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开花灌浆初期喷施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及生化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燕
封超年
+4 位作者
郭文善
朱新开
李邵
蒋小忠
彭永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5-989,共5页
为明确麦田常规使用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并揭示原因,为稻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开花初期喷施杀菌剂,花后7d喷施杀虫剂,研究了小麦花后5种农药(杀菌剂:多菌灵、咪鲜胺;杀虫剂:毒死蜱、乐果和吡虫啉)...
为明确麦田常规使用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并揭示原因,为稻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开花初期喷施杀菌剂,花后7d喷施杀虫剂,研究了小麦花后5种农药(杀菌剂:多菌灵、咪鲜胺;杀虫剂:毒死蜱、乐果和吡虫啉)对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菌灵、毒死蜱和乐果均能导致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虫口密度显著增加,其中毒死蜱和毒死蜱加多菌灵处理分别使虫量增加255.2%和425.6%。花后27d测定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酚含量和蔗糖转化酶(Invertase,Inv)、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除吡虫啉和咪鲜胺外的农药处理均使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增加,酚含量和PPO活性降低,以多菌灵加毒死蜱处理的调控效应最大。经相关分析,麦田灰飞虱虫口密度与小麦叶、穗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呈正相关,与小麦叶中酚含量和PPO活性呈负相关,说明农药对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农药使小麦植株生理生化发生变化而引起。把灰飞虱虫量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建议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宜轮换使用多菌灵与咪鲜胺,防治麦蚜时宜选用吡虫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
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农药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飞虱高带毒(RSV)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硕
孙丽娟
+3 位作者
李醒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4-1328,共5页
为了研究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实验室筛选的灰飞虱高带毒群体为材料,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并连...
为了研究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实验室筛选的灰飞虱高带毒群体为材料,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并连接三框型接头,层析柱分级纯化。采用同源重组反应制备三框型cDNA入门文库,再通过同源重组将入门文库转移到Gateway兼容载体pGADT7-DEST上,构建获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文库库容量为3.68×107cfu,扩增文库滴度为2.62×1010cfu/mL;文库重组率大于95%,cDNA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kb,达到了标准cDNA文库的要求。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为开展昆虫介体与水稻条纹病毒互作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同源重组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叶色突变对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4
3
作者
富昊伟
李友发
+2 位作者
陆强
吴殿星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916,共6页
为明确叶色标记水稻在生产中可能引起的虫害发生变化,本试验在使用和不使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以常规品种嘉禾218为对照,对龙特甫B及其2个叶色突变系黄玉B、翠玉B田间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龙特甫B为正常绿叶籼稻品种,黄玉B、翠玉B全生育...
为明确叶色标记水稻在生产中可能引起的虫害发生变化,本试验在使用和不使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以常规品种嘉禾218为对照,对龙特甫B及其2个叶色突变系黄玉B、翠玉B田间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龙特甫B为正常绿叶籼稻品种,黄玉B、翠玉B全生育期分别表现黄色和翠绿色,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黄玉B较龙特甫B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58.0%,48.4%和40.8%,翠玉B则分别下降39.5%,36.0%和29.5%。结果表明,秧田期2个叶色突变体上的稻蓟马虫量显著高于其亲本龙特甫B;本田期灰飞虱和褐飞虱的虫口数在不同材料间或差异不显著,或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2个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显著轻于龙特甫B,表现为盛发期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危害产生的虫苞数显著少于龙特甫B,而龙特甫B与嘉禾21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反,2个突变体植株上白背飞虱的虫量显著大于龙特甫B,龙特甫B也显著大于嘉禾218。根据植株的农艺性状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虫害发生动态变化,笔者推测,造成叶色标记水稻稻纵卷叶螟危害变轻的原因可能与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幼虫生长发育有关,但引起白背飞虱虫口增加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首次对叶色标记水稻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不但对完善叶色标记水稻生产体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研究害虫与水稻叶色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蓟马
稻纵卷叶螟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灰飞虱
叶色标记突变体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灰飞虱病毒种类
被引量:
1
4
作者
朴君
张璐婕
+2 位作者
朴敬爱
周益军
李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灰飞虱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作为病毒介体,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病毒病害。目前对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尚缺乏系统认识,难以开展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灰飞虱相关研究工作。为挖掘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资源,...
灰飞虱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作为病毒介体,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病毒病害。目前对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尚缺乏系统认识,难以开展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灰飞虱相关研究工作。为挖掘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资源,本文通过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灰飞虱所携带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测序数据比对得到13种病毒,涉及8个病毒科和2种未分类病毒。除占据优势的水稻条纹病毒外,其余均为专性寄生的昆虫病毒,包括5种正链RNA病毒、2种单链DNA病毒和5种双链DNA病毒。在这些病毒中,发现了一种与果蝇A病毒较相似的新病毒,克隆出其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1-1 932位核酸序列,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在氨基酸序列中发现RdRP掌型亚结构域保守区呈现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科(Permutotetraviridae)病毒所具有的"C-A-B"排列样式,确定该病毒是一种新的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暂命名为Laodelphax striatellus permutotetra-like virus(LsPLV)。这是首次在半翅目昆虫中发现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本研究表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较为丰富,为今后利用昆虫病毒生物防治灰飞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昆虫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晴
徐建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1-314,共14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D,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是以灰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介体灰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能通过虫卵传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D,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是以灰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介体灰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能通过虫卵传毒。近十几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广为流行,造成了水稻的严重减产。目前主要通过使用农药来防治其传毒介体灰飞虱,但由于灰飞虱种群数量大,导致其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存在环境污染的忧患,故培育和利用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是综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基础。本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分布及危害、抗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方法、抗病基因/QTL的定位、抗病分子机理及育种进行综述,为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灰飞虱
抗病基因
RNA干扰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开花灌浆初期喷施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及生化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燕
封超年
郭文善
朱新开
李邵
蒋小忠
彭永欣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5-9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29)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5)037
文摘
为明确麦田常规使用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并揭示原因,为稻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开花初期喷施杀菌剂,花后7d喷施杀虫剂,研究了小麦花后5种农药(杀菌剂:多菌灵、咪鲜胺;杀虫剂:毒死蜱、乐果和吡虫啉)对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菌灵、毒死蜱和乐果均能导致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虫口密度显著增加,其中毒死蜱和毒死蜱加多菌灵处理分别使虫量增加255.2%和425.6%。花后27d测定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酚含量和蔗糖转化酶(Invertase,Inv)、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除吡虫啉和咪鲜胺外的农药处理均使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增加,酚含量和PPO活性降低,以多菌灵加毒死蜱处理的调控效应最大。经相关分析,麦田灰飞虱虫口密度与小麦叶、穗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呈正相关,与小麦叶中酚含量和PPO活性呈负相关,说明农药对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农药使小麦植株生理生化发生变化而引起。把灰飞虱虫量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建议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宜轮换使用多菌灵与咪鲜胺,防治麦蚜时宜选用吡虫啉。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
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农药
生物化学
Keyword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inn.)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 (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pesticides
biochemistry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飞虱高带毒(RSV)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硕
孙丽娟
李醒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4-132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0CB126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132)
+1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3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018)
文摘
为了研究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实验室筛选的灰飞虱高带毒群体为材料,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并连接三框型接头,层析柱分级纯化。采用同源重组反应制备三框型cDNA入门文库,再通过同源重组将入门文库转移到Gateway兼容载体pGADT7-DEST上,构建获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文库库容量为3.68×107cfu,扩增文库滴度为2.62×1010cfu/mL;文库重组率大于95%,cDNA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kb,达到了标准cDNA文库的要求。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为开展昆虫介体与水稻条纹病毒互作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同源重组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Keywords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
laodelphax
striatellus
)
rice stripe viru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DNA library
yeast two-hybrid cDNA library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叶色突变对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4
3
作者
富昊伟
李友发
陆强
吴殿星
舒庆尧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916,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嘉兴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7AZ1001)
文摘
为明确叶色标记水稻在生产中可能引起的虫害发生变化,本试验在使用和不使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以常规品种嘉禾218为对照,对龙特甫B及其2个叶色突变系黄玉B、翠玉B田间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龙特甫B为正常绿叶籼稻品种,黄玉B、翠玉B全生育期分别表现黄色和翠绿色,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黄玉B较龙特甫B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58.0%,48.4%和40.8%,翠玉B则分别下降39.5%,36.0%和29.5%。结果表明,秧田期2个叶色突变体上的稻蓟马虫量显著高于其亲本龙特甫B;本田期灰飞虱和褐飞虱的虫口数在不同材料间或差异不显著,或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2个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显著轻于龙特甫B,表现为盛发期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危害产生的虫苞数显著少于龙特甫B,而龙特甫B与嘉禾21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反,2个突变体植株上白背飞虱的虫量显著大于龙特甫B,龙特甫B也显著大于嘉禾218。根据植株的农艺性状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虫害发生动态变化,笔者推测,造成叶色标记水稻稻纵卷叶螟危害变轻的原因可能与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幼虫生长发育有关,但引起白背飞虱虫口增加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首次对叶色标记水稻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不但对完善叶色标记水稻生产体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研究害虫与水稻叶色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
稻蓟马
稻纵卷叶螟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灰飞虱
叶色标记突变体
水稻
Keywords
rice thrips (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 )
flee leaffolders (Chaphalocrocis medina )
white back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
brown
planthopper
( Nilaparvata talugens )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 laodelphax striatellus )
leaf color marker mutant
rice
分类号
S435.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灰飞虱病毒种类
被引量:
1
4
作者
朴君
张璐婕
朴敬爱
周益军
李硕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0]3135)。
文摘
灰飞虱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作为病毒介体,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病毒病害。目前对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尚缺乏系统认识,难以开展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灰飞虱相关研究工作。为挖掘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资源,本文通过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灰飞虱所携带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测序数据比对得到13种病毒,涉及8个病毒科和2种未分类病毒。除占据优势的水稻条纹病毒外,其余均为专性寄生的昆虫病毒,包括5种正链RNA病毒、2种单链DNA病毒和5种双链DNA病毒。在这些病毒中,发现了一种与果蝇A病毒较相似的新病毒,克隆出其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1-1 932位核酸序列,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在氨基酸序列中发现RdRP掌型亚结构域保守区呈现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科(Permutotetraviridae)病毒所具有的"C-A-B"排列样式,确定该病毒是一种新的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暂命名为Laodelphax striatellus permutotetra-like virus(LsPLV)。这是首次在半翅目昆虫中发现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本研究表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较为丰富,为今后利用昆虫病毒生物防治灰飞虱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灰飞虱
昆虫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
Keywords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insect virus
small
RNA deep sequencing
laodelphax
striatellus
permutotetra-like virus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晴
徐建龙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1-3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U1901204)。
文摘
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D,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是以灰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介体灰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能通过虫卵传毒。近十几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广为流行,造成了水稻的严重减产。目前主要通过使用农药来防治其传毒介体灰飞虱,但由于灰飞虱种群数量大,导致其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存在环境污染的忧患,故培育和利用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是综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基础。本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分布及危害、抗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方法、抗病基因/QTL的定位、抗病分子机理及育种进行综述,为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灰飞虱
抗病基因
RNA干扰
抗病育种
Keywords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RBSDVD)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resistance gene
RNA interference(RNAi)
resistant breeding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开花灌浆初期喷施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及生化分析
沈燕
封超年
郭文善
朱新开
李邵
蒋小忠
彭永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灰飞虱高带毒(RSV)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李硕
孙丽娟
李醒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叶色突变对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初报
富昊伟
李友发
陆强
吴殿星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灰飞虱病毒种类
朴君
张璐婕
朴敬爱
周益军
李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刘晴
徐建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