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YBR GreenⅡ的BVDV 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阳 张世勋 +4 位作者 赫鸣睿 刘珊珊 岳山 刘宇 朱战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示,筛选出1对特异性好的引物,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的标准品最小检出值分别为1×10^(1)copies·μL^(-1)和1×10^(2) copies·μL^(-1),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且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一致。研究为BVDV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NS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Green函数实现电阻率法总电位高精度三维正演
2
作者 熊彬 熊心如 +2 位作者 徐志锋 陆裕国 张健辉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6-2791,共6页
在电阻率法正演中,采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求解总电位V时,关于总电位V的泛函中含有点电流源项,而位函数V在源点处具有奇异性.为了有效模拟点电流源邻近总电位V的变化情况,人们采用线性插值、二次插值甚至更高次插值,也难以完全消除其影响,... 在电阻率法正演中,采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求解总电位V时,关于总电位V的泛函中含有点电流源项,而位函数V在源点处具有奇异性.为了有效模拟点电流源邻近总电位V的变化情况,人们采用线性插值、二次插值甚至更高次插值,也难以完全消除其影响,均不能收获令人满意的精度.本文将满足Possion方程的Green函数引入稳定电流场所满足的边值问题,借助Galerkin加权余量法构建有限单元法控制方程,进而实现基于总电位的高精度电阻率法三维正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的稳定性颇佳,对网格的依赖性低,且计算精度与基于异常电位正演的计算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法 正演 有限单元法 green函数 总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函数的轮胎冲击载荷特性反演方法
3
作者 师桂杰 李强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Green核函数矩阵,并结合广义交叉验证准则(GCV)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载荷反演模型。针对单个轮胎及多个轮胎冲击工况,分析多源载荷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对于凸型、马鞍型和凹型3种典型的轮印载荷分布形式,通过等效划分受力区域并施加单位脉冲载荷,完成载荷分布特性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轮胎冲击载荷的时间历程及其分布特性,反演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基于应变和位移响应的反演精度较高,误差低于2%;即使在5%噪声干扰下,反演载荷仍然与实际载荷基本一致。[结论]所提方法解决了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短、结构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多源载荷联合作用带来的反演难题,为实船轮印载荷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设计 结构响应 动力响应 加筋板 承载能力 冲击载荷 轮印载荷分布 green函数 载荷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转录因子SP1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沈奇 虞凌雪 +6 位作者 高飞 刘长龙 周艳君 李国新 童光志 李丽薇 姜一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共7页
SP1作为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的关键上游转录调控因子,在抗原递呈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检测猪源转录因子SP1的方法,提取猪骨髓细胞的RNA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克隆到SP... SP1作为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的关键上游转录调控因子,在抗原递呈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检测猪源转录因子SP1的方法,提取猪骨髓细胞的RNA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克隆到SP1的片段并连接到Pcaggs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caggs-SP1。测得质粒浓度并根据公式计算拷贝数,稀释成10^(1)^(1)0^(8) copies/μL的标准品质粒,从而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1)^(1)0^(8) copies/μ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提高了1000倍;该方法仅能够检测到猪源细胞中的SP1基因,与其他物种细胞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PRRSV接毒的PAM细胞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P1转录水平被下调。本研究建立的猪源转录因子SP1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猪源SP1基因的定量检测,为进一步研究猪病病原微生物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准确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SP1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牛轮状病毒SYBR Green I 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焦迪 王瑞 +8 位作者 郝艳霞 张晓倩 崔强 王海艳 陈林军 延涵 罗晓平 李军燕 赵治国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69-76,共8页
A型牛轮状病毒(BRV-A)是引起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对养牛业危害最大。为建立一种针对BRV-A的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检测方法,根据BRV-A的VP6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RV-A的SYBR Green I RT-qPCR方法。该方法对浓度梯度为4.... A型牛轮状病毒(BRV-A)是引起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对养牛业危害最大。为建立一种针对BRV-A的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检测方法,根据BRV-A的VP6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RV-A的SYBR Green I RT-qPCR方法。该方法对浓度梯度为4.41×10^(8)~4.41×10^(2) copies/μL质粒标准品的扩增Ct值与拷贝数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熔解曲线为单峰;与其他引起牛腹泻的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4.41×10^(1) copies/μL,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Ct值变异系数均低于1%;对临床粪便样品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地方标准中的PCR方法,且检测结果符合性较好。综上,本研究建立的BRV-A SYBR Green I RT-q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稳定,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为临床样品的大规模BRV-A检测及其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SYBR green I荧光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疱疹病毒gB基因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李鹏 苏和 +4 位作者 韩慧敏 孟海 王昊 王凤雪 温永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9,共7页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浓度为8.62×10^(2)拷贝/μL,敏感性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可特异性区分鸽疱疹病毒与其他多种常见感染鸽的细菌和病毒,其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赛鸽公棚和鸽养殖场采集的30份疑似病鸽肝脏样品进行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出样品中的PiHV,并且检出率比普通PCR方法高。研究表明,建立的PiHV 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能够应用于赛鸽、肉鸽等的鸽疱疹病毒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疱疹病毒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G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星颖 谢梓民 +11 位作者 原耀贤 孙铭澮 江文康 赵明明 何诗 何静 赖健仪 白银山 陈胜锋 陈志胜 马骏 王丙云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临床检出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扩增效率为92.4%;与其他猫常见病毒未发生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3.48×10^(2) copies/μL,敏感性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4%;应用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100%,阴性样本检出率为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SYBR Green q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临床检测效果佳,可用于FIPV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M基因 SYBR 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和溃疡病菌SYBR GreenⅠ双重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8
作者 陈红 成璐伶 +4 位作者 何淙 张颖梓 王冰 李大志 戴素明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93-97,共5页
柑橘黄龙病和溃疡病是严重影响柑橘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针对这两种病害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复合侵染柑橘的情况,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优化,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和溃... 柑橘黄龙病和溃疡病是严重影响柑橘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针对这两种病害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复合侵染柑橘的情况,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优化,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和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的SYBR GreenⅠ双重qPCR检测体系。该SYBR GreenⅠ双重qPCR检测体系最佳引物组合为CLA-1/Xcc2,CLA-1最适浓度为30μmol/L,Xcc2最适浓度为40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7℃。该检测体系对CLas和Xcc的检测极限分别可达11.23×10^(-3)ng/μL和6.75×10^(-4)ng/μL。将SYBR GreenⅠ双重qPCR检测体系应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检测结果与单重PCR方法基本一致。建立的SYBR GreenⅠ双重q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CLas和Xcc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溃疡病 病原检测 SYBR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副流感病毒5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柳祎 桑浩杰 +6 位作者 刘宇轩 王彤 郭帅 林浩 宋扬 翟景波 温树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为建立牛副流感病毒5型(BPIV5)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BPIV5 L基因的保守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BPIV5,并经PCR、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标准品,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检测BPIV5的qPCR... 为建立牛副流感病毒5型(BPIV5)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BPIV5 L基因的保守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BPIV5,并经PCR、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标准品,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检测BPIV5的qPCR方法。利用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利用优化的qPCR扩增,建立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拷贝数与其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9。以BPIV5、牛肠道病毒(BE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诺如病毒(BNO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cDNA作为模板,采用该qPCR扩增,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以10倍倍比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8-T-BPIV5作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扩增,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以3种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在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BPIV5,其他相关病毒均为阴性结果;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6.43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该方法和已发表的qPCR方法分别检测采自内蒙古东部部分牛场的80份鼻拭子样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样品的阳性检测率均为10%(8/80),阴性样品的检测率均为90%(72/80),二者的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检测BPIV5的qPCR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较好,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BPIV5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流感病毒5型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邓鑫 魏博文 +7 位作者 彭文婧 颜其贵 赵勤 黄小波 文翼平 杜森焱 曹三杰 伍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研究通过比对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与经典株的gE基因,选择其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gE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 本研究通过比对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与经典株的gE基因,选择其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gE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62%~1.30%和0.47%~1.36%;此方法对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以及伪狂犬疫苗毒株均无扩增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实验表明此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模板拷贝浓度为100拷贝/μL,比普通PCR敏感性高100倍。对76份临床样本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反应,其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42.11%(32份),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为36.84%(28份),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5%;对其中4份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阳性但普通PCR检测为阴性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均为gE目的基因片段。因此,本研究建立的gE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快速、准确,能够用于伪狂犬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潘洪艳 李锦群 +2 位作者 李琪 袁伊琳 曹伟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精准检测F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F),该研究针对ALV⁃F流行毒株env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1/F2,建立了ALV⁃F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适退火温度为64.5℃,最适引物浓度为0.4μM。利用最适... 为精准检测F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F),该研究针对ALV⁃F流行毒株env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1/F2,建立了ALV⁃F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适退火温度为64.5℃,最适引物浓度为0.4μM。利用最适反应条件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303x+42.525,R2=0.997,扩增效率E=100.8%,重组质粒标准品拷贝数与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检测ALV⁃F,对ALV⁃A、ALV⁃B、ALV⁃J、ALV⁃K、禽流感病毒(AIV)、马立克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无交叉反应;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4.67×10^(2)拷贝/μL,敏感性是普通PCR的1000倍;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批间和批内稳定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该方法、ALV p27 ELISA和普通PCR方法分别对23份七彩山鸡胚所制备的原代细胞(PEF)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和普通PCR方法阳性检出率均为95.65%(22/23),而ALV p27 ELISA阳性检出率仅为39.13%(9/23),该方法与普通PCR总符合率为100%,与ALV p27 ELISA总符合率为43.48%;进一步利用该方法、病毒分离法(结合ALV p27 ELISA)和普通PCR方法分别对20份七彩山鸡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和普通PCR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0%(20/20)和75.00%(15/20),两者总符合率为75.00%,而病毒分离法阳性检出率为0.00%(0/2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检测临床样品,可以为ALV⁃F的精准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ALV⁃F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oosting green innovation in logistics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 listed firms i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12
作者 Jun Li Xi Chen Liang Wa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0,17,I0001,共15页
In the era of green logistics,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Using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21 as the ... In the era of green logistics,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Using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21 as the research samples,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on their green in-novation.Specifically,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icators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text analysis method,and the fixed-effects model is applied for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ir green innovation;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on green innovation is primarily achieved by easing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redu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nd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green innovation is geographically heterogen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IZA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green inno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promoted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13
作者 GU Wen ZHANG Shu-ting +2 位作者 YANG Fei ZUO Yi-wei ZHAO Zhi-gang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4-1287,共14页
A strategy for the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α-halogenated ketone with het-eroaryl thiols in water media is presented.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report... A strategy for the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α-halogenated ketone with het-eroaryl thiols in water media is presented.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reports,this new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s of base-free,additives-free,simple operation,mild condition,greenness,high efficiency,tolerance of a broad scope of substrates.Furth-more,the reaction could easily be scaled up in gram scale and the products also could easily transformed to other useful organic compounds.Mechanism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automerism of pyrimidine-2-thiol to pyrimidine-2(1H)-thione and the hy-drogen bond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synthesis water media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base-f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olor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Garnet-type Green Ceramic Pigment Y_(3)Ga_(3)MgSiO_(12)∶Cr^(3+)
14
作者 YANG Sihan ZHANG Qian +4 位作者 ZHAO Chuxin LIU Danhe GONG Xinjiao CHEN Yufei WANG Xuejiao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4-712,共9页
Novel green ceramic pigments Y_(3)Ga_(3)MgSiO_(12)∶xCr^(3+)(x=0−0.2)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the conventional solid-state approach.The properties of the pigments were studied by XRD,FE-SEM,UV-Vis spectroscop... Novel green ceramic pigments Y_(3)Ga_(3)MgSiO_(12)∶xCr^(3+)(x=0−0.2)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the conventional solid-state approach.The properties of the pigments were studied by XRD,FE-SEM,UV-Vis spectroscopy,XPS,and chromaticity analysis.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trivalent chromium ions occupy the[Ga1O6]octahedral sites within the garnet lattice,and the relatively weak crystal field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the matrix endows the pigments with green characteristics.The samples prepared by calcination at 1400℃exhibit the most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hase purity,morphology,and color properties.The chromaticity values for 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 Y_(3)Ga_(3)MgSiO_(12)∶0.05Cr^(3+)are L^(*)=81.16,a^(*)=−12.53,and b^(*)=12.71,and the color remains stable after the stability test.Moreover,when glazed with Y_(3)Ga_(3)MgSiO_(12)∶xCr^(3+)(x=0−0.2)pigments,the smooth glaze surfaces exhibit vivid and saturated green tones,demonstrating their remarkable coloring capabilities and promising potential as a practical pigment for medium-temperature applications.This research underscores the vast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Y_(3)Ga_(3)MgSiO_(12)∶Cr^(3+)as an innovative green ceramic pi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NET green pigments Cr^(3+)do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ive detection of malachite green by folic acid stabilized silver nanoclusters
15
作者 CAI Zhifeng WU Ying +3 位作者 LI Ya'nan MENG Guiyu MIAO Tianyu ZHANG Yihao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3-993,共11页
Herein,a one-pot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was reported to prepare folic acid(FA)-stabilized silver nanoclusters(FA@Ag NCs),in which FA,hydrazine hydrate,and silver nitrate were used as capping agent,reducing agent,an... Herein,a one-pot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was reported to prepare folic acid(FA)-stabilized silver nanoclusters(FA@Ag NCs),in which FA,hydrazine hydrate,and silver nitrate were used as capping agent,reducing agent,and precursor,respectively.Several technologie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FA@Ag NCs,includ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XP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X-ray diffractometer(XRD),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and ultraviolet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er.FA@Ag NCs were suggested to be highly dispersed and spherical with a size of around 2.8 nm.Moreover,the maximum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wavelengths of FA@Ag NCs were 370 and 447 nm,respectively.Under the optimal detection conditions,FA@Ag NCs could be used to effectively detect malachite green with the linear detection range of 0.5-200μmol·L^(-1).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84μmol·L^(-1).The fluorescence-quenching mechanism was ascribed to the static quenching.Th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FA@AgNCs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alachite green in actual samples with good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probe silver nanoclusters folic acid malachite green static quen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rage or crowd out: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and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16
作者 Haonan He Jiaxin Sun +2 位作者 Richard Samuel Freeman Dehong Li Shanyong W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4,31,I0001,共15页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21,we apply a multi-perio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analyz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plays a leverage effect or a crowd out effe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systematically test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influenc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 green innovation induced by this reform is not the leverage effect of additional R&D inve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but rather the result of th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rowd out existing non-green innovation.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positive driving effect of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leverage effect crowd ou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碳酸盐岩红土层对磷石膏水分运移的影响及Green-Ampt模型模拟
17
作者 陈浩 刘冬冬 +2 位作者 冯娜 杨娅 唐俊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目的]分析上覆碳酸盐岩红土对磷石膏入渗特性的影响机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磷石膏堆场合理处置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扁平土柱入渗试验研究3种磷石膏容重(1.2,1.3,1.4 g/cm^(3))和3种上覆土层厚度(0,6,12 cm)对磷石膏水分... [目的]分析上覆碳酸盐岩红土对磷石膏入渗特性的影响机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磷石膏堆场合理处置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扁平土柱入渗试验研究3种磷石膏容重(1.2,1.3,1.4 g/cm^(3))和3种上覆土层厚度(0,6,12 cm)对磷石膏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改进的分层型Green-Ampt模型进行入渗过程数值模拟。[结果](1)6和12 cm覆土厚度处理下水分入渗到底部的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0与6 cm、0与12 cm覆土厚度处理下入渗时间差异显著(p<0.05)。覆土厚度为0 cm的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显著高于6,12 cm的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p<0.05),稳定入渗率随覆土厚度增大而显著减小。6,12 cm覆土厚度累积入渗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覆土厚度之间累积入渗量差异显著(p<0.05)。(2)相同覆土厚度下,磷石膏容重对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3)湿润峰深度实测值与模拟值决定系数(R^(2))变化范围为0.951~0.995,均方根误差(RMSE)为12.174~40.85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070~0.227。覆土6和12 cm时,累积入渗量实测值与模拟值决定系数(R~2)变化范围为0.963~0.999,均方根误差(RMSE)为1.471~11.2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046~0.169。[结论]磷石膏覆土与未覆土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改进的分层型Green-Ampt模型能够用于模拟上覆土层条件下磷石膏的入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 磷石膏 水分运移 green-AMP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禽细小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8
作者 汪宏才 商雨 +7 位作者 马瑶 曾哲 张蓉蓉 姚伦 罗玲 李丽 温国元 罗青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18-222,共5页
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 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77;除WPV出现S形扩增曲线外,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肝炎病毒(DHAV)、鸭肠炎病毒(DEV)、鸭呼肠孤病毒(DRV)样品均未出现S形阳性扩增曲线;批内变异系数(CV)为0.15%~0.23%,批间变异系数为0.09%~0.28%。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的符合率达98.4%,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 000倍。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不仅能定性检测WPV,还可以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种鸭场、种鹅场的WPV净化检测,也可用于WPV临床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细小病毒 检测方法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苏洁 孔宁 +9 位作者 秦文珍 翟焕杰 翟雪滢 杨心雨 童武 郑浩 于海 童光志 李有文 单同领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方法,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PEDV N基因序列,扩增出PEDV N基因标准质粒,并在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荧光定量引物,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方法,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PEDV N基因序列,扩增出PEDV N基因标准质粒,并在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荧光定量引物,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经过一系列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最低可检测至2.23 copies/μL,比普通PCR灵敏约100倍;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25%~0.43%,组间变异系数为0.67%~0.97%;对于各地区96份临床样品检测出PEDV阳性率为25%。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定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基因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型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
作者 汤文菲 罗宇航 +12 位作者 董覃婷 朱鑫玥 王杨林 韦祖樟 陈樱 欧阳康 覃一峰 钟舒红 谢江 陈集成 王小玲 黄伟坚 潘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9-824,共6页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是双链RNA病毒,可以感染自然宿主的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为建立一种针对3型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3)的特异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RV-3(OQ627746-OQ627755)S1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是双链RNA病毒,可以感染自然宿主的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为建立一种针对3型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3)的特异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RV-3(OQ627746-OQ627755)S1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并从MRV-3中扩增S1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MD18-S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质粒标准品,经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后首次初步建立了检测MRV-3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将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后作为模板经该q PCR扩增,建立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质粒标准品在1.3×10^(8)拷贝/μL~1.3×10^(3)拷贝/μL与各自的Ct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3.1706,R^(2)为0.9999,熔解曲线为单峰。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水牛匈爱病毒(Buf Hu 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细小病毒(BPV)和MRV-3的基因组DNA/c DNA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 PCR方法检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将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至1.3×10^(2)拷贝/μL~1.3×10^(8)拷贝/μL后作为模板,分别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 PCR和常规PC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评估本研究建立q PCR方法的敏感性;以1.3×10^(3)拷贝/μL~1.3×10^(7)拷贝/μL 5个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利用该方法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的重复性试验,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检测出MRV-3,其他相关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q PCR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1.3×10^(3)拷贝/μL,比常规PCR敏感性高10 000倍;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或等于1.0%,表明该q 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检测220份牛粪便样品,结果显示MRV-3的检出率(3.64%,8/220)高于常规PCR的检出率(1.36%,3/220),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达100%,阴性符合率为97.75%,总符合率为97.78%。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建立的检测MRV-3的SYBR Green I q 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牛腹泻病原的检测,为MRV-3尤其是牛源MRV-3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也为MRV-3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