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博 屠幼英 +3 位作者 梅鑫 蔡晓红 王奕 李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7-902,共6页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明,茶籽多糖得率与四因素关系符合二次模型。时间和夹带剂乙醇浓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压力的二次项以及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对茶籽多糖得率具有显著影响。该二次多项式模型用后退法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简化模型,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在各因素设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150min,压力45MPa,温度60℃,夹带剂乙醇浓度为65%。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茶籽多糖的实际平均得率为13.23%,与预测值13.96%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茶籽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小星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变流器LCL滤波器参数优化新方法 被引量:55
2
作者 郑昕昕 肖岚 +3 位作者 王长宝 田洋天 张方华 姚志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63,186,共9页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波器体积与成本,且不易理论验证是否满足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要求。提出一种基于THD估算的LCL滤波器设计优化方法,将THD估算模型代替实际LCL滤波器模型进行试验设计,以IEEE Std 1547.2-2008规定的并网标准中总谐波畸变率为优化目标,滤波器谐振频率为约束条件,单次谐波畸变率为修正因子,通过简化梯度算法进行LCL滤波器参数的优化,并讨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环PI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死区效应 双重傅里叶变换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怀予 王军节 +3 位作者 陈园凡 魏晋梅 李贞子 方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172,共7页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最佳工艺所得花椒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分析显示,精油中共检测出73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16%,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20.204%、芳樟醇16.645%和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19.733%,且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在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中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 水蒸气蒸馏 中心组合设计(ccd) 精油得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被引量:17
4
作者 袁丽红 邵辉 +3 位作者 顾永明 于潇 朱惠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8-542,共5页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最佳条件为1.50g盾叶薯蓣块茎干粉加入25mL1.25mol·L-1硫酸-70%异丙醇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提取7.5h,薯蓣皂甙元理论产率为0.7220%;实际产率为0.7034%。与传统盐酸水解法相比薯蓣皂甙元产率提高68%。提取的产物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与薯蓣皂甙元标准品基本一致。水解原位提取法具有简便、高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 水解原位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蜂胶总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仲鹃 毕玉芬 +1 位作者 戴云 雷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RSM)优化蜂胶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总多酚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 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RSM)优化蜂胶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总多酚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时间24.0min、乙醇体积分数77.0%、料液比1:14(g/mL)时,在此条件蜂胶总多酚提取量为3.34mg/100mg。该提取方法简单快速有效,提高了蜂胶中总多酚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 总多酚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帅 刘飞 +3 位作者 朱华伟 农嘉仪 林健辉 曹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
通过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以期最大程度提高产酶活力。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重要性筛选,并确定可显著影响单宁酶活力的3种组分:麸皮、水及单宁酸。通过最速上升试验接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再经中... 通过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以期最大程度提高产酶活力。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重要性筛选,并确定可显著影响单宁酶活力的3种组分:麸皮、水及单宁酸。通过最速上升试验接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再经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发酵培养基最优组成确定为:麸皮9.23 g,水0.78 m L,单宁酸0.76 g,NH4NO31.20 g,Mn Cl20.024 g,Na Cl 0.004 g,Mg SO4·7H2O0.004 g,KH2PO40.004 g。在此条件下发酵单宁酶,酶活力达462.72 U/m L,与模型预测值467.57 U/m L非常接近。结果表明,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发酵培养基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7
作者 艾凤伟 庄海涛 +2 位作者 凌勇 佟雷 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最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 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微囊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怀菊水溶性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8
作者 樊燕鸽 张娟梅 黄做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8-272,共5页
对怀菊中水溶性总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作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怀菊中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CD),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怀菊总多酚的提取工... 对怀菊中水溶性总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作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怀菊中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CD),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怀菊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怀菊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液料比23.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多酚的得率高达76.53 mg/g。该实验结果能够为怀菊中水溶性多酚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放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总多酚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ccd)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南瓜酒发酵工艺条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靖媛 王成荣 +1 位作者 杨绍兰 张宏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3-217,共5页
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小磨盘南瓜酒的发酵条件,探索其发酵规律,建立优质小磨盘南瓜酒发酵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获得小磨盘南瓜酒发酵的最佳参数为:SY酵母接种量0.10%、发酵温度24.58℃、发酵时间129.73h,所得... 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小磨盘南瓜酒的发酵条件,探索其发酵规律,建立优质小磨盘南瓜酒发酵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获得小磨盘南瓜酒发酵的最佳参数为:SY酵母接种量0.10%、发酵温度24.58℃、发酵时间129.73h,所得到的南瓜酒酒精体积分数为8.03%,与预测值(8.13%)基本一致,可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瓜酒发酵过程中的酒精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小磨盘 发酵酒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酸奶发酵条件优化及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蓉 刘冬 +1 位作者 张敏 叶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文章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富硒青春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一种新型的富硒酸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富硒酸奶的最优发酵条件如下:奶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5%,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1%,亚硒酸钠添加量... 文章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富硒青春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一种新型的富硒酸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富硒酸奶的最优发酵条件如下:奶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5%,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1%,亚硒酸钠添加量为61.8μg/kg,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1.4%,接种量为4.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7h。该富硒酸奶呈乳白色,凝乳完全,无乳清析出,组织细腻均匀,奶香纯正,酸甜适中,其有机硒的质量比为29.2μg/kg。在25d(4℃)冷藏期间,pH值、乳酸菌数、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质量分数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有机硒的质量比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酸奶 发酵条件 中心组合试验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热带假丝酵母菌冷冻干燥保护剂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华 贺金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4-247,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菌体存活率预测值为81.46%,实际值为8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菌 保护剂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辅助优化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彩云 康健 +1 位作者 刘晓娜 王朝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12 s、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19、乙醇体积分数42%、超声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粕 绿原酸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ccd/RSM)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2 位作者 林亲录 杨涛 刘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8,共5页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优化技术对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探讨了脱色pH、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优化技术对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探讨了脱色pH、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响应面优化分析发现,用2.0%(占酶解液质量)的活性炭在pH 2.5、40℃条件下脱色60 min,脱色率为(89.12±5.42)%,多肽损失率为(8.62±1.27)%。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 活性炭 脱色率 多肽损失率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Ochrobactrum anthropic Na-B降解萘菲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静 陈海 +2 位作者 李亚龙 陈静 杨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5,共5页
采用中心联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与响应曲面法(RSM)相结合,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苍白杆菌降解萘和菲效果的影响。选择温度、p H和接种量为试验因子,菌体的降解能力为响应值,考察各因子对菌体降解效果的影响,对菌体的降解条... 采用中心联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与响应曲面法(RSM)相结合,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苍白杆菌降解萘和菲效果的影响。选择温度、p H和接种量为试验因子,菌体的降解能力为响应值,考察各因子对菌体降解效果的影响,对菌体的降解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R2值为0.909,p<0.05,F检验为11.12,精度值为11.04,说明二级响应面模型显著;模型预测萘的降解最佳条件是:p H=7.2,温度30.7℃,接种量3.0%(OD_(600)=0.3)时,反应3 d后萘的降解率为100%;菲的最佳降解条件是:p H=7.5,温度28.6℃,接种量4.6%(OD600=0.3)时,反应10 d后菲的降解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联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疏螺旋体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剑 陈宏 +4 位作者 杨煌建 方东升 张引 张欣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347,361,共5页
目的提高链霉菌BOR-0331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疏螺旋体素(borrelidin)含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等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及比例。结果当黄豆饼粉2.4%,甘露醇3.2%,可溶性淀粉1.... 目的提高链霉菌BOR-0331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疏螺旋体素(borrelidin)含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等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及比例。结果当黄豆饼粉2.4%,甘露醇3.2%,可溶性淀粉1.8%,甘油0.7%,氯化钠0.1%时,效价最高。结论经过发酵培养基优化,效价从2.2mg/L提升至35.3mg/L,提高了1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培养基优化 疏螺旋体素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紧固件扭矩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远东 徐军 +2 位作者 李红伟 张志伟 闫世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紧固件扭矩系数测试条件进行优化,以扭矩系数为响应值,选取对扭矩系数测试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试验温度、拧紧速率、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 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紧固件扭矩系数测试条件进行优化,以扭矩系数为响应值,选取对扭矩系数测试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试验温度、拧紧速率、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心设计方案以3因素3水平设计试验,得到最优的扭矩系数测试条件,并获得拟合度高的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扭矩系数的最佳测试条件是试验温度为24℃、拧紧速率为1 r/min、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为0.1;在最佳检测条件下,紧固件扭矩系数的实测值为0.109,紧固件扭矩系数参考值为0.109。使用该模型进行测试条件优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ccd) 响应曲面法 扭矩系数 紧固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蛋清蛋白起泡性能的改性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超 李冬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51-53,共3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实验,用统计软件SAS V9.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以改性蛋清蛋白的发泡度作为响应值,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黄原胶对蛋清蛋白的最佳改性条件为:蛋清蛋白浓度为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实验,用统计软件SAS V9.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以改性蛋清蛋白的发泡度作为响应值,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黄原胶对蛋清蛋白的最佳改性条件为:蛋清蛋白浓度为5.6%(质量体积比),黄原胶添加量为0.29%(质量体积比),加热温度为45℃,加热时间为22 min,搅打时间为3.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黄原胶 蛋清蛋白 起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中磁性颗粒成链与团聚的临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良 肖萍 +1 位作者 王任胜 修世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热运动对纳米级磁流变液系统的颗粒团聚行为和宏观流变特性扰动影响不可忽视.为研究施加外磁场后系统微结构与热运动间的关系,探讨在不同颗粒粒径情况下热运动能量在系统总能量中的占比.采用CCD设计方法,分析Monte Carlo仿真获取的颗粒... 热运动对纳米级磁流变液系统的颗粒团聚行为和宏观流变特性扰动影响不可忽视.为研究施加外磁场后系统微结构与热运动间的关系,探讨在不同颗粒粒径情况下热运动能量在系统总能量中的占比.采用CCD设计方法,分析Monte Carlo仿真获取的颗粒位形信息,生成关于外磁场磁感应强度、颗粒粒径和体积分数的系统热耦合系数<λ>回归模型;成链团聚的临界颗粒粒径计算值比文献经验值高出约23%,证实在考虑系统内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纳米级磁流变液具有更严格的流变现象临界发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热耦合系数 中心组合设计 试验设计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基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4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强 崔君 +3 位作者 顾华 余肖峰 单晓锋 朱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9,共8页
建立了超声辅助基质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同时测定地下和地表水中15种硝基苯、19种苯胺和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萃取剂、分散剂体积、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离... 建立了超声辅助基质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同时测定地下和地表水中15种硝基苯、19种苯胺和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萃取剂、分散剂体积、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变量中筛选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CCD)结合响应曲面图优化显著因素,最终确定最佳的萃取条件:10 mL水样在2 g/L NaCl条件下迅速加入0.65 mL乙腈(分散剂)和40μL四氯化碳(萃取剂),于40℃超声2 min,混合液以3500 r/min离心3 min。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在1~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8,方法的检出限(MDL)为0.001~0.030μg/L,定量下限(LOQ)为0.004~0.120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4%~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9.6%(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CG-MS) 中心组合设计(ccd) 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小飞 邢传峰 果秋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7-1862,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1.8±2.7)%,粒径为(189.6±23.4)nm,Zeta电位为-31.8 mV,透射电镜显示微乳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48 h累积释放为55%。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改善川陈皮素水难溶性,有望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