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多维实现及其在ABAQUS中的应用
1
作者 董青 陈苏 +4 位作者 李小军 董云 陈亚东 周正华 朱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函数关系式,给出对数动态骨架参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出加卸载曲线的时变切线剪切模量。通过ABAQUS软件的操作平台和等效剪应变算法,开发了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显式子程序模块,该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土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含软弱淤泥质土层场地作为计算模型,将从基岩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I centro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可考虑土体阻尼效应的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及开发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动骨架本构 阻尼比 场地地震反应 时变切线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现场施工人员姿态评估研究
2
作者 冯宇 刘正劼 +1 位作者 房霆宸 龚剑 《建筑施工》 2025年第2期234-239,245,共7页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其应用于施工管控领域对工作人员状态进行实时评估,能够有效提升现场施工安全管控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基于OpenPose算法,实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人体骨架模型提取,并基于数据标准化及增强手...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其应用于施工管控领域对工作人员状态进行实时评估,能够有效提升现场施工安全管控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基于OpenPose算法,实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人体骨架模型提取,并基于数据标准化及增强手段,构建施工人员姿态分类数据集,实现了对于6类施工人员典型姿态的精准识别;搭建了基于CGAN的人体姿态补全算法,因其具有较强的骨架模型样本生成能力,对于多处缺失等不利情形仍可实现高吻合度的骨架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体姿态估计 计算机视觉技术 OpenPose算法 人体骨架模型 CGAN算法 骨架生成与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辉 刘一 +1 位作者 赵艳丽 白恒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柱的力学特征及曲线形状,提出了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骨架曲线的三折线参数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数据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组合柱骨架曲线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组合柱的滞回规则和卸载规律,构建了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反复荷载下组合柱的受力特征点及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组合柱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混合黏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周恩全 白宇航 +2 位作者 姚缘 王龙 陆建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5-713,共9页
为了研究橡胶混合黏土(混合土)的动变形特性,对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和围压的混合土开展共振柱试验,分析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λ的发展规律,并基于二元介质模型,提出了表达混合土接触状态的骨架孔隙比e_(sk)计算方法,进一步依托骨架孔... 为了研究橡胶混合黏土(混合土)的动变形特性,对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和围压的混合土开展共振柱试验,分析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λ的发展规律,并基于二元介质模型,提出了表达混合土接触状态的骨架孔隙比e_(sk)计算方法,进一步依托骨架孔隙比e_(sk)对混合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后,混合土的G减小,λ增大,且橡胶掺量增大时,混合土的G减小、λ增大;围压增大时,混合土的G增大、λ减小;橡胶粒径增大时,混合土的G增大、λ减小。随着橡胶掺量增大,骨架孔隙比e_(sk)增大,G_(max)降低;在相同橡胶掺量时,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大,e_(sk)增大,G_(max)升高。在Hardin公式的基础上,基于骨架孔隙比e_(sk)提出了考虑橡胶掺量和橡胶粒径的G_(max)表征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为评价橡胶混合黏土G_(max)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合黏土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骨架孔隙比 Hard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扭转剪切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分析
5
作者 栗培龙 牛犇 +1 位作者 孙超 徐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3,共8页
沥青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路面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颗粒的受力特点及转动状态,自主研发了扭转剪切试验装置.针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扭转剪切试验;分析了骨架稳定性、沥青... 沥青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路面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颗粒的受力特点及转动状态,自主研发了扭转剪切试验装置.针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扭转剪切试验;分析了骨架稳定性、沥青用量和温度对扭转剪切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骨架稳定性指数、沥青用量和温度的抗剪强度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最大扭转剪切力可以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最大扭转剪切力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形式减小,随沥青用量增加呈二次函数关系变化,随骨架稳定性指数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大.构建的抗剪强度预估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各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以为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及路面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扭转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 骨架稳定性指数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方法
6
作者 胡宏宇 黎烨宸 +3 位作者 张争光 曲优 何磊 高镇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9页
识别非驾驶行为是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骨架序列和图像的融合识别方法具有计算量大和特征融合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模型(skeleton-image base... 识别非驾驶行为是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骨架序列和图像的融合识别方法具有计算量大和特征融合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模型(skeleton-image based behavior recognition network,SIBBR-Net)。SIBBR-Net通过基于多尺度图的图卷积网络和基于局部视觉及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充分提取运动和外观特征,较好地平衡了模型表征能力和计算量间的关系。基于手部运动的特征双向引导学习策略、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和静态特征空间上的辅助损失,使运动和外观特征间互相引导更新并实现自适应融合。最终在Drive&Act数据集进行算法测试,SIBBR-Net在动态标签和静态标签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1.78%和80.42%,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为25.92G,较最优方法降低了7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识别 多尺度骨架图 局部视觉上下文 多模态数据自适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
7
作者 周建庭 范永辉 +2 位作者 罗超 辛景舟 杨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对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计算跨径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背景,围绕模型缩尺比、结构设计、材料及加载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主拱圈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拱缩尺比为1∶... 为对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计算跨径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背景,围绕模型缩尺比、结构设计、材料及加载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主拱圈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拱缩尺比为1∶10,劲性钢骨架采用单肋形式,采用与实桥主拱圈性能相近、便于施工的材料,采用阵列式滑轮组加载系统实现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的应力等效,还原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施工,并简化劲性钢骨架与管内混凝土施工。将模型拱外包混凝土应力实测值、ANSYS建模计算得到的模型拱理论值及实桥主拱圈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外包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绝对误差在2 MPa以内,模型拱应力实测值和理论值也吻合较好,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劲性骨架 主拱圈 缩尺模型 缩尺比 应力等效 试验方案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下RC空心墩弯-剪数值模型及混合试验验证
8
作者 蒋雨润 梅竹 +2 位作者 刘洋 陈江 熊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4,共9页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空心截面中高桥墩多发生弯剪破坏,而其弯剪耦合反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尚不完善。针对当前弯剪串联模型中的剪切模型未考虑空心截面特征的问题,提出基于关键参数的剪切模型修正方法,并通过混合试验进行验证。分别从桥...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空心截面中高桥墩多发生弯剪破坏,而其弯剪耦合反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尚不完善。针对当前弯剪串联模型中的剪切模型未考虑空心截面特征的问题,提出基于关键参数的剪切模型修正方法,并通过混合试验进行验证。分别从桥墩的剪跨比、混凝土开裂后剪切刚度、等效截面面积、桥墩有效高度与墩身混凝土斜裂缝倾角等参数入手,提出剪切模型关键参数的修正方法;基于修正的开裂剪切强度、开裂剪切位移、剪切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与剪切破坏位移,提出适用于空心桥墩剪切性能模拟的三折线型骨架曲线建立方法;通过组合剪切模型与基于纤维单元的弯曲模型,建立空心墩弯剪耦合反应的数值模型;与一座空心高墩桥混合试验结果对比,其桥墩子结构的物理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表明:通过本文所提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空心桥墩弯剪滞回曲线与真实地震加载路径下的试验曲线匹配良好,能够模拟空心墩在真实地震作用下的弯剪滞回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空心墩 弯-剪耦合 剪切骨架模型 地震响应模拟 混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循环网络的汉字骨架生成
9
作者 高奕星 施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汉字骨架是汉字字形的重要拓扑描述,提供了汉字字形结构的重要信息。汉字骨架可以视为点序列,运用具有序列输出的循环神经网络(RNN)等生成。然而当前输出长序列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面临诸如梯度消失或爆炸,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和训练时间长... 汉字骨架是汉字字形的重要拓扑描述,提供了汉字字形结构的重要信息。汉字骨架可以视为点序列,运用具有序列输出的循环神经网络(RNN)等生成。然而当前输出长序列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面临诸如梯度消失或爆炸,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和训练时间长等问题,导致此类方法生成的汉字骨架蕴含的书写细节较少,同时缺乏对汉字结构的准确描述。文中将汉字的结构信息与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使用多个并行的随机循环网络(RRN)生成汉字骨架,生成过程在两个层面进行,字符层面包括一连串的笔画,而笔画层面包括一连串的点。生成模型仅需小规模的训练数据即可完成训练,同时避免了梯度消失或爆炸的问题,不仅增强了对汉字结构的描述,而且保留了更多的骨架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汉字骨架具有更丰富的书写细节特征,可用于快速生成大规模、高质量的汉字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骨架 生成模型 随机循环网络 序列生成 间架结构 分布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柱间可更换耗能节点的全装配RC柱抗震性能试验
10
作者 王宗彬 韩亦卓 +1 位作者 马钰浩 叶艳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8,共13页
为提高装配式结构的工业化程度和可修复能力,提出一种新型全装配钢筋混凝土(RC)柱间可更换耗能节点(RECJ),并将其应用到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对两个采用RECJ连接的装配柱试件和一个整体现浇柱对比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长榫头试件在加载... 为提高装配式结构的工业化程度和可修复能力,提出一种新型全装配钢筋混凝土(RC)柱间可更换耗能节点(RECJ),并将其应用到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对两个采用RECJ连接的装配柱试件和一个整体现浇柱对比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长榫头试件在加载至1/25的层间位移角后更换受损的连接板,在同条件下进行加载,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特征、刚度及承载力的退化特征、延性及耗能能力、连接钢板及柱内钢筋应变变化等性能。结果表明:新型全装配框架底层柱的损伤及破坏主要集中在RECJ的连接钢板上,试件其他部位基本保持弹性;其滞回曲线呈梭形,形状饱满,耗能、延性及刚度退化性能明显优于全现浇对比柱;榫头长度较长的试件总体性能优于榫头较短试件,表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且具有与现浇柱等效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RECJ在大震下可通过更换受损的连接板使结构快速恢复抗震性能。对RECJ的受力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RECJ屈服阶段和峰值阶段的受弯承载力公式和转角变形,基于推导的公式得到骨架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耗能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受力机制 骨架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76燃料骨架机理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禹进 周航 樊崇政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为开发出结构紧凑、高精度和包含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高碳燃料模型燃料机理并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提出了一种集成详细的C_(0)—C_(4)核心机理和骨架的C_(5)—Cn... 为开发出结构紧凑、高精度和包含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高碳燃料模型燃料机理并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提出了一种集成详细的C_(0)—C_(4)核心机理和骨架的C_(5)—Cn机理来发展高碳燃料骨架反应机理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为基础燃料分别为正十六烷(NC_(16)H_(34))、2,6,10-三甲基十二烷(C_(15)H_(32)-26X)和正丁基苯(C_(6)H_(5)C_(4)H_(9))的模型燃料构建相应的骨架反应机理。然后基于机理简化手段获得了包含164个组分和654个基元反应的骨架机理。利用激波管点火延迟时间、流动反应器氧化数据、层流火焰速度和熄火极限等基础燃烧数据对构建的机理进行验证。然后,将该骨架机理耦合到三维CFD喷雾模型中,来模拟定容喷雾燃烧室(constant volume spray combustion chamber,CVSCC)中的喷雾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喷雾燃烧特性的模拟值能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所构建骨架机理在燃烧CFD模拟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机理 机理简化 喷雾模型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12
作者 隽蓉蓉 邵永健 严舒云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建立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完成了一组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受扭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CFRP加固方式、箍筋配筋率对其滞回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 为建立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完成了一组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受扭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CFRP加固方式、箍筋配筋率对其滞回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扭矩-扭率骨架曲线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反复加载下卸载刚度和强度退化率的确定办法,并建立了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扭矩-扭率恢复力模型。按此模型得到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度较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复合受扭构件 骨架曲线 滞回规则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理论研究
13
作者 李易凡 王雨伦 +2 位作者 赵继之 庄亮东 吴桢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高效的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但由于试验研究的数量有限,仅从单个构件试验并不能完全证明该结构体系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该文对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展开理论研究,详细分析了...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高效的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但由于试验研究的数量有限,仅从单个构件试验并不能完全证明该结构体系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该文对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展开理论研究,详细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该文建立该结构体系的结构力学理论模型,推导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结果与变形分布结果,并提出该结构的理论骨架曲线,给出理论骨架曲线关键点的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该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计算出在不同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模式。此外,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引入偏心支撑构件后,原组合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内力增加,跨中框架梁内力增加,混凝土板的损伤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明显提升,与试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组合框架 剪切连梁 理论力学模型 骨架线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板剪力墙受剪等效计算模型研究
14
作者 蔡军 刘文聪 +2 位作者 杨雨青 朱博莉 牟在根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适用于波形钢板剪力墙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的等效计算模型:基于初始刚度等效原则,提出精细化模型与等效模型初始刚度比的概念,依靠初始刚度比修正等效模型的材料属性,将波形钢板剪力墙弹性等...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适用于波形钢板剪力墙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的等效计算模型:基于初始刚度等效原则,提出精细化模型与等效模型初始刚度比的概念,依靠初始刚度比修正等效模型的材料属性,将波形钢板剪力墙弹性等效模型的设计转化为初始刚度比计算公式的设计;结合数值模拟将波形钢板墙弹塑性等效模型的设计转化为波形钢板剪力墙弹塑性骨架曲线的设计,并拟合出骨架曲线相关参数设计公式,给出波形钢板剪力墙弹塑性等效模型的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板剪力墙 等效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材料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室内路网构建方法
15
作者 冯敏 钱程扬 +1 位作者 沈姜威 谢宏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9期25-28,共4页
面对价格昂贵的专业级三维激光扫描仪,针对使用现有二维底图或人工建模可能使得在构建跨楼层路网的过程中出现准确性或效率性低等情况,且考虑如何对室内过道、走廊等区域进行抽象,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室内路网构建方法。该方法... 面对价格昂贵的专业级三维激光扫描仪,针对使用现有二维底图或人工建模可能使得在构建跨楼层路网的过程中出现准确性或效率性低等情况,且考虑如何对室内过道、走廊等区域进行抽象,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室内路网构建方法。该方法以消费级激光雷达扫描设备采集的建筑物内部点云为基础数据,结合直通滤波和投影滤波对点云进行预处理,得到去噪后的平面二维点云,进行栅格二值化处理,针对性填充点云孔洞,抽取骨架线,剔除毛刺并提取骨架线节点,将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存储为邻接表形式的图模型,得到可利用Dijkstra算法寻径并将寻得的最短路径可视化的三维路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路网模型 骨架线 节点 消费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任为东 徐升桥 +1 位作者 魏宇 金正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为双线铁路桥梁,大桥跨越澜沧江峡谷。结合桥位处的地质、地形及运输条件,经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主桥结构为342 m上承式混凝土提篮拱桥,拱肋箱形混凝土截面由钢管混凝土桁架作为劲性骨架。围绕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技...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为双线铁路桥梁,大桥跨越澜沧江峡谷。结合桥位处的地质、地形及运输条件,经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主桥结构为342 m上承式混凝土提篮拱桥,拱肋箱形混凝土截面由钢管混凝土桁架作为劲性骨架。围绕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采取梁-板单元模拟拱肋复合截面,对全桥进行静力、动力分析,确保全桥结构在列车活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受力安全;采取实体元建立拱肋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复合截面短柱模型,以全桥计算截面内力做外部荷载进行分级加载,最终确定拱肋拱顶复合截面受力安全系数为2.98,大于2.0;研发二次竖转的新型钢拱肋施工工艺,充分适应陡峭的地势,减少拱肋钢劲性骨架施工期间空中大悬臂状态时间。2022年7月22日,澜沧江大桥开通运营,围绕其开展的系列研究成果得以验证。研究成果中钢管混凝土参数体系与分析方法纳入《铁路桥梁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研发拱桥拱肋二次竖转施工新工艺,确保澜沧江大桥每岸质量2500 t的拱肋钢劲性骨架通过二次竖转实现合龙,为后期拱肋混凝土及桥面系的施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凝土提篮拱桥 钢管混凝土 劲性骨架 短柱模型 二次竖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恢复力模型研究
17
作者 欧智菁 曹磊 +2 位作者 林上顺 薛文浩 陈治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2-620,共9页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进行建模,计算了桥墩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特征值;以轴压比、长细比、约束系数、方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钢管嵌入深度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直径与桥墩边长比...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进行建模,计算了桥墩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特征值;以轴压比、长细比、约束系数、方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钢管嵌入深度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直径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厚度与桥墩边长比为拓展参数,研究各参数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借鉴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框架,拟合得出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各特征值(弹性刚度、水平荷载峰值、峰值荷载位移与下降段刚度)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值与公式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004~1.035,均方差为0.133~0.162;选取实际工程对算法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 方钢管约束 特征值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18
作者 程卫红 肖从真 +1 位作者 田春雨 李建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线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并给出各特征点的计算方法;基于试验滞回曲线的特征分析,构建了节点的恢复力滞回规则,与骨架曲线构成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极限状态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节点区混凝土损伤程度较轻,节点的主要屈服机制为连接螺杆,节点整体工作状态良好;节点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捏拢明显,呈现出明显的转动变形滑移,节点耗能能力较差;节点转角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4~6.21之间,2榀框架中节点的最大转角分别约为1/58和1/53,节点延性性能和变形能力良好;所提出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滞回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应用该类型连接节点的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无黏结螺杆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带筋板船体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19
作者 成浩 李佳桐 +2 位作者 潘虎 吕鑫垚 任慧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9-33,共5页
带筋板是目前常用的铝合金板材型式,在这类铝合金带筋板上布置的横向加强筋一般采用悬挂式结构,纵向加筋采用骑筋结构形式。悬挂式及骑筋结构在装配和焊接等方面具有工艺简便快捷的优势,但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中,这2种结构形式会产生... 带筋板是目前常用的铝合金板材型式,在这类铝合金带筋板上布置的横向加强筋一般采用悬挂式结构,纵向加筋采用骑筋结构形式。悬挂式及骑筋结构在装配和焊接等方面具有工艺简便快捷的优势,但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中,这2种结构形式会产生一定困难。若要用有限元模型详细描述悬挂式及骑筋结构需很细化的单元,对于铝合金带筋板构成的船体或舱段结构中数量庞大的悬挂式和骑筋结构,必然使得单元的数量剧增,会给结构分析带来困难。因此,需要一套大型铝合金带筋板结构中悬挂式结构及骑筋结构的简化建模方法和规则。本文应用结构分析软件MSC.Patran对典型带筋板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计算分析研究提出悬挂式和骑筋结构的简化建模方法。该方法既能保证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又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明显降低了模型的自由度规模,可为具有悬挂式和骑筋结构的铝合金带筋板船体结构有限元建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带筋板 悬挂式结构 骑筋结构 有限元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石骨架护坡路基应力变形分析
20
作者 牛盼 《北方交通》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为了探究浆砌片石骨架护坡的应力及应变规律,制作室内拱形骨架护坡模型,埋置元件并监测边坡的应力、变形情况,分析骨架护坡的应力及变形规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作进一步分析验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应力变化主要集中在前期(0~3月),后... 为了探究浆砌片石骨架护坡的应力及应变规律,制作室内拱形骨架护坡模型,埋置元件并监测边坡的应力、变形情况,分析骨架护坡的应力及变形规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作进一步分析验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应力变化主要集中在前期(0~3月),后期(4~7月)趋于稳定。(2)同排拱架中,拱脚等效应力最大,拱顶最小;拱脚为受力不利点,下排拱架受力情况较上排更严峻。(3)变形方面,同排拱架中,拱脚总位移大于拱顶;不同排拱架中,上排总位移大于下排;同一坡线上,距离坡顶越远,总位移越小;竖向位移变化规律与总位移相近;横向位移随距离的增大而缓慢增大;纵向位移基本无变化。(4)拱形骨架受压后,拱顶承受主要竖向压应力,发生竖向粘结破坏;拱脚与拱柱承受主要横向压应力,发生横向粘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砌片石 骨架护坡 室内试验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