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气候数值预测可预报性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彦 郭裕福 +1 位作者 袁重光 李旭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6期65-71,共7页
该文利用 IAP L2 AGCM1 - 1模式进行 1 7年 ( 1 980~ 1 996年 )、每年 9个单个积分的集合后报试验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可预报性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热带地区 ,海表温度 ( SST)异常引起的可预报性较高 ,50 0 h Pa高度场... 该文利用 IAP L2 AGCM1 - 1模式进行 1 7年 ( 1 980~ 1 996年 )、每年 9个单个积分的集合后报试验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可预报性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热带地区 ,海表温度 ( SST)异常引起的可预报性较高 ,50 0 h Pa高度场高值区沿热带呈带状分布 ,在热带外仅有部分相对高值区 ;在中高纬度地区 ,春季的可预报性高于夏季 ;一般来说各场的可预报性海洋高于陆地 .在北太平洋春季 ,50 0 h 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和表面气温场有一可预报高值区 .在中国区域 ,降水场、海平面气压场和表面气温场的可预报性从我国南海向西北递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析 可预报性 短期气候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航天继电器触头弹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军 何俊佳 臧春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6,共7页
继电器的触头弹跳对于开关电器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它通常是引起电气磨损和材料侵蚀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正交实验,对影响航天继电器的触头弹跳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动触头的最大动能主要受驱动力大小和推动... 继电器的触头弹跳对于开关电器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它通常是引起电气磨损和材料侵蚀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正交实验,对影响航天继电器的触头弹跳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动触头的最大动能主要受驱动力大小和推动杆位置的影响,与簧片长度和触头规格均有一定的关系;最大的动态接触力主要受驱动力大小的影响,与簧片材料有一定的关系;最大弹跳位移主要受簧片长度和厚度的影响,与触头规格有一定的关系;总的弹跳时间与簧片长度有一定的关系;最大冲击速度主要受驱动力大小、推动杆位置和触头规格的影响;返回系数与簧片系统的外形参数以及外力作用方式关系不大,主要是受触头表面状况的影响;接触状态与驱动力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触头弹跳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机器人纤维铺放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盼 史耀耀 +4 位作者 康超 俞涛 邓博 张宏基 陈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3-700,共8页
相较于复合材料结构件传统加工方法的劳动密集型和耗时性,机器人纤维铺放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的灵活性,允许制造更为复杂的结构。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机器人纤维铺放成型工艺过程研究,分别对成型过程中紧密接触过程与融合... 相较于复合材料结构件传统加工方法的劳动密集型和耗时性,机器人纤维铺放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的灵活性,允许制造更为复杂的结构。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机器人纤维铺放成型工艺过程研究,分别对成型过程中紧密接触过程与融合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影响铺放制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热气炬温度、铺放压力和铺放速度;针对圆柱形零件轴向0°铺放成型过程,以层间粘结强度为优化目标,根据响应面法设计实验,建立工艺参数耦合对层间粘结强度影响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而获得纤维铺放成型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研究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作用下,层间剥离力最高为24.1 N,铺放制品粘结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丝束 纤维铺放 工艺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层间粘结强度 方差分析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单晶片切割过程切割力的建模和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崔丹 李淑娟 胡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SiC单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在大功率器件和IC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的硬度和脆性,使其加工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切割力对SiC单晶片的切割质量、切割效率和切割过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切割过程的切割力有重要的... SiC单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在大功率器件和IC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的硬度和脆性,使其加工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切割力对SiC单晶片的切割质量、切割效率和切割过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切割过程的切割力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SiC单晶切割过程影响切割力的主要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CCD)进行了试验设计,考察线锯速度、工件进给速度、工件转速、线锯张紧力4个因素对切割单晶SiC切割力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金刚石线锯切割SiC单晶体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优化,建立了单晶SiC切割力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对切割过程中的切割力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单晶 切割力 RSM 建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方法的镍涂层薄板冲压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里群 彭宜昌 +1 位作者 毛昭明 何鹏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4-1058,共5页
从厚度减薄和厚度分布角度出发,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镍涂层薄板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镍涂层薄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各个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厚度变化)的影响及... 从厚度减薄和厚度分布角度出发,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镍涂层薄板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镍涂层薄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各个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厚度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对影响程度。同时,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 工艺参数 镍涂层薄板 有限元 Taguch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CNMC-0014深层摇瓶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6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兰立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9-264,共6页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粉对产酶影响最为显著,酶活力达到4318.12±5.66U/ml。通过极差分析与正交分析优化了培养基配比,优化方案为:2%玉米粉,1%甘油,3%玉米粉和3%麸皮。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p<0.05),大豆粉对产酶极显著(p<0.01),麸皮对产酶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还研究了金属离子、溶氧、起始pH值、菌龄以及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2+、Mg2+、Na+、Zn+、Mn2+可以在不同程度对产酶有激活作用,特别是Ca2+,酶活力达到了4552.97U/ml,而Fe3+、Fe2+、K+、Ag+对产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Ag+(酶活力仅为987.46U/ml),最适摇瓶装量为50ml/300ml,最佳起始pH值为7.5,最佳菌龄与接种量分别为24h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沉没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26
7
作者 R.Palanivel P.Koshy Mathew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ool rotational speed,welding speed,and axial force.FSW wa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three-factor five-level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with full replications techniqu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applied to developing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eck the adequ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also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to maximiz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The joint welded at a tool rotational speed of 1 000 r/min,a welding speed of 69 mm/min and an axial force of 1.33 t exhibits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compared with other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design expert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RS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