同浓度的4种小分子醇时,初始凝胶速率差别不大,20 s后添加乙醇的铸膜液的凝胶速率最大;添加小分子醇后超滤膜的水通量大小顺序为:异丙醇<甲醇<乙醇<正丁醇。SEM照片显示在铸膜液中添加5%乙醇所制备的共混超滤膜具有较为圆整的内腔结构与均匀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全氟磺酸 聚偏氟乙烯 小分子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Chlorella sp.的小分子有机酸/醇培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达明 孔苗 +6 位作者 霍书豪 钱静亚 徐玲 杜卓蓉 周卫征 崔凤杰 邹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该研究选择一株对水解酸化液耐受性强、高产油脂的优良藻株Chlorella sp.作为出发藻株,向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小分子有机酸/醇(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乙醇)进行小球藻纯培养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 该研究选择一株对水解酸化液耐受性强、高产油脂的优良藻株Chlorella sp.作为出发藻株,向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小分子有机酸/醇(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乙醇)进行小球藻纯培养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混合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4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进行响应面的试验,考察混合小分子有机酸对小球藻Chlorellasp.生长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g/L、0.42g/L、0.40g/L和0.18g/L时,小球藻的单位体积细胞数含量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1.18×10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有机酸/醇 小球藻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