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世林诊治缺铁性贫血学术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梁颖 汤聪 +2 位作者 黄世林 刘春雨 陈楠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9,共3页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损伤为其基本病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血液学相结合,提出“脾生血”“胃源性贫血”观点,建立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治疗之法。根据病因病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中西互参,自拟和胃健脾方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既能增加补铁量同时能够减轻西药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脾虚性血虚 健脾和胃 益气生血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维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辉 张永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61,共13页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一级的教育,代表着国民教育的最高水平;博士人才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博士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为重要的学习和学术研究成果,是综合评价...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一级的教育,代表着国民教育的最高水平;博士人才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博士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为重要的学习和学术研究成果,是综合评价、衡量博士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综合而论,加强博士生教育,促进博士人才在国家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博士学位论文评价。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并存的命题,不同主体依照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够得到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有着自身特殊的存在依据,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同时,这些标准也都依照着博士学位论文固有的价值要求,满足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客观标准。事实上,学位论文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展开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所依据的法则和依据,有助于实现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过程规范。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配置,支配着学位申请者的主观价值抉择。把控好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价值维度,才能从操作层面制约博士生教育评价各项指标体系,引导各培养单位从根源上遏制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理论与技术也出现了新的进展,我国原有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滞后于现时代的发展,亟待作出相应的调适。新时代博士学位论文评价应当遵循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分类评价与聚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最为核心的评价价值维度应聚焦于三个层面、九个方面。三个层面为:学术知识的创新、学术技能的习得、学术修养的养成。九个方面指:系统性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性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独立写作的能力;学术意识、学术道德和学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评价 基本原则 价值维度 创新知识 学术技能 学术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成荣调冲任七法论治月经病经验总结
3
作者 曹亚芳 王成荣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8,共3页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论述了女性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由盛转衰,虽属于正常衰老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生理病理表现,但并非全身气血的衰少,仅见冲任气血的衰少所致经断及丧失生育力的局部表现。因此,王成荣教授认为这种气血的衰少只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论述了女性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由盛转衰,虽属于正常衰老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生理病理表现,但并非全身气血的衰少,仅见冲任气血的衰少所致经断及丧失生育力的局部表现。因此,王成荣教授认为这种气血的衰少只能以冲任二脉局部经脉的瘀阻加以解释才更合逻辑。主张从冲任二脉的通盛虚衰论治月经病,取代现代中医妇科学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分型,从而体现妇科疾病辨治的个性化。该文总结王成荣教授从冲任辨治月经病的学术思想及验方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任 王成荣 月经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洪新论治胃脘痛十二法
4
作者 杨硕 耿新冉 郑洪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4,共5页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多种上消化道的疾病均可出现胃脘痛的症状。西医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郑师继承前人学术思想,认为胃脘痛的病因主要以感受寒湿之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多种上消化道的疾病均可出现胃脘痛的症状。西医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郑师继承前人学术思想,认为胃脘痛的病因主要以感受寒湿之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湿困脾胃、瘀血阻滞为主。同时从气血虚实寒热的角度阐释胃脘痛的病机,并将其总结为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气机升降失常与血的生成运行失常。郑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十二法论治胃脘痛,包括益气健脾法、益气升阳法、补益气血法、温阳助运法、滋阴养胃法、清胃泻火法、以痈论治法、祛湿理气法、理气和胃法、活血通络法、塞因塞用法、抑木扶土法,在论治胃脘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对其辨证论治胃脘痛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 郑洪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思路探赜
5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管志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制定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重视藤类药物、炭类药物的应用,在临证中收获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伏毒 损血伤髓 病机 丁樱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万里运用验方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
6
作者 王光铭 刘万里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7,共3页
探讨刘万里教授运用验方治疗脾胃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需以和胃降逆、疏肝泄热为治,故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需以疏肝和胃、降逆消滞为治,故拟通降合剂治疗;胆囊息肉需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为治,故拟清热化湿利胆... 探讨刘万里教授运用验方治疗脾胃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需以和胃降逆、疏肝泄热为治,故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需以疏肝和胃、降逆消滞为治,故拟通降合剂治疗;胆囊息肉需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为治,故拟清热化湿利胆方治疗;结肠息肉术后则需以健脾助运、利湿解毒、散结通络为治,故拟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通过医案举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了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验方 脾胃病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撷菁
7
作者 吕林 黄开月 +2 位作者 王凤云 马祥雪 唐旭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诊疗均重视兼固脾胃。唐旭东教授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路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既是中医临床辨证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抓手和操作...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诊疗均重视兼固脾胃。唐旭东教授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路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既是中医临床辨证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抓手和操作技术路线,也是落实“通降论”之理的具体方法。提出“调中复衡”理论是新八纲指导下的具体治疗措施,“调”为斡旋、燮理,“中”为中州脾胃,“复”为恢复之义,“衡”为平衡之义;“中”是“调”的对象,“复”是“调”的作用,“衡”是调的目标。“脾胃为后天之本”“调中复衡”强调了中州脾胃功能的核心作用,也强调了中焦气机升降功能正常和五脏功能协调的重要性。慢性胃炎(CG)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唐旭东教授结合新的社会环境,运用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对CG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新的阐释,并采用“调中复衡”理论治疗GC,取得良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降论 新八纲 调中复衡 慢性胃炎 @董建华 @唐旭东 名医经验 选方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毕业实验设计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互助小组提升大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8
作者 高慧婕 刘志强 刘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4,共8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已成为当下医药类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所必需掌握的实验技能。为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对分子生物学技能的培养需求,本次研究组建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国籍的科研互助小组,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与大型毕业实验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已成为当下医药类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所必需掌握的实验技能。为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对分子生物学技能的培养需求,本次研究组建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国籍的科研互助小组,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与大型毕业实验设计相结合,在综合实验中共同实践和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多项分子生物学技能。此次科研互助小组模式的开展,学生反馈良好,普遍认为自身的分子生物学技能大幅提升;药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科研小组成员的《分子生物学》考核成绩分别是80.7分和72.5分,较同专业平均成绩74.77分和67.26分均有明显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综合能力提升;科研小组成员多人多次参加省级生物医药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其中省级1项,校级5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科研小组成员毕业答辩成绩86.12分,显著高于同答辩组全体成员平均成绩83.43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能显著提高;科研小组成员考研录取率90%,显著高于同答辩组平均考研录取率38.61%。基于毕业实验设计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互助小组,优化了教学资源,整合了教学优势,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分子生物学技能 科研互助小组 毕业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琳应用“斡旋三焦”法辨治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怡含 王琳 陈以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4,共3页
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难点之一,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现代医学目前对于低蛋白血症缺乏合理应对方案,而中医在此类患者的诊疗中每获良效。王琳从事肾病综合征治疗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传承陈以平名老中医学术精华,通过临床实... 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难点之一,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现代医学目前对于低蛋白血症缺乏合理应对方案,而中医在此类患者的诊疗中每获良效。王琳从事肾病综合征治疗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传承陈以平名老中医学术精华,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得出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病机关键为中焦枢机不利,阻滞三焦气化,酿生湿、瘀、热等损伤肾络,致使精微不固,倡导建中、清利、固下的治法策略,临床疗效确切。该文总结其从三焦论治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文末附验案一则以证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斡旋三焦 低蛋白血症 学术经验 王琳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建民教授用六步手法辨治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雨欣 程大鹏 +4 位作者 王文 许东升 危一飞 温建民 蒋科卫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4,129,共5页
由于膝骨关节炎极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加之晚期手术治疗的高昂成本和手术风险,早期防治膝骨关节炎尤为重要。温建民教授认为气血不通,风寒湿邪胶结局部,肝肾经气不能相应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病机,治宜气血为先,肝肾为本,轻去其实,柔筋助... 由于膝骨关节炎极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加之晚期手术治疗的高昂成本和手术风险,早期防治膝骨关节炎尤为重要。温建民教授认为气血不通,风寒湿邪胶结局部,肝肾经气不能相应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病机,治宜气血为先,肝肾为本,轻去其实,柔筋助动,温经通络,正骨理筋。具体可采用刮髌、推髌手法行气活血,柔筋正骨,恢复骨骼力学平衡;再行弹拨刮揉、分筋手法舒筋通络,益气养血,促进下肢及局部血液循环;最后行镇定、整理手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增强肌力,恢复肌肉弹性,合为六步,故称为六步手法。同时,强调通过适当锻炼加强机体自我调控,是养筋健骨防治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六步手法的推广应用,为手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提供了系统规范化的操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痹 六步手法 理论探讨 早期 推拿 柔筋助动 名医经验 @温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黜浊培本”理论探讨“分消走泄”法辨治恶性肿瘤思路
11
作者 徐竞一 王晓群 +8 位作者 张淑芮 廖冬颖 张豪健 王超然 孔凡铭 孙彬栩 易丹 孙颖 贾英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带瘤生存”,认为治癌重在截断癌浊来路、给邪出路,同时注重调气运中、培植本元,以达阴平阳秘之状态。“分消走泄”法是治疗“邪留三焦证”之经典治法,癌浊留滞弥漫三焦,属“邪留三焦”范畴,贾英杰教授遥承叶桂、吴塘之经典,临床重视三焦辨证,善用分消走泄之法,提倡浊漫上焦,宜通宜散,上下分消;浊壅中焦,宜治取中州,分消于内;浊注下焦,宜渗利通腑,二便分消;同时辅以培植本元,助力分消。认为“分消走泄”法实乃黜浊之“捷径”,可引癌浊因势利导,分部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药 癌浊 黜浊培本 分消走泄 名老中医 名医经验 @贾英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远洋 梅伟 殷松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以祛瘀生新为其治疗大法,养血活血并重,临床应用时将其分为瘀前期、瘀滞期、瘀后期,分别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培补肝肾为治则治法,将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致衰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骨痹 祛瘀生新 养血活血 周福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生樑辨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探析
13
作者 苏师予 徐亭亭 +6 位作者 王宏伟 王磊 朱生樑 程艳梅 王美琪 胡紫凌 袁岁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1,共4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C)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多年临床用药的总结,朱生樑教授提出IBS-C以肝郁气滞贯...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C)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多年临床用药的总结,朱生樑教授提出IBS-C以肝郁气滞贯穿始终,津亏肠燥为重要成因,脾肾亏虚、湿瘀互结为久病之机。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止痛,增液润下,健脾温肾,祛湿化瘀为法,常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朱生樑 名师经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振常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撷萃
14
作者 蒋俊娥 陈丹丹 +1 位作者 黎娟 王振常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并创制了柔肝化纤颗粒、柔肝化纤解毒颗粒等验方治疗肝硬化、肝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名医经验 王振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皮持衡从少阳气化辨治糖尿病肾脏病
15
作者 李天盛 李芳芳 +4 位作者 皮持衡 王茂泓 李福生 田金凤 潘若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9,共4页
糖尿病肾脏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皮持衡教授认为糖尿病肾脏病的病机本虚标实,少阳气化不利是关键,少阳气化乏源为本虚,少阳枢机不利蕴化“湿、热、瘀、毒”为标实,并主张中西互参,临床中采用“病-期-证-症”一体... 糖尿病肾脏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皮持衡教授认为糖尿病肾脏病的病机本虚标实,少阳气化不利是关键,少阳气化乏源为本虚,少阳枢机不利蕴化“湿、热、瘀、毒”为标实,并主张中西互参,临床中采用“病-期-证-症”一体化模式,对糖尿病肾脏病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旨在健补少阳气化之源、疏利少阳气化之枢。文章从少阳气化角度探讨总结皮持衡教授辨治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辨治糖尿病肾脏病的能力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气化 国医大师 皮持衡教授 糖尿病肾脏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火湿燥”分期辨治小儿唇风
16
作者 卢志远 林丽丽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总结汪受传教授从风火湿燥分期辨治小儿唇风的临证经验,认为小儿唇风的病位在唇,病本于脾胃,发病因素与风、火、湿、燥相关。临证根据小儿唇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虚实变化及症状特征不同分为“三期四证”进行辨治。急性初起期... 总结汪受传教授从风火湿燥分期辨治小儿唇风的临证经验,认为小儿唇风的病位在唇,病本于脾胃,发病因素与风、火、湿、燥相关。临证根据小儿唇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虚实变化及症状特征不同分为“三期四证”进行辨治。急性初起期以红肿痛痒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积热、风火上攻,治宜清胃泻脾、散火消风,方选泻脾散合清胃散加减。慢性持续期以湿疹糜烂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湿热、风湿热蕴,治宜清热护阴、祛湿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以干燥脱屑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虚热、血燥生风,治宜滋阴泻火、养血消风,方选四物消风饮加减。缓解易复期以症轻易复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伏风、燥湿留恋,治宜培中消风、润燥化湿,方选增液汤加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风 唇炎 小儿 风火湿燥 分期辨治 名医经验 汪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海教授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经验撷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辽 邓颖萍 叶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介绍叶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证经验。KOA是一类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多以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不利以及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加重可导致肌肉萎缩,甚... 介绍叶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证经验。KOA是一类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多以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不利以及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加重可导致肌肉萎缩,甚至残疾。KOA属于传统医学中“膝痹”“鹤膝风”等疾病范畴,其病因多由于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寒湿内生或外感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发为本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气血不能濡养筋骨经络,则肌肉不充,筋骨不坚,髓海失养,髓枯骨痿。叶海教授认为老年KOA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肝郁气滞、寒湿痰瘀”为关键病机和病理特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患者往往因虚致瘀、因虚生痰、寒湿瘀阻、痰瘀互结。叶海教授擅长采用平补脾肾、疏肝理气、散寒除湿、化痰逐瘀的治疗原则治疗本病,可收获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老年 叶海教授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18
作者 熊坚 杨晨 +5 位作者 郑倩华 魏荧 凌发样 齐文川 李德华 梁繁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39,共5页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扰、痰浊、血瘀、正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四大病机,其既可单独为病,也可兼夹为病,并提出针药结合的治神、治痰、治瘀、治虚四治法则。梁繁荣教授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时内关、通里处因病理变化明显“激活”,故将两者确定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敏化穴,与夹脊穴合为主穴,并强调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以药调形、以针调气、针药结合、形气同调,以达到标本兼治、控制病情、缓解复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梁繁荣 四治法则 针药结合 敏化穴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果烈教授从“轻可去实”论治脾胃湿热型口臭
19
作者 蒋焱杰 金智慧 陆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4-979,共6页
阐述李果烈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辨治脾胃湿热型口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出“轻”具有药性轻清、剂量轻灵、配伍精简、煎法轻取及治法轻巧五重含义;“实”则涵盖外感内伤之邪、气机闭阻及虚实夹杂之证候。脾胃湿热型口臭病位在... 阐述李果烈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辨治脾胃湿热型口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出“轻”具有药性轻清、剂量轻灵、配伍精简、煎法轻取及治法轻巧五重含义;“实”则涵盖外感内伤之邪、气机闭阻及虚实夹杂之证候。脾胃湿热型口臭病位在中焦脾胃,涉及肺、肝、肾诸脏,病因与饮食、外邪、情志、劳倦密切相关,病性以实多虚少、湿热胶结为主,以中焦枢机不利、湿热浊气上犯为核心病机。以“轻可去实”理论指导湿热型脾胃病的治疗,提出“三焦分消、轻透达邪”的治疗原则,宣发上焦以启气化之枢,枢调中焦以复升降之机,渗利下焦以导浊邪外出,配合自拟“五香清浊饮”含漱以速祛标证浊邪,形成“轻剂调枢-巧法疏壅”的内外协同诊疗手段,为湿热型脾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脾胃湿热 轻可去实 李果烈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介格从三焦辨治膀胱癌术后遗尿的经验撷英
20
作者 夏雪萍 高阳 +3 位作者 江雨静 王浩 季漪 霍介格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遗尿是膀胱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霍介格教授认为正虚未复是膀胱癌术后遗尿的发病基础。霍师结合临床经验,从三焦辨证,认为其核心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具体包括中土虚羸、金气不利、水虚木郁,治法上主张扶... 遗尿是膀胱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霍介格教授认为正虚未复是膀胱癌术后遗尿的发病基础。霍师结合临床经验,从三焦辨证,认为其核心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具体包括中土虚羸、金气不利、水虚木郁,治法上主张扶正畅三焦为基本治则,攻补兼施,以通为用,调和阴阳,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术后 遗尿 三焦气化 霍介格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