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 Machine Group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the Effects of Deterioration and Learning 被引量:2
1
作者 YAN Yang WANG Da-Zhi +2 位作者 WANG Ding-Wei W. H. Ip WANG Hong-Fe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0-1295,共6页
关键词 单机器 调度 衰退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for time effect analysis of settlement for single pile based on virtual soil-pile model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文兵 王奎华 +1 位作者 张智卿 CHIN Jian Le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656-2662,共7页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settlement behavior for single pile embedded in layered soils. Firstly, soil layers surrounding pile shaft are simulated by using distributed Voigt model, and finite soil laye...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settlement behavior for single pile embedded in layered soils. Firstly, soil layers surrounding pile shaft are simulated by using distributed Voigt model, and finite soil layers under the pile end are assumed to be virtual soil-pile whose cross-section area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pile shaft. Then, by means of Laplace transform and impedance function transfer method to solve the static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pil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impedance fimction at the pile head is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settlement at the head of single pile is theoretically derived by virtue of convolution theorem. Based on these solutions, the influences of parameters of soil-pile system on the settlement behavior for single pile are analyzed. Also, comparison of the load-settlement response for two well-instrumented field tests in multilayered soils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t can be noted that the presented solutio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ttlement of single pile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TLEMENT time effect single pile virtual soil-pile model layered soil VISCOELASTICITY distributed Voig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Effect on Oil/Gas Pipelines from 1 000 kV AC Transmission Line Having Single-phase Ground Fault
3
作者 ZHANG Wenliang JIANG Jun +1 位作者 GUO Jian LU Jiayu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45-2149,共5页
关键词 交流输电线路 油气管道 故障分析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U-tube ground heat exchanger:A parametric study 被引量:1
4
作者 Seyed Soheil MOUSAVI AJAROSTAGHI Hossein JAVADI +2 位作者 Seyed Sina MOUSAVI Sébastien PONCET Mohsen POURFALLA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580-3598,共19页
In this research,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U-tube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is evaluated numerically as a function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low parameters,namely,the soil porosity,volumetric heat capaci... In this research,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U-tube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is evaluated numerically as a function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low parameters,namely,the soil porosity,volumetric heat capacity,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backfill material,inlet volume flow rate,and inlet fluid temperature.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heat exchange rate,the effective thermal resistance,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They show that the inlet volume flow rate,inlet fluid temperature,and backfill material thermal conductivit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such that by decreasing the inlet volume flow rate and increasing the backfill material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inlet fluid temperature,the outlet fluid temperature decreases considerably.On the contrary,the soil porosity and backfill material volumetric heat capacity have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studied ground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performance.The lowest inlet fluid temperature reaches a the maximum effective thermal resistance of borehole and soil,and consequently the minimum heat transfer rate and effectiveness.Also,multi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a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feasible models able to predict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single U-tube ground heat excha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U-tube ground heat exchanger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exchange rate effectIVENESS multi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rared Image Denoising Based on Single-wavelet and Multiwavelets
5
作者 FEIPei-yan GUOBao-long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Deviation is essential to classic soft threshold denoising in wavelet domain. Texture features ofnoised image denoised by wavelet transform were weakened. Gibbs effect is distinct at edges of image.Image blurs compari... Deviation is essential to classic soft threshold denoising in wavelet domain. Texture features ofnoised image denoised by wavelet transform were weakened. Gibbs effect is distinct at edges of image.Image blurs comparing with original noised image. To solve the questions, a blind denoising method basedon single-wavelet transform and multiwavelets transform was proposed. The method doesn’t depend onsize of image and deviation to determine threshold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lassicalsoft-threshold denoising in wavelet domain. Moreover, the method is good for many types of noise. Gibbseffect disappeared with this method, edges of image are preserved well, and noise is smoothed andrestrain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转换 多波转换 图像降噪 处理效果 红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低功耗多节点抗辐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设计
6
作者 柏娜 李钢 +1 位作者 许耀华 王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0-858,共9页
随着对太空的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易受到高能粒子轰击发生电节点翻转(SEU)和多节点翻转(SEMNU)。该文为解决SRAM的单粒子翻转问题提出一种16TSRAM单元可以用于SRAM的抗翻转应用,该单元包含3个... 随着对太空的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易受到高能粒子轰击发生电节点翻转(SEU)和多节点翻转(SEMNU)。该文为解决SRAM的单粒子翻转问题提出一种16TSRAM单元可以用于SRAM的抗翻转应用,该单元包含3个敏感节点,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堆叠结构,较大提高了单元的稳定性。在65 nm CMOS工艺下仿真证明该单元可以解决SEU和SEMNU问题。相比于SARP12T,LWS14T,SAR14T,RSP14T,EDP12T和SIS10T,MNRS16T的保持静态噪声容限(HSNM)分别提升了1.4%,54.9%,58.9%,0.7%,59.1%和107.4%。相比于SARP12T,RH12T,SAR14T,RSP14T,S8N8P16T,EDP12T和SIS10T,MNRS16T的读取静态噪声容限(RSNM)分别提升了94.3%,31.4%,90.3%,8.9%,71.5%,90.4%和90.3%。相较于SAR14T,RSP14T和EDP12T,MNRS16T的保持功率(Hpwr)降低了24.7%,33.9%和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 抗辐射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事件冲击下“碳—金融”系统跨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何苗苗 杨明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5,共15页
选取四个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运用TVP—VAR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碳—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金融”系统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承受的主要市场也是风险对外溢出的主要来... 选取四个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运用TVP—VAR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碳—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金融”系统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承受的主要市场也是风险对外溢出的主要来源;第二,当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时,“碳—金融”系统的总风险溢出水平显著上升,其影响幅度因事件突发性、气候事件特定属性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而异;第三,各金融子市场的净风险溢出效应在极端气候事件冲击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保险市场始终为风险输出者,多元金融市场则为风险承受者。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气候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保险市场的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多元金融市场的气候风险承受能力,有效防范风险的跨市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系统 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风险 溢出效应 保险市场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忆阻器存算一体架构的BCH多位纠错方法
8
作者 蔡固顺 刘锦辉 +2 位作者 谭雯丹 黄钊 王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忆阻器存算一体(Compute-In-Memory,CIM)架构作为一种融合存储和计算功能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冯诺伊曼架构数据纠错因存储和计算分离而导致的数据传输速率受限、搬移频繁、传输功耗和延迟增加等问题,提高星载电子系统可靠性与稳定... 忆阻器存算一体(Compute-In-Memory,CIM)架构作为一种融合存储和计算功能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冯诺伊曼架构数据纠错因存储和计算分离而导致的数据传输速率受限、搬移频繁、传输功耗和延迟增加等问题,提高星载电子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然而,现有CIM纠错技术仅能实现单比特数据纠错,无法处理连续多位错误检错与纠错。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忆阻器CIM架构的BCH多位纠错方法。首先,将传统编码和译码中的取模、乘加、前搜索等运算转换为矩阵形式,以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资源开销;其次,分别构建了有限域乘累加及乘法单元,根据BCH算法各阶段的运算需求及计算数据特点,采用并行处理方式自适应选择相应计算单元,以进一步提高运算效率。最后,在Cadence的Calculator和MNSIM仿真平台上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高效稳定多位纠错同时,数据吞吐率为8.8 MHz、运行功耗小于40 mW、65 nm工艺下面积开销为3×10^(5)μm^(2)。特别地,相比FPGA与IMPLY架构,计算效率分别提升了7和4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阵列 存算一体架构 单粒子翻转 BCH码 多比特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药物代谢转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CML患者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相关性
9
作者 周汶静 王念 +2 位作者 林立 巫丽娟 叶远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1,共8页
目的:寻找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AEs)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评价伊马替尼药物代谢与转运途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严重血液学AEs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2例中国汉族新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目的:寻找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AEs)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评价伊马替尼药物代谢与转运途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严重血液学AEs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2例中国汉族新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且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严重血液学AEs组和非严重血液学AEs组,并随访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NaPshot对纳入对象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分析其与严重血液学AEs的相关性。结果:严重血液学AEs组较非严重血液学AEs组具有更高的白细胞数及EOS%(均P<0.05)和更低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P<0.01)。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严重血液学AEs组及非严重血液学AEs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1045642突变等位基因A携带者严重血液学AEs的发生风险增高(OR=2.09,95%CI:1.24-3.55,P=0.005)。NR1I2基因rs3814055基因型在严重血液学AEs组和非严重血液学AEs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B1基因rs1045642的加性模型与隐性模型,以及NR1I2基因rs3814055的隐性模型都与严重血液学AEs发生风险增高相关(OR=2.14、3.28、5.54,均P<0.05)。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诊断时的白细胞数、EOS%、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与严重血液学AEs发生相关。伊马替尼药物代谢与转运途径相关ABCB1基因rs1045642及NR1I2基因rs3814055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严重血液学AEs相关,可能是潜在的预测严重血液学AEs发生风险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 药物代谢动力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器件低能质子数据预测重离子单粒子翻转阈值和截面
10
作者 罗尹虹 张凤祁 +2 位作者 王坦 丁李利 江新帅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4-1741,共8页
为保障器件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数据可靠性和空间在轨单粒子错误率预估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纳米器件低能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数据预测器件等效硅层厚度、重离子单粒子翻转阈值和截面的方法研究。基于对纳米器件低能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 为保障器件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数据可靠性和空间在轨单粒子错误率预估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纳米器件低能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数据预测器件等效硅层厚度、重离子单粒子翻转阈值和截面的方法研究。基于对纳米器件低能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峰上下限能量的提取,通过对应的硅中射程以及到达器件灵敏体积内质子能量、质子LET值和有效质子数占比的计算,在无需对器件进行纵切和开展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的情况下,即可准确获取器件灵敏体积上方等效硅层厚度、单粒子翻转LET阈值以及低LET值时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基于实际的器件金属布线层信息和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数据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基于余下射程的简化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质子 重离子 等效硅层厚度 单粒子翻转截面峰 LET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生存分析
11
作者 武莉丽 史俐 +5 位作者 李炜静 刘玮 封云 殷少宁 何翠颖 刘丽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78,共6页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的31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为55(27-71)岁。年龄<60岁患者21例,≥60岁患者10例。26例为难治患者,5例为复发患者。生发中心型(GCB)13例,非生发中心型(non-GCB)17例,1例患者Hans分型缺失。双表达(DEL)患者17例,非双表达(non-DEL)患者14例。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38.7%(12/31),总有效率为67.7%(21/31)。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8个月(95%CI:4.048-15.552),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9个月(95%CI:9.294-18.5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B、DEL两个因素降低R/R DLBCL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主要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贫血、白细胞减少。结论: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R/R DLBCL疗效较好,治疗后需严密监测血液学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双表达 西达本胺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临界点与我国气候安全新挑战
12
作者 马丽娟 袁佳双 徐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7,共15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在整个气候系统,且影响到全球每个区域。进入21世纪,全球平均温度连年创下新高,一些气候临界要素即将到达临界点,但我们对这些威胁何时到来、该如何应对尚未准备好。文中从临界点的基本概念开始,系统地...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在整个气候系统,且影响到全球每个区域。进入21世纪,全球平均温度连年创下新高,一些气候临界要素即将到达临界点,但我们对这些威胁何时到来、该如何应对尚未准备好。文中从临界点的基本概念开始,系统地总结了气候系统临界要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亚马孙雨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4个具有全球影响的临界系统的临界点,及一旦引爆可能产生的级联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气候安全的可能影响。分析指出,亚马孙雨林崩溃主要通过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进而对我国风、光资源,以及冰冻圈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MOC的崩溃主要通过影响亚洲季风降雨型对粮食生产产生影响,并有可能通过抬升区域海平面、加剧陆地高温热浪和海岸带风暴潮,同时给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两极冰盖崩溃对我国的影响,更多地是通过促进全球海平面上升,给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通过为大西洋、南大洋注入更多淡水,加剧AMOC和南极翻转流的减弱,进而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高度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供给和多样性。研究进一步通过分析临界点早期预警信号,指出对临界点进行早期预警对保障我国气候安全的战略重要性,并结合目前对临界点的科学认知,提出青藏高原可作为我国实现气候安全早期预警的第一抓手;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不仅是减缓,而且越来越多的是如何提升适应能力,以应对临界点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 级联影响 极端事件 气候安全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节点加速度反应谱研究
13
作者 王多智 金友明 +1 位作者 李奉泽 张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0,共15页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该文基于ABAQUS与Python建立了九类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比选确定了柱壳的代表性节点,研究分析了其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形特征,确立了节点反应谱的拟合形式,并提出了单层柱面网壳节点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拟合公式。此外,该文通过拟合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各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基于代表性节点研究探讨了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谱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与节点有效距离、结构矢跨比及屋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结构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响应近似计算,同时可为其他大跨空间结构反应谱生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节点加速度反应谱 地震作用 数值模拟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多维效应与提升路径
14
作者 李刚 张灏纬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31,共14页
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全产业链的多维内涵,从创新链、空间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构建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剖析... 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全产业链的多维内涵,从创新链、空间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构建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剖析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维效应,研究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交互、供需传递、空间配置、价值分配中的动态关系及所引发的价值增值。研究发现,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数智化创新投入不足,融合表达形式同质化严重;布局缺乏合理性,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意识弱;政策性保障不足,体旅专业人才缺失;品牌内容建设落后,附加值低等困境。鉴于此,从加速乡村体育数智化进程,助推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意识与合理布局,构建乡村体育产业链;完善市场顶层机制,培养体旅专业人才;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彰显乡村体育品牌价值等方面提出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提升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乡村体育赛事 乡村旅游 多维效应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的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
15
作者 向志强 刘柏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事故灾难事件发生地级别是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最为重要的作用条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路径分别为政府-媒介协作路径、媒介-网民互动路径、政府-媒体-网民互动协作路径。在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中,必须高度重视多平台的共同参与以及较高层级的政府介入,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特别是加强政府与媒体以及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灾难事件 舆情引导效果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子在系统级封装器件中引起的单粒子效应特性及机理研究
16
作者 叶结锋 梁朝辉 +5 位作者 张战刚 郑顺顺 雷志锋 刘志利 耿高营 韩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4-1164,共11页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模块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的块随机存取存储器(BRAM)模块。SEFI的错误类型主要是上位机程序闪退以及DSP状态机卡死。基于加速辐照实验结果计算了中子导致的SEU截面,探讨了工艺节点、中子束流能谱对SEU截面的影响。当工艺节点从40 nm减小到28 nm时,U型SEU截面减少了73%。热中子对SRAM模块的SEU截面有较大影响,滤除中子束流中的热中子成分后,SRAM的SEU截面下降了28.8%。基于GEANT4仿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实验组SEU截面较低的原因。最后,通过计算纽约海平面的软错误率发现,SEU最敏感模块为FPGA内部的BRAM,能量大于1 MeV高能中子引起的软错误率为766.8 FIT/Mbit,未在第二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2 SDRAM)、FPGA内部的可配置逻辑块(CLB)和只读存储器(ROM)中发现SEU;SEFI最敏感模块为DSP。实验数据对SiP的抗中子辐照设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中子辐照 系统级封装 单粒子翻转截面 热中子 软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单粒子栅穿机理研究
17
作者 王立昊 董涛 +5 位作者 方星宇 戚晓伟 王亮 陈淼 张兴 赵元富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7-965,共9页
新型航天器对千伏级抗辐照SiC器件有迫切需求,为了给SiC MOSFET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1 200 V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开展了单粒子栅穿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00 V、300 V的漏极偏置电压下进行辐照,辐照期间和辐照后器... 新型航天器对千伏级抗辐照SiC器件有迫切需求,为了给SiC MOSFET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1 200 V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开展了单粒子栅穿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00 V、300 V的漏极偏置电压下进行辐照,辐照期间和辐照后器件均出现了泄漏电流退化。TCAD仿真显示,沟道下方栅极沟槽拐角处的瞬时电场超过了临界击穿电场值。然而被P-well包围的栅极沟槽拐角,由于重掺杂P型区对空穴的快速抽取作用,该处的瞬时电场未达到临界击穿电场值。FIB-SEM结果证实了沟道区下方栅极沟槽拐角处的氧化层被击穿,产生漏极至栅极的泄漏电流路径。沟槽栅SiC MOSFET的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应重点关注栅极沟槽拐角和沟槽底部处,利用P型区包围沟槽拐角可以缓解单粒子导致的电场集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MOSFET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栅穿 辐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散射对40nm SRAM和3D-SRAM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18
作者 罗云龙 李刚 张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基于RPP(rectangular parallelepiped)模型,利用Geant4软件包,构建了一个40 nm SRAM器件模型用于单粒子翻转效应模拟,通过Weibull函数拟合得到σ_(sat)和LET_(th)分别为8.98×10^(-9)cm^(2)·bit^(-1)和0.084 MeV/(mg·cm^(... 基于RPP(rectangular parallelepiped)模型,利用Geant4软件包,构建了一个40 nm SRAM器件模型用于单粒子翻转效应模拟,通过Weibull函数拟合得到σ_(sat)和LET_(th)分别为8.98×10^(-9)cm^(2)·bit^(-1)和0.084 MeV/(mg·cm^(-2)).基于3D-IC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3D-SRAM器件,通过Geant4进行了建模和单粒子翻转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3D-SRAM器件中上层单元对下层单元有防护作用.通过改变覆盖层中的高Z材料,发现高Z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Fe离子在射程末端的多重散射,且Ta的效果优于W.在同一3D-SRAM器件中,下层单元(die3)的多重散射截面峰值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单粒子翻转 多重散射 3D-S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图像传感器不同敏感时刻的单粒子效应仿真模拟
19
作者 李传洲 王祖军 +2 位作者 蒋镕羽 杨鑫 尹利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7-1733,共7页
作为重要的光电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医学成像、航空航天以及工业检测等领域。在空间辐射环境中,CCD设备面临着多种高能粒子的威胁,这些粒子可能导致瞬态或永久性的辐射损伤,从而显著影响航天器的... 作为重要的光电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医学成像、航空航天以及工业检测等领域。在空间辐射环境中,CCD设备面临着多种高能粒子的威胁,这些粒子可能导致瞬态或永久性的辐射损伤,从而显著影响航天器的成像性能。本工作以CCD像素结构为对象,通过建立CCD图像传感器像素单元的物理模型以及单粒子辐照损伤效应模型,针对CCD图像传感器在不同工作阶段和敏感时刻的特征,包括复位、光生电荷的转移与存储,进行了暗电流、电势和电子浓度的瞬态变化规律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高能粒子破坏了像素单元的势阱区域耗尽区,电荷的转移与存储阶段更易受到单粒子瞬态效应的影响,其中对光电荷收集区域的影响相对较大。该仿真研究从像素层面为揭示CCD图像传感器单粒子辐照损伤效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图像传感器 单粒子效应 敏感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波动的单粒子串扰效应研究
20
作者 刘保军 雍霄驹 +1 位作者 张爽 陈名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为了表征互连线结构参数工艺波动对单粒子串扰(SEC)的影响,基于互连线的RLC等效模型和单粒子瞬态(SET)的等效电路,设计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确定了互连线结构参数工艺波动时SEC的极限工艺角,并分析了技术节点、粒子能量... 为了表征互连线结构参数工艺波动对单粒子串扰(SEC)的影响,基于互连线的RLC等效模型和单粒子瞬态(SET)的等效电路,设计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确定了互连线结构参数工艺波动时SEC的极限工艺角,并分析了技术节点、粒子能量、互连线长度对SEC极限工艺角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互连线耦合效应和脉冲传播特性的共同作用下,45 nm技术节点以上,互连线结构参数波动±10%时,SEC的波动范围大于20%,且相对变化量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但并没有随着互连线长度的增加而出现较大的差异。45 nm技术节点以下,尽管SEC的电压峰值、噪声面积显著增加,但互连线工艺波动对SEC的影响却呈减小趋势,且随着互连线长度增加,SEC的波动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波动 单粒子瞬态(SET) 串扰效应 极限工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