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频变换系统基准正弦电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道炼 尹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首次提出并深入分析研究了一类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的基准正弦电路,并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与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基准正弦电路具有输出正弦电压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THD... 首次提出并深入分析研究了一类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的基准正弦电路,并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与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基准正弦电路具有输出正弦电压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THD小、幅值可调且不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简单实用、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频变换系统和UPS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交流环节 基准正弦电路 ac/ac变频变换系统 变换器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移相加变频控制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一雄 秦文萍 +2 位作者 王祺 任春光 韩肖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6-183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双移相(dual-Phase-shift,DPS)加变频控制(variable-frequency control,VF)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由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 DAB)和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SR)构成... 提出了一种双移相(dual-Phase-shift,DPS)加变频控制(variable-frequency control,VF)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由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 DAB)和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SR)构成。所提策略通过变频控制,将双移相控制中移相比与输出功率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使控制变的简单。同时,该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开关损耗,且中间电容参数值较小,减小了变换器体积。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DAB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变换器 双向ac/DC变换器 双移相控制 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和调频的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临界电流调制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章毅 陆道荣 +2 位作者 李想 郎天辰 胡海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888-3897,共10页
传统双有源桥单级AC-DC变换器的移相调制难以实现全范围软开关,开关管损耗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临界电流模式(BCM)的调制策略,将移相和调频相结合,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开通损耗... 传统双有源桥单级AC-DC变换器的移相调制难以实现全范围软开关,开关管损耗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临界电流模式(BCM)的调制策略,将移相和调频相结合,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开通损耗。该文分析单级式双向AC-DC变换器的临界电流调制基本原理和软开关实现条件,并推导出软开关条件下的移相和频率数学表达式。搭建DC 48 V、AC 220 V、500 W实验样机,最高效率达到94%,通过实验验证该调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变频运行 ac-DC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输出频率连续的交-交变频调速系统
4
作者 李玉东 段乾超 +2 位作者 王钰 孟娟娟 韩亚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
针对传统交-交变频器功率器件多、控制复杂、功率因数低等缺点,在脉冲阻塞式交-交变频电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1种输出频率连续的交-交变频电路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三相输入三相输出和六相输入三相输出这2种交-交变频电路拓扑及其详细... 针对传统交-交变频器功率器件多、控制复杂、功率因数低等缺点,在脉冲阻塞式交-交变频电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1种输出频率连续的交-交变频电路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三相输入三相输出和六相输入三相输出这2种交-交变频电路拓扑及其详细的工作原理。然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2种变频调速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最后,制作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新型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连续 ac-ac变频 变频调速系统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轴承对变频电机高频轴电流的抑制机理与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知浩 刘瑞芳 +2 位作者 张亮亮 李伟力 赵秦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8,共13页
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脉宽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频电机调速系统,显著提高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轴承电蚀问题。绝缘轴承具有安装便捷、可靠性高的优点,是目前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行业主要采用的电蚀抑制措施。但... 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脉宽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频电机调速系统,显著提高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轴承电蚀问题。绝缘轴承具有安装便捷、可靠性高的优点,是目前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行业主要采用的电蚀抑制措施。但是绝缘轴承对于变频器引起的高频轴电流的抑制机理、抑制效果及其与绝缘涂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该文分析了变频电机轴电流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考虑绝缘涂层参数的变频电机轴电流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全膜润滑稳态过程和放电击穿瞬态过程中,绝缘轴承对于轴电压和轴电流的抑制效果,以及涂层厚度、介电常数对抑制效果的影响。搭建了变频电机轴电流测试平台,进行了绝缘轴承和普通轴承的对比实验。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绝缘轴承可以降低润滑油膜上所承载的一部分电压,可以大大减小轴电流的击穿次数及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驱动 轴电压 轴电流 绝缘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 被引量:131
6
作者 贺益康 郑康 +1 位作者 潘再平 刘其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55-59,68,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采用变桨距风力机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利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已成为当前风电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讨论了双馈发电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的发电原理、对交流励磁变频器的要求,以及为追踪最大风...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采用变桨距风力机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利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已成为当前风电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讨论了双馈发电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的发电原理、对交流励磁变频器的要求,以及为追踪最大风能捕获、实现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和变速恒频下空裁并网控制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实验风电机组的空载、并网、同步速上、下的发电运行全面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关键风电技术的正确性,为大型风力机组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励磁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空载并网 发电机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用交流励磁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73
7
作者 赵仁德 贺益康 +1 位作者 黄科元 卞松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追踪最大风能过程中,双馈发电机将在同步速上下运行,这就要求交流励磁电源应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特性和能量双向流动的能力。在分析了其他变频器的局限性后,指出了双PWM变频器是交流励磁的最佳电源方案,详细地讨论...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追踪最大风能过程中,双馈发电机将在同步速上下运行,这就要求交流励磁电源应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特性和能量双向流动的能力。在分析了其他变频器的局限性后,指出了双PWM变频器是交流励磁的最佳电源方案,详细地讨论了电压型双PWM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变频器可以很好地满足交流励磁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交流励磁 双PWM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17
8
作者 卞松江 吕晓美 +2 位作者 相会杰 刘连根 梁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57-62,共6页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发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发电机空载运行、并网、有功、无功功...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发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发电机空载运行、并网、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最大风能捕获运行等工况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理论分析正确,对系统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流励磁 变速恒频 定子磁链定向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交流励磁用变频电源拓扑浅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贺益康 何鸣明 +1 位作者 赵仁德 潘再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励磁变频器对发电机转子实施功率控制来实现,因而励磁电源的类型、特性对于风电机组的运行性能乃至所并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双馈型风电系统对励磁电源的要求,以...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励磁变频器对发电机转子实施功率控制来实现,因而励磁电源的类型、特性对于风电机组的运行性能乃至所并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首先阐述了双馈型风电系统对励磁电源的要求,以此为标准对6种有潜力的频率变换电路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如何选用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最后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两电平电压型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是目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交流励磁电源的优选方案,多电平PWM变换器与谐振式软开关变换器相结合是今后交流励磁电源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交流励磁 变频电源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型异步发电机的稳态功率关系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其辉 贺益康 张建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4,62,共7页
在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应用中,双馈型异步发电机(DFIG)的控制对象是定子有功、无功功率,控制变量是转子电压、电流。采用DFIG等效电路,推导基于DFIG控制对象的转子电压、电流计算方法,将转子电压、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有功分量及无功... 在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应用中,双馈型异步发电机(DFIG)的控制对象是定子有功、无功功率,控制变量是转子电压、电流。采用DFIG等效电路,推导基于DFIG控制对象的转子电压、电流计算方法,将转子电压、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有功分量及无功分量,揭示了DFIG控制对象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定、转子的有功、无功功率关系,重点对不同运行条件下DFIG无功功率特性进行探讨,分析DFIG转子无功功率和定子无功功率以及转差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型异步发电机 交流励磁 变速恒频 稳态 功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交流励磁综述 被引量:111
11
作者 伍小杰 柴建云 王祥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92-96,共5页
简要回顾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流励磁电路拓扑结构及励磁控制策略,对不同交流励磁电路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变速恒频 交流励磁控制 风力发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交直交变频驱动系统制动能量综合回收利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韦统振 吴理心 +1 位作者 韩立博 霍群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76-4083,共8页
交直交变频驱动系统已经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都采用能耗制动,造成了能量的巨大浪费。采用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在电机制动时回收制动能量,并在电机启动或加速时释放出去,从而实现能量的节... 交直交变频驱动系统已经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都采用能耗制动,造成了能量的巨大浪费。采用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在电机制动时回收制动能量,并在电机启动或加速时释放出去,从而实现能量的节约利用。然而,该方案存在储能容量配置较大、价格昂贵等缺点,制约了其推广应用。该文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系统性价比为目标,提出制动能量综合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储能量和充放电变流器功率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交直交变频器、储能单元、制动电阻之间无需通讯线的协调控制策略,并通过在石油钻机上的示例分析和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超级电容器储能 节能系统 交直交变频驱动系统 石油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67
13
作者 刘其辉 贺益康 张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5,70,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发电机并网时的电流冲击已不能忽视,必须对并网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总结现有风力发电机并网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与电网间的“柔性连接”特性,即可通过励磁控制调节发电...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发电机并网时的电流冲击已不能忽视,必须对并网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总结现有风力发电机并网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与电网间的“柔性连接”特性,即可通过励磁控制调节发电机输出以满足并网条件。将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技术移植到并网控制中,建立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励磁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并网 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变频交流脉冲原油脱水电源及其静电聚结特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松涛 陈家庆 +2 位作者 焦向东 俞建荣 刘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42-2547,共6页
由于高压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采用传统变压器升压方式的大功率原油脱水电源仅能产生近似于方波交流的交流脉冲。为此,基于二次逆变式结构主回路、宽频升压变压器和全数字PWM控制电路,研制成功新型高压变频交流脉冲原油脱... 由于高压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采用传统变压器升压方式的大功率原油脱水电源仅能产生近似于方波交流的交流脉冲。为此,基于二次逆变式结构主回路、宽频升压变压器和全数字PWM控制电路,研制成功新型高压变频交流脉冲原油脱水电源。该电源交流脉冲输出电压可调节范围为100V~20kV,频率的可调节范围为200Hz~20kHz。高频交流脉冲和工频交流矩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效果对比实验表明,W/O型乳化液高频交流脉冲静电聚结具有较大优势,高频交流脉冲的最大水颗粒粒径与工频交流相比平均增大10%以上,最大水颗粒粒径对应聚结电压有效值平均下降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聚结 高压变频 交流脉冲 原油脱水(盐) 全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的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怀荣 王联合 +2 位作者 李海营 张吉平 王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ZJ30/1700DB型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建立了系统模拟模型,分别对基本载荷、考虑钻柱和井壁摩擦时的钻机起升系统以及考虑系统弹... 为了进一步探讨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ZJ30/1700DB型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建立了系统模拟模型,分别对基本载荷、考虑钻柱和井壁摩擦时的钻机起升系统以及考虑系统弹性时的钻机起升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到了大钩载荷、大钩速度以及绞车滚筒角速度的模拟结果,并通过模拟得到了起升系统起升过程的动载系数。模拟结果表明:钻机在起升过程中存在着动载,动载系数随着起升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起升过程中由于钻柱与井壁产生摩擦,使起升过程的平稳性变差,使大钩载荷增加,滚筒、大钩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考虑起升系统弹性后整个系统在起升过程中振动增大,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对待;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准确性也影响起升系统的动载系数。为减小起升时的动载系数,可采用直接控制电机特性的方法,有效减小起升动载荷。模拟结果对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电驱动钻机及其绞车特性和产品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变频 电驱动钻机 绞车 模拟模型 动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励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钱东祥 魏佳丹 +2 位作者 周波 张坤 唐国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7-485,共9页
针对无刷励磁同步电机应用于飞机变频交流电源起动控制时,需要安装位置传感器带来了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并且该传感器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技术。通过向主电机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 针对无刷励磁同步电机应用于飞机变频交流电源起动控制时,需要安装位置传感器带来了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并且该传感器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技术。通过向主电机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判定转子位置信息,结合反电势极性判定法对位置角进行校正。起动阶段根据旋转高频电压信号产生的高频电流响应中的位置信息,解析转子位置信号,结合矢量控制策略起动无刷励磁同步电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位置估计精度,能够满足无刷励磁同步电机起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实现电机顺利平稳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励磁同步电机 变频交流电源系统 无位置传感器 旋转高频电压信号 反电势极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转差频率控制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卜飞飞 黄文新 +2 位作者 胡育文 史经奎 施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100,共7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的变频交流发电系统,根据功率平衡思想提出了该变频交流发电系统的瞬时转差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和影响动态性能的电流环,综合考虑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二者的变化信息,利... 研究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的变频交流发电系统,根据功率平衡思想提出了该变频交流发电系统的瞬时转差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和影响动态性能的电流环,综合考虑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二者的变化信息,利用电压矢量去调节发电机的瞬时转差频率,进而改变电磁转矩,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台15 kW样机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变频交流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 瞬时转差频率控制 独立电源系统 动静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环调压控制的混合励磁航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善水 张卓然 +2 位作者 杨春源 王莉 周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在航空电源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发电机转速的变化带来了发电机参数的变化,对发电机调节技术带来了挑战,现有的适合恒频发电系统的调压技术不能满足变频发电系统的需要。本文将发电机电压、励磁电流、发电机频率和负载电... 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在航空电源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发电机转速的变化带来了发电机参数的变化,对发电机调节技术带来了挑战,现有的适合恒频发电系统的调压技术不能满足变频发电系统的需要。本文将发电机电压、励磁电流、发电机频率和负载电流四个量作为反馈量,构成多环反馈,用于新型的混合励磁无刷交流发电系统中,分析了混合励磁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特性。对发电系统进行了变频调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发电机调压器减小了动态调节时间,适合于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多环调压控制策略 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逆系统在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国海 张浩 戴先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1,80,共6页
神经网络逆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线性控制新理论 ,它具有物理概念明晰、适用面宽、使用简便的特点。论文给出了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可逆分析 ,证明该系统可逆 ,可以用神经网络逆系统对其进行控制。仿真和试验... 神经网络逆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线性控制新理论 ,它具有物理概念明晰、适用面宽、使用简便的特点。论文给出了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可逆分析 ,证明该系统可逆 ,可以用神经网络逆系统对其进行控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 ,对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这一非线性、快速多变、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 ,神经网络逆控制器的控制是实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逆系统 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感应电动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离散变频的高转矩软启动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佘致廷 郑勇 +1 位作者 张前海 张红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4-1376,共3页
交流电机直接起动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以及给电网带来不良影响。采用降压起动装置或常规软起动器起动又很难提供足够大的起动转矩,无法实现重载起动。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级离散变频的高转矩软启动技术... 交流电机直接起动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以及给电网带来不良影响。采用降压起动装置或常规软起动器起动又很难提供足够大的起动转矩,无法实现重载起动。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级离散变频的高转矩软启动技术。仿真结果表明了所研究的软启动技术具有起动转矩大及起动电流小的显著优点,在重载电动机的起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离散变频 高转矩 软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