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食道口线虫ITS-1和ITS-2rDNA的PCR-SSCP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瑞庆 张新高 +4 位作者 胡友兰 李国清 翁亚彪 宋慧群 朱兴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6,331,共5页
以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猪体的食道口线虫虫株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出ITS-1和ITS-2序列片段,然后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对不同地区食道口线虫进行分子鉴定。所有样品经SSC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第一种为有齿食道口线虫带型,... 以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猪体的食道口线虫虫株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出ITS-1和ITS-2序列片段,然后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对不同地区食道口线虫进行分子鉴定。所有样品经SSC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第一种为有齿食道口线虫带型,另一种为未定种食道口线虫带型。代表性样品的测序结果表明,未定种食道口线虫带型的样品为四棘食道口线虫。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中国猪四棘食道口线虫的ITS序列,并建立了区分有齿食道口线虫和四棘食道口线虫的PCR-SSCP方法,从而为食道口线虫的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口线虫 ITS-1 ITS-2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LH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利红 高勤学 +3 位作者 张伟 靳春方 李玉春 王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对引物扩增产物中,只有引物P2和P6的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引物P2扩增区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LL和LM型,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未检测到MM型;引物P6扩增区存在6种不同的SSCP带型,经序列比对分析存在T2053A、A2044T和G2003A的错义突变。湖羊和晋中绵羊P2扩增区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6扩增区的2 053、2 044、2 003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湖羊和晋中绵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间存在显著差异。P2扩增位点仅陵川半细毛羊的基因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P6扩增区湖羊和晋中绵羊在各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处于群体平衡状态,陵川半细毛羊除2 003突变位点基因分布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外,其余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LHR外显子11区不同基因型湖羊各胎次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LHR外显子11对湖羊的性早熟和高繁殖力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受体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繁殖力 湖羊 晋中绵羊 陵川半细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组成对小麦SSCP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桂红 唐克轩 +5 位作者 马鸿翔 吴勇华 周淼平 张旭 任丽娟 陆维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1-395,共5页
SSCP技术易受凝胶浓度、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和添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凝胶浓度和添加物等。结果显示: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凝胶浓度为12%... SSCP技术易受凝胶浓度、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和添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凝胶浓度和添加物等。结果显示: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凝胶浓度为12%、凝胶中不添加蔗糖和甘油为最佳的凝胶组成,单链DNA条带清晰,杂带少,容易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聚丙烯酰胺凝胶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SSCP及克隆分析对HERG基因突变的新发现(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平 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68,共3页
为研究QT延长综合征(LQTS)致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我们在PCR基础上建立SSCP方法对LQT患者和正常对照者HERG基因的突变进行研究。并且利用克隆技术对突变进行确证。通过SSCP分析,在1例正常对照者中发现异常... 为研究QT延长综合征(LQTS)致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我们在PCR基础上建立SSCP方法对LQT患者和正常对照者HERG基因的突变进行研究。并且利用克隆技术对突变进行确证。通过SSCP分析,在1例正常对照者中发现异常条带,该突变无法用直接测序确证,因此我们将其转入质粒,克隆后再进行测序。结果提示在HERG基因752位点(5′→3′)异常插入9个碱基。突变型为杂合子。突变导致蛋白通道氨基酸序列中插入GlyAlaGly。与其他已报道的突变不同,本文所发现的3个氨基酸的插入突变不是LQTS发生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延长综合征 HERG基因 突变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浓度对SSCP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刚锰 葛辉 +1 位作者 王洪月 王秀利 《河北渔业》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SSCP技术易受凝胶浓度、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和添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凝胶浓度和添加物等对海胆SSCP技术的影响。结果显示: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 SSCP技术易受凝胶浓度、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和添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凝胶浓度和添加物等对海胆SSCP技术的影响。结果显示: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凝胶浓度为10%、凝胶中甘油为最佳的凝胶组成,单链DNA条带清晰,杂带少,容易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 聚丙烯酰胺凝胶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假丝酵母菌ITSⅠ区PCR-SSCP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王菡 于仁涛 +2 位作者 刘建玲 纪蕾 韩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对引起常见医院感染的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探讨改善其灵敏度和分辨率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临床分离的19株光滑假丝酵母菌以及1株标准株ATCC... 目的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对引起常见医院感染的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探讨改善其灵敏度和分辨率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临床分离的19株光滑假丝酵母菌以及1株标准株ATCC90030的rDNA的ITSⅠ区(引物ITS1/ITS2)和ITSⅡ区(引物ITS3/ITS4)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PCR-SSCP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ITSⅠ区较ITSⅡ区保守性低,变异性较强,较为适合SSCP分型。针对ITSⅠ区,SSCP电泳在无甘油时,4℃和15℃均将菌株分为6型,但各型所含菌株不同;存在5%甘油时,SSCP电泳分辨率明显增高。结论在15℃及5%甘油存在的条件下,针对ITSI区的PCR-SSCP分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适合于致医院感染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型的新流行病学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假丝酵母菌 PCR-sscp 流行病学研究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CP技术分析棉花纤维差异表达的基因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晓兵 于霁雯 +7 位作者 吴嫚 翟红红 范术丽 宋美珍 庞朝友 李兴丽 张金发 喻树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多态性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因构象差异而导致的单链DNA片段迁移率的不同。本研究根据棉花基因芯片筛选的纤维发育中...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多态性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因构象差异而导致的单链DNA片段迁移率的不同。本研究根据棉花基因芯片筛选的纤维发育中差异表达基因设计了162对引物,利用SSCP技术在4个陆地棉品种、4个海岛棉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162对引物中,146对引物经PCR扩增后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检测出现清晰、明亮的带。经过SSCP分析,54对引物在陆地棉之间产生多态性,共出现116个多态性位点;45对引物在海岛棉之间产生多态性,共出现111个多态性位点;79对引物在陆地棉和海岛棉之间产生多态性,共出现260个多态性位点;36对引物在陆地棉之间、海岛棉之间同时出现多态性。进一步聚类分析后表明,海岛棉和陆地棉分别聚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多态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葡萄卷叶伴随病毒遗传变异的PCR-SSCP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文学 吕苗苗 +3 位作者 胡丽杰 闫思远 孙牧笛 顾沛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共10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卷叶病病株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酿酒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有关其病原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s)的遗传变异情况则鲜有报道.利用RT-PCR技术对宁夏酿酒葡萄不同种植区的7个主栽...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卷叶病病株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酿酒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有关其病原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s)的遗传变异情况则鲜有报道.利用RT-PCR技术对宁夏酿酒葡萄不同种植区的7个主栽品种的GLRaV-1和GLRaV-3进行分子检测,利用SSCP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试验结果共获得8个GLRaV-1和13个GLRaV-3的阳性样本.8个GLRaV-1分离物基于CP基因分析差异明显,可分为3类;13个GLRaV-3分离物基于RdRp基因分析差异明显,可分为3类,而基于CP和HSP70基因分析可分为2类.说明宁夏酿酒葡萄不同种植区、不同品种的GLRaV-1和GLRaV-3种群分子特性存在差异且遗传变异明显.这有助于宁夏地区酿酒葡萄GLRaVs流行学调查和分子诊断分析,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 遗传变异 RT-PCR检测 sscp 宁夏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SSCP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9
作者 朱益军 刘敬忠 吴冠芸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β 地中海贫血 检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检测p53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艺华 张素娟 +3 位作者 董敬朋 李春德 蔡俊杰 陆药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凝胶组成成分及电泳条件,建立了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以检测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的多态性。对35例正常组织DNA的研究结果显示,p53基因这位点的杂合率和纯合率分别为48.6%(CC... 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凝胶组成成分及电泳条件,建立了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以检测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的多态性。对35例正常组织DNA的研究结果显示,p53基因这位点的杂合率和纯合率分别为48.6%(CCC/CGC),45.7%(CGC/CGC)和5.7%(CCC/CCC).本法简单、快速,能有效地检测基因多态性,并可进一步应用于对肿瘤细胞p53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基因 多态性 单链构型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LPL基因多态性及其部分DNA片段的测序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珍芳 熊远著 +2 位作者 邓昌彦 蒋思文 I.HARBITZ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1-465,共5页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 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利用PCRSSCP法,对猪的LP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发现其5’端区域存在DNA 多态性。脂肪型猪种梅山猪和通城猪表现...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 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利用PCRSSCP法,对猪的LP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发现其5’端区域存在DNA 多态性。脂肪型猪种梅山猪和通城猪表现出3种等位基因型(AA、AB、BB) ,其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6、0 .24 和0.77、0 .23 ;而瘦肉型猪种长白猪和大白猪表现出另外不同的3 种等位基因型( CC、CD、DD),其等位基因C和D 的频率分别为0.76 、0 .24 和0.72、0.28 。测序结果表明具四种等位基因纯合子的DNA 片段之间存在5 处碱基突变,分别表示为等位基因AATCCT,BATTCT,CGCCCT和DGCCGC,其中等位基因D 第+ 32 处发生T/C 的突变导致亮氨酸到脯氨酸的改变(Leu→Pr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L 脂蛋白脂肪酶 基因多态性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双胎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32
12
作者 雷雪芹 陈宏 +3 位作者 袁志发 徐廷生 雷初朝 孙维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 ,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 .结果发现 ,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 6 0 % (6 10 ) ,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 2 0 % (...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 ,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 .结果发现 ,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 6 0 % (6 10 ) ,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 2 0 % (2 10 ) ;在荷斯坦奶牛中 ,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 2 5 % (5 16 ) ,单胎母牛突变率为 6 6 7% (1 15 ) ;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 .这表明 ,选择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序列分析发现 ,在FSHR基因的第 15 0 6位碱基发生了突变 (T→C) ,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R基因 第10外显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双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表达序列标签多态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尹佟明 李东 +2 位作者 陈颖 黄敏仁 王明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We reported our preliminary study on mapping of the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using single-stranded DNA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roduct. Five ESTs primer pairs, developed... We reported our preliminary study on mapping of the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using single-stranded DNA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roduct. Five ESTs primer pairs, developed from nuclear genes including CAD(cinnamyl-alcohol dehydrgenase), CHS(chalcone synthase), NIR(nitrite reductase), ARA554 (cDNA expressed in differentiating xylem in Pinus taedae) and GS(glutamine synthetase), were selected to optimize the experimental protocol and generate mapping markers in the megagemtophytes from a single tree of Pinus massoniana. Our ultimate goal was to use SSCP approach to construct a transcriptional map for comparative mapping studies in P. massoniana. The efficiency to construct a transcriptional map in P. massoniana based on the published EST primer pairs derived from other pine species critically depended on the successful amplification of EST fragments and the ratio of the heterozygous loci revealed in P.massoniana. In this study, 3 (60) out of 5 tested EST primer pairs were succeeded in amplification, however, only 1(20) gene was heterozygous in the tested tree. The ratio of heterozygous loci detected in this study was similar to that revealed by anonymous marker in P.taeda. Therefore, a low efficiency would be expected if the map would be constructed using single pedigree. The segregation ratio of loci revealed by primer pairs would be higher if multiple pedigrees would be used. We proposed that consensus mapping approach based on multiple-pedigree should be used for EST mapping and therefor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EST 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表达序列标签 单链构象多态性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传播病毒(TTV)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2 位作者 刘水平 谢玉桃 刘双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TTV基因变异与其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TTVDNA ,收集TTVDNA阳性病例 5 2例 ,其中献血员 4例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5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1例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32例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 目的 :研究TTV基因变异与其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TTVDNA ,收集TTVDNA阳性病例 5 2例 ,其中献血员 4例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5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1例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32例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方法进行TTV基因变异检测。结果 :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 ,SSCP电泳条带数分别为 1.2 5± 0 .5 0 ,1.6 0± 0 .5 5 ,3.36± 1.36 ,4 .5 9± 1.83;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中SSCP电泳条带数显著多于其他组 (P <0 .0 5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SSCP电泳条带数显著多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 <0 .0 5 )。结论 :TTV存在基因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输血传播病毒 基因变异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齐凤杰 张秀伟 +1 位作者 张永兴 王恩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至今不能肯定其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肿瘤。虽然目前普遍认为PSH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发现有少数PSH可发生浸润和转移。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是反映肿瘤...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至今不能肯定其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肿瘤。虽然目前普遍认为PSH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发现有少数PSH可发生浸润和转移。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是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SH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及DNA测序分析方法(5~8外显子)检测19例PSH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的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9例PSH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1%(4/19),SSCP及测序分析检测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3%(5/19)和42.1%(8/19)。p53蛋白阳性表达的4例PSH组织,测序分析显示3例标本有突变发生,2例为错义突变,1例同时发生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而p53蛋白阴性表达的15例PSH组织中,5例标本经测序证实亦发生了突变,4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错义突变。在有突变的8例PSH组织中,单一多角形细胞突变5例,单一立方细胞突变2例,多角形细胞和立方细胞同时突变1例。结论PSH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并不能完全反映p53基因突变的真实情况;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均可发生在PSH组织中的两种不同的细胞内;p53基因的高突变率提示PSH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 p53 基因突变 免疫组化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伟丽 马小军 +1 位作者 张小丽 张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0-795,共6页
为了研究永昌羊、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的舍饲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这4种绵羊(共404只)TLR4基因第3外显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以及产生变异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果显示,4种绵... 为了研究永昌羊、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的舍饲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这4种绵羊(共404只)TLR4基因第3外显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以及产生变异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果显示,4种绵羊中共发现6种等位基因控制的7种基因型,永昌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均未检测到E和F等位基因,小尾寒羊未检测到D等位基因;与GenBank中羊TLR4基因序列比对发现,扩增片段中有1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有9个氨基酸多态位点;经χ2适应性检验,4个绵羊品种均位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处于高度多态(PIC>0.50),而永昌羊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TLR4基因 遗传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喹诺酮耐药株gyrA基因突变及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学如 朱雯 +3 位作者 贾文祥 刘莉 张再容 马巨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6-729,762,共5页
利用 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 (RFL P)、DNA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SSCP)和 DNA测序等方法 ,对 10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gyr 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成都地区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gyr A的喹诺酮耐... 利用 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 (RFL P)、DNA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SSCP)和 DNA测序等方法 ,对 10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gyr 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成都地区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gyr A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第 83位氨基酸密码子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 (10株中有 8株 ) ,其突变方式为 ACC→ATC。gyr A的 PCR扩增产物 Sac II酶切片段与测序结果一致。SSCP的带谱与测序结果比较 ,除 1株 (PSA2 )的 SSCP带谱与标准株相同 ,但测序结果有点突变外 ,其余菌株与测序结果一致。因此 ,利用 PCR- SSCP- RFL P系统 ,可快速、准确的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 gyr A中至少一个碱基的差异。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诺酮和 β-内酰胺类药物对耐药突变株体外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铜绿假单胞菌 gyr A基因突变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试验所用 8株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表现出高水平抗性 ;3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 ;3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表现出耐药 ,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 耐药株 gyrA 基因突变 Β-内酰胺类药物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整联蛋白α9基因c.158+1731C>T突变与猪肉滴水损失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春瑛 刘智 +4 位作者 傅颖滢 李艳 许晓波 王厚江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以猪整联蛋白α9(Integrin alpha 9,ITGA-9)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相关分析发掘该基因与三元杂种猪滴水损失性状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和RT-PCR方法对98头洋三元杂种猪ITGA-9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滴水损失性状... 以猪整联蛋白α9(Integrin alpha 9,ITGA-9)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相关分析发掘该基因与三元杂种猪滴水损失性状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和RT-PCR方法对98头洋三元杂种猪ITGA-9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滴水损失性状和ITGA-9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ITGA-9基因第3内含子1791碱基处发现c.158+1731C>T突变,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9和0.531。统计分析表明,CC型个体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TT型个体(P<0.05),且CC型个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TT型个体。ITGA-9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滴水损失性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9,P<0.05),且在滴水损失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ITGA-9基因c.158+1731C>T突变与猪肉滴水损失性状及ITGA-9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GA-9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 滴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方猪POU1F1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瑞萍 魏立民 +4 位作者 郑心力 刘圈伟 黄丽丽 晁哲 王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 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子4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五指山猪、临高猪、屯昌猪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五指山猪近交系呈不平衡状态,4个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在内含子3位点,4个猪种群均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五指山猪和五指山猪近交系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临高猪、屯昌猪2个猪种群处于高度多态(PIC>0.5);利用SPSS软件分析五指山猪POUIF1基因内含子3和外显子4基因的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引物P1与P4不同基因型个体体质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POU1F1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染色体特异性EST标记在5H短臂成株期叶锈病抗性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凤楼 王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7-812,共6页
为了明确大麦成株叶锈病抗性品种‘Pompadour’抗性基因的性质,以‘WABAR2482×Pompa-dour’的457个F2后代为材料,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发掘的SNP-EST分子标记在抗性品种的F2后代中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457... 为了明确大麦成株叶锈病抗性品种‘Pompadour’抗性基因的性质,以‘WABAR2482×Pompa-dour’的457个F2后代为材料,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发掘的SNP-EST分子标记在抗性品种的F2后代中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457株F2分离群体中328株表现抗病,129株表现感病,卡方检验符合3∶1的分离比例。推断新发现的5HS成株叶锈病抗性基因为主效显性抗性基因。在所筛选的15对大麦5HS染色体EST标记中,共显性SNP标记K05820共检测出109株抗性亲本纯合体、115株感病亲本纯合体和233株杂合体。利用F2代表型分离结果对标记K05820进行验证分析发现,该标记与‘Pompa-dour’5HS染色体成株叶锈病抗性高度相关(r=0.82)。同时,新的定位分析表明,K05820与成株叶锈病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 cM。这说明共显性EST-SNP标记K05820可以运用于大麦5HS染色体成株叶锈病抗性基因后代杂合体及纯合体的筛选,能够应用于田间抗病材料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叶锈 成株抗性 EST-SNP标记 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