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teady-state Performances for a Novel Line-start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ree Parallel-connected Wind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PEI Ying WANG Xiuhe TANG Xu ZHAO Jun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并联连接 稳态性能 绕组 型线 永磁同步电机 对称操作 三相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电容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稳态性能
2
作者 赵国新 崔效源 +2 位作者 白浩男 陈德志 张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称分量法,分析新型单相运行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研究该接法电机稳态运行时性能的计算方法;然后将双电容连接方法应用在一台550 W三相感应电机(Y2-801-4)上,计算出该电机单相运行时的性能,研究不同电容值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并且利用有限元法对电机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电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新型接法的单相运行感应电机的效率和额定功率等性能参数与三相对称运行时接近,功率因数则优于同功率的三相感应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感应电机 单相运行 对称分量法 稳态性能 单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变压器内部短路多尺度故障分析模型构建方法
3
作者 杨鸣 赵小涵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李刚 李坤 倪鹤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85-4099,共15页
内部短路是变压器面临的严重故障之一,会导致故障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极易引发设备内部高能放电爆燃。然而,变压器潜在的内部短路工况组合极多,现有电路模型存在绕组多尺度耦合表征和参数辨识困难的问题。因此,该文瞄准变压器短路... 内部短路是变压器面临的严重故障之一,会导致故障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极易引发设备内部高能放电爆燃。然而,变压器潜在的内部短路工况组合极多,现有电路模型存在绕组多尺度耦合表征和参数辨识困难的问题。因此,该文瞄准变压器短路故障分析的迫切需求,将变压器绕组轴向虚拟分割为多个子绕组,提出可表征子绕组间漏磁特性的耦合漏感矩阵辨识方法,建立基于耦合漏感矩阵的变压器多尺度故障分析电路模型。该模型无需开展工程测试,直接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参数化扫描即可提取电路参数。最后开展有限元模型和电路模型对比仿真,证明了该模型可满足多尺度、多工况的变压器内部短路仿真研究的精度要求,且显著提高了仿真效率。该方法能够为装备事故分析、溯源和故障防御等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变压器 多尺度电路模型 内部短路 耦合漏感矩阵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液相外延法制备Bi掺杂Re_(3)Fe_(5)O_(12)磁光薄膜
4
作者 李祥 庞俊 +4 位作者 王茗 罗毅 龚瑞 赵建华 于杰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0-1606,共7页
选用氧化铋为助溶剂、氧化铁和稀土氧化物为溶质,以掺杂钆镓石榴石(SGGG)晶片为衬底,采用无铅液相外延(LPE)法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 140μm的Bi掺杂Re_(3)Fe_(5)O_(12)(Bi∶RIG)单晶薄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单晶X射... 选用氧化铋为助溶剂、氧化铁和稀土氧化物为溶质,以掺杂钆镓石榴石(SGGG)晶片为衬底,采用无铅液相外延(LPE)法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 140μm的Bi掺杂Re_(3)Fe_(5)O_(12)(Bi∶RIG)单晶薄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为单一的单晶石榴石相结构,结晶质量较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薄膜表面光滑均匀,没有明显的裂纹及缺陷,并与衬底结合紧密;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薄膜在应用波段1 310~1 550 nm的透过率接近70%;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该薄膜呈现典型的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特征,具有较小的饱和磁化强度;磁光性能结果显示,薄膜在1 310和1 550 nm波长的维尔德常数分别为16 841和11 993 rad/(T·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PE法制备的薄膜具备优异的性能,有望在光通信中用于法拉第光隔离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单晶 Bi掺杂 无铅液相外延法 磁光薄膜 法拉第光隔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M模式下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
5
作者 徐恒山 王地康 +1 位作者 张旭军 马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共10页
针对单相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难以在低成本下优化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Boost... 针对单相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难以在低成本下优化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Boost APFC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用于精确计算单相Boost APFC在CCM模式下各元件电流的解析法以评估理论与仿真误差;然后,推导出单相Boost APFC效率和无源元件总体积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考虑最大磁通密度、电流纹波率约束,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单相Boost APFC最优效率和功率密度所需的开关频率和升压电感值。实验证明,满载下样机峰值效率可达96.81%且设计误差小于0.1%,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单相Boost APFC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 单相 升压变换器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
6
作者 周宇 孙章 +3 位作者 宁鑫 陈湘 范松海 王汇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117,共10页
针对配电线路单相触竹诱发山火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搭建10 kV真型试验平台分析单相触竹引燃过程,依据植被引燃时间和阻抗变化特性,确立补偿控制目标电压的有效值,并采用部分优化方法求解目标... 针对配电线路单相触竹诱发山火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搭建10 kV真型试验平台分析单相触竹引燃过程,依据植被引燃时间和阻抗变化特性,确立补偿控制目标电压的有效值,并采用部分优化方法求解目标电压的最优相位,以解决柔性补偿中存在的空窗期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牛顿迭代的补偿电流计算方法,无需精确的系统对地参数,结合调控过程中的零序电压和补偿电流,实现故障相补偿目标电压的精确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单相触竹故障引燃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触竹 柔性补偿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与动态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喻锟 杨理斌 +3 位作者 曾祥君 王沾 李理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9-1801,I0010,共14页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方法,可主动将故障点电压及故障残流迅速抑制到零,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弧的可靠消除。进一步提出基于零序电流动态增量的高阻故障辨识与保护方法,通过柔性调控零序补偿电流,逐渐放大故障残流,实现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感知与保护。利用PSCAD/EMTDC搭建含双馈异步风电机(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规模化风电场模型,模拟多种运行与故障条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考虑系统不平衡电压的情况下精准调控集电线路故障点电压,实现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可靠消弧,动态感知并持续抑制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残流,实现集电线路高阻接地故障的灵敏保护。该技术有望提升风电场运行灵活性与故障防御能力,有力保障新能源电能外送的持续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电线路 柔性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电压消弧 动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中性点柔性接地装置四象限运行机理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祥君 贺世庚 +4 位作者 喻锟 李理 卓超 杨理斌 李佳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06-8420,I0007,共16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柔性接地装置在进行接地故障处置时,易因网侧能量倒灌而导致直流侧电压失稳,甚至直流电容击穿的问题,分析注入电流与中性点电压间相角差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系统参数变化对柔性接地装置输出有功功率、能量流向的影... 针对现有配电网柔性接地装置在进行接地故障处置时,易因网侧能量倒灌而导致直流侧电压失稳,甚至直流电容击穿的问题,分析注入电流与中性点电压间相角差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系统参数变化对柔性接地装置输出有功功率、能量流向的影响机理,阐明造成系统能量倒灌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具备四象限运行功能的柔性接地装置拓扑结构,在整流侧采用电压型三相半桥可控整流拓扑,并经配电变压器接入电网,能够维持能量在装置内双向流通,提升直流侧电压稳定性,同时实现直流侧供电自给。进一步提出基于四象限运行柔性接地装置的多目标复合控制方法,通过dq旋转坐标系下整流双环控制实现装置整流网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及直流侧电压稳定,并由逆变侧控制对中性点电压进行快速精准调控。在PSIM(power simulation)仿真环境与10 kV真型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对所提装置运行机理和控制方法进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四象限运行柔性接地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柔性接地装置在网侧能量倒灌条件下直流侧电压失稳的问题,提升装置的运行和调控性能,实现接地故障快速安全可靠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运行 控制方法 柔性接地装置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矢量插入法的双电机相电流重构
9
作者 耿强 余朝阳 周湛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针对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相电流重构存在电流重构盲区、有效矢量采样法在电流重构盲区内无法准确完成电流重构等问题。基于安装在直流母线上的单电流传感器,分析了五相电流重构原理以及电流重构盲区,进而提出了一种... 针对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相电流重构存在电流重构盲区、有效矢量采样法在电流重构盲区内无法准确完成电流重构等问题。基于安装在直流母线上的单电流传感器,分析了五相电流重构原理以及电流重构盲区,进而提出了一种测量矢量插入法,实现了盲区内2台电机的相电流重构,并利用重构的相电流进行双电机的独立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相电流重构,2台电机的相电流重构误差较小,重构的相电流用于电机控制不会对电机的稳态性能造成影响,并且2台电机均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永磁同步电机 五桥臂电压源逆变器(FL-VS1) 单电流传感器 相电流重构 测量矢量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电流分布特性辨识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卫 岳阳 +4 位作者 郭亮 王雪 王毅钊 张志华 杨峰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9,共12页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微弱,基于故障特征的选线方法灵敏度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注入信号辨识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推导了注入电流受线路对地导纳影响下的分布特性,利用此分布特性构造选线判据。然后,从不同角...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微弱,基于故障特征的选线方法灵敏度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注入信号辨识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推导了注入电流受线路对地导纳影响下的分布特性,利用此分布特性构造选线判据。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注入信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选择适宜参数的注入信号。考虑降低注入频率能够提高主动注入式选线方法的耐过渡电阻能力,故选择注入低频信号。测量注入信号后各条馈线的零序电流,选择稳态零序电流时间窗,利用Prony算法辨识各条线路零序电流中25 Hz电流幅值完成故障选线。最后,Pscad仿真和现场实测波形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均能准确实现故障选线,且具有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注入法 Prony算法辨识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政臣 高湛军 见文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分析分布参数模型,根据零序电压、电流关系,提出故障区段判别系数,判别最小故障区段。其次,利用最小故障区段两端的零序电压、电流建立故障测距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精确故障点。最后,在PSCAD仿真平台上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确定故障最小区段,精确计算出故障点,并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能较好适应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T接分支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判别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飞跨电容的单相光伏逆变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晗露 马海啸 +1 位作者 蒋天健 郭晨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非隔离型逆变器存在的漏电流会增大系统损耗、产生安全隐患。研究了一种带飞跨电容的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由5个开关管、一个飞跨电容和一个滤波器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逆变器交流侧与直流侧共地,可完全消除漏电流。针对该新型单相... 非隔离型逆变器存在的漏电流会增大系统损耗、产生安全隐患。研究了一种带飞跨电容的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由5个开关管、一个飞跨电容和一个滤波器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逆变器交流侧与直流侧共地,可完全消除漏电流。针对该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采用一种改进的单极性SPWM技术进行控制,优化了各开关管的控制逻辑,所有开关管只在半周期内高频调制,有利于减少开关管损耗。搭建了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单相逆变器 飞跨电容 漏电流 SPWM调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零脉冲插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思宇 向学位 +2 位作者 李辉 周豪 蒋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5,共11页
直流母线单电流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存在相电流重构盲区,导致电流采样失真,提出一种改进零脉冲插入法,实现相电流重构。首先,分析传统固定零脉冲插入法的缺点,由于各相插入零脉冲作用时间相同,未能发挥“双开关PWM”模式抑制电流纹波... 直流母线单电流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存在相电流重构盲区,导致电流采样失真,提出一种改进零脉冲插入法,实现相电流重构。首先,分析传统固定零脉冲插入法的缺点,由于各相插入零脉冲作用时间相同,未能发挥“双开关PWM”模式抑制电流纹波的优势;其次,通过各相PWM占空比调整零脉冲时间,延长电流采样窗口,提出改进零脉冲插入法重构策略,消除重构盲区,并针对该方法重构盲区出现其他扇区有效电压矢量的情况,分析其空间电压矢量合成关系,证明参考电压矢量合成的准确性;最后,基于戴维南电路法,提出不同电压矢量作用时的电路简化模型,对比两种方法的电流纹波幅值,并搭建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零脉冲插入法的电流重构误差低于3%,相比传统方法,电流纹波抑制效果达到50%,相电流畸变率从12.72%下降到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流传感 直流母线采样 相电流重构 重构盲区 永磁同步电机 零脉冲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变气隙结构下单相无刷直流电机齿槽转矩解析建模
14
作者 苏艳 王喜莲 +1 位作者 赵海洲 马彦深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3,116,共11页
齿槽转矩的准确计算是解决单相无刷直流电机起动死点问题的基础。针对单相无刷直流电机有限元建模繁琐耗时的问题,建立渐变气隙结构下单相无刷直流电机齿槽转矩的解析模型。首先推导渐变气隙结构下气隙磁密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能量法推... 齿槽转矩的准确计算是解决单相无刷直流电机起动死点问题的基础。针对单相无刷直流电机有限元建模繁琐耗时的问题,建立渐变气隙结构下单相无刷直流电机齿槽转矩的解析模型。首先推导渐变气隙结构下气隙磁密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能量法推导齿槽转矩的解析表达式,对其中的气隙磁密和有效气隙长度函数进行简化和傅里叶分解,最终得到齿槽转矩的解析模型。结合自适应复化梯形算法对该解析模型进行计算,避免传统模型中变量物理意义模糊,造成普适性差、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将渐变气隙结构下齿槽转矩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并重点分析过零点偏移角度和峰值,验证所建立的齿槽转矩解析模型的正确性。该解析模型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快速准确地求解,且模型中各变量均与电机结构相关、物理意义清晰,便于设计人员优化齿槽转矩时寻找各变量之间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模型 有限元法 齿槽转矩 单相无刷直流电机 起动 渐变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杨鹏 杨以涵 +3 位作者 司冬梅 齐超 张利 戚宇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配电网多分支、长线路、高电阻等故障定位难题。研究发现,直流定位法不受分支数量、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配电网定位难题。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证... 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配电网多分支、长线路、高电阻等故障定位难题。研究发现,直流定位法不受分支数量、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配电网定位难题。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证实了直流定位法的可行性;在直流法的基础上,为简化定位操作,提出60Hz交流定位法,该方法可以地面检测,大大缩短定位时间。实验证明,直流法和交流法结合的综合定位法是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单相接地 直流定位法 交流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坐标系的单相链式STATCOM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毅超 赵剑锋 +1 位作者 季振东 姚晓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00-2506,共7页
直流侧电压平衡是单相链式STATCOM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而各H桥之间有功功率损耗的差异是造成直流侧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建立了单相链式STATCOM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了引起直流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直流侧电压平衡是单相链式STATCOM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而各H桥之间有功功率损耗的差异是造成直流侧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建立了单相链式STATCOM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了引起直流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并设计了由前馈解耦电流内环、电压均值外环和电压平衡外环组成的三环控制策略。与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不仅实现了网侧电流的无静差控制,同时更便于直流侧电压平衡环节的实现。仿真与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链式STATCOM d-q坐标系 直流电压平衡 虚拟三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网格在船舶CFD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赵发明 高成君 夏琼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2-341,共10页
文章采用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计算了带自由液面的船舶绕流问题。计算网格采用重叠网格的型式,自由液面的模拟采用单相Level-Set方法,Reynolds应力采用k-ω模型,采用体单元有限差分方法和PISO算法求解RANS方程。文中简要描述了重叠网格和... 文章采用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计算了带自由液面的船舶绕流问题。计算网格采用重叠网格的型式,自由液面的模拟采用单相Level-Set方法,Reynolds应力采用k-ω模型,采用体单元有限差分方法和PISO算法求解RANS方程。文中简要描述了重叠网格和单相Level Set自由液面模拟方法的数学模型及求解。通过对S60单体船型约束模和自由模型采用重叠网格的数值求解及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重叠可较好地模拟带自由液面船舶自由态绕流问题。另采用重叠网格对一简单的双体船和三体船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也表明重叠网格和单相Level-Set方法可较好地模拟带自由液面的船舶绕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网格 单相Level SET方法 自由面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研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严干贵 李果雪 +4 位作者 张正茂 肖龙章 曹军 穆钢 戴武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
准确测量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是确定消弧补偿及其容量的重要依据,为此研制了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在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通过检测TV二次侧电流与所注入电压是否同相位来确定配电... 准确测量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是确定消弧补偿及其容量的重要依据,为此研制了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在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通过检测TV二次侧电流与所注入电压是否同相位来确定配电网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电感的并联谐振频率,进而求出对地电容电流。该装置由扫频信号发生源和控制器组成,其中扫频信号发生源是基于IGBT、直流侧电压为300 V的单相逆变器,用于向系统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控制器采用混合信号片上系统(SoC)——C8051F 020单片机,用于产生递增变频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经光耦隔离、放大电路驱动,以控制IGBT通断。利用EMTDC/PSCAD仿真和物理试验,对装置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装置测量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扫频法 电容电流 单相逆变器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俞晓荣 廖培金 +1 位作者 彭书涛 李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提出一种比较各条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高频分量进行故障选线的方法。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用由Prony方法计算出的高频分量频率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暂态电气量。应用在时频空间具有良好聚焦特性的小波包 ,以适当频带宽度 ,对故障后... 提出一种比较各条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高频分量进行故障选线的方法。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用由Prony方法计算出的高频分量频率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暂态电气量。应用在时频空间具有良好聚焦特性的小波包 ,以适当频带宽度 ,对故障后暂态量进行分解。仿真结果表明 ,该选线方法故障特征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小波分析 电力系统 暂态电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工质汽温动态过程的一种新的快速求解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勇平 郭喜燕 +1 位作者 宋之平 刘殿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动态过程集总参数模型的新的快速求解法,并将其应用于锅炉中单相工质汽温动态过程的集总参数模型。该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变量分析与综合,并寻求微分方程的精确解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求解该模型时不再直接...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动态过程集总参数模型的新的快速求解法,并将其应用于锅炉中单相工质汽温动态过程的集总参数模型。该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变量分析与综合,并寻求微分方程的精确解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求解该模型时不再直接求解微分方程(组),而是通过前面得到模型精确解与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计算。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隐式算法误差小,且计算速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温 单相 动态过程 工质 锅炉 误差 函数关系 快速求解 精确解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