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滑摩擦的光滑化互补模型及其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阳 张楠 +3 位作者 张欣刚 张树翠 毕皓皓 姚文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324,共10页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代替时变滑移速度重构互补变量,并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互补方程,从而将非光滑的黏滑摩擦问题进行光滑化处理。随后,将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为一种考虑恢复力效应的2维摩擦耦合模型,结合所提光滑化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经典的Coulomb摩擦模型和LuGre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既能够在宏观上反映黏滑摩擦的stick-slip切换,同时还能实现非光滑问题的光滑化分析,避免在非光滑事件中频繁切换动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摩擦模型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互补(NLCP) 黏滞-滑移 模型光滑化方法 摩擦摆隔震支座(F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高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东明 晁阳 +2 位作者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2-68,92,共8页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裂缝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损伤模型指导布设虚拟裂缝单元以反应裂缝特征的方法,即首先利用考虑粘结滑移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损伤随着荷载施加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对损伤集中区域增设虚拟裂缝单元以计算裂缝开展过程。经对比,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裂缝最大宽度、发展规律与分布情况与既有文献相似,且计算收敛性好,实现了通过有限元算法精确且高效地直接得到衬砌裂缝宽度,在设计与运行安全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高压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裂缝宽度 粘结滑移 虚拟裂缝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满深区块南北向走滑断裂形成机制
3
作者 李兵 罗枭 +6 位作者 王轩 闫婷 刘宇 李会元 李梦勤 李正阳 王青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围绕小位移走滑断裂勘探获得突破,揭示了断控油气藏的存在,但断裂活动强度弱,产状高陡,其地震解释和地质解析难度大,需要从成因机制出发加深走滑断裂发育特征的认识以指导地震解释。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满深区块走滑断裂为例... 塔里木盆地围绕小位移走滑断裂勘探获得突破,揭示了断控油气藏的存在,但断裂活动强度弱,产状高陡,其地震解释和地质解析难度大,需要从成因机制出发加深走滑断裂发育特征的认识以指导地震解释。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满深区块走滑断裂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运用构造解析结合相似性砂箱物理模拟,分析走滑断裂形成机制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北向走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为同期形成但产生阶段滞后,从北东向断裂向外生长逐渐连接,断裂交叉区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条件;南北向断裂的形成受深部韧性层分布和北东向断裂间距的共同控制,推断研究区可能存在其他南北向断裂未被识别。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走滑断裂解释及指导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砂箱物理模拟 成因机制 构造解析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研究
4
作者 陈艳军 孙海军 +1 位作者 李晓东 崔祎菲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与SFRC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00~800℃较20~200℃降幅明显;峰值滑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界面黏结损伤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的黏结损伤规律,并对界面黏结损伤变量和相对滑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将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钢筋与SFRC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黏结-滑移本构方程 界面黏结损伤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undary scheme for lattice Boltzmann modeling of micro-scale gas flow in organic-rich pores considering surface diffusion 被引量:1
5
作者 Hong Zuo Shou-Chun Deng Hai-Bo L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84-96,共13页
We propose a boundary scheme for addressing multi-mechanism flow in a porous medium in slip and early transition flow regimes, which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Micro-gaseous flow in organic-ric... We propose a boundary scheme for addressing multi-mechanism flow in a porous medium in slip and early transition flow regimes, which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Micro-gaseous flow in organic-rich shale involves a complex flow mechanism. A self-developed boundary scheme that combines the non-equilibrium extrapolation scheme and the combined diffusive reflection and bounce-back scheme(half-way DBB) to embed the Langmuir slip boundary into the single-relaxation-tim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SRT-LBM) enables us to describe this process, namely,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icro-gaseous flow and surface diffusion in organic-rich nanoscale pores. The present LBM model comes with the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Knudsen number, local pressure gradient, viscosity correction model, and regularization procedure to account for the rarefied gas flows in irregular pores. Its validity and accuracy are verified by several benchmarking cases,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this boundary scheme accord well with our analytical solutions.This boundary scheme shows a higher accuracy than the existing studies. Additionally, a subiteration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tackle the coupled micro-gaseous flow and surface diffusion, which necessitates the iteration process matching of these two mechanisms. The multi-mechanism flow in the self-developed irregular pores is als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over a wide range of parame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icro-gaseous flow and surface diffusion in a tree-like porous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 surface diffusion LANGMUIR slip model BOUNDARY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EPB制动最佳滑移率在线辨识方法
6
作者 孙旭睿 樊智敏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针对固定目标滑移率的ABS控制器在复杂路面制动时无法跟踪复杂路面最佳滑移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辆制动最佳滑移率的辨识方法,以进一步增大车辆制动时的纵向力,提高制动稳定性并缩短制动距离。首先,考虑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轴荷转移和悬... 针对固定目标滑移率的ABS控制器在复杂路面制动时无法跟踪复杂路面最佳滑移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辆制动最佳滑移率的辨识方法,以进一步增大车辆制动时的纵向力,提高制动稳定性并缩短制动距离。首先,考虑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轴荷转移和悬架变形,建立了包含前后轮7自由度1/2车半主动悬架模型的车辆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车速、轮速和制动力矩准确计算出车辆制动时的车轮纵向力和垂向力。提出基于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佳滑移率辨识方法,对Pacejka轮胎-路面模型进行实时参数辨识,辨识出最大纵向力对应的最佳滑移率。最后,基于车辆EPB动态紧急制动工况,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了仿真试验,证明了论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B动态紧急制动 Pacejka轮胎-路面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佳滑移率辨识 半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多体系统含摩擦碰撞stick-slip过程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6
7
作者 钱震杰 章定国 金诚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37,共6页
基于高次刚柔耦合理论和Lagrange乘子法,研究了柔性多体含摩擦碰撞stick-slip过程的全局动力学的精确建模与自动切换仿真问题。基于变拓扑思想,根据分离、碰撞、黏滞接触和滑动接触等状态分别构造相应的约束条件和动力学方程。运用冲量... 基于高次刚柔耦合理论和Lagrange乘子法,研究了柔性多体含摩擦碰撞stick-slip过程的全局动力学的精确建模与自动切换仿真问题。基于变拓扑思想,根据分离、碰撞、黏滞接触和滑动接触等状态分别构造相应的约束条件和动力学方程。运用冲量/动量法求解碰撞初始条件;引入切向滑动摩擦力势能的概念描述切向滑动接触力;给出接触、分离、黏滞、正向/逆向滑动状态之间的切换准则,实现了系统全局动力学自动切换。通过算例的数值仿真,分析了滑移/黏滞(微滑动)、正/逆向滑动等复杂非光滑现象,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摩擦碰撞 黏滞/滑移 接触约束 柔性机械臂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亮 李媛媛 邓东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该模型可生成包含传统圆弧滑动面和对数螺旋滑动面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潜在滑动面;并针对非均质边坡中各土层抗剪强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多中心分段构造策略,将该滑面模型应用于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动面安全系数并搜索临界滑动面,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选取多个均质边坡及多种型式的非均质边坡(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斜折线分层)经典算例与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滑面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小,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够得到传统滑动面假设方法下难以搜索到的临界滑动面,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由此说明,此方法用于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合理可行的,有望为工程实践提供更优的临界滑动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滑面模型 广义对数螺旋滑面 极限平衡法 临界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nd Rail Corrugations
9
作者 刘学毅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1998年第1期54-64,共11页
A dynamic space coupling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vibrations of wheel/rai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torsion and bending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re ... A dynamic space coupling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vibrations of wheel/rai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torsion and bending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of wheelsets are mainly caus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crossing excitation or self excitation of the vertical vibrations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by the bending vibrations and torsion vibrations of the wheelsets. It i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slip stick vibrations may occur in more than one forms, and one or another of the three kinds of vibrations is excited more strongly. Four typical kinds of slip stick vibrations are enumerated and describe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n rail corrugations shows that the four kinds of slip stick vibrations are most likely to exist and related with different corrugated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s of wheel/rail system space coupling vibrations dynamic model slip stick vibration rail corrug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岩体界面载荷传递规律及锚固长度设计
10
作者 赵同彬 李龙飞 +2 位作者 邢明录 张玉宝 王学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两种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固长度较短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全长软化阶段;当锚固长度较长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弹性-软化-滑移三段共存阶段。锚固粘结界面弹性段、软化段、摩擦段内的剪应力分别呈现双曲余弦函数衰减分布、余弦函数上升分布、均匀分布规律,锚杆轴力随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呈现多种形态的衰减分布规律。根据锚固界面模型解析计算获得极限锚固力,当不考虑脱粘摩擦力时,极限锚固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趋近于某一固定值;当考虑脱粘摩擦力时,增加锚固长度能够持续提高锚固界面安全系数。研究成果可为锚固机制分析、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界面 粘结滑移模型 剪应力分布 极限锚固力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封护土遗址压力型锚固系统界面应力传递与承载性能解析方法
11
作者 芦苇 孙浩朗 +2 位作者 李东波 闫笑琦 王奕妃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11,共14页
土遗址锚固工程中,压力型锚杆相比于全长黏结拉力型锚杆而言具有高承载力和耐易溶盐侵蚀的优势,但由于此类锚固系统传力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将遗址稳定体内锚固段分为弹性压缩段和黏结-滑移段两部分... 土遗址锚固工程中,压力型锚杆相比于全长黏结拉力型锚杆而言具有高承载力和耐易溶盐侵蚀的优势,但由于此类锚固系统传力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将遗址稳定体内锚固段分为弹性压缩段和黏结-滑移段两部分,分别基于线性弹簧和浆体/土体界面黏结-滑移强化型本构建立简化力学模型,对界面黏结-滑移全过程,即弹性阶段、弹性-强化阶段和强化阶段进行理论解析,推导了各阶段对应的位移、应变以及剪应力分布等计算公式,给出了压力型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解析解.结果表明,峰值载荷前载荷-位移曲线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弹性压缩段占比与锚固长度对载荷-位移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弹性-强化阶段.参数敏感度分析表明,忽略弹性压缩段影响时,锚固长度与极限承载力线性相关;浆体弹性模量主要影响界面应力随载荷增加时的传递进程,对承载力影响有限;黏结-滑移模型的剪应力峰值对承载力有显著影响.该解析方法对土遗址压力型锚杆锚固系统传力过程分析具有良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锚杆 浆体/土体界面 黏结-滑移模型 承载力 土遗址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耦合关联下非线性破坏特征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东平 彭一航 +1 位作者 柳梦琦 李媛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5-3258,共24页
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模式、滑面应力以及岩土剪切强度参数存在耦合关联,从而加大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最可能破坏模式揭示的难度。为此,以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条块划分下条间力假设模式,并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 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模式、滑面应力以及岩土剪切强度参数存在耦合关联,从而加大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最可能破坏模式揭示的难度。为此,以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条块划分下条间力假设模式,并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以及引入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滑体整体力学平衡条件,建立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下非线性破坏特征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解答。与此同时,依据现有滑面模型,将滑面概化为旋转中心点下极径与极角所表征的曲线,以此构建通用型滑面生成模型。进一步,针对分层边坡,提出合理的“应力连续+最不利剪切方向”层间滑面连接模式。随后,采取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联合迭代法,整合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解答与通用滑面生成模型,实现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有效分析与最可能失效模式可靠揭示。通过多个边坡算例对比分析,此方法的可行性得以验证,而且当前研究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探明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耦合关联关系 通用型滑面模型 滑面应力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滑移接触的螺栓连接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杰 鄂林仲阳 唐蔡平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5期538-544,共7页
为准确描述和分析动力学环境下螺栓连接结构的响应行为,提出将无滑移接触区域作为有效接触区的螺栓连接结构动力学简化建模方法;无滑移接触区可通过非线性静力学数值模拟获得。仿真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对无滑移接触区范围影响甚微,可以... 为准确描述和分析动力学环境下螺栓连接结构的响应行为,提出将无滑移接触区域作为有效接触区的螺栓连接结构动力学简化建模方法;无滑移接触区可通过非线性静力学数值模拟获得。仿真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对无滑移接触区范围影响甚微,可以避免拧紧力矩以及拧紧力矩系数等参数的取值差异对建模精度的影响。同时,开展了典型组合结构从部件级到系统级的多层级模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多阶模态频率及振型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建模方法准确、有效,适用于正向设计过程中对产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无滑移接触区 动力学建模 数值仿真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锚杆受力分析与临界锚固长度计算
15
作者 朱彦鹏 娄国庆 +2 位作者 黄安平 吴林平 成栋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对于锚杆锚固技术,主要是针对岩土体等密闭空间进行施工,对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情况并不完全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解析解相对繁琐,且现行的锚固长度设计规范和经验法做出的设计长度相对保守。为明确拉力型锚杆... 对于锚杆锚固技术,主要是针对岩土体等密闭空间进行施工,对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情况并不完全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解析解相对繁琐,且现行的锚固长度设计规范和经验法做出的设计长度相对保守。为明确拉力型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机理并得到拉力型锚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方法,基于锚杆轴力和锚头位移关系的双曲线模型,通过对锚杆微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对锚杆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进行推导。依据锚杆荷载传递基本方程求解锚固段荷载传递解析解,并通过具体算例探究在锚固范围内轴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趋势及分布形式。在荷载作用下锚杆锚固界面表现出明显的弹性黏结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加速软化阶段3个过程。剪应力的变化趋势及分布形式与轴力有所不同,随荷载的逐步增大表现为从单调、非线性递减曲线转变为存在峰值且峰值点逐渐向锚固深度方向传递的单峰曲线。假设锚杆锚固界面处于弹性阶段时剪应力沿锚固深度方向呈倒三角形分布的简化模型,得出拉力型锚杆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通过相关假设求解的荷载传递方程计算简洁、形式简单,能够进一步了解拉力型锚杆锚固界面的分布形式和传递规律,通过相应简化得到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为锚固长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模型 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 荷载传递特性 倒三角分布简化模型 临界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套管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理论计算
16
作者 练章华 万智勇 +2 位作者 宋琳 赵朝阳 林铁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针对新疆某油田超深井井口套管悬重过大,造成卡瓦牙对套管外壁齿入损伤,且累计损伤导致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失效的事故频繁,提出了“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来评价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部分套管的强度设计,具体为基于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 针对新疆某油田超深井井口套管悬重过大,造成卡瓦牙对套管外壁齿入损伤,且累计损伤导致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失效的事故频繁,提出了“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来评价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部分套管的强度设计,具体为基于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分别建立了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安全角度评价套管强度,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卡瓦悬挂器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更合理,但为更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应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评价,还得到在四通有限空间内,可以保证有较大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的最佳卡瓦半锥角为23°~25°,最佳卡瓦有效接触长度为135~145 mm。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卡瓦悬挂器井口套管的强度设计、各种安全施工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超深井 卡瓦悬挂器 套管断裂 力学模型 拉伸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振动对Burridge-Knopoff模型Stick-Slip运动影响数值研究
17
作者 姜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0,124,共5页
Burridge-Knopoff模型是研究地震和其他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实用模型。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Burridge-Knopoff模型运动呈现出动力学非线性,Stick-Slip运动是这种模型的典型运动特征。滑块法向振动对这种模型运动行为的影响规律尚未被有... Burridge-Knopoff模型是研究地震和其他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实用模型。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Burridge-Knopoff模型运动呈现出动力学非线性,Stick-Slip运动是这种模型的典型运动特征。滑块法向振动对这种模型运动行为的影响规律尚未被有效研究,为此建立一种考虑了滑块法向振动影响的Burridge-Knopoff模型。Stribeck模型被用来刻画依赖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速度的摩擦力。采用数值方法分析系统的典型运动规律,研究法向振动的频率和相位对系统运动模式的影响规律,考虑法向振动的Burridge-Knopoff模型存在混沌和分岔现象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Burridge-Knopoff模型 法向振动 数值分析 Stick-slip运动 动力学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诱发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失稳模型试验研究
18
作者 梁博 杨更社 +4 位作者 冯伟 潘振兴 孙杰龙 刘慧 陈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1126,共9页
为研究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含主控裂隙边坡模型冻融试验,监测冻融循环全过程中温度、冻胀力、裂隙端部应变、滑体位移及声发射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裂隙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可分为快... 为研究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含主控裂隙边坡模型冻融试验,监测冻融循环全过程中温度、冻胀力、裂隙端部应变、滑体位移及声发射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裂隙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可分为快速降温与过冷、潜热释放与相变结冰、持续降温与冻结、裂隙冰升温与吸热、裂隙冰融化、完全融化等6个阶段;冻胀力峰值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单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冻胀力大小与温度相关,冻胀力峰值出现于冻结相变结冰阶段,二次冻胀峰值出现于裂隙冰融化阶段;滑体在冻融0~5次内位移较小,最大仅为0.5 mm,冻融6~14次垂直位移缓慢下降,水平位移呈“台阶”状增大,最大达到3.8 mm,冻融15~19次位移基本保持不变,直至冻融第20次边坡失稳位移瞬间增大;冻融诱发边坡失稳过程可分为:冻胀损伤积累期、主控裂隙扩展期、裂隙扩展贯通期、滑面抗剪劣化期,其力学机制演化过程依次为“岩桥锁固”“岩桥-摩擦共锁”“摩擦锁固”“摩擦解锁”边坡失稳。研究结果为寒区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冻融循环 模型试验 平面滑移 冻胀力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路 郑山锁 +1 位作者 郑跃 罗雨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为研究纵筋与箍筋共同锈蚀对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渗—恒电流—干湿循环的加速锈蚀方法对25个钢筋混凝土(RC)试件进行锈蚀,进而对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了纵筋锈蚀、箍筋锈蚀、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等参数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规... 为研究纵筋与箍筋共同锈蚀对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渗—恒电流—干湿循环的加速锈蚀方法对25个钢筋混凝土(RC)试件进行锈蚀,进而对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了纵筋锈蚀、箍筋锈蚀、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等参数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锈蚀对混凝土与钢筋界面间黏结力的影响,将黏结性能退化归因于材料性能退化和约束效应退化,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了一个考虑设计参数、纵筋及箍筋共同锈蚀的修正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所提本构模型及微元算法建立了锈蚀纵筋应力-滑移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零长度截面单元中,通过串联纤维梁柱单元与零长度截面单元建立了考虑黏结滑移变形的锈蚀RC构件数值模型,根据锈蚀RC柱拟静力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采用仅考虑锈蚀损伤的纤维模型进行辅助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与钢筋界面间黏结力随锈蚀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加保护层厚度可略微增加黏结强度,而箍筋加密对黏结强度提升明显;与纤维模型相比,所建锈蚀RC纤维模型承载力、累计耗能和极限位移误差分别降低12.8%、23.5%和14.2%,表明所建模型可合理计算钢筋滑移的贡献且准确预测锈蚀RC柱地震整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纵筋锈蚀 箍筋锈蚀 黏结滑移模型 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FRP黏结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琦安 高磊 黄悦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FRP与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效果是外贴FRP加固技术(EB-FRP)中的关键,FRP与混凝土黏结界面过早失效会使FRP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混合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HB-FRP)以机械锚固和胶黏结并用的手段,用以抑制FRP的过早剥离。为明确HB-FRP对界面... FRP与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效果是外贴FRP加固技术(EB-FRP)中的关键,FRP与混凝土黏结界面过早失效会使FRP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混合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HB-FRP)以机械锚固和胶黏结并用的手段,用以抑制FRP的过早剥离。为明确HB-FRP对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锚固形式的单向剪切试验,对比研究了EB-FRP和HB-FRP锚固方式的锚固性能,分析了不同扭矩和钢扣件个数对HB-FRP试件的剥离荷载和FRP利用率的影响,基于HB-FRP组合界面黏结-滑移统一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试验结果验证HB-FRP组合界面剥离荷载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EB-FRP,HB-FRP试件的剥离荷载和FRP利用率均有明显提高,且随着扭矩和扣件个数的增加而提高;验证了剥离荷载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可用于计算HB-FRP组合界面的剥离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加固 黏结-滑移关系 单向剪切 黏结界面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