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川藏道地药材菥蓂子中黑芥子苷含量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磊磊 陈聪 +4 位作者 周旻 王建忠 罗霞 黄果 叶利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73-2676,共4页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藏道地药材菥蓂子中指标成分黑芥子苷含量的方法。对黑芥子苷含量在1.962%~3.917%范围的不同来源的菥蓂子,根据其在12500~36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藏道地药材菥蓂子中指标成分黑芥子苷含量的方法。对黑芥子苷含量在1.962%~3.917%范围的不同来源的菥蓂子,根据其在12500~36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当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法时能最有效地提取光谱的信息,此时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898,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0233,预测集标准偏差(SPE)为0.1112。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于重要指标成分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菥蓂 菥蓂子 黑芥子苷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芥子中硫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文红 冯玉红 +5 位作者 李嘉诚 颜慧琼 高鹏博 王春修 张永利 王荔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1,共6页
通过预试验和扫描电镜法分析得出超声波提取可提高芥子中硫苷的提取率,进而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芥子中硫苷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以硫苷的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B试验从影响超声波... 通过预试验和扫描电镜法分析得出超声波提取可提高芥子中硫苷的提取率,进而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芥子中硫苷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以硫苷的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B试验从影响超声波提取的因素中筛选出超声功率和乙醇浓度两个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硫苷提取率区域,然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仪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参数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工作时间4 s(间歇时间6 s),提取总时间25 min(即超声150次),液料比15:1(mL/g)和乙醇体积分数48%。在此条件下,硫苷提取率为2.902%,与预测值2.894%相对误差为0.276%。这表明PB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可以很好地优化芥子中硫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 硫苷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菥蓂中黑芥子苷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柯秀梅 杨荣平 +3 位作者 王云红 刘楠 周文杰 张小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7-1410,1500,共5页
采用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模型,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组、未灭活水提液(WMHSTY)组、灭活水提液(MHSTY)组、醇提液(CTY)组和水提醇沉浓缩液(STCCNSY)组并分别给药,以提取液对尿酸降低程度与提取液中黑芥子苷含量... 采用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模型,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组、未灭活水提液(WMHSTY)组、灭活水提液(MHSTY)组、醇提液(CTY)组和水提醇沉浓缩液(STCCNSY)组并分别给药,以提取液对尿酸降低程度与提取液中黑芥子苷含量的关系阐明黑芥子苷与菥蓂治疗痛风作用的关系。结果,MHSTY和WMHSTY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模型有显著的降低尿酸作用,两者间无明显差异,但黑芥子苷含量差异显著;CTY中黑芥子苷含量最高,但对本模型无明显作用;STCCNSY中无法检测出黑芥子苷,但对本模型有极显著作用。表明,藏药菥蓂中黑芥子苷的含量与菥蓂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模型的作用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菥蓂 黑芥子苷 黄嘌呤 高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的HLPC检测体系建立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媛媛 李胜 +2 位作者 刘媛 张青松 马绍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1,共4页
实验以油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其中所含烯丙基硫苷的HPLC检测体系,并对不同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烯丙基硫苷HPLC分离检测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0.005mol.L-1KCl)=9∶91;流速:0.5mL.min-1;柱温:30℃;... 实验以油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其中所含烯丙基硫苷的HPLC检测体系,并对不同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烯丙基硫苷HPLC分离检测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0.005mol.L-1KCl)=9∶91;流速: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推广品种‘中陇油5’号烯丙基硫苷含量最高,达到8.677μmol.g-1;‘绵杂04-20’种子烯丙基硫苷含量只有0.032μmol.g-1.杂交品系油菜种子中的烯丙基硫苷含量普遍高于推广品种,最高达11.705μ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子 烯丙基硫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植物与食用菌共培养通过根系分泌物促进菌丝生长 被引量:2
5
作者 薛蓉蓉 罗智捷 +5 位作者 黄宇晴 覃丽谦 胡林 宋圆圆 曾任森 王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7,共7页
以十字花科植物芥菜为供体,6种食用菌(金针菇、凤尾菇、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为受体,通过共培法,研究了芥菜及其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对食用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对杏鲍菇、黑木耳和银耳菌丝生长无明显促生作用,但可以... 以十字花科植物芥菜为供体,6种食用菌(金针菇、凤尾菇、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为受体,通过共培法,研究了芥菜及其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对食用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对杏鲍菇、黑木耳和银耳菌丝生长无明显促生作用,但可以显著促进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缩短菌株生长周期.进一步的试验发现不是因为芥菜幼苗产生的挥发物,而是其根系分泌物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将十字花科芥菜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加入培养基用来培养食用菌,当浓度等于1 mg·mL^(-1)时对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生长促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化感物质 食用菌 根系分泌物 黑芥子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