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阵夹芯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的波有限元方法
1
作者 韩少燕 高汝鑫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针对点阵夹芯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发展了波有限元法.首先基于自由波的传播规律,建立了点阵夹芯圆柱壳胞元的二维波有限元控制方程,相比于全尺寸有限元模型,显著缩减了控制方程的自由度规模;其次,基于Neumann级数推导了约束动刚度矩阵... 针对点阵夹芯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发展了波有限元法.首先基于自由波的传播规律,建立了点阵夹芯圆柱壳胞元的二维波有限元控制方程,相比于全尺寸有限元模型,显著缩减了控制方程的自由度规模;其次,基于Neumann级数推导了约束动刚度矩阵求逆的显式表达式,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效率,而且使得固有频率从控制方程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点阵夹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求解转化为单个胞元自由度规模的二次特征值问题;最后,根据结构振动模态与自由波的关系,给出了圆柱壳轴向和周向的波传播参数的表达式,进而求得点阵夹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数值算例考虑了多种边界条件下的点阵夹芯圆柱壳自由振动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夹芯 圆柱壳 自由振动 波有限元 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六杆四面体柱面网壳的构形、静力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石麟 苗峰 +3 位作者 陈伟刚 周观根 滕起 董晟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8-513,561,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由投影平面为四边形的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柱面网壳(简称六杆四面体柱面网壳).这种网壳结构的构形的构造简单,节点和杆件数相对较少,网格抽空率高,具有单层和双层网壳的主要优点.对于上、下弦杆为梁元,腹杆为杆元,可称... 提出一种新型的由投影平面为四边形的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柱面网壳(简称六杆四面体柱面网壳).这种网壳结构的构形的构造简单,节点和杆件数相对较少,网格抽空率高,具有单层和双层网壳的主要优点.对于上、下弦杆为梁元,腹杆为杆元,可称为上、下弦节点均为半刚接半铰接的六杆四面体柱面网壳,进行静力和线性与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的整体刚度好,内力分布合理,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和考虑几何缺陷的双非线性稳定性分析都能获得较好的性能,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用钢指标良好.柱面网壳可采用统一几何轴线尺寸的六杆四面体单元体集成,有利于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符合绿色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杆四面体柱面网壳 半刚接半铰接柱面网壳 结构构形 静力分析 特征值屈曲分析 双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柱面网壳在强震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晓可 范峰 +1 位作者 支旭东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32,共7页
柱面网壳的结构形式、受力特性与其他网壳结构不同,造成其在强震下破坏机理的特殊性。采用基于结构响应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利用软件Abaqus,综合宏观、微观响应指标,对单层柱面网壳进行大规模的参数分析,探求其在强震下的破坏机理。通过... 柱面网壳的结构形式、受力特性与其他网壳结构不同,造成其在强震下破坏机理的特殊性。采用基于结构响应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利用软件Abaqus,综合宏观、微观响应指标,对单层柱面网壳进行大规模的参数分析,探求其在强震下的破坏机理。通过典型算例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单层柱面网壳的破坏模式及其特征,总结了临界荷载的确定方法。在大量计算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层柱面网壳实用的动力破坏判别准则。单层柱面网壳在强震下可能出现的动力失稳破坏突然,破坏时塑性发展浅,结构刚度几乎没有削弱,结构位移小。单层柱面网壳在强震下强度破坏也可能出现,情况与前不同,其中强度破坏包括强度破坏Ⅰ和强度破坏Ⅱ,强度破坏Ⅱ有明显失稳现象而强度破坏Ⅰ没有。动力实用判别准则以最大节点位移和8p比例为参考指标,用来确定强度破坏Ⅰ和强度破坏Ⅱ极限荷载。对考虑损伤的柱壳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损伤对不同的结构影响不同,给出了工程设计中损伤降低系数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强震作用 破坏机理 动力失稳 强度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单层柱面网壳地震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雄彦 单明岳 +1 位作者 薛素铎 黄福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5,98,共9页
为研究摩擦摆支座应用于大跨网壳结构的隔震效果以及地震动空间效应对隔震网壳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多点输入的摩擦摆基础隔震单层柱面网壳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选用小幅值正弦波和不同频谱特性的3组实际地震波记录,包括不同烈度、不同... 为研究摩擦摆支座应用于大跨网壳结构的隔震效果以及地震动空间效应对隔震网壳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多点输入的摩擦摆基础隔震单层柱面网壳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选用小幅值正弦波和不同频谱特性的3组实际地震波记录,包括不同烈度、不同维度以及不同视波速激励。对模型隔震前后的动力特性和结构位移、加速度及杆件应变等响应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还进行了小型摩擦摆支座力学性能的拟静力测试。研究表明:摩擦摆支座有效地延长了隔震体系的自振周期,网壳屋盖趋于整体平动,所受水平地震作用烈度相当于降低1~2度,隔震效果明显。在行波激励下,结构响应沿地震波传播方向逐渐相对增大,结构有轻微的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网壳 摩擦摆 隔震 多点激励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叉筒网壳静力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贺拥军 周绪红 董石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适应作为封闭巨型网格结构大网格的子结构的需要,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首先对不同矢跨比与起坡度条件下的脊线型叉筒网壳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包括失稳模态、极限载荷、屈曲全过程及一系列参数分析;然后分析了不同起坡度... 为适应作为封闭巨型网格结构大网格的子结构的需要,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首先对不同矢跨比与起坡度条件下的脊线型叉筒网壳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包括失稳模态、极限载荷、屈曲全过程及一系列参数分析;然后分析了不同起坡度条件下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发现:叉筒网壳是一种柔韧性非常好的结构,不会发生跳跃式的脆性失稳;矢跨比为1/6时的稳定性最好,对底面起坡不敏感,是作为封闭巨型结构大网格的子结构的最优矢跨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筒网壳结构 起坡度 稳定性 静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边桁架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的静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小强 孙建恒 +1 位作者 夏亨熹 侯建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101,共6页
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是一种新型的网壳形式。利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针对采用边桁架支撑的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 ,进行内力计算 ,分析其在不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静力特性 ,并与采用拱形圈梁支撑下的网壳进行比较 ,为结构造型及工程设计... 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是一种新型的网壳形式。利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针对采用边桁架支撑的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 ,进行内力计算 ,分析其在不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静力特性 ,并与采用拱形圈梁支撑下的网壳进行比较 ,为结构造型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边桁架 单层柱面 正交异型网壳 静力特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金志 张毅刚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6,共6页
针对网格结构中杆件数量众多,但节点数总是远远小于杆件数的特点,损伤识别中采用了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和面向节点的损伤初步定位方法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的三步法。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在不同杆件去掉时的四种损伤情况下的振动特性进... 针对网格结构中杆件数量众多,但节点数总是远远小于杆件数的特点,损伤识别中采用了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和面向节点的损伤初步定位方法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的三步法。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在不同杆件去掉时的四种损伤情况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实测,并以实测低阶模态的频率变化率和少数测点的振型分量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对模型的各种损伤情况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可以精简神经网络的结构,并提高其模式识别的能力。该方法可用于对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网壳 损伤识别 节点 BP神经网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振动台试验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毅 薛素铎 +1 位作者 王国鑫 李雄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232,共10页
基于设计长度×宽度×高度为7.7 m×3.2 m×1.2 m的模型箱,以长度×跨度为1.8 m×1.8 m的单层柱面网壳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 基于设计长度×宽度×高度为7.7 m×3.2 m×1.2 m的模型箱,以长度×跨度为1.8 m×1.8 m的单层柱面网壳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规律,同时采用整体有限元法建立振动台试验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基础底部的加速度峰值响应较自由场加速度峰值响应增大;土体与基础之间滑移和提离现象及模型箱的刚度是影响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差距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随着振动次数增多,土体与基础之间的非线性接触更加显著;地震波频谱特性是影响土-独立基础-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重要因素,在试验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开结构体系与地震波主频一致而发生共振现象,否则造成试验结果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开口对封闭柱面网壳风荷载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文勇 李晓娜 +1 位作者 刘庆宽 齐澎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7,34,共5页
局部开口对封闭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底部和顶部有局部开口的两端封闭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的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开口状况下结构的力系数及风荷载分布,给出了局部开口对风荷载及其分布的... 局部开口对封闭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底部和顶部有局部开口的两端封闭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的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开口状况下结构的力系数及风荷载分布,给出了局部开口对风荷载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如强负压区的局部开口能有效的减小结构表面的风吸力,而正压区域的局部开口会增大结构表面的风吸力,这些规律为类似结构的抗风设计及防风措施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圆柱面网壳 局部开口 风洞试验 风荷载分布 防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测试的单层柱面网壳损伤定位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才玮 张毅刚 吴金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7,共9页
针对空间网格结构中杆件数量众多,但杆件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组合的特点,提出以面向子结构的损伤初步定位为基础的损伤识别三步法。设计一个157个节点、414根杆件的单层柱面网壳试验模型,对其在完好状态及不同杆件去掉时的5种损伤工况下... 针对空间网格结构中杆件数量众多,但杆件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组合的特点,提出以面向子结构的损伤初步定位为基础的损伤识别三步法。设计一个157个节点、414根杆件的单层柱面网壳试验模型,对其在完好状态及不同杆件去掉时的5种损伤工况下的振动特性进行实测。然后对试验模型结构进行精细化建模,在其基础上利用部分测点的实测前3阶模态信息构造神经网络输入参数,采用提出的方法对模型的各种损伤工况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实测低阶的不完备模态,采用三步法可以精简神经网络的结构,并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面向子结构 损伤定位 人工神经网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换可控杆件的双层柱面网壳半主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毅刚 梁海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半主动符号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可控杆件,这种可控杆件可以根据其两端节点动力反应在刚度和阻尼两种状态间切换。用MATLAB编制的程序对该控制策略下的2个双层柱面网壳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 提出了一种针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半主动符号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可控杆件,这种可控杆件可以根据其两端节点动力反应在刚度和阻尼两种状态间切换。用MATLAB编制的程序对该控制策略下的2个双层柱面网壳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替换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减震控制效果可达到70%左右。在此基础上,又对网壳在不同替换位置下的减震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柱面网壳 可控杆件 符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强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邢佶慧 沈世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14,共7页
地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 ,但目前工程界对于网壳结构强震下的抗震性能尚缺乏透彻了解。笔者通过对单层柱面网壳典型算例进行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双重非线性时程分析 ;观察其多项特征响应指标随地震动逐渐增强的变化情况 ;研... 地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 ,但目前工程界对于网壳结构强震下的抗震性能尚缺乏透彻了解。笔者通过对单层柱面网壳典型算例进行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双重非线性时程分析 ;观察其多项特征响应指标随地震动逐渐增强的变化情况 ;研究其塑性发展过程和破坏特征 ;对单层柱壳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参数柱壳弹塑性地震响应规律和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 ,地震作用下单层柱壳破坏前均经历了一定的塑性发展过程 ,其破坏的真正原因是结构塑性发展和位形变化的交互作用 ,矢宽比较大的柱壳倾向于动力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抗震性能 塑性 网壳结构 破坏特征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震作用 观察 研究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激励的高位隔震单层柱面网壳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薛素铎 单明岳 +1 位作者 李雄彦 黄福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为研究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橡胶支座隔震的效果以及地震动行波效应对隔震网壳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高阻尼橡胶支座对网壳缩尺模型进行高位隔震,输入多组实际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包括一致激励及视波速1 000m/s、500 m/s和250m/s,测试结构... 为研究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橡胶支座隔震的效果以及地震动行波效应对隔震网壳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高阻尼橡胶支座对网壳缩尺模型进行高位隔震,输入多组实际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包括一致激励及视波速1 000m/s、500 m/s和250m/s,测试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及杆件应变等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HDR支座高位隔震有效延长大跨网壳结构的自振周期,上部结构所承受的总水平地震作用值降低烈度1~3度,隔震后上部结构的运动趋于同步。行波激励下,结构地震响应沿地震波传播方向相对逐渐增大,地震波传出端附近的隔震支座剪切变形明显增大,按一致激励设计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高阻尼橡胶支座 高位隔震 多点激励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减震体系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秀丽 高森 潘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探讨约束屈曲支承(BRB)在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减震中的适用性。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分别对无支撑柱面网壳、加BRBs柱面网壳、加传统支撑柱面网壳做了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比较3种情况下网壳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变化情况,分析BRBs... 探讨约束屈曲支承(BRB)在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减震中的适用性。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分别对无支撑柱面网壳、加BRBs柱面网壳、加传统支撑柱面网壳做了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比较3种情况下网壳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变化情况,分析BRBs消能减震效果,同时对BRBs布置方案做了优化.在网壳屋盖内合理布置BRBs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网壳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结构位移及杆件内力大幅度下降.BRBs工作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屈曲支撑(BRB) 柱面网壳 四边支承 减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三维隔震复合支座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卿 牛健 杨姝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2,共7页
大跨空间结构具有空间跨度大,结构整体刚度大、受力合理、耗材少、重量轻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在强震作用下,此种结构破坏严重,经济损失惨重。震害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地震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维运动,只考虑单分量水平地... 大跨空间结构具有空间跨度大,结构整体刚度大、受力合理、耗材少、重量轻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在强震作用下,此种结构破坏严重,经济损失惨重。震害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地震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维运动,只考虑单分量水平地震作用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竖向地震分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在作者研制的SMA-叠层橡胶支座的基础上,针对竖向刚度大、竖向隔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研制一种在上部串联加入碟形弹簧的新型三维隔震支座,并建立一典型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在输入不同峰值地震动情况下,通过时程反应分析可见,SMA三维隔震支座下结构位移、加速度峰值与普通橡胶支座对比明显降低,时程曲线趋于平缓,典型的杆件轴力也有明显降低,说明了SMA三维隔震复合支座隔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三维隔震支座 碟形弹簧 单层柱面网壳 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设计在大型柱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宁 罗尧治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47-51,54,共6页
将机械行业中的机构运动概念应用到大型柱面网壳结构的施工,提出一种"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施工技术.详细阐述了该项施工方法的基本思想,并推导机构运动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公式.通过一个工程算例的分析,总结机构运动和动力特... 将机械行业中的机构运动概念应用到大型柱面网壳结构的施工,提出一种"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施工技术.详细阐述了该项施工方法的基本思想,并推导机构运动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公式.通过一个工程算例的分析,总结机构运动和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证明机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效应不明显,处于"折叠"状态的网壳能够承受施工荷载.该项新技术在亚洲最大跨度的柱面网壳结构的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证明了它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设计 大型柱面网壳结构 施工 整体提升 运动分析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强震倒塌机理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大彬 张毅刚 吴金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3-148,共6页
采用基于荷载域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对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的强震倒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网壳呈现明显的沿跨度方向的单向受力特征,长宽比对其受力几乎没有影响;其强震倒塌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破坏类型均为动力强度破坏;... 采用基于荷载域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对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的强震倒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网壳呈现明显的沿跨度方向的单向受力特征,长宽比对其受力几乎没有影响;其强震倒塌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破坏类型均为动力强度破坏;矢跨比对能引起其倒塌的PGA有很大影响,但对其发展趋势并无固定的影响规律;屋面质量的增大及初始几何缺陷均会降低该类型柱面网壳的倒塌PGA,其降低程度因柱壳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边落地支承 单层柱面网壳 强震倒塌机理 动力强度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比例柱面网壳振动台试验及动力响应概率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 谢昌霖 支旭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17,共10页
针对单层网壳实验费用高、周期长及地震变异性大等问题,开展了一小比例单层柱网壳振动台试验模型试验,并基于该模型试验统计了考虑地震动变异性时单层柱面网壳的动力响应概率模型。参考孔洞胶接节点装配式单层球面网壳模型制作方法制作... 针对单层网壳实验费用高、周期长及地震变异性大等问题,开展了一小比例单层柱网壳振动台试验模型试验,并基于该模型试验统计了考虑地震动变异性时单层柱面网壳的动力响应概率模型。参考孔洞胶接节点装配式单层球面网壳模型制作方法制作了一小比例单层柱面网壳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选用TAFT波、人工地震波和简谐波对该单层柱面网壳模型开展一系列振动台试验研究,包括弹性阶段的动力特性测试和弹塑性状态下的动力倒塌测试;立足于现场实测数据,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模、并开展相应数值仿真分析,总结分析单层柱面网壳模型动力特性与破坏特征;基于40组动力实测数据研究地震变异性对单层柱面网壳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拟合出地震动变异性与该结构动力响应的概率模型。该研究对开展系列单层网壳振动台试验定性研究及空间网壳结构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地震作用 振动台试验 数值仿真分析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对单层叉筒网壳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超 孙建恒 +1 位作者 赵淑丽 张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本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4点支承的单层柱面叉筒网壳进行几何非线性稳定全过程分析。通过配置不同截面杆件以改变结构的刚度,对比分析了结构刚度不同时的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失稳区域。分析得出结构的主肋刚度越大静力稳定性不一... 本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4点支承的单层柱面叉筒网壳进行几何非线性稳定全过程分析。通过配置不同截面杆件以改变结构的刚度,对比分析了结构刚度不同时的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失稳区域。分析得出结构的主肋刚度越大静力稳定性不一定越好,单层叉筒网壳结构的主肋杆件与其它杆件应合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筒网壳 几何非线性 刚度 静力稳定 临界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山 张逸青 陈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抗震计算方法未充分考虑场地土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为验证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三维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以一个48m跨度的双层柱壳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柱壳结构及其... 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抗震计算方法未充分考虑场地土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为验证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三维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以一个48m跨度的双层柱壳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柱壳结构及其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研究对比了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并用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三维地震反应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振型发生变化;结构位移增大,部分杆件轴力增大。因此,对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柱面网壳 土-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