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剪切历史下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斐笠 郑鸿康 +2 位作者 王述红 张俊楠 孟凡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2,共8页
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与滑移型岩爆以及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密切相关。实验室中的周期性粘滑现象与工程实际中的周期性地震和滑移型岩爆具有相似的发生过程,认为粘滑时产生的应力降和释放的极大能量是产生滑移型岩爆的主要原因,所... 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与滑移型岩爆以及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密切相关。实验室中的周期性粘滑现象与工程实际中的周期性地震和滑移型岩爆具有相似的发生过程,认为粘滑时产生的应力降和释放的极大能量是产生滑移型岩爆的主要原因,所以粘滑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工程中滑移型岩爆、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的诱发机理,但断层或结构面在实际采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剪切历史。为研究结构面在经历不同剪切历史后的剪切滑移特征,对锯切花岗岩结构面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1→3→5 MPa和5→3→1 MPa)和速率路径(0.1→0.3→0.6 mm/min和0.6→0.3→0.1 mm/min)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①高应力下的剪切应力、应力降幅值以及滑移速率均大于相应低应力下的数值,但在不同应力路径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②在变速率加载过程中,剪切应力差异性很小,但应力降幅值和滑移速率存在速率依赖性(加载速率大,应力降幅值和滑移速率均减小)并受速率路径控制。上述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断层滑移型岩爆等与断层或结构面不稳定剪切破坏有关的动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结构面 剪切历史 直剪试验 粘滑 抗剪强度 滑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矿物介质断层泥在同震滑动过程中的弱化、强化及其转换机制
2
作者 黄建桦 张波 +3 位作者 党嘉祥 邹俊杰 何宏林 张进江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2-1291,共30页
断层泥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或控制断层滑动过程摩擦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震滑移过程中断层泥的非均质性在控制断层滑动行为、摩擦强度和速度依赖性等方面的效应仍不清楚。文中采用人工合成的双矿物相断层泥(石英和白云石以不同比例... 断层泥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或控制断层滑动过程摩擦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震滑移过程中断层泥的非均质性在控制断层滑动行为、摩擦强度和速度依赖性等方面的效应仍不清楚。文中采用人工合成的双矿物相断层泥(石英和白云石以不同比例混合),在1MPa正应力条件下,开展了低速—高速(0.0001~1.0m/s)旋转剪切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在滑动速率为1.0m/s的高速滑动实验中,石英含量不同的白云石断层泥的摩擦行为呈现出显著差异,并表现出2个阶段弱化的特征;随石英含量的增加,白云石断层泥的稳态摩擦系数μ_(ss)值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滑动弱化距离D_(c)值则呈现出指数型增加趋势。微观构造观测结果显示,高速滑动(≥0.5m/s)时,主滑动面发育5~10μm厚的纳米颗粒层;在石英含量≤20wt%的试样中,主滑动面附近发育熔体斑块;当石英含量增加到30wt%时,主滑动面附近出现相互连通的熔体薄膜或熔体层。总结认为,含石英组分的白云石断层泥在高速滑动过程中,纳米颗粒润滑和瞬时生热作用共同主导了第1阶段的弱化,随后主滑动面上石英颗粒的少量熔融和纳米颗粒黏结效应,导致摩擦强度得以部分恢复。当SiO 2熔体含量不断增加并形成熔体薄膜/熔体层时,熔体润滑作用导致了第2阶段的滑动弱化。文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同震滑动(m/s级)过程中,具有不同摩擦特性的非均质断层泥对断层摩擦强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自然界中碳酸盐岩断层岩内含有少量的石英(≤20wt%)有助于抑制同震滑动时的断层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断层弱化 高速摩擦实验 含石英的白云石断层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低温管路预冷过程两相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淇栋 艾立强 +3 位作者 马原 吴胜宝 王磊 厉彦忠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2-3852,共11页
为进一步掌握低温管路预冷过程中两相流动与沸腾换热的特性规律,以液氮传输管路为对象构建低温管路预冷过程热流耦合数值模型,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重点考虑了气液相间滑移速度的影响,计算得到了预冷过程中管壁温度、含气率、热通量与气... 为进一步掌握低温管路预冷过程中两相流动与沸腾换热的特性规律,以液氮传输管路为对象构建低温管路预冷过程热流耦合数值模型,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重点考虑了气液相间滑移速度的影响,计算得到了预冷过程中管壁温度、含气率、热通量与气液相间滑移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时刻、不同管路位置及不同管长下平均速度和质量流速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漂移流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预冷过程的两相流动换热特性,壁面降温结果较均相流模型误差降低3.9%;预冷过程大部分为两相流动区间,气液相间滑移速度不可忽略,且含气率越高平均气相滑移速度较均相流模型偏移越大;预冷过程平均速度和质量流速存在显著波动,针对0.572 m长的管路,平均速度波动幅度接近1.5 m/s,平均质量流速波动的最大幅度接近45 kg/(m^(2)·s);管长对于质量流速波动影响显著,管路越长平均质量流速波动幅度越大,对于同一根管道,下游位置处的质量流速波动幅度比上游更剧烈。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和优化低温管路的预冷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管路预冷 预冷沸腾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漂移流模型 滑移速度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和快速滑移下断层颗粒夹层的黏性特性
4
作者 戚承志 吴思豫 +2 位作者 班力壬 李晓照 KOCHARYAN Gevorg Grantovich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岩石断层颗粒夹层的黏性特性对断层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大影响,针对不同断层滑移速度下断层颗粒夹层黏性系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颗粒夹层的慢速剪切滑移,采用Maxwell松弛模型,得到了颗粒夹层力链长度对于剪切应变率、剪... 岩石断层颗粒夹层的黏性特性对断层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大影响,针对不同断层滑移速度下断层颗粒夹层黏性系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颗粒夹层的慢速剪切滑移,采用Maxwell松弛模型,得到了颗粒夹层力链长度对于剪切应变率、剪切带的有效扩展速度、颗粒介质强度的关系,进一步获得了颗粒夹层剪切带的松弛时间和颗粒介质的黏性系数表达式,建立了颗粒介质固-液力学行为转换的条件。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于高速的断层滑移剪切,颗粒介质运动具有湍流特征,应用统计物理学来描述断层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黏性系数与颗粒夹层剪切应变率成反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 颗粒介质 断层 断层滑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弱速度间断线特性的六方向三角网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余小军 秦傲韩 +3 位作者 范佳志 杨鹰 杨峰 赵炼恒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1,共8页
针对上限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存在的体积锁定问题,从速度间断线与同处共轭三角形单元的力学等效效应出发,提出一种含弱速度间断线特性的六方向三角网(P6),并配合六节点三角形(T6)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对边坡稳定... 针对上限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存在的体积锁定问题,从速度间断线与同处共轭三角形单元的力学等效效应出发,提出一种含弱速度间断线特性的六方向三角网(P6),并配合六节点三角形(T6)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6联合T6单元获得的边坡潜在滑动面清晰明确,耗散能密度平滑过渡,且随着网格密度增大,弱速度间断线效应加强,边坡稳定性系数N_(s)上限解精度提升;考虑内摩擦角及边坡坡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P6对应的N_s上限解均优于三方向三角网及Delaunay三角网。基于P6上限有限元法在单次计算框架内形成的均匀网格计算效果良好,有利于强度折减上限分析等批处理运算方式,亦可结合网格自适应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网格划分 三角网 三角形单元 上限有限元 滑动面 耗散能密度 速度间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普勒与轨迹信息的单频周跳探测
6
作者 陈佳乐 李博峰 吴志露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单频高精度定位在大众市场中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单频周跳探测方法存在无法有效识别小周跳及模型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普勒速度信息的运动约束单频周跳探测方法:充分利用包含多普勒观测值在内的G...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单频高精度定位在大众市场中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单频周跳探测方法存在无法有效识别小周跳及模型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普勒速度信息的运动约束单频周跳探测方法:充分利用包含多普勒观测值在内的GNSS自有观测值信息,对基于几何的周跳探测模型参数附加多项式拟合约束,进而提升模型强度,实现稳定的周跳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地探测并估计小周跳,在车载数据实验中多项式拟合位移偏差小于0.1 m、0.2 m的历元比例分别为62.0%、82.6%,而对应的周跳探测成功率分别保持在90%和80%以上;且在运动状态变化复杂和可见卫星数减少时,周跳探测成功率较其他方法可提升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周跳探测 几何模型 多普勒 速度估计 多项式拟合 轨迹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 flow and variable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fluid past a stretching surface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heat genera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Ahmed M.Megah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91-999,共9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oretic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the non-Newtonian boundary laye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for a viscoelastic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continuous sheet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variable flui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oretic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the non-Newtonian boundary laye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for a viscoelastic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continuous sheet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variable fluid properties, slip velocity, and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The flow in boundary layer is considered to be generated solely by the stretching of the sheet adjacent to porous medium with boundary wall slip condition. Highly nonlinear momentum and thermal boundary layer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re reduced to set of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ing ODEs are successfully solved numerically with the help of shooting method. Graphical results are shown for non-dimensional velocities and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parameter, the porous parameter, the viscoelastic parameter, velocity slip parameter,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 Prandtl number on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are presented. Moreover, the local skin-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Nusselt number are presented.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is made with the earlier published results under limiting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elastic fluid variable fluid properties slip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rifugal slip casting for preparing open-cell Al_2O_3 foam
8
作者 于景媛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68-270,275,共4页
Centrifugal slip casting in prefabricated template was used to prepare open-cell Al2O3 foams. Aqueous α- Al2O3 slurries with up to 50% solid contents (volume fraction) were prepared. The sedimentation of slurries dur... Centrifugal slip casting in prefabricated template was used to prepare open-cell Al2O3 foams. Aqueous α- Al2O3 slurries with up to 50% solid contents (volume fraction) were prepared. The sedimentation of slurries during centrifugation was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hydronamic conditions at larg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The effect of solid contents on mass segregation was observed. Segregation phenomena were hindered for slurries with high solid loadings exceeding 50% (volume fraction). The dried and sintered behaviors of samples were analyzed. The cell struts in green bodies had good particles packing and showed high green density (63.4% theory density). After sintered at 1500 ℃, the cell struts of final products had high sintered density (98.8% theory density) and homogeneous microstructure. The porosity of final products is 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滑动铸件 模板 沉淀速度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O算法在断层滑动参数反演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杰 王宏宇 吴燕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5,共5页
利用地面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的滑动速率等动态参数,是大地测量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此弥补标准粒子群算法可能局部最优解的不足,并通过模拟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然后以渭河盆地两条主要断裂为研究对... 利用地面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的滑动速率等动态参数,是大地测量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此弥补标准粒子群算法可能局部最优解的不足,并通过模拟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然后以渭河盆地两条主要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GPS观测数据反演了秦岭北侧大断裂、临潼-长安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并分析了两种算法的运行耗时。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比标准粒子群算法耗时减少,收敛速度更快;本文所提算法反演得到的断层参数更符合真实的断裂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反演 断层滑动速率 位错理论模型 改进粒子群算法 渭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估计
10
作者 徐劲力 张光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6,共8页
针对在车辆行驶状态估计中存在估计不准确、鲁棒性较差以及系统噪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DLUKF)与改进的Sage-Husa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ADLUKF)作为车辆行驶状态的估计器,再结合三自由度汽... 针对在车辆行驶状态估计中存在估计不准确、鲁棒性较差以及系统噪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DLUKF)与改进的Sage-Husa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ADLUKF)作为车辆行驶状态的估计器,再结合三自由度汽车模型对车辆行驶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通过改进的Sage-Husa滤波器对系统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进行动态调整,进而减少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误差。应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以及实车试验数据来验证该估计器的有效性,并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UKF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双层无迹卡尔曼滤波 Sage-Husa 参数估计 横摆角速度 质心侧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红河断裂中段现今变形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勇 孟国杰 +1 位作者 吴伟伟 程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红河断裂带中段加密布设的GNSS连续站观测资料以及前人发布的速度场结果,获取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根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分布建立研究区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GNSS速度场为约束,获得红河断裂... 采用红河断裂带中段加密布设的GNSS连续站观测资料以及前人发布的速度场结果,获取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根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分布建立研究区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GNSS速度场为约束,获得红河断裂带中段不同段落的现今滑动速率和区域应变率场。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弥渡-元江段右旋走滑速率为1.2±0.6 mm/a,挤压速率为0.6±0.5 mm/a;红河断裂带元江-元阳段右旋走滑速率为1.8±0.7 mm/a,挤压速率为1.5±0.6 mm/a。应变率结果显示,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以剪切变形为主,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位于小江断裂带附近,最大幅度约为62×10^(-9)/a,红河断裂剪切变形相对较弱;面应变率显示,红河断裂元江-元阳段挤压变形较为显著,挤压应变率值约为10×10^(-9)/a,该段落处于强闭锁状态,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中段 GNSS速度场 有限元模拟 断层滑动速率 应变率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材料微尺度凹坑流滑移速度特性研究
12
作者 张昭朋 叶正寅 叶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I0002,共10页
凹坑构型是疏水材料中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认识和揭示此类凹坑结构的滑移速度特性对于疏水材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在Kn=0.01~0.5范围内,对低速二维凹坑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Kn值下,滑... 凹坑构型是疏水材料中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认识和揭示此类凹坑结构的滑移速度特性对于疏水材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在Kn=0.01~0.5范围内,对低速二维凹坑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Kn值下,滑移速度规律呈现显著差异:随着凹坑尺寸减小(Kn> 0.3),凹坑区的滑移速度小于平滑壁面的滑移速度;而随着凹坑尺寸增大(Kn <0.2),凹坑区的滑移速度大于平滑壁面的滑移速度;在凹坑两端,统计平均滑移速度会出现跳跃,随着Kn数增加,这种跳跃现象越来越强。上述演化特征表明,在设计疏水微结构时,Kn不能大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材料 微尺度 滑移速度特性 旋涡特性 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下蛇纹石矿物的摩擦特性
13
作者 刘世民 张雷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50,共16页
蛇纹石矿物大量存在于俯冲带中,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对俯冲带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开展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实验研究有助于理解俯冲带中含蛇纹石断层的摩擦滑动稳定性及解释俯冲带断层的复杂错动行为。目前,实验室对于蛇纹石矿物的研究... 蛇纹石矿物大量存在于俯冲带中,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对俯冲带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开展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实验研究有助于理解俯冲带中含蛇纹石断层的摩擦滑动稳定性及解释俯冲带断层的复杂错动行为。目前,实验室对于蛇纹石矿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文中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对以下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1)蛇纹石矿物的稳定赋存状态及蛇纹石矿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2)控制蛇纹石矿物摩擦强度及滑动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孔隙流体及有效正应力的大小。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大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的摩擦强度。但对于叶蛇纹石而言,在较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其摩擦强度表现出温度强化特征,而在较高的流体压力条件下却表现出温度弱化特征。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压力依赖性,其中纤蛇纹石的摩擦强度表现出更高的压力敏感性。在俯冲带地幔楔条件下叶蛇纹石可大量赋存。前人研究发现叶蛇纹石在较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脱水反应,进而表现出不稳定的速度弱化现象;而在高压流体条件下,叶蛇纹石在低剪切变形速率下会表现出速度弱化现象,叶蛇纹石的摩擦滑动稳定性随剪切滑移速率的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俯冲带慢滑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摩擦强度 摩擦滑动稳定性 慢滑移 俯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速度与温度滑移对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接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宇 王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2-1106,共15页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润滑界面发生滑移的现象已比较常见.除了发生界面速度滑移,在有显著温升的弹流接触界面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滑移.本研究在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界面滑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润滑界面发生滑移的现象已比较常见.除了发生界面速度滑移,在有显著温升的弹流接触界面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滑移.本研究在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界面滑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在运动和静止表面分别发生速度和温度滑移时接触区润滑特性的变化.研究发现,运动表面的速度滑移会阻碍接触区的润滑油流动,而静止表面的速度滑移则促进润滑油流动;运动表面的温度滑移会降低接触区内的温升,静止表面的温度滑移则会显著增加接触区的温升并降低摩擦系数.速度和温度滑移都可能将摩擦系数降到0.01以下,实现超滑,但静止表面的温度滑移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移 温度滑移 热弹流润滑 有限长线接触 数值分析 超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隅断层活动及地壳变形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炜祥 苏小宁 +1 位作者 虞思晗 朱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6-2611,共16页
精准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隅断层活动和地壳变形模式对于理解区域大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GPS速度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由21个GPS连续观测站组成的3条跨断层剖面的加密观测,获得研究区较高空间分辨率的GP... 精准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隅断层活动和地壳变形模式对于理解区域大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GPS速度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由21个GPS连续观测站组成的3条跨断层剖面的加密观测,获得研究区较高空间分辨率的GPS速度场.利用K-中心点和欧拉矢量结合的方法分析GPS速度场的空间聚类特征,发现在陇西块体内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变形,进而结合区域已有块体-断层划分模型,给出与最新GPS速度场更为吻合的块体-断层模型.改进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在陇西块体内部存在一条北北东向的右旋剪切带.利用最新GPS速度场和改进的块体-断层模型,基于负位错理论反演主要块体的运动特征和主要断层的滑动速率,结果显示在改进块体-断层模型中新增的右旋剪切带在分配该地区应变积累特征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而计算的六盘山断裂的挤压速率远小于已有的结果,其地震危险性也可能相应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隅 GPS速度场 欧拉矢量聚类分析 负位错模型 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应力和含水率对花岗岩断层泥摩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的影响
16
作者 邵康 刘金锋 +1 位作者 谢彬 朱民杰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2-1356,共25页
正应力和含水率的扰动可能诱发断层不稳定滑动。文中对采自新丰江水库附近断裂带的花岗岩样品开展了速率阶跃(1~100μm/s)和滑动-保持-滑动(10~3 000s)摩擦实验,且全程进行了声发射观测,研究了不同有效正应力(0.5~20MPa)和含水率(0%~25%... 正应力和含水率的扰动可能诱发断层不稳定滑动。文中对采自新丰江水库附近断裂带的花岗岩样品开展了速率阶跃(1~100μm/s)和滑动-保持-滑动(10~3 000s)摩擦实验,且全程进行了声发射观测,研究了不同有效正应力(0.5~20MPa)和含水率(0%~25%)对花岗岩断层泥摩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断层泥随有效正应力增大由速率弱化(5MPa以下)向速率强化转变,应力降减小;随着含水率升高,速率强化程度减弱,当含水率为25%时出现速率弱化行为,应力降增大。速率弱化样品的声发射数据以拉张微裂纹发育为主,显微结构中出现大角度张性断裂带,推测可能是水的化学弱化作用导致。实验结果可能对理解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提供新的认识:低有效正应力下的速率弱化行为可能致使水库诱发地震,而高含水率下的微弱速率弱化行为有利于慢滑移地震事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断层泥 速率弱化 摩擦愈合 声发射 微裂纹发育 水库诱发地震 慢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内水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霍素斌 于志家 +3 位作者 李艳峰 刘芸 孙相彧 宋善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1-2726,共6页
在铝制微通道内壁上制造出超疏水表面,水滴在其表面上的接触角达到153°。对水在内径同为0.60mm的超疏水微通道和超亲水微通道中流动的压降进行实验测定与对比,得出水在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流动阻力降有明显降低,降低的最大值可达25%... 在铝制微通道内壁上制造出超疏水表面,水滴在其表面上的接触角达到153°。对水在内径同为0.60mm的超疏水微通道和超亲水微通道中流动的压降进行实验测定与对比,得出水在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流动阻力降有明显降低,降低的最大值可达25%。研究了水在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流动特性,发现水由层流向湍流转变发生在Reynolds数为2500左右,且在层流范围内fRe值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流量下水在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壁面处的滑移速度和滑移长度,结果显示滑移速度和滑移长度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微通道 阻力降 转变 滑移速度 滑移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ticle模型固液两相流离心泵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0
18
作者 汪家琼 蒋万明 +2 位作者 孔繁余 屈晓云 宿向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46-850,878,共6页
基于Particle模型和非均相模型,运用流场分析软件ANSYS-CFX对固液两相流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液相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壁面设置为无滑移壁面条件;固体颗粒相采用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壁面设置为自由滑移壁面条件.重点分析了过... 基于Particle模型和非均相模型,运用流场分析软件ANSYS-CFX对固液两相流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液相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壁面设置为无滑移壁面条件;固体颗粒相采用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壁面设置为自由滑移壁面条件.重点分析了过流部件壁面处固体颗粒的滑移速度、颗粒体积分数分布、滑移速度及体积分数分布与过流部件磨损的关系,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蜗壳大包角壁面处,固体颗粒相的体积分数较大;在叶片头部靠近前盖板处、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尾部处、蜗壳起始段靠近隔舌处和靠近叶片压力面尾部的前后盖板处等壁面,固体颗粒相的滑移速度较大,磨损较为严重.采用Particle模型和非均相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固液两相流泵内的流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固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滑移速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间滑移对喷油器喷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麻斌 高莹 +3 位作者 刘宇 刘洪岐 陈伟 徐英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4,78,共7页
针对喷孔内空化现象影响喷雾特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经济及排放性能的问题,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空化计算采用S-S模型(Schnerr and Sauer Model)的基础上,基于均相流及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建立了2种... 针对喷孔内空化现象影响喷雾特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经济及排放性能的问题,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空化计算采用S-S模型(Schnerr and Sauer Model)的基础上,基于均相流及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建立了2种喷油器喷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模型。基于均相流的模型认为液相与蒸汽相流速相同,即不考虑相间滑移的影响;基于双欧拉两相流的模型认为液相与蒸汽相拥有不同的流速,即考虑相间滑移的影响。2种模型的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相同边界条件下,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考虑相间滑移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既能反映喷孔内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也可获得准确的空化特征长度,未考虑相间滑移的计算结果仅可反映喷孔内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但2种模型均不能捕捉到喷孔内空化区域末端的小型空化团分离现象。该结果表明,在空化现象数值模拟研究中,强湍流作用下蒸汽相的运动状态完全受液相支配,而液相运动状态不受蒸汽相影响的这一结论,并非在所有流动状态下均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器 空化 数值模拟 相间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北东缘主要断裂现今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陈长云 任金卫 +3 位作者 孟国杰 杨攀新 张军龙 苏小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0,共4页
利用GPS数据对巴颜喀拉块体北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裂现今活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速度场结果揭示研究区整体向南东方向顺时针转动,速率自西向东呈逐渐减小趋势。计算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现今活动水平,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断裂、... 利用GPS数据对巴颜喀拉块体北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裂现今活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速度场结果揭示研究区整体向南东方向顺时针转动,速率自西向东呈逐渐减小趋势。计算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现今活动水平,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断裂、光盖头-迭山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虎牙断裂、礼县-罗家堡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而青川-平武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岷江断裂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巴颜喀拉块体 速度场 活动断裂 走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