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砂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朝容 段文燊 蒋晓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河道砂体是一种重要储集体 ,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河道砂体是提高钻探成功率和降低生产部门投资风险的关键。河道砂体以单层厚度小、单砂体体积小和横向变化快为特点 ,利用常规的方法难于识别。通过分析该类储集体的沉积特征 ,建立起相... 河道砂体是一种重要储集体 ,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河道砂体是提高钻探成功率和降低生产部门投资风险的关键。河道砂体以单层厚度小、单砂体体积小和横向变化快为特点 ,利用常规的方法难于识别。通过分析该类储集体的沉积特征 ,建立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 ,利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地识别河道砂体。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储集体 沉积特征 地球物理响应模式 三维可视化技术 陆相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单一河道砂体识别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慧盈 高志前 +1 位作者 吴俊 张超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定量刻画具有复杂叠置关系的扇三角洲储层单一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点,利用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588口井测井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辽河油田曙一区Du84块兴Ⅰ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进行定量识别。结... 为定量刻画具有复杂叠置关系的扇三角洲储层单一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点,利用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588口井测井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辽河油田曙一区Du84块兴Ⅰ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单一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包括高程差异、坝上孤立河道、厚薄厚特征、砂体侧向叠置和河道间沉积等5种类型;垂向叠置样式包括垂向叠置、错位叠置和孤立型叠置等3种类型;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NE-WS方向展布,从近源到远源位置河道分叉程度变高,宽度变窄,弯曲度增加,单砂体由垂向叠置型的连片分布变为孤立型的条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河道砂体 边界识别标志 垂向叠置样式 定量表征 兴Ⅰ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脏阴阳辨证的学术包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家玮 关静 +1 位作者 王峰 王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422-1424,共3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 六经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心滩及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与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磊 赵永刚 +3 位作者 马超亚 金绍臣 赵永鹏 杨路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9,共7页
砂质辫状河心滩、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是陇东油区侏罗系油藏基础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陇东油区中部Z304-5井区延10油层组为例,从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入手,在系统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形态的基础上,... 砂质辫状河心滩、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是陇东油区侏罗系油藏基础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陇东油区中部Z304-5井区延10油层组为例,从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入手,在系统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形态的基础上,定性识别与区分心滩与河道砂微相;选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等6类测井技术,提取测井参数,绘制沉积微相测井蛛网图。蛛网图分析结果表明:Z304-5井区心滩微相图形主要呈单峰"近似不规则的五边形",而河道砂微相图形多为双峰"规则的六边形";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图发现,研究区主力层延102心滩微相呈孤立的不规则状自南向北展布,被河道砂微相包围。因此,以定性手段分析地质特征、蛛网图反映测井响应特征、沉积微相平面图研究宏观展布特征,三者相结合可为油藏的砂质辫状河控砂微相精细研究提供一种实用方法,对同类油藏沉积微相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滩 河道砂 识别特征 蛛网图 微相平面展布 延10油层组 陇东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云龙 尹洪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7,共7页
采集棒束通道实验台上气液两相流4种流型压差信号,计算4种流型的多尺度边际谱熵,对其进行流型识别及动力学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边际谱熵能从整体上区分4种流型,从频域细节尺度定量揭示不同流型间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多尺度边际... 采集棒束通道实验台上气液两相流4种流型压差信号,计算4种流型的多尺度边际谱熵,对其进行流型识别及动力学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边际谱熵能从整体上区分4种流型,从频域细节尺度定量揭示不同流型间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多尺度边际谱熵增率和谱熵均值联合分布可定量准确区分4种流型,对泡状-搅混流这种难以区分的过渡流型也有较好效果;与支持向量机结合具有运算速度快、识别率高的优点,准确率高达98.11%,适合流型的在线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通道 气液两相流 流型识别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辨识理论的双通道肌电信号建模与分类 被引量:1
6
作者 蔡立羽 王志中 刘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471-1474,共4页
基于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对双通道前臂肌电信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 IIR系统模型 ,由于模型输入未知且不可测 ,采用了盲信道辨识方法对模型传递函数进行辨识 .通过提取模型参数作为信号特征 ,能够对握拳、展拳、前臂内旋和前臂外旋四类前臂... 基于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对双通道前臂肌电信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 IIR系统模型 ,由于模型输入未知且不可测 ,采用了盲信道辨识方法对模型传递函数进行辨识 .通过提取模型参数作为信号特征 ,能够对握拳、展拳、前臂内旋和前臂外旋四类前臂动作进行识别 .实验表明 ,该方法运算量小 ,适合在线实现 ,性能要优于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道辩识 肌电信号 模式识别 ⅡR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线叠合法在分流河道演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晓慧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9,共8页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支多、迁移快、河道窄,单期河道迁移演化及规模的量化成为高效挖潜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分流河道单砂体沉积演化特征的定量描述,通过岩心与测井资料对比分析,建立了砂体沉积微相与测井...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支多、迁移快、河道窄,单期河道迁移演化及规模的量化成为高效挖潜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分流河道单砂体沉积演化特征的定量描述,通过岩心与测井资料对比分析,建立了砂体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形态的关系模式,在密井网对比、水平井实钻资料对比和测井相分析等基础上,采用"垂向分期、曲线定位、侧向划界"进行小层级单期河道规模的解剖,识别储层内部期次与叠置关系,提出并采用"主流线叠合法"重建河道的平面迁移规律与沉积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山21层内垂向上共发育2期河道砂体,晚期河道整体规模变小;单期河道宽度约为1 000~1 500 m,厚度约为3~7 m,顺河道方向的砂体连续性好;平面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的特征。现场实践表明,以多期河道砂体迁移演化与叠置特征为地质导向,部署设计调整井,可保障井眼轨迹的钻遇效果,提高钻井的成功率。研究方法对薄窄分流河道储层的有效开发调整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河道 主流线叠合法 测井相 单砂体识别 演化特征 山西组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分析在小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龙军 冀海峰 +2 位作者 王保良 黄志尧 李海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9-764,共6页
基于两电极电容传感器获得的小通道气液两相流电容波动信号,分别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小波分解将电容信号分解成不同特征尺度上分量的组合。对每层分量提取能量特征,将提取的流型特征参数作为最小二乘... 基于两电极电容传感器获得的小通道气液两相流电容波动信号,分别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小波分解将电容信号分解成不同特征尺度上分量的组合。对每层分量提取能量特征,将提取的流型特征参数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分类器的输入向量,训练后分别用于小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实验表明,EMD方法不需要选取基函数和分解尺度,但分解过程比较耗时;小波分解则面临选取小波基以及确定分解尺度的困难,但有分解速度快的特点。两种方法用于小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是有效的,流型辨识准确率都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小波 小通道 气液两相流 流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窄矩形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常伟 曹夏昕 +1 位作者 孙立成 阎昌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为在不可视或不能进行摄影测试技术特殊情况下提供了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主要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为在不可视或不能进行摄影测试技术特殊情况下提供了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主要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采用小波分析法给出了4种流型的功率密度图,并结合每种流型的特征及压差波动特性,对每种流型的频率分布范围及最大能量分布范围给出了界定。因此,利用频率分布特征值及最大能量分布值可对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流型 识别 窄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伤寒六经辨证治疗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金亮 张沁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伤寒六经辨证治疗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2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辨证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辨... 目的:探讨基于伤寒六经辨证治疗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2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辨证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辨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伤寒六经辨证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依从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辨证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MMAS-8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组患者干预后1、3、6个月的HAMA和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伤寒六经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独居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还可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六经辨证 独居 老年 糖尿病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离散裂缝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蓓 刘向君 +3 位作者 司马立强 徐伟 李骞 梁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 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照片、FMI成像测井、叠前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和不连续性检测以及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大斜度井、水平井裂缝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裂缝产状、开度、密度、孔隙度等参数,再结合所获取裂缝参数建立多尺度非结构化网格离散裂缝模型,明确了气藏高、低渗区域分布,优势水侵通道和水侵方式。结果表明:在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离散裂缝模型中,大尺度和中小尺度裂缝均较发育,高渗区呈连片状广泛分布;发育于气藏外围4个方向的9条边水水侵的高渗通道,表现为沿裂缝水窜型和沿溶蚀孔洞均匀推进型2种水侵方式。该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同类特大型超压有水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裂缝精细描述、水侵优势通道刻画和水侵模式建立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 裂缝识别 DFM裂缝建模 高、低渗区域分布 水侵优势通道 水侵方式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精细刻画在姬黄32区块长81^1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玉攀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36-440,444,共6页
基于姬黄32区块长81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内单砂体的垂向分期、侧向分界的测井相标志识别,总结了单砂体的叠置样式,分析了A/S值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及单砂体间连通性的影响;利用密井网小井距资料建立的单砂体宽厚比定量预测模式,完善了单... 基于姬黄32区块长81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内单砂体的垂向分期、侧向分界的测井相标志识别,总结了单砂体的叠置样式,分析了A/S值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及单砂体间连通性的影响;利用密井网小井距资料建立的单砂体宽厚比定量预测模式,完善了单砂体展布的研究精度。研究表明该区长811油层纵向上4个单层内共发育31个单砂体,单砂体宽度180~650 m,厚度1.8~7 m,宽/厚比70~120,平面上呈北西-南东方向条带状展布。根据研究结果对“有注无采、有采无注”的井组注采井网配套后,取得明显的效果,指导同类油藏的精细注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下分流河道 单砂体 边界标志 叠置模式 精细识别 注采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